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熊亚莉 徐庆庆 唐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63-967,共5页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异性抗体阳性是确诊标准之一,但其随病程的变化情况尚不清楚。文中旨在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IgG抗体的动态变化特点,并分析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3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异性抗体阳性是确诊标准之一,但其随病程的变化情况尚不清楚。文中旨在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IgG抗体的动态变化特点,并分析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3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收治的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59例患者。动态留取血样,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IgG抗体,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SARS-CoV-2核酸,比较特异性抗体与核酸检测对于诊断的敏感性,观察不同病程时段(第2-4周、第5-6周、第7-9周)IgM、IgG抗体的滴度变化以及转阴时间,并分析影响IgM抗体转阴的相关因素。结果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对于诊断的敏感性为96.61%,核酸的敏感性为84.74%,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59例患者病程仅第5-6周IgM抗体滴度[29.72(11.39,56.62)U/mL]较第7-9周[13.8(6.89,27.76)U/mL]明显升高(P=0.02),第5-6周IgG抗体滴度[158.80(95.40,208.76)U/mL]较第7-9周[88.35(75.70,104.29)U/mL]亦明显升高(P=0.01)。37例(62.7%)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由阳性转为阴性,转阴时间为病程(5.76±1.95)周;15例(25.4%)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发生转阴,转阴时间为病程(6.73±1.48)周;无患者在9周病程内发生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转阴。CD4细胞计数减低、IL-2R水平增高是IgM抗体转阴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特异性IgM、IgG抗体检测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特异性IgM、IgG抗体滴度的动态变化有助于病程判断,而IgG抗体留存时间较长,对于至少9周以上的感染者具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 IGM I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假阳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巢蓓 范小杰 +6 位作者 姚玉华 周寅 史梅 彭阳 周围 马锦洪 史伟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574-57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特异性抗体检测的价值及其临床应用。方法采集2020年3月17日至4月20日入院患者4 825例血液标本。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SARS-CoV-2 Ig M和Ig G抗体,荧光定量PCR检测抗体阳性患者咽拭子标本核酸。结果 ... 目的探讨血清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特异性抗体检测的价值及其临床应用。方法采集2020年3月17日至4月20日入院患者4 825例血液标本。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SARS-CoV-2 Ig M和Ig G抗体,荧光定量PCR检测抗体阳性患者咽拭子标本核酸。结果 4 825例血清标本中11例SARS-CoV-2 Ig M阳性,111例SARS-CoV-2 Ig G抗体阳性,经SARS-CoV-2核酸检测、CT检查及流行病学特点判为假阳性,Ig M和Ig G抗体总的假阳性率分别为0.23%(11/4 825)、2.30%(111/4 825)。1 471例<50岁患者中Ig G抗体假阳性率为0.75%(11/1 471),3 354例>50岁患者中Ig G抗体假阳性率为2.98%(100/3 35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11例Ig G假阳性病例中,以肿瘤(57.66%)、血液病(10.81%)等患者居多。结论SARS-CoV-2 Ig M和Ig G抗体检测存在较高的假阳性,须与核酸检测协同使用,并不适用于复工复产复学人群或一般人群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异性抗体 假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尿液SARS-CoV-2特异性IgM、IgG抗体结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赵艳 靳民路 +3 位作者 李爱中 董永康 李荣山 李亚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探讨尿液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期患者,于出院后第14日采集研究对象的血清及尿液标本,分别用磁微粒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 目的:探讨尿液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期患者,于出院后第14日采集研究对象的血清及尿液标本,分别用磁微粒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Axceed 260)和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IgG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SARS-CoV-2特异性IgM/IgG抗体,并选取10例无SARS-CoV-2接触史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应用线性回归分析血清IgM与尿液IgM、血清IgG与尿液IgG抗体水平的相关性,并通过Logistic回归形成联合预测因子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COVID-19康复期患者血清IgM与尿液IgM、血清IgG与尿液IgG抗体水平分别呈正相关性(均P<0.00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OVID-19组尿液特异性IgM、IgG抗体水平高,其中尿液特异性IgM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通过Logistic回归形成联合预测因子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尿液IgM、IgG抗体联合检测AUC为0.713。