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定植对ICU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短期死亡的影响
1
作者 许珊珊 雷晓婷 +1 位作者 戴正香 方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呼吸道定植对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28天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2年12月9日—2023年12月9日某三级中医医院3个综合ICU和呼吸科...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呼吸道定植对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28天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2年12月9日—2023年12月9日某三级中医医院3个综合ICU和呼吸科ICU收治的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入住ICU期间痰培养CRAB检出情况将患者分为呼吸道CRAB定植组和非CRAB定植组。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入住ICU后28天病死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患者呼吸道CRAB定植与28天病死率的关系,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88例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其中27例发生呼吸道CRAB定植(CRAB定植组),61例未发生呼吸道CRAB定植(非CRAB定植组);37例(42.0%)患者入住ICU后28天内死亡。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CRAB定植组患者28天病死率高于非CRAB定植组(66.7%VS 31.1%,P<0.001)。Cox单因素分析显示,CRAB定植组患者28天死亡风险为非CRAB定植组的2.91倍(HR=2.91,95%CI:1.52~5.58;P<0.05);经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超敏C反应蛋白、呼吸频率、氧合指数、乳酸脱氢酶、尿素氮、肌酐、乳酸、D-二聚体协变量调整后,CRAB定植组患者死亡风险仍然高于非CRAB定植组(HR=2.54,95%CI:1.15~5.58;P<0.05)。亚组分析表明,ICU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呼吸道CRAB定植与28天病死率一定程度受性别、血清清蛋白、肌酐、D-二聚体水平影响(均交互P<0.05)。结论ICU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继发呼吸道CRAB定植后短期病死率明显升高,有效防控多重耐药菌定植及感染对保障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死率 KM生存曲线 亚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杀伤(NK)细胞与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娟 周永学 +4 位作者 包晟川 陈婷 李京涛 魏海梁 闫曙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39-843,共5页
自然杀伤(NK)细胞在清除病毒,执行免疫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分泌趋化因子以及与其他天然免疫细胞协同作用,被赋予天然免疫调节功能和获得性免疫反应。随着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的2019冠状病毒病(CO... 自然杀伤(NK)细胞在清除病毒,执行免疫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分泌趋化因子以及与其他天然免疫细胞协同作用,被赋予天然免疫调节功能和获得性免疫反应。随着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研究深入,发现NK细胞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ARS-CoV-2感染会影响NK细胞的分布和效应功能,NK细胞的免疫应答或可影响新冠肺炎患者的预后。本文总结了近年来NK细胞在COVID-19感染中作用的研究现状,并且讨论了以NK细胞作为治疗剂的可能性,以期为防治SARS-CoV-2的免疫损害提供潜在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NK)细胞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 2019冠状病毒(covid-19) 免疫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副感染性脑病三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武进 郝小军 +1 位作者 关鸿志 郭雅坤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8-244,共7页
研究背景副感染性脑病是一种继发于系统性感染性疾病的急性炎症性脑病,包括急性坏死性脑病和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MERS)等亚型。本文报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诊断与治疗的3例新型冠... 研究背景副感染性脑病是一种继发于系统性感染性疾病的急性炎症性脑病,包括急性坏死性脑病和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MERS)等亚型。本文报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诊断与治疗的3例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副感染性脑病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疾病临床特征。方法与结果共3例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副感染性脑病患者包括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2例和新型冠状病毒相关MERS 1例,均于发热后2~4 d出现意识障碍,以及失语、精神异常、抽搐发作等;新型冠状病毒咽拭子检测均呈阳性;头部MRI显示1例脑干和双侧丘脑对称性异常信号,1例双侧丘脑对称性异常信号,1例胼胝体压部异常信号;均予以激素冲击治疗和(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1例死亡,2例痊愈。结论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副感染性脑病包括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和MERS等临床亚型,前者进展迅速,病情较严重,病残率和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后者症状相对较轻微,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脑炎 病毒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与新型冠状病毒共感染及其对机体炎症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李佳艳 袁丽萍 +7 位作者 罗庆凯 雷晔飞 李园 张峰华 彭丽秀 欧阳育琪 唐时幸 陈虹亮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91-1397,共7页
