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指引(试行)》的解读 被引量:47
1
作者 吕文亮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基于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发布《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进行解读。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NCP)是急性传染病,大部分患者初期以身热不扬、咳嗽、乏力、纳差、舌苔厚腻为主... 基于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发布《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进行解读。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NCP)是急性传染病,大部分患者初期以身热不扬、咳嗽、乏力、纳差、舌苔厚腻为主要症状,该病属于疫病范畴,主要病性为湿毒,属于中医的疫毒,可称之为湿热疫毒。病位在肺脾,基本病机特点为"湿、毒、瘀、闭"。本病是时疫流行的疾病,需要与当令的"四时温病"病证相鉴别。立足点要针对"湿热疫毒"的病理表现及特点,离开了"湿热疫毒"就离开了主要病因。因此,早期虽然有寒湿阻滞,但寒湿化热是常态,发病过程中由湿热疫毒而热、喘、瘀、脱、虚,从病机而论有湿毒、热毒、瘀毒等不同的病性,故治之当不离湿热疫毒,"逐邪为第一要义"。以分消湿热疫毒、宣畅气机为主,把住早期、进展期治疗是减少危重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该指南从广泛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规范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充分利用中医药促进患者康复几个方面在第一版基础上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疾病 新型冠状病毒 湿热疫 麻杏石甘汤 藿朴夏苓汤 葶苈大枣泻肺汤 柴胡陷胸汤 达原饮 指南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259
2
作者 管汉雄 熊颖 +7 位作者 申楠茜 樊艳青 邵剑波 李宏军 李小明 胡道予 朱文珍 金征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5-130,共6页
中国武汉市不明原因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临床症状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严重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COVID-19的高分辨CT演变特点:①病灶呈多发性、双侧性分布,以胸膜下及两... 中国武汉市不明原因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临床症状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严重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COVID-19的高分辨CT演变特点:①病灶呈多发性、双侧性分布,以胸膜下及两下肺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多见。②早期以胸膜下斑片状、结节状、团状、节段或亚段性磨玻璃影(GGO)多见,常见血管充血增粗穿行,也可表现为GGO合并实变及纤维化;进展期病灶增多范围扩大,发展为双肺多叶受累的GGO与实变影,小叶间隔增厚及纤维化,也可呈"铺路石征",常见支气管充气征及血管穿行;重症期双肺弥漫性病变,呈"白肺",常见支气管充气征及血管穿行;吸收缓解期可见病灶范围缩小,伴较多纤维化病灶。CT演变特征可为早期诊断与鉴别、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及时防控、诊疗决策及治疗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疾病 CT表现 CT演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温湿度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影响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
3
作者 任梦圆 陈俊熹 +7 位作者 巴哈白克·江吐鲁 贾晓倩 兰场新 李泽武 张乐 叶荣伟 李智文 王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73-1478,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疾病已造成全球大流行,是当前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疫情的重灾区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南半球开始有明显的增加趋势.随着北半球夏季的来临,环境温湿度变化对病毒传播的影响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已有若干研究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疾病已造成全球大流行,是当前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疫情的重灾区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南半球开始有明显的增加趋势.随着北半球夏季的来临,环境温湿度变化对病毒传播的影响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已有若干研究从不同角度出发,探究环境温湿度与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关系.本文通过总结相关主要研究,总结目前研究的进展及有待完善之处,为今后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疾病 新冠病毒 温度 湿度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楠楠 石婕 +1 位作者 曾丽忠 杨拴盈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1-266,共6页
自2019年12月中旬开始,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并迅速蔓延至中国其他省市及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肿瘤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受... 自2019年12月中旬开始,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并迅速蔓延至中国其他省市及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肿瘤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受损,更是成为此次疫情中的高危人群。早期识别肿瘤并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了解其分布特征,以便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患者治愈率,更好地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和发展。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对肿瘤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并为肿瘤患者如何应对此次疫情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之中医论治观 被引量:20