结论:尿液SARS-CoV-2 IgM、IgG抗体检测作为一种无创快速简便的新型检测方法,为COVID-19诊断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恢复期 尿液SARS-CoV-2 IgM/IgG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技术应用探讨 被引量:51
4
作者 宁雅婷 侯欣 +3 位作者 陆旻雅 吴宪 李永哲 徐英春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6期649-653,共5页
2019年12月在武汉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展迅速,早期诊断是疫情防控的关键。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虽是疑似患者确诊的“金标准”,但其操作繁琐、耗时长,检测结果易受标本质量、病毒... 2019年12月在武汉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展迅速,早期诊断是疫情防控的关键。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虽是疑似患者确诊的“金标准”,但其操作繁琐、耗时长,检测结果易受标本质量、病毒感染部位及表达量等众多因素影响,因而核酸单项检测不能满足疫情期间对疑似病例快速筛查的要求。血清特异性抗体是诊断病毒感染的另一关键证据,抗体协同核酸检测可用于辅助诊断和快速筛查。本文从抗体产生特点、检测方法及其灵敏度/特异度、假阴性/假阳性检测结果分析、核酸与抗体联合检测等方面进行讨论,以期推动2019-nCoV血清抗体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抗体检测 核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康复期血清特异性IgM、IgG抗体监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董春丽 宋海涛 +1 位作者 张靓靓 王永杰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15-18,23,共5页
目的动态监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康复期血清特异性IgM、IgG抗体水平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COVID-19康复患者60例,其中轻型+普通型32例、重型+危重型28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出院即刻及出院第4、8、12、16、2... 目的动态监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康复期血清特异性IgM、IgG抗体水平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COVID-19康复患者60例,其中轻型+普通型32例、重型+危重型28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出院即刻及出院第4、8、12、16、20、24周的血清IgM、IgG抗体水平,并判断抗体阳性情况、记录抗体阳性持续时间。采用COX模型分析血清IgM、IgG抗体阳性持续时间的危险因素,线性回归法分析血清IgG抗体峰值的影响因素。结果60例患者出院即刻及出院第4、8、12、16、20、24周血清IgM抗体中位水平分别为3.62、1.27、0、0、0、0、0 s/co,血清IgG抗体分别为42.68、62.00、51.43、48.16、30.65、19.14、12.99 s/co。60例患者出院即刻及出院第4、8、12、16、20、24周血清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3%、50.0%、0、0、0、0、0,血清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100%、100%、91.6%、71.2%、54.1%、20.3%;血清IgM、IgG抗体中位阳性持续时间分别为4周(95%CI:3.10~4.91周)及20周(95%CI:19.02~20.98周)。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IgM抗体中位阳性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IgG抗体中位阳性持续时间短于后者(P<0.05)。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血清IgM抗体阳性持续时间与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及临床分型均无关(P均>0.05),临床分型是患者血清IgG抗体阳性持续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60岁、合并基础疾病、临床分型为重型+危重型的患者血清IgG抗体峰值较高(P均<0.05),临床分型是患者血清IgG抗体峰值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COVID-19患者康复期内特异性IgM、IgG抗体水平及阳性率均逐渐降低,重型及危重型患者较轻型及普通型患者IgG抗体阳性持续时间更长且峰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性抗体 免疫球蛋白M 免疫球蛋白G 肺炎康复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原交叉反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35
6
