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1篇文章
< 1 2 1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下综合医院儿科防控方式探索 被引量:9
1
作者 邢燕 张娟 +3 位作者 韩彤妍 李在玲 李蕊 童笑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0-413,共4页
自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我国武汉暴发后,短期内发病人数急剧增长。从目前数据看[1-3],COVID-19发病人群以成人为主,但该病对人群普遍易感,且具有聚集性发病特点,儿童容易被家庭确诊患者所传染... 自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我国武汉暴发后,短期内发病人数急剧增长。从目前数据看[1-3],COVID-19发病人群以成人为主,但该病对人群普遍易感,且具有聚集性发病特点,儿童容易被家庭确诊患者所传染。截止目前,从新生儿期到青春期的儿童各个年龄阶段均有感染病例报道[4-9],到2020年2月29日,18岁及以下人群占总确诊COVID-19病例人群的2.4%[10]。从目前临床报道看,儿童病例临床表现多为轻症,肺部CT表现不像成人典型[11],早期表现类似于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进展至肺炎时表现容易与其他呼吸道感染病原引起的儿童肺炎相混淆[12],而且COVID-19的发病季节正好与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病高峰季节相重叠,给儿童COVID-19的早期识别带来一定的困难。综合医院儿科冬春季接诊患儿的病种以呼吸道感染居多,如何针对COVID-19疫情做出迅速调整,既保证普通就诊患儿和儿科医务人员的安全诊疗又能尽快识别COVID-19疑似患儿,对于综合医院儿科是一个挑战。因此,本研究结合国家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防控COVID-19疫情的措施探索了在COVID疫情期间综合医院儿科的防控模式,以期为其他综合医院儿科在COVID-19期间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综合医院 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对2020年乳制品消费及销售的影响分析--基于2003年非典之年行业数据 被引量:6
2
作者 彭华 董晓霞 +1 位作者 任秋鸿 张超 《上海农业学报》 2020年第4期114-121,共8页
为了预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对乳制品消费及销售的影响,对比分析2003年非典和2020年新冠疫情所处的外部环境异同,考察2003年非典之年乳制品消费及销售情况,结果显示:居民乳制品消费支出增加明显,酸奶消费量增... 为了预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对乳制品消费及销售的影响,对比分析2003年非典和2020年新冠疫情所处的外部环境异同,考察2003年非典之年乳制品消费及销售情况,结果显示:居民乳制品消费支出增加明显,酸奶消费量增长率高于前后10年,受消费拉动影响,乳制品销售受疫情影响小,市场表现佳。基于两次疫情在传染源、传播方式和应对策略上的相似性,根据"非典时期"的规律推断,在防控期间,出于安全考虑,居民消费方式以分散消费集中购买为主,因乳制品具有健康属性且可长时间保存,2020年居民乳制品消费支出应会有所增加,但由于两次疫情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市场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增幅不会太大;具有保健属性的发酵乳销量有望大幅增长。乳品企业产能在各种制约因素解除后得到恢复,全年销售行情看好。由于新冠疫情全球化发展,国产乳制品市场份额有望在未来3年逐渐上升。因此,建议乳品企业与多方合作消化春节库存,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相关单位应利用疫情防控期间居民对健康信息关注多的特点,加大食用乳制品有利于健康的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乳制品 消费 销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17
3
作者 李晓凤 杜武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16,共4页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尤其是三年化疫理论,对当前正在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进行病因病机分析及分期诊疗指导。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五运六气 三年化疫 病因病机 诊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与“异病同治”探讨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被引量:16
4
作者 梁峰 张涛 +4 位作者 庞稳泰 李毓赟 刘东德 王瑞杰 张国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共5页
目的通过对近10年来国内以中文发表的13791篇中医药治疗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研究进行数据挖掘,为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通过检索收集CBM,CNKI,WanFang,VIP数据库的临床研究,对该病的证型、处方用药等信息进行汇总分... 目的通过对近10年来国内以中文发表的13791篇中医药治疗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研究进行数据挖掘,为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通过检索收集CBM,CNKI,WanFang,VIP数据库的临床研究,对该病的证型、处方用药等信息进行汇总分析,采用频数统计、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中医药辨证和处方用药规律。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医药治疗肺炎方案共1108个,主要证型为痰热壅肺证(346次),主要方剂为麻杏甘石汤(196次),中药以甘草出现次数最多(624次),其次是苦杏仁(543次),药味以苦、辛、甘为主,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物归经以肺经最多。对出现的12835次中药进行Apriori算法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支持度百分比最高的药物为苦杏仁→麻黄、鱼腥草。对出现的12835次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以欧氏距离为13进行分类,可将药物分为3类。结论发现感染性肺炎的核心证型为"痰热壅肺、闭肺""风寒、风热犯肺""痰浊蕴肺""肺脾气虚""气阴两虚"。与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高度相似,故而感染性肺炎的中医药用药规律对治疗新冠肺炎的遣药组方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药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4
5
作者 解超英 阳成英 +2 位作者 屈芳 杨爱平 齐慧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90-1492,共3页
总结1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的护理,在做好抗病毒、免疫抑制剂、雄激素、升白细胞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强隔离,预防感染,做好基础护理、饮食指导、用药观察,经过12 d的精心救治病人痊愈出院。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护理 治疗 隔离 饮食 用药指导 基础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传播的对策与思考
6
作者 张亚楠 贾晓彤 马琳 《河南农业》 2020年第15期9-10,共2页