目的明确肺炎衣原体(Cpn)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共感染的特征及其对SARS-CoV-2诱导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日—2023年2月20日郴州市某医院就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按COVID-19严重程度将重型和危... 目的明确肺炎衣原体(Cpn)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共感染的特征及其对SARS-CoV-2诱导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日—2023年2月20日郴州市某医院就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按COVID-19严重程度将重型和危重型作为重症组,轻型和中型作为轻症组,再依据患者年龄(≥18岁为成年,<18岁为未成年)分为成年重症组、成年轻症组、未成年重症组、未成年轻症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对重症组、轻症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进行1∶1匹配。收集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咽拭子及血清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Cpn IgG/IgM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BALF中白细胞介素(IL)-8等12项常见细胞因子水平,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02例患者,其中重型和危重型(重症)患者61例,轻型和中型(轻症)患者41例;年龄≥18岁的患者71例,年龄<18岁未成年患者31例。成年重症组患者39例,成年轻型组患者32例,经倾向性评分成功匹配30对;未成年重症组患者22例,未成年轻型组患者9例,经倾向性评分成功匹配8对。COVID-19患者中Cpn IgG、IgM阳性率分别为36.27%(37例)、8.82%(9例),其中1例Cpn IgG和IgM同为阳性。成人重症组合并Cpn IgG阳性患者血清标本中干扰素(IFN)-α水平高于IgG阴性患者(P=0.037),两组患者BALF、血清标本中其他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成人轻症组合并Cpn IgG阳性患者血清标本中IL-8和IL-17水平均高于Cpn IgG阴性患者(均P<0.05)。未成年轻症组合并Cpn IgM阳性患者BALF及血清标本中IL-8水平均高于Cpn IgM阴性患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pn IgG阳性和IgM阳性都不是导致COVID-19发展成重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合并Cpn感染不是导致COVID-19患者发展成重症的危险因素,Cpn感染对SARS-CoV-2导致的炎症因子分泌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衣原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炎症因子 CPN covid-19 SARS-Co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CT表现初步探讨 被引量:62
5
作者 龚晓明 李航 +5 位作者 宋璐 李莉 张笑春 余开湖 鲁植艳 李宏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CT表现。方法:搜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9年12月20日-2020年1月22日收治的33例确诊为COVID-19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3例,女20例),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3例COVID-19患者均进行胸部CT检查,30例累...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CT表现。方法:搜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9年12月20日-2020年1月22日收治的33例确诊为COVID-19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3例,女20例),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3例COVID-19患者均进行胸部CT检查,30例累及双肺,25例弥漫分布,33例均见磨玻璃密度影,15例合并纤维条索影,23例伴小叶间隔增厚,11例见支气管充气征,22例见胸膜肥厚,3例见双侧少量胸腔积液,1例合并淋巴结肿大,2例呈"白肺"。早期胸部CT主要表现为肺内磨玻璃密度影,肺外带胸膜下分布常见,以多发为主,进展期可引起网格样改变呈"铺路石"征,重症期病灶弥漫分布,甚至呈"白肺",胸腔积液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少见。结论:了解COVID-19的CT表现对早诊断、早治疗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2019冠状病毒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筛选藏药五味沙棘散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川 苏锦松 +3 位作者 李轩豪 唐策 刘悦 张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2-641,共10页
目的筛选藏药五味沙棘散(WSP)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潜在活性成分。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 目的筛选藏药五味沙棘散(WSP)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潜在活性成分。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藏药五味沙棘散(沙棘、余甘子、木香、甘草、葡萄)潜在活性成分,采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对WSP作用靶点进行Gene Ontology(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借助Cytoscape 3.7.2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通过Maestro version 11.5软件,将活性成分作为配体与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ACE2)、细胞丝氨酸蛋白酶(TMPRSS2)和COVID-19 3CL水解酶(Mpro)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包含5味药物、29个化合物和32个核心靶点,得到GO功能富集条目225条(p <0.05),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15条信号通路(p <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甘草苷、甘草异黄烷酮、槲皮素、山柰酚等核心化合物与COVID-19靶点结合力最强。结论本研究体现出藏药五味沙棘散"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其活性成分通过与ACE2,TMPRSS2和COVID-19 3CL水解酶结合作用于AKT1、VEGFA、EGFR等靶点,调节MAPK signaling pathway、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T cell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等多条信号通路,实现对COVID-19肺炎潜在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五味沙棘散 网络药理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分子对接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AC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气象数据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发病情况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孔令豪 陶国水 +3 位作者 陆曙 孔令晶 彭健 陈冰俊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524-528,共5页