作者 邹明园 吴国球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61-163,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19,COVID-19)疫情发展迅速,早期诊断成为疫情防控的关键。2020年3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最新版本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新版诊疗方案在原有的核酸检测确诊标准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19,COVID-19)疫情发展迅速,早期诊断成为疫情防控的关键。2020年3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最新版本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新版诊疗方案在原有的核酸检测确诊标准上新增了血清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特异性IgM和IgG抗体作为病原学诊断标准之一。然而,SARS-CoV-2血清抗体检测可受其他亚型的冠状病毒影响,从而造成检测结果的假阳性。该文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抗体的产生及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为COVID-19的辅助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抗体 抗原交叉反应 假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IgM/IgG抗体检测筛查无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豆小文 王恩运 +6 位作者 阚丽娟 姜瑞伟 赖柚霞 徐莎 李俭 胡纪文 张秀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581-582,共2页
日前境外输入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传播备受关注。如何尽早筛查出无症状感染者是目前COVID-19防控的关键。虽核酸检测仍是COVID-19确诊的金标准,但受样本采集部位、时机、方法以及样品保存、运输... 日前境外输入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传播备受关注。如何尽早筛查出无症状感染者是目前COVID-19防控的关键。虽核酸检测仍是COVID-19确诊的金标准,但受样本采集部位、时机、方法以及样品保存、运输、核酸提取、检测试剂检出能力等多因素影响,不少病例多次核酸阴性而延误诊断[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2]提出SARS-Co V-2特异性Ig M/Ig G抗体检测可作为COVID-19诊断指标之一,但不同方法之间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报道1例核酸连续多次检测阴性、7种方法抗体检测连续多次阳性而最终确诊的无症状感染者,旨在为制定COVID-19筛查和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无症状感染者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工程化微型机器人清除水中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
8
作者 石敏 陈泽 +3 位作者 潘宏 郑明彬 梁锐晶 蔡林涛 《集成技术》 2024年第1期96-105,共10页
由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简称“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可在水中保持长时间的稳定性和高度传染性,因此,清除水中的新型冠状病毒成为遏制及阻断其传播的重要途径。该研究采用“点击化学”反应将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 由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简称“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可在水中保持长时间的稳定性和高度传染性,因此,清除水中的新型冠状病毒成为遏制及阻断其传播的重要途径。该研究采用“点击化学”反应将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中和抗体P2C-1F11修饰在具有自驱动特性的枯草芽孢杆菌表面,构建了一种抗体工程化微型机器人(antibody functionalized bacteria microrobot,AB-robot)。AB-robot通过P2C-1F11对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高效靶向作用,对水中新型冠状病毒进行捕获和清除。结果表明,AB-robot在饮用水和自来水等水介质中展示了快速的自驱动能力。以新型冠状病毒假病毒为病毒污染物模型,使用AB-robot后,水介质中病毒清除率高达95%。扫描电镜表征结果显示,AB-robot表面结合了大量的病毒颗粒,进一步表明AB-robot能高效捕获病毒。综上,AB-robot的快速运动和病毒靶向性能促进了其对新型冠状病毒假病毒的即时捕获和高效清除,对防止和阻断水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微型机器人 中和抗体 枯草芽孢杆菌 病毒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IgM/IgG抗体在病程监测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闻 郑宝璐 +6 位作者 于爱萍 张维 张咏梅 刘广文 刘小畅 苏旭 李晓燕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01-404,共4页
目的评价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IgM/IgG抗体检测(化学发光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程监测和转归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3月1日在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酸检测阳性的COVID-19确诊患... 目的评价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IgM/IgG抗体检测(化学发光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程监测和转归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3月1日在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酸检测阳性的COVID-19确诊患者88例(115例血清样本)作为疾病组,排除COVID-19(核酸检测阴性)的其他疾病患者245例(245例血清样本)作为对照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SARS-CoV-2 IgM和IgG抗体。