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中医治疗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病患者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张一乐 张炜 +12 位作者 张兴 宋秀明 徐贵华 史苗颜 陈麒 刘鲁炯 孙萌 陈旋 张艺宝 苏子舰 薛艳 陈飞飞 吴佳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24-127,共4页
目的为研究新冠肺炎联合中医治疗的优势。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纳入了206例在2020年1月—5月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确诊的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对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 目的为研究新冠肺炎联合中医治疗的优势。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纳入了206例在2020年1月—5月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确诊的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对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肌酐、血清白蛋白进行对比和统计分析。结果①患者在联合中医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异常率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异常率明显减小;②患者在联合中医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率相似;③患者在联合中医治疗前后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率相似;④患者在联合中医治疗前后血清尿素氮异常率相似;⑤患者在联合中医治疗前后血清肌酐异常率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血清肌酐的异常率明显减小。结论①联合中医治疗可以使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的异常率显著减小;②新型冠状病毒病联合中医治疗后可以保护患者肺换气功能(动脉血氧分压),保护患者肾脏功能(血清肌酐),改善营养状态(血清白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病 动脉血氧分压 肝功能 肾功能 血清白蛋白 联合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病康复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远文 郑海清 +1 位作者 杨敏 胡昔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37-1240,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病(新冠肺炎)的治疗离不开多学科团队合作与管理,康复医学对疫情防控起一定的辅助作用。本文简要介绍新冠肺炎概况及临床诊治,着重对物理因子、呼吸康复、重症康复、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心理干预、居家康复、中医康复等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病(新冠肺炎)的治疗离不开多学科团队合作与管理,康复医学对疫情防控起一定的辅助作用。本文简要介绍新冠肺炎概况及临床诊治,着重对物理因子、呼吸康复、重症康复、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心理干预、居家康复、中医康复等方法在新冠肺炎中的治疗作用进行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病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际健康分类架构构建新型冠状病毒病重症病区配对康复治疗模式及其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谭金泽 张鸣生 +2 位作者 曾凡令 曾斌 邱卓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5-393,共9页
目的基于国际健康分类架构探讨构建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配对康复治疗模式,并观察其对重症病区COVID-19危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基于国际健康分类架构建立配对康复治疗模式:两名康复治疗师在危重病房实施康复,一名实施治疗,另一名... 目的基于国际健康分类架构探讨构建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配对康复治疗模式,并观察其对重症病区COVID-19危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基于国际健康分类架构建立配对康复治疗模式:两名康复治疗师在危重病房实施康复,一名实施治疗,另一名辅助治疗并进行防疫工作。选择重症病区住院的COVID-19重症肺炎患者11例,采用配对康复治疗模式开展康复治疗。计数治疗安全性行为,观察防疫效果;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org指数、咳嗽评分、Miller痰液分级和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 2.0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在实施康复治疗期间,共避免7次感染风险,纠正6项康复治疗风险,治疗师未发生COVID-19感染。治疗1周后,患者Borg指数(P <0.01)、咳嗽评分(P <0.05)和WHODAS 2.0评分(P <0.01)均改善。结论基于国际健康分类标准体系,建立适用于重症病区COVID-19配对康复治疗模式,为传染性疾病重症患者康复提供了一种安全和可操作的工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病 团队工作 配对康复治疗模式 传染 重症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莉 李先志 +3 位作者 闫莉婷 李怡 王晓麒 杨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6-158,共3页