目的:基于武汉市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2月11日气象数据与COVID-19每日发病病例,探索气象因子变化与COVID-19发病关系。方法:统计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从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2月11日发布每日新增确诊COVID-19病例人数。采用五日滑动... 目的:基于武汉市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2月11日气象数据与COVID-19每日发病病例,探索气象因子变化与COVID-19发病关系。方法:统计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从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2月11日发布每日新增确诊COVID-19病例人数。采用五日滑动平均法处理每日平均风速、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每日降水量。采用散点图分析和关联性分析计算COVID-19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论:武汉市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2月11日时段,每日平均气温与COVID-19发病呈正相关(r气温=0.540,P<0.01),当平均气温大于6.16℃时候,每日COVID-19发患者数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武汉市 气象因子 传染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机兼化理论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机演化规律探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洪靖 余宋 +3 位作者 赵河通 姚曼 冯秋婷 翟笑枫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0-505,共6页
病机是认识疾病病变的关键,抓住核心病机演变发展的规律,是中医临床诊疗的主旨和核心。病机兼化理论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胡镜清研究员提出,用以从病机层面理解疑难复杂疾病病证关系和把握其演变规律,在明确疾病基本矛盾的同时,兼顾疾病的... 病机是认识疾病病变的关键,抓住核心病机演变发展的规律,是中医临床诊疗的主旨和核心。病机兼化理论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胡镜清研究员提出,用以从病机层面理解疑难复杂疾病病证关系和把握其演变规律,在明确疾病基本矛盾的同时,兼顾疾病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文章通过构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机兼化框架,揭示其病机演化规律,认为新冠肺炎属于“湿毒疫”范畴,湿毒始终是本病的病变核心,初期寒化,进展期热化,恢复期虚化是本病病机的传变方式。知本病之机,可未病先防,知病机传变,可截断扭转,有利于临床上增强对疾病发生发展趋势的预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兼化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湿毒疫 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胸部CT表现与临床特点 被引量:61
9
作者 刘发明 丁惠玲 +3 位作者 龚晓明 宋璐 李航 鲁植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CT表现与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临床诊断的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男32例,女9例,平均年龄48.45岁。所有病例均经胸部CT检查,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对其影像学...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CT表现与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临床诊断的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男32例,女9例,平均年龄48.45岁。所有病例均经胸部CT检查,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COVID-19胸部CT主要表现为双肺磨玻璃样密度影、棉团状及网状小结节,双侧弥漫性分布,双下肺胸膜下为主,较双肺中上叶显著,右中叶受累相对少见。病程早期以肺外带、累及肺间质为主,多数病例可见细支气管充气征,可伴有粗大条索状影,胸膜下线。重症者随病程进展,病灶向支气管中轴间质蔓延,逐步扩散至全肺,可伴胸膜反应,叶间胸膜增厚、胸水少见。结论:COVID-19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流行性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做早期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2019冠状病毒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预防管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绍芳 胡军武 +3 位作者 赵延洁 邹乾 朱文珍 黄文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1-295,共5页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来势凶猛,传染性强,且人群普遍易感。自2019年12月发生以来虽已得到各级政府、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仍造成以湖北为主的全国范围内超过6万人的确诊病例,目前举国上下同心协力共同打响...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来势凶猛,传染性强,且人群普遍易感。自2019年12月发生以来虽已得到各级政府、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仍造成以湖北为主的全国范围内超过6万人的确诊病例,目前举国上下同心协力共同打响的防疫攻坚战尚在激烈进行中。放射学检查和诊断是诊疗COVID-19的重要一环,因而国内放射学界必然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放射技术人员更是工作在抗击COVID-19第一线,与患者直接接触。如何做好发热、疑似或确诊患者的放射学检查,是放射科在COVID-19流行期间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做好疫情应对,预防和控制COVID-19在放射科这一环节的传播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19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 放射科 传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茜 彭雪华 +1 位作者 孙子燕 邵剑波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7-280,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搜集在指定就诊医院经实验室核酸检测(RT-PCR)确诊为COVID-19的30例14岁及以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0~14岁,中位年龄6岁。