5
作者 黄雄杰 赖敏 +1 位作者 贾春华 刘玮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134-139,共6页
根据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文献报道,结合相关中医古籍,从中医学的立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的致病特征。发现此次疫邪致病变化多端,伤人部位不定,且表现出类湿、类寒、类燥之性;可从口鼻、腠理而入,"卫分"与"太阳&... 根据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文献报道,结合相关中医古籍,从中医学的立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的致病特征。发现此次疫邪致病变化多端,伤人部位不定,且表现出类湿、类寒、类燥之性;可从口鼻、腠理而入,"卫分"与"太阳"多同时受邪,卫气损伤,防御失守,使得疫邪直入脏腑,引发血水同病;进而探讨疫邪与兼夹之邪致病的区别以及疫邪引动宿病的机制。中医认识及治疗疾病依据自身特有的理论体系,治疗此病需把握以下原则:衷中参西,病证结合;铭记中医治疗疾病的总则--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谨防传变,先安未受邪之地;疫病所现病性或寒或热,治疗用药勿拘寒凉。推荐治疫专药参考《神农本草经》、现代药理研究及疫邪致病特征,选木香、徐长卿、升麻等三味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疾病 疫邪 病因病机 治则 圣散子 木香 徐长卿 升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引(第一版)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冬莹 姚弥 +10 位作者 王家骥 叶丹 陈庆奇 郭发刚 邹川 林恺 陆慧 黄翔 郑劲平 迟春花 钟南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63-769,共7页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迅速响应和积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工作。我国农村地区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薄弱环节,存在医疗卫生资源短缺、诊疗水平落后等问题,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形势更为严峻...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迅速响应和积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工作。我国农村地区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薄弱环节,存在医疗卫生资源短缺、诊疗水平落后等问题,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形势更为严峻。本指引根据当前农村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围绕疫情防控空间设置要求、转诊流程、隔离医学观察、特殊人群照顾、村民健康教育、医护人员个人防护、院内感染控制等进行编制,旨在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安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的疾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农村卫生 疫情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处方挖掘与药效团模型的新型冠状病毒RdRp抑制成分筛选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婧 韦缤琪 +2 位作者 李可馨 苏学燕 张志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81-1991,共11页
本研究采用药效团模型对作用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RdRp靶点的常用中药成分进行筛选,寻找潜在活性成分。对临床常用抗新冠肺炎中药处方进行全面挖掘及筛选,分析统计常用药材及使用频数,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及文献挖... 本研究采用药效团模型对作用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RdRp靶点的常用中药成分进行筛选,寻找潜在活性成分。对临床常用抗新冠肺炎中药处方进行全面挖掘及筛选,分析统计常用药材及使用频数,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及文献挖掘的方式筛选“抗新冠候选活性成分”,以已报道的具有RdRp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作为训练集,建立基于RdRp配体的HipHop药效团模型,将候选成分与药效团进行匹配,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匹配到FitValue较高的化合物与SARS-CoV-2病毒RdRp蛋白进行对接并评估其相互作用。共搜集到临床常用中药处方31个,包含药材92种。通过TCMSP及文献挖掘得到药材中1384种候选活性成分。通过测试集验证的最优药效团02具有1个氢键供体及2个氢键受体,与候选成分匹配得到104种潜在RdRp抑制活性成分。选取FitValue较高且结合自由能较低的前30种化合物进行分析,发现liquiritin apioside、iridin、liquiritin、forsythiaside、procyanidin B-5,3′-O-gallate及saikosaponin C等成分具有较高的FitValue,可作为RdRp抑制的潜在活性成分。通过分类分析发现黄酮类结构可能是抑制RdRp的潜在活性基团。本研究通过构建药效团模型对常用抗新冠中药处方中抑制SARS-CoV-2 RdRp潜在活性成分进行了虚拟筛选,希望对抗SARS-CoV-2活性成分筛选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疾病 SARS-CoV-2 RdRp抑制剂 中药处方 药效团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县域高血压管理的专家建议 被引量:8
8
作者 喜杨 +1 位作者 孙宁玲 孔灵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70-773,共4页