报告1例成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急性坏死性脑病(COVID-19-associated acute necrotizing encephalopathy,ANEC)病例。患者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12 d出现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脑MRI上显示双侧丘脑、脑干、小脑半球为主的信号改变,与... 报告1例成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急性坏死性脑病(COVID-19-associated acute necrotizing encephalopathy,ANEC)病例。患者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12 d出现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脑MRI上显示双侧丘脑、脑干、小脑半球为主的信号改变,与急性坏死性脑病(acute necrotizing encephalitis,ANE)特征性影像表现一致。早期给予甲泼尼龙冲击联合大剂量人免疫球蛋白治疗,但患者一直处于持续昏迷状态并最终死亡。ANEC往往起病急,进展快,以意识障碍、癫痫等为主要表现,影像学丘脑及幕下对称性、多灶性病灶对诊断具有特异性,但治疗及预后仍面临挑战,需要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急性坏死性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急性坏死性脑 意识障碍 癫痫 丘脑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粪便标本的病毒核酸检测 被引量:42
5
作者 吴冰珊 俞婷婷 +8 位作者 黄枝妙 陈宏彬 陈炜 张炎华 游丽斌 朱颖 吴晶晶 鄢育青 翁育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59-361,共3页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粪便中2019-nCoV感染情况。方法收集36例确诊病例的粪便标本/肛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2019-nCoV载量,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9.0比较病例的带毒率。结果36份标本共检出2019-nCoV...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粪便中2019-nCoV感染情况。方法收集36例确诊病例的粪便标本/肛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2019-nCoV载量,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9.0比较病例的带毒率。结果36份标本共检出2019-nCoV核酸阳性20份(55.56%),危重症病例(2/3)和重症病例标本阳性率均为66.67%(6/9)、普通肺炎病例阳性率为62.50%(10/16)、轻症肺炎病例阳性率为25.00%(2/8)。36例确诊病例包括男性22例、女性14例,检出率分别为54.55%和57.14%;病例年龄分布于17~86岁之间,平均为48.75岁。36份标本其中5份肛拭子标本检出阳性标本2份,31份粪便标本检出阳性标本18。临床分型、性别、年龄和标本类型各组间阳性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发现COVID-19患者,无论重症、轻症患者粪便标本均存在2019-nCoV基因检测阳性,提示消化道可能是该病毒排泄渠道,因此可能存在粪-口传播途径,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和流行病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 粪便 肛拭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cinet和Netdraw的国内新型冠状病毒中医药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芳 蔡威 +5 位作者 李旭成 周勇 张栋 张彩蝶 范彦博 刘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11,I0013,共8页
目的分析国内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中医药研究现状,立足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主流观点,选择与核心科研单位、科研工作者开展深入合作,开展针对COVID-19的系统研究工作,从COVID-19的预防、轻证的治疗、普通型的治疗、后期的调护方... 目的分析国内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中医药研究现状,立足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主流观点,选择与核心科研单位、科研工作者开展深入合作,开展针对COVID-19的系统研究工作,从COVID-19的预防、轻证的治疗、普通型的治疗、后期的调护方面,归纳总结经验,服务临床。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策略为"主题"新型冠状病毒"并含"中医"",检索时间为2019年11月1日-2020年3月23日,将检索出来的中文期刊导出为Refworks格式,使用Ucinet软件、Netdraw软件生成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的可视化共线网络图。通过分析找到高频关键词、作者之间合作关系、机构合作关系,选择与核心作者、研究机构合作,分析主流观点,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以形成医院治疗COVID-19从预防到康复阶段的系统化治疗方案。结果(1)COVID-19中医药研究在中医疾病归属、发病机制、中医证型、临床表现、诊疗方案、中医方剂等整个理论体系均有研究,其中,"新型冠状病毒""中医药诊疗方案""辨证论治""病因病机""中医证型""治法治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所在。在疾病归属方面,将COVID-19归属"瘟疫"范畴仍是目前主要观点;在病因病机方面,"湿浊""湿疫""湿毒""湿毒疫""疫毒"研究相对较多;在中医证型方面,"风温夹湿证""气阴两虚证"两种证型纳入的研究最多;在诊疗方案中,主张"病证结合""分期论治",采用"宣畅气机法""解毒法""化湿法""开窍醒神法""扶正祛邪法"为多数医者所推崇;在中医方剂方面,"清肺排毒汤""宣白承气汤""达原饮""玉屏风散"四个方剂较为突出,研究较多。(2)在全国研究地域分布方面,全国将近三分之二的省份均有相关研究论文产出,有将近1140名科研工作者参与该疾病研究。比较核心的研究人员有王玉光、杨丰文、张俊华、苗青、张伯礼、刘清泉、李晓东、王辉、庞博、王永炎等人,作者之间形成了若干个研究团体。3.在研究机构方面,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这三家机构发文量位居前三,是本次研究的核心机构。