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识别及其分类 被引量:5
1
作者 何晖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1,共5页
由于在试点阶段的制度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客观不确定因素,有可能导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活动在预期目标上的负偏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由此产生。基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风险识别的系统性原则、动态性原则、... 由于在试点阶段的制度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客观不确定因素,有可能导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活动在预期目标上的负偏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由此产生。基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风险识别的系统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关键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及全员性原则,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主要包括制度内生风险、制度外生风险及制度外部效应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 制度内生风险 制度外生风险 制度外部效应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翠琴 薛惠元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8-31,共4页
新农保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能够对新农保制度风险或危机提前发出警报。文章依据新农保制度建立和运行的程序,从制度设计风险、筹资风险、基金保值增值风险、给付风险、管理风险和制度环境风险等六大方面选择指标建立起了新农保风险预警指... 新农保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能够对新农保制度风险或危机提前发出警报。文章依据新农保制度建立和运行的程序,从制度设计风险、筹资风险、基金保值增值风险、给付风险、管理风险和制度环境风险等六大方面选择指标建立起了新农保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出了各指标的权重,并对指标体系的实际运用做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风险 预警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的识别 被引量:2
3
作者 薛惠元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82,共5页
新农保风险指的是在特定客观情况下,在特定时间内,新农保制度的预期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偏离。该文运用多种风险识别方法进行分析发现,新农保制度面临的风险包括制度设计风险、筹资风险、基金投资风险、操作风险和给付风险。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风险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养老服务安全水平提升策略与路径——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焦嫦亮 宋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8-208,共1页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要求。在中国老龄化社会发展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安全问题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相对于城市较为完善的养老体系,农村养老安全问题面临着更复杂的情况...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要求。在中国老龄化社会发展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安全问题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相对于城市较为完善的养老体系,农村养老安全问题面临着更复杂的情况,解决的难度也更大。提升农村养老服务安全管理水平能够促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养老服务品质,让农村居民过上幸福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农村养老服务 农村建设 风险识别与防范 安全管理水平 养老体系 农村居民 中国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风险因素及其应对策略探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周志凯 王国军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3年第4期9-17,共9页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2009年做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政府的主导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本文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外部和内在风险因素进行了详细剖析,以期为我国新型农村社会...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2009年做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政府的主导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本文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外部和内在风险因素进行了详细剖析,以期为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提供风险管理方面的理论参照,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本文认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主要外部风险因素包括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和高龄化、城镇化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其他养老保障制度的弱化;内在风险因素则包括制度设计风险、个人的筹资风险、财政的支付风险、投资性风险和管理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外部风险 内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及防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詹长春 石宏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652-3656,共5页
基金的安全运行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从现实风险和潜在风险两个角度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进行了分析,并从外在的客观原因和内在的决定性因素对风险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防范基金运行风... 基金的安全运行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从现实风险和潜在风险两个角度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进行了分析,并从外在的客观原因和内在的决定性因素对风险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防范基金运行风险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基金 运行风险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财政风险点分析
7
作者 庞凤喜 张姹娜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51,共11页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运作,高度依赖国家财政兜底,因而其制度设计缺陷极易引发财政风险。随着人口结构变化与养老金支付压力与日俱增,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正面临严峻挑战。在明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中财政风险...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运作,高度依赖国家财政兜底,因而其制度设计缺陷极易引发财政风险。随着人口结构变化与养老金支付压力与日俱增,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正面临严峻挑战。在明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中财政风险形成机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现行制度主要财政风险点呈现的关键特征及其制度性引致因素,对症下药,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高度重视社保制度可持续发展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加快提升顶层设计水平;加快社保费征收相关法治建设,为税费同征同管提供可靠保障;加速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强化养老保险精算平衡与基金运营,健全待遇发放机制;尽快结束中央调剂金制度,加速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人口老龄化 财政风险 社会保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寿风险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收支平衡研究
8
作者 曹文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800-1801,共2页