目前,我国各省份及境外均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疫情。针对我国庞大的高血压患者群体,尤其是更多分布于基层的高血压患者,现提出县域SARS-CoV-2感染下的高血压管理的专家建议。本建议仅限于没有合并SARS-CoV-2感染的高血... 目前,我国各省份及境外均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疫情。针对我国庞大的高血压患者群体,尤其是更多分布于基层的高血压患者,现提出县域SARS-CoV-2感染下的高血压管理的专家建议。本建议仅限于没有合并SARS-CoV-2感染的高血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的疾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高血压 慢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彼岸的涛声:新型冠状病毒下的挑战与反思
9
作者 Leon Piterman 侯佳君(译) +4 位作者 黄文静(译) 吕芸(译) 刘亚姣(译) 詹里成(译) 杨辉(审校)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1期3900-3904,共5页
澳大利亚的全科医生具有行业自律性,体现在其自行制定行业标准、自主进行资质考核及自主执业等方面,也体现在The Medical Republic这一共享平台上。Leon Piterman是Monash University的全科医学教授,从事全科医学临床服务近40年,研究方... 澳大利亚的全科医生具有行业自律性,体现在其自行制定行业标准、自主进行资质考核及自主执业等方面,也体现在The Medical Republic这一共享平台上。Leon Piterman是Monash University的全科医学教授,从事全科医学临床服务近40年,研究方向为慢性病管理、心理健康、医学教育。Piterman教授建议我国的全科医生应培养“共和”思想,以为全科医学领域提供更多的平等交流机会。目前Piterman教授定期为The Medical Republic撰写文章,本刊深受“医学共和”思想的启发,特邀本刊主编Monash University的杨辉教授对Piterman教授的文章进行编译,并进行连载刊登!医者有两只翅膀,一是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二是厚重的人文情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人文展示出独特的内涵。本期Piterman教授基于全科医生视角,从医学人文角度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人们生活和心理巨变、医疗伦理辩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选择、全科医学服务挑战,希望能为全科同仁带来思考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的疾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医学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对过度进食的影响:基于生命史理论 被引量:12
10
作者 罗一君 牛更枫 陈红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24-1236,共13页
在生命史理论的视角下,本研究通过两个研究揭示了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对过度进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1招募处于生命早期阶段的91名初中生(年龄12~14岁),采用饱食进食(Eating in the absence of hunger,EAH)范式,结果发现生命早... 在生命史理论的视角下,本研究通过两个研究揭示了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对过度进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1招募处于生命早期阶段的91名初中生(年龄12~14岁),采用饱食进食(Eating in the absence of hunger,EAH)范式,结果发现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能够显著正向预测个体饱食状态下的高热量食物选择(即过度进食);研究2招募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爆发背景下301名武汉市居民(高死亡威胁组)和179名其他省市居民(控制组)(年龄18~60岁)为被试,通过问卷法回溯性地测量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并探究其影响当前过度进食的机制,结果发现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通过生命史策略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过度进食。同时,死亡威胁(新冠病毒疫情)扩大了环境不可预测性通过生命史策略间接影响过度进食的效应,而社会支持则能缓冲这一效应。研究结果为COVID-19背景下和灾后居民的健康进食干预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史理论 环境不可预测性 过度进食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新型冠状病毒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EIR模型定量评估广州市新冠疫情防控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史晨 杨琳 +2 位作者 钱俊 罗雷 欧春泉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33-836,共4页
目的模拟并比较不同防控措施的干预效果,为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考虑动态有效接触率及输入病例的影响,构建LSEIR模型,估计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基本参数,评估不同干预措施对疫情的影响。结果截至2020年3月17日... 目的模拟并比较不同防控措施的干预效果,为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考虑动态有效接触率及输入病例的影响,构建LSEIR模型,估计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基本参数,评估不同干预措施对疫情的影响。结果截至2020年3月17日,广州共确诊354例,以输入病例为主。LSEIR模型R;为0.94。模拟估计广州综合防控效率约为94%,而若防控效率降低为80%、70%,疫情规模将扩大11.96%、24.73%。若杜绝发病者输入,疫情规模下降29.24%;若使发病者提前4天被发现,疫情规模下降15.83%。若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的应急反应时间慢5天,疫情规模扩大29.01%;若快5天,疫情规模下降21.36%。若新冠疫苗接种率为30%、50%、70%时,本地疫情规模将分别下降37.85%、57.70%、76.24%。结论谨防输入,采取有力监控措施,缩短应急反应时间,提高综合防控效率是关键。新冠疫苗的研发和一定的人群接种率是防止新冠传播的最高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EIR模型 干预评估 新型冠状病毒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