但统观全国范围,作者之间及科研机构之间合作关系较为松散。结论(1)目前,COVID-19中医药研究已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理论研究重点仍应放在中医疾病归属、发病机制、中医证型、临床表现、诊疗方案、中医方剂方面;"辨证论治""病因病机""中医证型""治法治则"是现阶段研究的热点所在,广大科研工作者、各科研机构广泛参与,但科研工作者之间、科研机构之间深入合作不够。(2)结合诊疗实际情况,立足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主流观点,选择与核心科研单位、科研工作者开展深入合作,对COVID-19进行系统性研究,最终确定采用分期论治,辨证论治方案。在疾病预防阶段,选用热门方剂"玉屏风散"进行加减化裁,创立"九味预防方"对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在疾病治疗阶段,立足于数据分析所得的、被广大科研工作者所认同的"宣畅气机法""解毒法""化湿法""开窍醒神法""扶正祛邪法"等治法,提出"宣透达表法""清热解毒法""表里和解法""辟秽化浊法"四法联用,创立"宣清和化方"用于COVID-19医学观察期和临床治疗期中的轻型发热患者;创立"新冠2号方"用于COVID-19普通型的治疗,有效防止COVID-19普通型疾病的病情进展;在疾病康复阶段,采用药物治疗和康复方法,训练的综合调护包括辨证以"气阴两虚证"为主的药物治疗和以八段锦、简式太极拳、呼吸导引法、灸法、穴位贴敷、耳穴压豆、膳食指导和情志疗法的综合康复训练。从而形成了从预防到康复的治疗体系,极大提高了治愈率。(3)围绕COVID-19中医药研究现状绘制的相关文献知识图谱,通过图谱的方式揭示了相关研究的整体概况,并将此大数据运用到具体的临床科研思路中,指导临床实践活动。在全国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迅速把握研究热点和重点,找出核心研究者和研究单位,加强合作,确定中医治疗方案,迅速用于临床救治,具有快速反应、迅速应对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病 中医 可视化 UCINET Netdraw 九味预防方 宣清和化方 新冠2号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医学角度浅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愈后遗症防控 被引量:31
7
作者 魏华民 李杨帆 +1 位作者 俞静 林海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166-171,共6页
2019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属于中医"伏气瘟疫"中的一种,由于有湿浊毒的性质及潜伏性、反复性和特殊的病位使得该病易产生多种遗症。本文通过分析NCP的特点及梳理中医先辈们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实践所总结的瘟疫遗症... 2019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属于中医"伏气瘟疫"中的一种,由于有湿浊毒的性质及潜伏性、反复性和特殊的病位使得该病易产生多种遗症。本文通过分析NCP的特点及梳理中医先辈们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实践所总结的瘟疫遗症相关调理要点,制定了NCP愈后遗症的防控措施,为病患的痊愈提供进一步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病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遗症 瘟疫 愈后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被引量:4
8
作者 严延生 张智芳 +2 位作者 王晓欢 梁小洁 林志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6-402,409,共8页
2019年12月8日,武汉首先公开通报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经基因分析及病毒分离将引起该疾病的病毒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截至4月中旬末,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截至4月24日11时30分,全球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人数超... 2019年12月8日,武汉首先公开通报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经基因分析及病毒分离将引起该疾病的病毒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截至4月中旬末,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截至4月24日11时30分,全球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人数超264万例,相关死亡10多万例。本文就该病病原体、流行病学特征、临床治疗和防治对策等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邓强 王子晨 +2 位作者 吴沁 郭城 陆家海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11-519,共9页
自2019年底暴发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以来,截至2020年9月底,全球死亡病例超过100万例,累计确诊病例超过3000万例,目前全球有78亿人面临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以及COVID-19发病和死亡的风险,人们迫切期望COVID-19疫苗(新... 自2019年底暴发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以来,截至2020年9月底,全球死亡病例超过100万例,累计确诊病例超过3000万例,目前全球有78亿人面临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以及COVID-19发病和死亡的风险,人们迫切期望COVID-19疫苗(新冠疫苗)能尽快上市.目前全球新冠疫苗的研发呈现高速、积极且谨慎的态势,有180多种疫苗处于不同的研发阶段,9种正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未来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需高度关注疫苗可能引发的一些毒副作用,预计有效及安全的新冠疫苗最早可能在2021年进入市场.本文就疫苗的研发、新冠疫苗Ⅲ期临床试验国内外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 疫苗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分析与趋势预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匡征凌 匡远凤 +1 位作者 郭凯文 方瑾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0-415,共6页