由2名经验丰富的儿科放射... 目的:探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搜集在指定就诊医院经实验室核酸检测(RT-PCR)确诊为COVID-19的30例14岁及以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0~14岁,中位年龄6岁。由2名经验丰富的儿科放射诊断医师双盲阅片,分析儿童COVID-19胸部CT影像学表现。结果:入组的30例儿童COVID-19患者有12例合并其他细菌和病毒感染。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n=25),咳嗽(n=20),乏力(n=2),流涕(n=2),腹泻(n=2),呕吐(n=2)。胸部CT表现呈多样性:病灶多发为主,7例病灶呈弥漫性分布,23例(76.7%)累及左肺下叶。病变主要累及外周近胸膜部分,仅仅累及内带少。病变以实变及磨玻璃影为主,其中部分病例表现为支气管肺炎。所有病例均未见明显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结论:儿童COVID-19患儿易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结合流行病学史、CT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协助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19冠状病毒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COVID-19)病机恶变规律探讨及中医防治思路 被引量:2
12
作者 代渊 罗洁 +2 位作者 段大跃 唐健元 徐世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323-3327,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已成为全球流行性疾病,中医药在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本病病机演变和恶变的发展规律,对于指导其及早干预、防止向重症进展和常态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已成为全球流行性疾病,中医药在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本病病机演变和恶变的发展规律,对于指导其及早干预、防止向重症进展和常态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医药理论,分析和明确了COVID-19属于寒疫和湿疫夹杂的混合疫,为外寒湿引动内湿伏邪所致;系统分析和探讨中医病机演变的动态规律和病机恶变的驱动因素,提出了病机由传变-剧变-恶变-极变-转归动态发展规律,提出以寒湿疫疠直中三阴的六经辨证结合三焦辨证为主要辨证论治的思路,并归纳了中医辨证施药的思路和治疗禁忌,指出"截断病势"和"防止脏寒"疗法在常态化治疗和预后中的关键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中医 防治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例COVID-19患者治疗后痰、粪便标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比较 被引量:28
13
作者 李宝林 李芹 +5 位作者 吴刚 曾章锐 黄富礼 詹小亭 唐敏 刘靳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9-244,共6页
目的探讨粪便样本作为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筛查的可行性。方法利用Real Time RT-PCR技术,对15例COVID-19患者治疗后痰、粪便标本中新型冠状病毒的ORF1ab、N基因以及人体细胞管家基因核糖核酸酶P(ribonuclease P,RN... 目的探讨粪便样本作为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筛查的可行性。方法利用Real Time RT-PCR技术,对15例COVID-19患者治疗后痰、粪便标本中新型冠状病毒的ORF1ab、N基因以及人体细胞管家基因核糖核酸酶P(ribonuclease P,RNase P)进行检测,比较痰、粪便标本检测阳性情况。结果15例患者痰、粪便标本,人体细胞管家基因RNase P均呈现典型的明显的扩增信号曲线。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2例患者痰、粪便标本同时为阳性,4例患者痰、粪便标本分别为阳性;6例患者痰阳性标本中有2例同时扩增出ORF 1ab基因与N基因,6例患者粪便阳性标本中有4例同时扩增出ORF 1ab基因与N基因。结论以呼吸道标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作为排除COVID-19及治愈标准在实施过程中需谨慎,可以尝试将粪便标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也纳入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粪便 标本 核酸检测 covid-19 SARS-Co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莉 李先志 +3 位作者 闫莉婷 李怡 王晓麒 杨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6-158,共3页
报告1例成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急性坏死性脑病(COVID-19-associated acute necrotizing encephalopathy,ANEC)病例。患者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12 d出现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脑MRI上显示双侧丘脑、脑干、小脑半球为主的信号改变,与... 报告1例成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急性坏死性脑病(COVID-19-associated acute necrotizing encephalopathy,ANEC)病例。患者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12 d出现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脑MRI上显示双侧丘脑、脑干、小脑半球为主的信号改变,与急性坏死性脑病(acute necrotizing encephalitis,ANE)特征性影像表现一致。早期给予甲泼尼龙冲击联合大剂量人免疫球蛋白治疗,但患者一直处于持续昏迷状态并最终死亡。ANEC往往起病急,进展快,以意识障碍、癫痫等为主要表现,影像学丘脑及幕下对称性、多灶性病灶对诊断具有特异性,但治疗及预后仍面临挑战,需要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急性坏死性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急性坏死性脑 意识障碍 癫痫 丘脑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病在城市空间中的传播模拟--以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期间的武汉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叶锺楠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共7页