建立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收支平衡模型,得到因长寿风险所引起的养老金支付缺口模型,并设定相应参数,从而得出长寿风险给个人账户造成的养老金缺口为9 601.858元。从现阶段的制度设计看,主要应通过对相关参数的适时适度调整... 建立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收支平衡模型,得到因长寿风险所引起的养老金支付缺口模型,并设定相应参数,从而得出长寿风险给个人账户造成的养老金缺口为9 601.858元。从现阶段的制度设计看,主要应通过对相关参数的适时适度调整来最大限度地减少长寿风险所带来的个人帐户养老金支付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风险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个人帐户 收支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试点为例 被引量:41
9
作者 肖应钊 李登旺 +2 位作者 李茜茜 耿焕瑞 厉昌习 《社会保障研究》 2011年第5期40-50,共11页
本研究以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意愿影响因素为出发点,通过对山东省新农保试点地区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问卷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子女个数、希望的养老方式、为... 本研究以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意愿影响因素为出发点,通过对山东省新农保试点地区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问卷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子女个数、希望的养老方式、为家庭考虑是否参保、是否参加商业养老保险以及对新农保的总体评价等因素对农民参保意愿具有较强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参保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 被引量:51
10
作者 王翠琴 薛惠元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0-146,共7页
通过政策分析发现,新农保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主要体现在政府补贴方面,在本质上是财政的再分配,其中个人账户部分体现为代内再分配,基础养老金部分体现为代际再分配。新农保制度几乎对所有制度内人群都具有正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以净转... 通过政策分析发现,新农保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主要体现在政府补贴方面,在本质上是财政的再分配,其中个人账户部分体现为代内再分配,基础养老金部分体现为代际再分配。新农保制度几乎对所有制度内人群都具有正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以净转移额来度量新农保收入再分配效应的程度,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测算发现:在现行财政补贴政策下,新农保的收入再分配偏向于选择较高档次缴费的人群、缴费困难群体、寿命长的人群、女性农民、长期缴费的人群以及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政府缴费补贴越多,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越高,基础养老金调整系数越大,参保人养老金的净转入额就越多;"捆绑式缴费"政策产生了逆向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收入再分配 净转入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补贴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被引量:40
11
作者 刘昌平 谢婷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2-435,共4页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满足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构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正是由于政府责任缺失导致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失败,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战略思路之一就是要明确政府责...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满足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构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正是由于政府责任缺失导致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失败,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战略思路之一就是要明确政府责任、落实财政补贴机制。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该采取"最低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制度模式,并通过整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机制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创造性地建立最低养老金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财政补贴 最低生活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规模测算——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筹资优化方案设计 被引量:34
12
作者 封铁英 董璇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5-82,共18页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家庭结构变化、土地制度改革及劳动力乡城流动,农村传统养老保障功能严重弱化。为了有效满足农村养老需求、推进新农保试点扩面、实现新农保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需求为导向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规模进行...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家庭结构变化、土地制度改革及劳动力乡城流动,农村传统养老保障功能严重弱化。为了有效满足农村养老需求、推进新农保试点扩面、实现新农保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需求为导向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规模进行测算与优化研究,运用社会保障精算建模方法构建农村养老需求测算模型和新农保筹资规模测算模型,以陕西省为例对模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人口和政策因素,制度初期新农保筹资规模能够较好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养老需求,而随着农村养老需求增长与老年抚养比加大,现行制度框架下新农保筹资规模难以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养老需求。根据单一参数和组合参数调整的新农保筹资规模测算分析结果,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筹资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并提出增强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制度推进,加强缴费补贴激励效果、稳步提升个人缴费率,引入基础养老金变动机制、增强养老金基本保障功能,根据区域经济差异、合理调整筹资模式等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筹资规模 筹资优化 农村养老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村域社会资本理论视角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玉锋 王友华 程莉娜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0-37,9,共9页
基于对河南省某县47个村域的调查,实证检验了村域社会资本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影响。因子分析发现,村域社会资本分为村域信任、村域互惠、村域规范和村域互动四个因子。回归分析发现,村域信任和村域互动对参保率具有正效应,... 基于对河南省某县47个村域的调查,实证检验了村域社会资本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影响。因子分析发现,村域社会资本分为村域信任、村域互惠、村域规范和村域互动四个因子。回归分析发现,村域信任和村域互动对参保率具有正效应,村域互惠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村域规范对参保率的正效应缺乏稳定性。对解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差异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域社会资本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参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流转土地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意愿实证研究——基于政策协同的视角 被引量:13
14
作者 封铁英 高鑫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60,共8页