结果SARS-CoV-2 IgM抗体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91%、100%;SARS-CoV-2 IgG抗体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8.64%、100%;IgM和IgG抗体联合检测敏感性显著提高至96.59%,特异性为100%,与核酸检测的总符合率高达99.10%。SARS-CoV-2 IgM抗体水平在COVID-19病程中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IgG抗体水平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升高。结论SARS-CoV-2 IgM和IgG抗体化学发光法联合检测敏感性高,可作为COVID-19一种有效的辅助诊断,在病程监测和转归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IGM抗体 IGG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5例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加强针接种者的血清新型冠状病毒抗体IgG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雪梅 孙成栋 +4 位作者 刘佳 王燕 白鹭 童晶晶 尹海涛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1期26-29,共4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者血清新型冠状病毒(新冠)抗体IgG检测结果,为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提供依据。方法已接种新冠疫苗的健康接种者314例,依据接种情况分为加强针组、两剂小于180天组、两剂大于180天组。加强针...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者血清新型冠状病毒(新冠)抗体IgG检测结果,为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提供依据。方法已接种新冠疫苗的健康接种者314例,依据接种情况分为加强针组、两剂小于180天组、两剂大于180天组。加强针组为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后1周~2月者,共205例;两剂小于180天组为完成两剂新冠疫苗接种后<180 d者,共49例;两剂大于180天组为完成两剂新冠疫苗接种后>180 d者,共60例。采用胶体金法测算三组接种者血清新冠抗体IgG阳性率。结果加强针组血清新冠抗体IgG阳性率为83.9%,两剂小于180天组血清新冠抗体IgG阳性率为18.4%,两剂大于180天组血清新冠抗体IgG阳性率为5.0%,两两比较,P均<0.05。加强针接种>1月者血清新冠抗体IgG阳性率为85.2%,加强针接种<1月者血清新冠抗体IgG阳性率为75.9%,两者相比,P>0.05。加强针组接种者中男性血清新冠抗体IgG阳性率为85.1%,女性血清新冠抗体IgG阳性率为82.4%,两者相比,P>0.05。加强针组接种者中18~50岁者血清新冠抗体IgG阳性率为86.0%,>50岁者血清新冠抗体IgG阳性率为58.3%,两者相比,P<0.05。结论与接种两剂新冠疫苗相比,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可显著提升新冠抗体IgG阳性率,免疫保护作用更强。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后,年龄>50岁者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后新冠抗体IgG阳性率低于18~50岁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抗体IgG 疫苗接种 新型冠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抗原抗体检测 被引量:14
11
作者 高原 陈川 王晶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3-517,共5页
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入侵人体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传播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新冠病毒的检测对疫病诊断尤为重要。免疫分析技术作为核酸检测的辅助手段,... 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入侵人体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传播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新冠病毒的检测对疫病诊断尤为重要。免疫分析技术作为核酸检测的辅助手段,主要用于对疑似病例和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人员的筛查。免疫诊断技术包括抗体和抗原检测,通过检测感染部位或者血液样本中是否含有病毒本身的蛋白或是由病毒引起免疫反应而产生的抗体来判断是否携带病毒。对目前用于新冠病毒抗原和抗体检测的免疫分析方法着重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新型冠状病毒 2019冠状病毒 抗原 抗体 免疫分析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禽流感病毒H_5亚型血凝素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被引量:21
12
作者 邵红霞 秦爱建 +2 位作者 钱琨 刘岳龙 金文杰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2年第8期21-23,共3页
以禽流感H5 亚型病毒免疫Balb/c小鼠 ,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 ,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 ,结果获得3株阳性细胞株 ,分别命名为4B6、4A3、3H1。经2次亚克隆后 ,100 %杂交瘤细胞保持了分泌抗禽流感病毒H5 亚型抗体的能... 以禽流感H5 亚型病毒免疫Balb/c小鼠 ,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 ,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 ,结果获得3株阳性细胞株 ,分别命名为4B6、4A3、3H1。经2次亚克隆后 ,100 %杂交瘤细胞保持了分泌抗禽流感病毒H5 亚型抗体的能力。实验证明 ,所有这3株单克隆抗体仅与试验的H5 病毒株反应 ,而不能与禽流感H9 亚型病毒、鸡新城疫病毒、鹅新城疫病毒和鹅腺病毒等反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结果表明这3株单克隆细胞的培养上清均能与感染H5 亚型病毒的成纤维细胞呈现亮绿色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病毒 H5亚型血凝素 异性单克隆抗体 血凝抑制试验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护理人员巴林特小组活动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潇 代艺 +1 位作者 胡德英 程迪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84-86,共3页