从城市规划和治理视角出发,针对传统的流行病传播模型在计算和表达城市空间特征方面的局限,构建以社群单元节点和具有小世界特征的长短程连接组成的城市空间网络,并通过基于智能体的建模方法模拟流行病在城市空间中的传播情况。以新型... 从城市规划和治理视角出发,针对传统的流行病传播模型在计算和表达城市空间特征方面的局限,构建以社群单元节点和具有小世界特征的长短程连接组成的城市空间网络,并通过基于智能体的建模方法模拟流行病在城市空间中的传播情况。以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期间的武汉为例,结合武汉的城市空间特征以及先后实行的多项防治措施对疫情传播进行了模拟和分析,模拟结果与统计数据的比较显示:基于智能体的城市流行病传播社群单元模型不仅对流行病传播的持续时间、感染节点数量及其空间分布的预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还能够较为有效地模拟多种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对疫情发展的影响,从而为城市疫情期间的危机防控和健康安全空间体系的打造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智能体的建模(ABM) 流行传播 社群单元 复杂网络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 公共卫生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诊疗浙江经验 被引量:106
16
作者 徐凯进 蔡洪流 +14 位作者 沈毅弘 倪勤 陈瑜 胡少华 李剑平 王华芬 俞亮 黄河 裘云庆 魏国庆 方强 周建英 盛吉芳 梁廷波 李兰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7-157,共11页
当前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仍处于胶着状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是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中心,浙江省COVID-19患者救治中心。疫情一线的专家集智攻关,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COVID-19诊治指南为... 当前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仍处于胶着状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是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中心,浙江省COVID-19患者救治中心。疫情一线的专家集智攻关,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COVID-19诊治指南为依据,以抗病毒、抗休克、抗低氧血症、抗继发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微生态平衡的“四抗二平衡”救治策略为核心,总结完善诊治方案,聚焦临床实践的一些具体问题,为COVID-19患者临床诊治提供借鉴。推荐以多学科协作诊治个性化治疗提高COVID-19患者救治质量。建议病原学检测、炎症指标监测和肺部影像学动态观察指导临床诊治。痰液的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最高,约10%的急性期患者血液中检测到病毒核酸,50%的患者粪便中检测到病毒核酸,粪便中可分离出活病毒,须警惕粪便是否具有传染性;开展细胞因子等炎症指标监测有助于发现是否出现细胞因子风暴,判断是否需要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通过以“四抗二平衡”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早期抗病毒治疗能减少重症、危重症发生,前期使用阿比多尔联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抗病毒显示出一定效果。休克和低氧血症多为细胞因子风暴所致,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能迅速清除炎症介质,阻断细胞因子风暴,对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也有很好的作用,可以提高危重型患者的疗效。重型病例疾病早期可适量、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氧疗过程中,患者氧合指数小于200 mmHg时应及时转入重症医学科治疗;采用保守氧疗策略,不推荐常规进行无创通气;机械通气患者应严格执行集束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管理策略;氧合指数大于150 mmHg时,及早减、停镇静剂并撤机拔管。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对于病程长,体温反复升高和血降钙素原水平升高的患者可酌情使用抗菌药物;要关注COVID-19患者继发真菌感染的诊治。COVID-19患者有肠道微生态紊乱,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减少,推荐对所有患者进行营养和胃肠道功能评估,以营养支持和补充大剂量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纠正肠道微生态失衡,减少细菌移位和继发感染。COVID-19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应建立动态心理危机干预和处理。提倡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优化重型患者护理促进康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后病毒清除规律仍不明了,出院后仍须居家隔离2周,并定期随访。以上经验和建议在本中心实行,取得较好效果,但COVID-19是一种新的疾病,其诊治方案及策略仍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危重 综合疗法 多学科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羟氯喹治疗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普通型患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陈军 刘丹萍 +11 位作者 刘莉 刘萍 徐庆年 夏露 凌云 黄丹 宋树丽 张丹丹 钱志平 李涛 沈银忠 卢洪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5-219,共5页
目的:初步评价硫酸羟氯喹治疗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普通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2月6至25日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住院治疗的30例COVID-19普通型患者。患者1:1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试验... 目的:初步评价硫酸羟氯喹治疗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普通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2月6至25日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住院治疗的30例COVID-19普通型患者。患者1:1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硫酸羟氯喹(400 mg,1次/d)治疗,疗程为5 d。比较两组治疗第7天时咽拭子病毒核酸转阴率等指标。研究获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登记注册(NCT04261517)。结果:在治疗过程中,试验组1例患者发展为重型。入组后第7天,试验组中13例(86.7%)和对照组中14例(93.3%)患者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P>0.05)。在2周的访视期内,所有受试者的咽拭子核酸检测均转为阴性,其中试验组咽拭子核酸转阴时间为入院后第4(1,9)天,对照组为第2(1,4)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7,P>0.05)。试验组在入院后第1(0,2)天体温恢复正常,对照组在入院后第1(0,3)天体温恢复正常。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试验组5例(33.3%)和对照组7例(46.7%)患者均在入院3 d后的复查中出现了进展,所有患者在随后的复查中均提示病灶好转。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例(26.7%)和3例(20.0%)患者出现一过性的腹泻和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COVID-19普通型患者预后较好,以病毒转阴率、重症化率为主要终点的研究难以对药物的疗效进行判断。开展后续的研究需要确定更合适的人群和终点事件,并充分考虑样本量等试验的可行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羟氯喹 治疗结果 安全性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孕产妇管理策略建议 被引量:49