目的对日韩两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状况进行分析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为中日韩三国有效开展联防联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统计和计算日韩此次疫情单日新增病例、累计确诊病例数和病死率并绘制其折线图。通过构建传染病动力学SEIR模型... 目的对日韩两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状况进行分析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为中日韩三国有效开展联防联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统计和计算日韩此次疫情单日新增病例、累计确诊病例数和病死率并绘制其折线图。通过构建传染病动力学SEIR模型以预测疫情发展趋势。结果日本新冠肺炎每日新增确诊病例近期可能还会呈上升趋势,韩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SEIR模型预测的结果与日韩当前疫情发展的真实数据吻合较好,日韩两国疫情出现拐点的时间分别大致为2020年5月3日和3月12日,疫情有望得到基本控制的时间分别大致为2020年9月16日和6月11日。结论韩国已经到达了疫情的拐点,但未来一段时间内还难以实现新增病例归零状态,而日本疫情尚处于传播阶段的早中期,确诊人数还可能会继续上升,两国政府要继续加大疫情防控力度,中日韩要有效开展联防联控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于当前无症状感染者的管理和输入病例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韩 新型冠状病毒病 疫情分析 趋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的人兽共患病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邹婧瑜 郑重 +1 位作者 孙欣 朱永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7-152,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目前仍在全球人群中高水平传播。已有研究显示,SARS-CoV-2来自于动物,有数十种动物对SARS-CoV-2易感(包括自然感染和实验感染),少数动物感染SARS-CoV-2后可再将病毒传播给人类,但SARS-CoV-2由动物传播到人的风...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目前仍在全球人群中高水平传播。已有研究显示,SARS-CoV-2来自于动物,有数十种动物对SARS-CoV-2易感(包括自然感染和实验感染),少数动物感染SARS-CoV-2后可再将病毒传播给人类,但SARS-CoV-2由动物传播到人的风险较低,由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兽共患病(zoonosis)。考虑到SARS-CoV-2源于自然的属性及其在人类和动物间广泛传播和适应性突变,未来有可能出现新的SARS-CoV-2宿主,并成为引发人类再次或持续感染的传染源,未来仍需继续加强动物中SARS-Co2V-2的监测以及动物与人类之间病毒传播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病 人兽共患 宿主 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昆明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早期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立 杜映荣 +6 位作者 白劲松 李俊义 罗煜 王霖 刘春云 李惠敏 李卫昆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4-426,428,共4页
目的分析昆明市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早期临床特征,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20年1月23日至2月10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隔离病房收治的41例2019-nCoV确诊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资料... 目的分析昆明市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早期临床特征,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20年1月23日至2月10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隔离病房收治的41例2019-nCoV确诊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2019-nCoV确诊患者绝大多数为输入性病例,潜伏期2~20 d不等;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与轻型和普通型患者比较年龄更大、BMI更高、临床症状相似、淋巴细胞计数更低、血气变化更早、血沉更高、CA和FE更低及CD4、CD8计数下降更明显。结论淋巴细胞计数、血气变化、血沉、CA和FE及T淋巴细胞亚群在病情加重前1周内会更早的出现变化,对病情的轻重有一定的预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 临床特征 T淋巴细胞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例粪便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核酸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
13
作者 周燕 肖智权 +4 位作者 陈东 关晶 周志国 张辉容 周焕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0-564,共5页