目的了解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护理人员参与巴林特小组活动的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对18名参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工作且参与过巴林特小组活动的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将记录的资料按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分... 目的了解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护理人员参与巴林特小组活动的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对18名参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工作且参与过巴林特小组活动的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将记录的资料按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巴林特小组提供了一个宣泄负性情绪(焦虑、紧张、恐惧、自责、愧疚、孤独感)的平台;参与巴林特小组能够提升归属感,感受到同伴的支持;巴林特小组能开阔视角,多角度看待问题;巴林特小组更容易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主动表达内心的感受。结论巴林特小组活动可改善抗击疫情一线护士的负性情绪,帮助护士调适心理危机,可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人员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护理人员 巴林小组 心理干预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第1~50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血清IgG、IgM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远达 林国跃 +9 位作者 段丽 撒玉玲 张亚丽 张弛 陈清波 贾婷 何雯雯 王泉 常炜 杨建中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80-83,共4页
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变化,为临床正确评估患者免疫状态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方法选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200例,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测算患者住院第1~50天血清IgG、I... 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变化,为临床正确评估患者免疫状态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方法选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200例,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测算患者住院第1~50天血清IgG、IgM Ct值,并分析IgG、IgM Ct值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不同临床参数(住院时间、年龄、性别、民族、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血清IgG和IgM Ct值在第1~5天产生较低,在第6~10天后大幅度上升,在第21~30天内达到最高峰,第31~40天仍在高峰期并处于稳定状态,第41~50天后开始下降(P<0.05)。不同年龄患者IgG以50~60岁升高幅度最大,老年患者早期第1~5天IgG Ct值较年轻人明显的低、升高速度慢,且在不同年龄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均<0.05);男性与女性IgG、IgM Ct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不同民族患者病程第1~30天IgG Ct值存在差异(回族>汉族>维族),而IgM Ct值在第10~20天和第21~30天汉族明显高于维族,P均<0.05;重型患者(除第1~5天外)IgG、IgM Ct值均较轻型患者增高,P均<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血清IgG、IgM Ct值在住院第1~5天较低,住院第6~10天大幅度上升,住院第21~30天达到最高峰,住院第31~40天仍在高峰期并处于稳定状态,住院第41~50天开始下降,不同年龄、性别、民族、临床分型的患者存在差异,检测两指标有助于评估患者住院期间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免疫球蛋白G抗体 免疫球蛋白M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巨细胞病毒多肽检测特异性IgG抗体及抗体亲合力指数的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洁 江源 +3 位作者 冯静 周乙华 胡娅莉 戴毅敏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3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大肠杆菌重组巨细胞病毒(CMV)多肽是否适合于检测CMV特异性IgG抗体以及IgG抗体亲合力指数(AI)。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克隆CMV的pp150、pp28、pp52和g B这4种基因,大肠杆菌分别表达这些基因,重组蛋白多肽纯化后,建立检测特异性Ig... 目的探讨大肠杆菌重组巨细胞病毒(CMV)多肽是否适合于检测CMV特异性IgG抗体以及IgG抗体亲合力指数(AI)。