2019年12月,以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为中心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该病毒潜伏期长,传染性强,目前尚无特效针对性药物治疗。高校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场所,一旦传播开来必会有严重后果,抗疫工作重心更应倾... 2019年12月,以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为中心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该病毒潜伏期长,传染性强,目前尚无特效针对性药物治疗。高校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场所,一旦传播开来必会有严重后果,抗疫工作重心更应倾向于防控,所以需要对高校的传染防控措施进行加强。通过探讨COVID-19形势下高校如何制定更全面的防控举措,减少交叉感染及疫情蔓延,为保证学生的健康提供措施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病毒肺炎 防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入院时中医证候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余思邈 崔延飞 +10 位作者 王仲霞 景婧 王立福 孙永强 田淼 桑秀秀 许文涛 王丽苹 陈竹 肖小河 王睿林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494-496,501,共4页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入院时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5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信息、现病史、既往史、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分析其中医...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入院时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5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信息、现病史、既往史、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分析其中医证候及卫气营血辨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男32例(64.0%),女18例(36.0%);年龄3~79岁,平均年龄(40.0±18.4)岁,入院前平均病程为(3.2±2.5)d,平均潜伏期为(5.0±3.5)d。处于卫气分阶段34例(68.0%),气分阶段14例(28.0%),营分阶段2例(4.0%),其中挟湿者44例(88.0%)。影像学检查无异常者多见于卫分证,胸部X线片提示双肺炎性反应多见于营、气分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分证较之卫分证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多以发热、咳嗽为入院时的主要症状,湿邪是此次病机的关键因素,发病主要以卫分证阶段和气分阶段为主,部分进展至营分阶段,早期治疗可选用辛凉清轻宣透之品,注重祛湿治疗,不可过用苦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病毒 中医证候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临床一线支援护士的心理状况调査 被引量:416
8
作者 徐明川 张悦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8-370,共3页
[目的]了解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首批临床一线支援护士的心理状况。[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1名参加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首批临床一线支援护士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并针对现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我院参加一线抗... [目的]了解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首批临床一线支援护士的心理状况。[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1名参加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首批临床一线支援护士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并针对现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我院参加一线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支援的护理人员2周内有35人(85.37%)出现心理问题,其中出现躯体化9人、强迫症状6人、人际关系敏感11人、抑郁2人、焦虑16人、恐怖21人。[结论]大部分支援护士存在心理应激反应。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对应急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冠状病毒 支援护士 心理状况 心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的护理管理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爱平 阳成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3-564,共2页
以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医院接诊及分诊流程、隔离病房的清洁与隔离、医护人员的隔离与防护以及病人的营养与休息、病情观察及辅助治疗、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护理等进行总结,旨在为新型冠状病毒... 以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医院接诊及分诊流程、隔离病房的清洁与隔离、医护人员的隔离与防护以及病人的营养与休息、病情观察及辅助治疗、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护理等进行总结,旨在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的科学化护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病人 护理人员 分诊 隔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中市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10
《四川畜牧兽医》 2020年第2期11-11,共1页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巴中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及时安排、率先行动、主动应对,坚决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来抓,强化责任担当,以严密的措施、有力的行动,坚定不移把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快速反应。1月2...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巴中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及时安排、率先行动、主动应对,坚决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来抓,强化责任担当,以严密的措施、有力的行动,坚定不移把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快速反应。1月23日,市农业农村局结合动物疫病防控实际,安排部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畜禽防控工作,制发《关于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和环境清洗消毒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区县加强畜禽养殖场、活禽交易市场及活禽宰杀点等关键场所清洗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工作,并落实专人24小时收集动物疫病监测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动物疫病防控 防控工作 动物疫病监测 疫情防控 畜禽养殖场 肺炎 无害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发纵隔气肿八例影像学及临床特点研究
11