目的:分析粪便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核酸阳性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为COVID-19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 目的:分析粪便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核酸阳性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为COVID-19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住院的16例粪便SARS-CoV-2核酸阳性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数据、影像学资料。结果:16例COVID-19患者中,男9例(56.25%),女7例(43.75%),男女比例1∶1.29,年龄(43.3±14.6)岁,武汉相关接触史15例,本地确诊患者接触史1例,普通型12例(75%),重型4例(25%)。临床症状包括发热14例(87.5%)、咳嗽12例(75%)、气促5例(31.25%)、咽痛10例(62.5%)、乏力7例(43.75%)、腹泻4例(25%)。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14例(87.5%)、淋巴细胞计数减少11例(68.75%)、红细胞沉降率升高15例(93.75%)、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13例(81.25%)、降钙素原升高5例(31.25%)、血清铁蛋白增高8例(50%),大便常规基本未见异常;与普通型患者相比较,重型患者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铁蛋白等感染指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胸部CT主要表现为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累及单肺者4例(25%),累及双肺者12例(75%)。结论:本组患者具有一般COVID-19的临床症状,但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更常见,重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铁蛋白等指标改变更明显;粪便核酸阳性提示SARS-CoV-2存在消化道传播的可能性,故粪便核酸检测可以作为一种常规检测方法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 粪便 消化道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相关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沈国民 沈滟 杨海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86-2292,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 V-2;简称新冠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系统传染病,是目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 V-2;简称新冠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系统传染病,是目前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 免疫血栓形成 固有免疫 血栓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新冠病毒Omicron株感染的临床表现与生物学基础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言文 王群 +1 位作者 项琳娟 黄丽素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95-800,共6页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不断变异,新突变株奥密克戎(Omicron)成为当前主要流行株。与此同时,儿童感染者显著增加,儿童患者的临床表型也发生变化,如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急性喉炎比例增多、肺炎表现减少等。这些临床特...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不断变异,新突变株奥密克戎(Omicron)成为当前主要流行株。与此同时,儿童感染者显著增加,儿童患者的临床表型也发生变化,如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急性喉炎比例增多、肺炎表现减少等。这些临床特点有其生物学基础,如病毒刺突蛋白高度变异、与宿主受体亲和力增加、入侵宿主细胞途径转变、合胞体形成能力减弱等,导致Omicron在传染性、传播特征、临床表型、致病性和免疫逃逸能力方面均发生显著变化,并由此带来了预防、治疗及预后的不同。文章就儿童Omicron感染的临床表现及相关生物学基础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病 奥密克戎株 刺突蛋白 突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的成环策略及环状RNA疫苗的研究现状
16
作者 高子寒 魏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50-1956,共7页
环状RNA相比于线性mRNA具有合成简单、稳定性高、持续稳定表达等优点,在感染性微生物疫苗、肿瘤疫苗和蛋白替代疗法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已经成为核酸药物领域研究的热点。RNA的环化技术是体外合成环状RNA的关键,成环策略对... 环状RNA相比于线性mRNA具有合成简单、稳定性高、持续稳定表达等优点,在感染性微生物疫苗、肿瘤疫苗和蛋白替代疗法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已经成为核酸药物领域研究的热点。RNA的环化技术是体外合成环状RNA的关键,成环策略对环化效率、免疫原性和蛋白表达量等产生重要影响,制约了环状RNA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本文系统综述了化学法、酶法和核酶法等几种成环策略,重点分析各成环技术的反应条件、成环工艺、环化效率和免疫原性等。目前,理想的环状RNA成环策略还面临诸多挑战,但是研究证实环状RNA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抗肿瘤疫苗等领域比线性mRNA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更强的免疫效应,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核酸药物分子,为优化和拓展环状RNA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核酸药物 RNA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冠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抗感染药物的发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昌孝 王玉丽 伊秀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共10页