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克隆CMV的pp150、pp28、pp52和g B这4种基因,大肠杆菌分别表达这些基因,重组蛋白多肽纯化后,建立检测特异性IgG抗体的ELISA方法,与进口ELISA试剂盒同时检测126例CMV IgG阳性和74例CMV IgG阴性血清。根据重组抗原ELISA检测CMV IgG的结果,选取阳性和阴性符合率均相对较高的重组抗原pp150/2、pp150/3和pp150/4,进一步检测8例明确原发感染的婴幼儿血清、7例确定为潜在感染的儿童血清的CMV IgG AI,并与进口试剂检测结果比较。结果制备了8种CMV重组抗原,包括pp150/1、pp150/2、pp150/3、pp150/4、pp28、pp52/1、pp52/2和g B。与进口试剂盒相比,检测CMV IgG抗体时重组抗原pp150/4的阳性符合率最高(90.9%),其次为多肽pp150/3(89.7%)、pp150/2(88.9%)和pp150/1(80.2%)。与进口ELISA试剂盒比较,重组多肽pp150检测CMV IgG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8例经进口试剂确定为原发感染血清的AI值为15.3%~29.8%;以重组抗原pp150/4检测时,4例AI值<30%,4例AI值>30%(39.0%~60.4%),与进口试剂检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7例明确为潜在感染的血清进口试剂AI值为59.6%~92.3%,2例经重组抗原检测AI值分别为22.9%和25.1%,与进口试剂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样,利用重组抗原pp150/2和pp150/3检测的IgG AI值与进口试剂盒检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重组多肽pp150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用于检测CMV IgG抗体,但不适合于CMV IgG AI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重组多肽 异性IGG抗体 亲合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副粘病毒2型(PMV-2)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国中 赖志 赵继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8-190,共3页
禽副粘病毒 2型 (Yucaipa株 )鸡胚成纤维细胞适应毒经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纯 ,免疫Balb/c小鼠 ,取脾细胞与SP2 / 0骨髓瘤细胞融合 ,经间接ELISA方法筛选 ,有限稀释 3次克隆 ,获得了两株分泌PMV 2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6E... 禽副粘病毒 2型 (Yucaipa株 )鸡胚成纤维细胞适应毒经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纯 ,免疫Balb/c小鼠 ,取脾细胞与SP2 / 0骨髓瘤细胞融合 ,经间接ELISA方法筛选 ,有限稀释 3次克隆 ,获得了两株分泌PMV 2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6E9和 7E5。经鉴定两株单抗均为IgG1亚类 ,杂交瘤细胞的平均染色体分别为 96条和98条。细胞培养上清及腹水效价分别为 1∶2 5 6 0 0、1∶5 12 0 0和 1∶10 5、1∶10 7。 6E9和 7E5单抗能稳定分泌抗体且与NDV、AIV、EDSV无交叉反应。间接ELISA实验表明 4株PMV 2 (Yucaipa株、F4 株、F6株和F8株 )均含有单抗6E9和 7E5所针对的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副粘病毒2型 单克隆抗体 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EB病毒特异性DNA酶抗体与鼻咽癌分期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泽卿 周玫 +3 位作者 田勇泉 肖健云 赵素萍 陶正德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21-223,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特异性 DNA酶 ( Epstein-Barr virus-specific deoxynuclease,EBV-DNase)抗体与鼻咽癌 (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分期的关系。方法 :用 Western Blot法检测 2 64例 NPC血清 ,按“92分期法”对... 目的 :探讨血清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特异性 DNA酶 ( Epstein-Barr virus-specific deoxynuclease,EBV-DNase)抗体与鼻咽癌 (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分期的关系。方法 :用 Western Blot法检测 2 64例 NPC血清 ,按“92分期法”对所有血清进行分期 ,分别计算各 T、N、M期及临床病期的 EBV-DNase抗体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NPC各 T、N、M组及临床分期组血清 EBV-DNase抗体阳性率均无显著差异 ( P>0 .0 5 )。 结论 :早期 ( 期 ) NPC血清 EBV-DNase抗体阳性率与 ~ 期血清无明显差异 ,EBV-DNase抗体有可能成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EB病毒异性DNA酶抗体 WESTERN BLOT法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和抗体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伟 吴成就 +3 位作者 彭丽 梁剑琦 朱爱民 黄小晔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05-407,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和血清抗体检测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确诊后不同时间段(第4、7、15、30、45天)血液和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病毒核酸,胶体金免疫层析...