作者 付强 任作雷 +5 位作者 林志强 龚剑峰 王长征 王婷 胡雅兰 谭举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0-515,共6页
背景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影像学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胸膜下磨玻璃影、斑片状高密度影、实变影等,合并纵隔气肿者并不多见。大量气肿形成可严重影响呼吸及循环功能,导致明显喘憋、低氧血症,需积极处理。目的分析并总... 背景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影像学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胸膜下磨玻璃影、斑片状高密度影、实变影等,合并纵隔气肿者并不多见。大量气肿形成可严重影响呼吸及循环功能,导致明显喘憋、低氧血症,需积极处理。目的分析并总结儿童COVID-19并发纵隔气肿的影像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22-12-01—2023-01-30在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儿科住院的8例COVID-19并发纵隔气肿的患儿年龄、性别、影像学、临床特点及诊疗情况。结果8例患儿年龄3岁7个月~12岁,男女比3∶5,高分辨率CT(HRCT)均显示双肺感染合并纵隔气肿。气肿多同时累及颈部及胸壁。肺部表现多种多样:胸膜下磨玻璃影、实变、树芽征、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支气管壁增厚及网格征等,未见大片实变及“白肺”。1例患儿合并少量胸腔积液。临床表现除有发热、咳嗽外,均有明显气促,肺部听诊干湿啰音可不显著。4例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1例合并卡他布兰汉菌感染。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应用阿奇霉素,合并卡他布兰汉菌感染者给予头孢噻肟治疗。8例患儿均给予氧疗。1例患儿白细胞总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明显气急,低氧血症,常规治疗无好转,给予有创呼吸机治疗3d后好转撤机。5例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3例使用糖皮质激素。1周后复查胸部CT,纵隔气肿均完全吸收,肺部病灶明显好转。结论COVID-19并发纵隔气肿者多为学龄前期或学龄期儿童,婴幼儿少见。可同时合并颈部及胸壁积气。肺部病变可累及间质或实质、双肺均受累,表现形式多样。起病多有明显气急,积极氧疗。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同时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者,要密切关注呼吸情况,积极使用IVIG,适时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必要时采用呼吸机人工辅助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纵隔气肿 临床特征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中医证型和体质分布规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江楠 叶廷林 +3 位作者 李敏芳 罗瑞琪 刘玉 陈生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I0001,共5页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患者中医证型和中医体质类型,为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提供思路。方法制定中医证型调查表和中医体质量表,统计分析10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中医证型和中医体质。结果102例新型冠状...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患者中医证型和中医体质类型,为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提供思路。方法制定中医证型调查表和中医体质量表,统计分析10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中医证型和中医体质。结果10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中医证型以风盛挛急证(51.0%)最常见,其次是痰湿蕴肺证(11.8%)和痰热郁肺证(9.8%)。中医体质以平和质(23.5%)、阳虚质(19.6%)和痰湿质(15.7%)为主。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以风盛挛急证为首要证型,平和质、阳虚质为主要体质。因此,治疗应疏风止咳,兼以温补阳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 中医证型 中医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解毒利水法对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作者 丁利建 侯文艳 +6 位作者 陈冉 吴奇东 孔庆寅 郭晓燕 谢伟见 吴定中 章怡祎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690,共4页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利水法对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2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清肺排毒汤,观察组给予扶正解毒利水法,疗程6 d。检测NT-proBNP、炎症指标...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利水法对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2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清肺排毒汤,观察组给予扶正解毒利水法,疗程6 d。检测NT-proBNP、炎症指标(白细胞、淋巴细胞、CRP)、心肌损伤标志物(肌红蛋白、肌钙蛋白)、核酸转阴时间、肺部病灶吸收率、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核酸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T-proBNP、白细胞、CRP、心肌损伤标志物降低(P<0.05),淋巴细胞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肺部病灶吸收率、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排毒利水法可安全有效地减轻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炎症反应,降低心肌损伤程度,缩短核酸转阴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解毒利水法 常规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心功能不全 老年人 奥密克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肾损伤中的作用
14
作者 PANDIT Roshan 卢君瑶 +5 位作者 何立珩 包玉洁 季萍 陈颖盈 许洁 王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筛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患者合并肾损伤(kidney injury,KI)的相关标志物,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蛋白通过影响肾脏细胞与巨噬细胞间相互作用参与肾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 目的:筛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患者合并肾损伤(kidney injury,KI)的相关标志物,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蛋白通过影响肾脏细胞与巨噬细胞间相互作用参与肾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COVID-19合并KI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体外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重组刺突蛋白S1亚基刺激人巨噬细胞系THP-1后,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ELISA检测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水平。