21世纪已产生三次冠状病毒事件,分别是2003年SARS、2015年MERS和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暴发性流行而危及世界,疫情形势让我们看到抗感染药物和疫苗研发的重要。本文从全球抗感染药物研发和产业现状入手,看到近年来全球抗感染药物呈现以下特... 21世纪已产生三次冠状病毒事件,分别是2003年SARS、2015年MERS和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暴发性流行而危及世界,疫情形势让我们看到抗感染药物和疫苗研发的重要。本文从全球抗感染药物研发和产业现状入手,看到近年来全球抗感染药物呈现以下特征:虽然抗病毒药物销路猛增,但目前尚无对冠状病毒感染有效药物,疫苗进展可待。而抗生素发展缓慢和细菌耐药形势严峻,世界关注创新抗感染药物的发展。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成为世界问题,结核病防控形势严峻和艾滋病防控任务繁重。我们需要分析新时代带来药物研发的机遇与挑战,做好医药创新研究开发。为此,我们需要构建促进生物医药发展新格局、进行大数据时代药物研发,重视创新研发的科学性,以研发安全有效的新产品来共筑传染性公共卫生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感染药物 创新发展 安全性 有效性 挑战 新型冠状病毒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新冠肺炎(COVID-19)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8
作者 赵君 许律捷 +3 位作者 张宝月 王喆 刘艾林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29-1636,共8页
目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冠肺炎(COVID-19)仍在全球范围不断蔓延,但尚未研制出针对该病毒特效治疗药物,相关疫苗正在紧急研制中。该文通过查阅最新文献和检索相关网站,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关键靶点、临床治疗... 目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冠肺炎(COVID-19)仍在全球范围不断蔓延,但尚未研制出针对该病毒特效治疗药物,相关疫苗正在紧急研制中。该文通过查阅最新文献和检索相关网站,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关键靶点、临床治疗药物及最新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信息依据,为研发新型抗COVID-19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 病毒药物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VID-19相关急性脑损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凌云 朱文珍 +3 位作者 覃媛媛 张妍 张巨 朱文杰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相关急性脑损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COVID-19合并急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9例患者均行胸部和头颅CT检查,其中1例行MRI检查。所有患者COVID-19鼻咽拭子核酸和血清特异性抗...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相关急性脑损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COVID-19合并急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9例患者均行胸部和头颅CT检查,其中1例行MRI检查。所有患者COVID-19鼻咽拭子核酸和血清特异性抗体均为阳性。记录患者发生急性脑损伤最近时间点的超敏反应C蛋白、血沉、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D-D二聚体定量、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同时搜集患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史。结果:脑部影像表现为脑出血1例(11.1%),脑梗死6例(66.7%),炎性脱髓鞘改变1例(11.1%),脑膜炎、血管炎及脑室出血1例(11.1%)。8例(88.9%)患者有高血压、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病史,1例(11.1%)无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病史。9例(100%)患者均有超敏反应C蛋白升高,8例(88.9%)患者炎症细胞因子升高,6例(66.7%)患者NT-proBNP升高,8例患者凝血功能异常。3例(33.3%)患者最终死亡,6例(66.7%)患者临床症状好转。结论:COVID-19相关急性脑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可为脑梗死、脑出血、炎性脱髓鞘、脑膜炎、血管炎等;在诊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神经系统表现,及时行影像学检查,并尽早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 急性脑损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SARS到COVID-19:进化与启示 被引量:11
20
作者 韩鹏宇 郑慧芳 +1 位作者 毕秀欣 孙殿兴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3-409,共7页
继SARS疫情后,2019-2020年我国又一次发生了由冠状病毒引发的传染病暴发疫情。两次疫情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从SARS疫情入手,回顾SARS病毒的发现过程,系统分析了有关SARS病毒宿主来源的相关研究,对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继SARS疫情后,2019-2020年我国又一次发生了由冠状病毒引发的传染病暴发疫情。两次疫情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从SARS疫情入手,回顾SARS病毒的发现过程,系统分析了有关SARS病毒宿主来源的相关研究,对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最新科研进展和疫情特点,为医务人员科学做好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