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和血清抗体检测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确诊后不同时间段(第4、7、15、30、45天)血液和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病毒核酸,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抗体(IgM和IgG)。结果26例确诊患者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时间为(16.3±11.6)d,转阴当日IgM和IgG检出率分别65.38%和53.85%,IgM抗体在确诊后15 d检出率达到65.38%,而IgG抗体为46.15%,IgM抗体最早可在确诊4 d内检出,并在15 d左右达到峰值,而IgG抗体需7 d左右才可检出,并随着时间延长检出率持续上升。确诊患者经过治疗,病毒ORF1ab基因和N基因表达量在一周内出现明显下降,至观察截止时间点(45 d)仍有1例ORF1ab基因阳性和5例N基因阳性。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早期,核酸检测或联合IgM抗体检测检出率高,感染中后期IgM和IgG抗体检测联合核酸检测可区别既往感染和无症状感染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血清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特异性杂交瘤细胞培养液中单克隆抗体的效价动态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永平 崔治中 《中国兽药杂志》 2002年第10期13-15,共3页
为获取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单克隆抗体的最高抗体滴度,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对REV特异性的杂交瘤细胞株11B154。每1 mL培养液中平均含0.65×106 个活细胞,于37 ℃在含7% CO2的培养箱中继续培养。在24、48、72... 为获取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单克隆抗体的最高抗体滴度,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对REV特异性的杂交瘤细胞株11B154。每1 mL培养液中平均含0.65×106 个活细胞,于37 ℃在含7% CO2的培养箱中继续培养。在24、48、72和96 h后,每1 mL培养液中的平均总细胞数和活细胞数分别是:1.13×106和1.03×106 (活细胞占94.5%)、3.42×106和2.48×106(活细胞占72.5%)、2.6×106和0.98×106 (活细胞占37.7%)、2.47×106和0.53×106(活细胞占21.5%)。同时用细胞培养上清液对REV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在培养24、48、72和96 h后上清液中平均抗体效价分别是1:67、1:133、1:67及1:33。结果表明,培养48 h后,当细胞总数及活细胞总数最高但活细胞百分比开始下降时的培养液中抗体效价最高。该研究结果可作为用细胞培养方法大批量生产抗REV单抗的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 病毒异性 杂交瘤 细胞培养液 单克隆抗体 效价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者血清抗体水平变化及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阳 侯彬 +5 位作者 胡浩宏 冯雨 杨平 王芳 张玉蓉 方堃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32期78-80,共3页
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简称新冠疫苗)接种者血清抗体表达水平变化,分析中和抗体水平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6例完成第二剂新冠灭活疫苗接种者纳入疫苗组,同时纳入未接种疫苗的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疫苗组于接... 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简称新冠疫苗)接种者血清抗体表达水平变化,分析中和抗体水平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6例完成第二剂新冠灭活疫苗接种者纳入疫苗组,同时纳入未接种疫苗的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疫苗组于接种第2剂疫苗后3 d、6~8 d、13~15 d、28~35 d,对照组于入组后检测血清新型冠状病毒抗体IgM、IgG、中和抗体、总抗体;接种疫苗13~15 d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测算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绝对计数,分析疫苗组中和抗体水平与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相关性。结果疫苗组血清IgM、IgG、中和抗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1)。疫苗组接种后3 d、6~8 d、13~15 d、28~35 d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0%、100%、100%、85.7%。疫苗组接种后6~8 d、13~15 d血清IgM水平高于接种后3 d,接种后6~8 d、13~15 d、28~35 d血清IgG、中和抗体、总抗体水平均高于接种后3 d(P均<0.05)。疫苗组CD3^(+)T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CD3^(+)CD4^(+)T、CD3^(+)CD8^(+)T、CD3^(-)CD19^(+)B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均<0.05)。疫苗组中和抗体水平与CD3^(+)T细胞、CD3^(+)CD8^(+)T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分别为0.307、0.333,P均<0.05),与CD3^(+)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呈负相关(r分别为-0.224、-0.331,P均<0.05)。结论新冠疫苗接种后能够促进IgM抗体表达,提高IgG、中和抗体、总抗体水平,中和抗体水平与CD3^(+)T细胞、CD3^(+)CD8^(+)T细胞比例及CD3^(+)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中和抗体 IGM IGG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