利用S1蛋白刺激THP-1的细胞培养上清制备条件培养基,体外刺激人肾上皮细胞系HK-2,并检测HK-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采用抗体阻断实验分析条件培养基对HK-2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在39例COVID-19患者中,有8例(20.50%)血清肌酐水平高于正常参考范围,提示这些患者可能合并KI。ELISA结果显示COVID-19合并KI组患者外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18.33±8.20)pg/mL]显著高于未合并KI组[(11.88±6.50)pg/mL](P=0.01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S1蛋白可以刺激THP-1胞内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0(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10,CXCL10)基因转录水平上升,同时刺激THP-1高表达TNF-α、IL-1β和CXCL10(P<0.001)。进一步研究发现,利用S1蛋白刺激THP-1的细胞培养上清制备的条件培养基能促进HK-2细胞表达TNF-α(P=0.005)。而采用抗TNF-α抗体(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阻断条件培养基中的TNF-α后,HK-2细胞表达TNF-α的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结论:TNF-α在COVID-19合并KI患者中明显增高,提示TNF-α是COVID-19合并KI的重要炎症因子。细胞学实验证实新冠病毒S1蛋白可以诱导巨噬细胞分泌TNF-α,进而促进肾脏细胞炎症水平的增加,可能是COVID-19合并KI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靶向TNF-α有望成为降低COVID-19合并KI发生率的潜在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肾损伤 炎症反应 干预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缺氧及“肺络-心络-脑络”轴系探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15
作者 邹吉宇 臧凝子 +1 位作者 庞立健 吕晓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96,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后广泛存在着缺氧环境,并在长时间内伴随着肺系、心系、脑系等各系统并发症,与中医的“久病入络”理论相符。心脏与脑是高耗氧、高耗能器官,在缺氧环境下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慢性心衰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后广泛存在着缺氧环境,并在长时间内伴随着肺系、心系、脑系等各系统并发症,与中医的“久病入络”理论相符。心脏与脑是高耗氧、高耗能器官,在缺氧环境下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慢性心衰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进展。络脉细微成网、易于留邪,且“络络相通”,新冠感染后肺气不足和缺氧环境下的气血物质乏源营造了“肺络-心络-脑络”轴系“气虚络瘀”的病机特点,因此从中医络病角度探析新冠感染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慢性心衰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缺氧 “肺络-心络-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陈莹 黄海平 +4 位作者 李鑫 柴思捷 叶家利 周丁子 张韬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5-381,共7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8日华西第四医院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死亡的病例资料,并选取同期华西老年人群健康队列中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存活的病例作为对照,采用LASSO-Logistic... 目的分析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8日华西第四医院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死亡的病例资料,并选取同期华西老年人群健康队列中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存活的病例作为对照,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对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构建的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共纳入14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者和3239名存活者。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3.33,95%CI=1.46~7.59,P=0.004)、脑卒中(OR=3.55,95%CI=1.15~10.30,P=0.022)、恶性肿瘤(OR=19.93,95%CI=8.52~49.23,P<0.001)、冠心病(OR=7.68,95%CI=3.52~17.07,P<0.001)、发热(OR=0.51,95%CI=0.26~0.96,P=0.042)、气喘或呼吸困难(OR=21.48,95%CI=9.44~51.95,P<0.001)、呕吐(OR=8.19,95%CI=2.87~23.58,P<0.001)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影响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在测试集中的曲线下面积为0.889。结论吸烟、脑卒中、恶性肿瘤、冠心病、发热、气喘或呼吸困难以及呕吐是影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风险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影响因素 LASSO回归 倾向性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听力损失的临床特点
17
作者 侯青 张雨菲 殷泽登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听力损失(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related hearing loss,COVID-19-RHL)的分类、发病机制、治疗及预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可能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听力损失(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related hearing loss,COVID-19-RHL)的分类、发病机制、治疗及预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可能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关于COVID-19与听力相关的文献,对COVID-19-RHL的分类、发病机制、治疗及预测的可能性进行研究。结果COVID-19-RHL相关的文献较少,以病例报道为主,临床类型主要包括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感音神经性耳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中耳炎(otitis media,OM)、SNHL/SSNHL伴OM。SSNHL是COVID-19-RHL最常见的类型。COVID-19-RHL发病机制可能包括病毒直接损伤内耳结构、免疫介导的炎症、血栓形成致微循环障碍等。口服联合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可以改善大多数COVID-19相关SSNHL患者的听力,OM可以通过门诊治疗或居家观察治愈。无症状感染者可出现4、6、8 kHz等高频纯音阈值升高,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幅值降低,疫情流行地区听力损失可预测COVID-19阳性患者。结论COVID-19-RHL包括4个类型,SSNHL是最常见的类型,糖皮质激素可以改善大多数SSNHL患者听力。临床医师应高度警惕COVID-19大流行地区出现听力损失且无典型呼吸道症状患者感染病毒的可能性,高频纯音测听和TEOAE检查可早期发现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伴有的听觉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听力损失 早期预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前后我国4种肝炎发病趋势的时间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静 瞿怀荣 +2 位作者 赵巍 冯永华 丁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345,共12页