研究目的:通过农户流转土地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土地流转与新农保政策协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只有41.9%的农户愿意流转土地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其他农户并... 研究目的:通过农户流转土地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土地流转与新农保政策协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只有41.9%的农户愿意流转土地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其他农户并无此意愿。相对于中层次流转土地参保意愿,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所在区域、土地流转了解度、新农保政策了解度和满意度显著影响农户低层次流转土地参保意愿;而只有所在区域、土地流转政策了解度与满意度、新农保政策满意度对农户高层次流转土地参保意愿的影响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结论:土地流转政策了解度和满意度是提高农户流转土地参保意愿的关键激励因素,应从农户差异、区域差异与政策协同视角,通过健全土地流转参与机制、扩大新农保筹资来源、优化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增强新农保制度弹性等措施推动土地流转与新农保政策的协同发展,提升政策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流转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参保意愿 政策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推进的基层路径!——基于嵌入性视角 被引量:14
15
作者 聂建亮 钟涨宝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103-110,共8页
基于对湖北省港村的个案研究,从嵌入性视角探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农村基层的推进路径。国家借助村组干部这一嵌入工具,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农村基层近乎全面的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成功嵌入农村社会... 基于对湖北省港村的个案研究,从嵌入性视角探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农村基层的推进路径。国家借助村组干部这一嵌入工具,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农村基层近乎全面的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成功嵌入农村社会,并被农民接受,成为农村多元养老模式重要的组成部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农村基层的成功嵌入,不仅仅是因为其依托村组干部这一强有力的政策执行工具,还得益于嵌入主体能迎合农民的制度品质及嵌入对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农村养老 基层路径 社会保障 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满意度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成志刚 曹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5-41,共7页
依据实际调查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理论,可以构建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满意度模型。通过对该模型进行校检显示:新农保政策内容、经办服务正向影响参保人满意度,间接影响参保人信任度。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优... 依据实际调查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理论,可以构建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满意度模型。通过对该模型进行校检显示:新农保政策内容、经办服务正向影响参保人满意度,间接影响参保人信任度。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优化经办服务和提高基金管理运营水平,是确保新农保实施效果、推进新农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经办服务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服务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封铁英 仇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5-94,共10页
针对新农保经办机构服务能力不足、参保人群急剧扩张和经办服务需求迅速增长等现实问题,引入平衡计分卡理论对新农保经办机构服务能力进行四维分解,构建服务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关系模型,分析影响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 针对新农保经办机构服务能力不足、参保人群急剧扩张和经办服务需求迅速增长等现实问题,引入平衡计分卡理论对新农保经办机构服务能力进行四维分解,构建服务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关系模型,分析影响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通过试点区县经办人员、参保农民的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运用AMOS软件对结构方程模型及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经办机构服务能力的关键因素依次为内部管理、人力资源、机构建设、财力资源和文化资源,并提出应从加强内部管理、优化人力资源、促进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力资源效率、转变服务理念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新农保经办机构服务的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以满足农民与日俱增的参保需求,促进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社会养老保险群体 平衡计分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出效应视阈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郑旭辉 王小莲 宁满秀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0-156,共7页
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简称新农保,下同)以期改善老年人的福利状况。然而,这一政策的实际效果可能会因为家庭内部代际支持关系的改变、挤出(或挤入)成年子女对老年父母的代际转移而得以削弱(或加强)。文章基于&q... 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简称新农保,下同)以期改善老年人的福利状况。然而,这一政策的实际效果可能会因为家庭内部代际支持关系的改变、挤出(或挤入)成年子女对老年父母的代际转移而得以削弱(或加强)。文章基于"养老动机-挤出效应-收入再分配"的逻辑思路,从挤出效应的角度对新农保制度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阐述。研究认为,挤出效应存在与否及其程度大小的测度有助于科学理解和洞察家庭养老过程中亲子代际支持的潜在动机与行为本质,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评价新农保制度收入再分配的效果;为更广泛意义上的公共转移支付制度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制度效果评价提供一个逻辑一致的、一般性的理论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挤出效应 收入再分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资金供给的思路与对策 被引量:18
19
作者 华黎 郑小明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9-92,共4页
目前我国试点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财政资金供给方面存在着基础养老金保障不足、整体保障水平低、基础养老金标准的调整机制不完善等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通过财政制度的安排尽可能地建立一个较为合理稳定的长效资金... 目前我国试点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财政资金供给方面存在着基础养老金保障不足、整体保障水平低、基础养老金标准的调整机制不完善等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通过财政制度的安排尽可能地建立一个较为合理稳定的长效资金供给机制,以逐步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水平,最终实现社会养老保险的城乡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基础养老 养老金替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忠诚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玉锋 周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4-90,共7页
本研究运用2011年对甘肃省会宁县1 042个参保农民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对新农保忠诚度的主客观影响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客观因素中,农民的年龄、身体状况和干部身份对忠诚度有显著性影响。农民的年龄越高、身体状况越好对新农保越... 本研究运用2011年对甘肃省会宁县1 042个参保农民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对新农保忠诚度的主客观影响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客观因素中,农民的年龄、身体状况和干部身份对忠诚度有显著性影响。农民的年龄越高、身体状况越好对新农保越忠诚,相比群众,干部更忠诚新农保;主观因素中,农民的养老风险认知,对新农保的重要性认同、满意度、信任度和了解程度均对忠诚度有正效应。提高农民的忠诚度有助于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增进农民对新农保的了解度、信任度和满意度是制度有效实施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忠诚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