18
作者 王新燕 吴杰 +5 位作者 鲁新华 张瑞芳 周艳 李留霞 赵先兰 郭瑞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0-202,共3页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的流行及诊治经验的积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但尚没有完善的针对孕产妇感染者的诊疗方案。迄今,武汉协和医院提出了《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的流行及诊治经验的积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但尚没有完善的针对孕产妇感染者的诊疗方案。迄今,武汉协和医院提出了《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管理策略意见》,盛京医院制定了《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孕产妇管理指导意见(第一版)》(2020年1月26日)。孕产妇是一类特殊人群,其机体处于特殊免疫耐受状态,发病及诊治有其特殊性。受体内高水平雌、孕激素的影响,孕产妇上呼吸道(鼻、咽、气管)黏膜增厚、轻度充血、水肿,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受妊娠中晚期潮气量增加、妊娠子宫增大、膈肌上抬、肺部扩张受限等因素的影响,孕产妇是各类病毒的易感人群,妊娠期妇女对病毒性呼吸系统感染的炎症应激反应明显增高。因此,孕产妇一旦感染2019-nCoV,尤其是对于中晚期妊娠妇女,病情发展迅速,易进展为重症,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防范。根据河南省现有病例的特点,依据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及武汉协和医院、盛京医院制定的相关指导意见,我们特提出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孕产妇管理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孕产妇 病毒性肺炎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疑似患者合并焦虑和抑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鑫 代甜 +13 位作者 王虹 石军年 袁薇 栗静 陈利军 张天明 张珊珊 孔焱 岳宁 时慧 何玉苹 胡惠芳 柳芙蓉 杨彩霞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3-208,共6页
目的:分析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疑似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以便早期干预以改善临床预后。方法:收集2020年1月31日至2月22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发热隔离病房收治的COVID-19疑似患者76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目的:分析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疑似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以便早期干预以改善临床预后。方法:收集2020年1月31日至2月22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发热隔离病房收治的COVID-19疑似患者76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测患者焦虑情况,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测患者抑郁情况,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VID-19疑似患者出现焦虑或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更易伴发焦虑(OR=3.206,95%CI:1.073~9.583,P<0.05)和抑郁情绪(OR=9.111,95%CI:2.143~38.729,P<0.01);患者存在已知疫区及疫区人员接触史更容易伴发抑郁情绪(OR=3.267,95%CI:1.082~9.597,P<0.05)。结论:在COVID-19疑似患者隔离治疗期间,对于存在已知疫区及疫区人员接触史的女性患者应该早期进行心理干预,必要时提早给予药物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焦虑 抑郁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和托珠单抗治疗六例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重型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骆嵩 杨丽娟 +2 位作者 王春 刘传苗 李殿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7-231,共5页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和托珠单抗治疗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重型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5日至2月25日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应急病区接受治疗的6例COVID-19重型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采用血浆置换治疗,3例采用托珠...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和托珠单抗治疗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重型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5日至2月25日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应急病区接受治疗的6例COVID-19重型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采用血浆置换治疗,3例采用托珠单抗治疗)。观察血浆置换和托珠单抗治疗对患者体内过度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血浆置换治疗后,3例患者C反应蛋白和IL-6水平下降明显,淋巴细胞和凝血酶原时间均有改善;托珠单抗治疗后,3例患者炎症水平未见明显下降,淋巴细胞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也无明显改善。结论:COVID-19重型患者采用血浆置换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或恢复正常,而托珠单抗治疗患者炎症因子下降不明显。因此对于炎症反应强烈的COVID-19重型患者,血浆置换可能是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危重 血浆置换 托珠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