目的:探讨2019—2023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疫情前后我国4种肝炎(甲肝、乙肝、丙肝和戊肝)发病趋势的变化规律性,为疫情后肝炎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我国2012—2023年4种肝炎时间序列的描述统计... 目的:探讨2019—2023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疫情前后我国4种肝炎(甲肝、乙肝、丙肝和戊肝)发病趋势的变化规律性,为疫情后肝炎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我国2012—2023年4种肝炎时间序列的描述统计和季节性分解,对2019—2023年COVID-19疫情前后肝炎月发病数以及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季节因子和方差贡献率的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COVID-19疫情期间的2020—2022年,4种肝炎的平均月发病数低于疫情前的2019年,每种肝炎都出现2012年以来的历史最低值,疫情后的2023年月发病数都出现上升趋势。时间序列的分解表明,甲肝、乙肝、丙肝和戊肝,2012—2019年与2012—2023年的季节因子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4、0.964、0.947和0.977(P均<0.001)。2012—2019年、2012—2020年、2012—2021年、2012—2022年及2012—2023年4种肝炎的时间序列的方差呈上升趋势,长期趋势的方差贡献率呈上升趋势,与方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9、0.981、0.890和0.938(P均<0.05),季节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呈下降趋势,与方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0.986、-0.954和-0.936(P均<0.05)。结论:时间序列分解有助于研究肝炎长期趋势变化和周期性波动的规律性。甲肝和乙肝时间序列图的长期趋势变化特征明显,丙肝、戊肝时间序列图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明显。疫情防控减少了4种肝炎的月发病数,对月发病数的长期趋势有较大影响,未改变发病低谷期和高峰期的周期性特征。面临疫情后肝炎发病数上升的挑战,要加强疫情后肝炎的监测工作,研究肝炎发病规律性,做好防控和治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时间序列 长期趋势 季节因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脆弱人群的识别及防治展望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劲平 薛武军 +2 位作者 巨春蓉 马军 曾小峰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37,143,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对人类健康和全球经济造成重创。健康相关脆弱人群的免疫功能减退,导致疫苗的防护效果不足,并且,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重症和死亡风险更高,而目前尚缺乏足够有针对性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和治疗药物。在我国“乙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对人类健康和全球经济造成重创。健康相关脆弱人群的免疫功能减退,导致疫苗的防护效果不足,并且,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重症和死亡风险更高,而目前尚缺乏足够有针对性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和治疗药物。在我国“乙类乙管”的防疫背景下,脆弱人群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群。因此,针对脆弱人群应该进一步优化个体免疫和防控策略,在疫苗之外,还需要补充其他预防手段,如长效中和抗体。基于此,本文将对脆弱人群的识别、免疫功能特点与预防方法进行综述,为国内健康相关脆弱人群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期待未来可以研发出更适宜脆弱人群的预防药物,降低脆弱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脆弱人群 长效中和抗体 预防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肺止咳方”干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丁宁 张浩琳 +4 位作者 辛喜艳 申洪波 李赛 叶阳 李东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8-392,共5页
目的:评价2022年冬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润肺止咳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15日至2023年1月5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门诊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患者108例,其中包括观察组68例... 目的:评价2022年冬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润肺止咳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15日至2023年1月5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门诊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患者108例,其中包括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润肺止咳方”治疗,对照组对为未采用中医治疗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患者,但可能有西医对症治疗。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中医证候和用药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体温复常时间、核酸转阴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体温复常时间和核酸转阴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2,P=0.967)。观察组的临床治愈率为52.9%(36/68)、总有效率为88.2%(60/6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12.5%(5/40)、总有效率47.5%(19/40)(均P<0.01)。结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润肺止咳方”可改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咳嗽症状,提高了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咳嗽后遗症的有效率和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肺止咳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中医药 咳嗽 临床疗效 回顾性分析 体质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