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地方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监管 被引量:10
1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30,共5页
地方政府应作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监管主体,对其实施非审慎监管,着力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其增强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能力,以推动其稳健发展,更好实现合作金融目标。地方政府实施监管的重点工作包括明确市场准入、促进制度建设、构... 地方政府应作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监管主体,对其实施非审慎监管,着力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其增强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能力,以推动其稳健发展,更好实现合作金融目标。地方政府实施监管的重点工作包括明确市场准入、促进制度建设、构建金融风险处置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地方政府 非审慎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风险及防范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杨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08-111,共4页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存在着资金运营背离互助性、内部管理背离民主化以及外部监管不当的风险。对这些风险的法律防范亦面临着组织类型多样、资金来源有限以及内部运行复杂的困境。为确保各类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应肯...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存在着资金运营背离互助性、内部管理背离民主化以及外部监管不当的风险。对这些风险的法律防范亦面临着组织类型多样、资金来源有限以及内部运行复杂的困境。为确保各类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应肯定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法律地位,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规范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股权设置;完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内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风险类型 法律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障碍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7
3
作者 李芒环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9-110,共2页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由于目前农村经济活动主体的分散、农村经济运行模式的改变、金融主体成分和服务方式的重大变化以及农村金融的良好发展势头都充分展现出了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由于目前农村经济活动主体的分散、农村经济运行模式的改变、金融主体成分和服务方式的重大变化以及农村金融的良好发展势头都充分展现出了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紧迫性。积极促进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积极消除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障碍,采取多元化路径最终实现健康和谐地运行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发展障碍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障碍与路径选择
4
作者 彭迈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4-37,共4页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鲜明的政策主张。我们应充分认识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紧迫性,积极消除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障碍,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健康发展。为此,应在以下几个...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鲜明的政策主张。我们应充分认识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紧迫性,积极消除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障碍,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健康发展。为此,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认真贯彻落实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落在实处;积极拓展资金来源,促进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壮大;结合农村经济特点,多渠道培养基层金融人才;建立健全运行机制,确保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发展障碍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历史镜鉴与体系架构 被引量:11
5
作者 崔长彬 潘长风 张正河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2-120,共9页
在回顾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基金会、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主要合作金融组织发展历程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三个特质:社区与产业双重内生性、合作性、监管适应性,并据此对现有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形式进行确认。研究认... 在回顾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基金会、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主要合作金融组织发展历程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三个特质:社区与产业双重内生性、合作性、监管适应性,并据此对现有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形式进行确认。研究认为,完整的中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由组织、技术产品、监管、基础设施、市场竞合、政策支持和法律法规七个子体系构成。当前,中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尚处于发展初期,应严守合作金融原则,强基固本,扎实起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农民专业合作 供销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被引量:3
6
作者 戴相龙 《农村金融研究》 2022年第3期3-7,共5页
2022年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有效发挥商业性、开发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作用”。本期聚焦“合作性金融”这一农村金融领域的经典话题,邀请多位知名专... 2022年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有效发挥商业性、开发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作用”。本期聚焦“合作性金融”这一农村金融领域的经典话题,邀请多位知名专家撰写文章,纵论新时期农村合作金融健康发展,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合作金融 合作金融 普惠金融 开发性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农村金融 全面深化改革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小萃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0-112,共3页
山东省是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的唯一省份,在试点摸索过程中取得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存在灵活性不足、互助资金缺乏、合作层次低等问题,需要在平衡稳发展和防风险的关系、拓宽... 山东省是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的唯一省份,在试点摸索过程中取得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存在灵活性不足、互助资金缺乏、合作层次低等问题,需要在平衡稳发展和防风险的关系、拓宽融通渠道、加强联合合作、加大政府扶持等方面进行不断优化和流程再造,更好发挥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三农”优势,促进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信用互助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1
8
作者 林富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8期213-214,共2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正处于探索阶段,但因缺乏统一规则和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对农民合作社开展新型合作金融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信用社“去合作化”的成因探究及启示 被引量:2
9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72,共8页
本文在分析中国农村信用社"去合作化"的演变与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究了其"去合作化"的成因,论述了政府主导推动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使农村信用社改革成为政府实现特定目标的重要工具,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活动逐步背离... 本文在分析中国农村信用社"去合作化"的演变与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究了其"去合作化"的成因,论述了政府主导推动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使农村信用社改革成为政府实现特定目标的重要工具,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活动逐步背离合作金融特性,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不完善导致实质上的"去合作化","内部人控制"导致农村信用社的商业化经营色彩越来越浓厚,是其走上"去合作化"道路的重要原因。当前,中国要规范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应认真吸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经验教训,遵循合作金融的基本原则,规范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按照"熟人社会"的要求确定农村合作金融的经营地域;政府应尊重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自主管理、自主经营诉求,发挥好外部监管的作用,着力为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遵循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特征和规律,稳步发展中国农村合作金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改革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农村信用社 熟人社会 内部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普惠金融“普惠”难题破解之道 被引量:13
10
作者 段学慧 常柯函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84,共10页
农村普惠金融在我国已经有近十年的历程,为破解“三农”问题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总体来说,目前农村普惠金融既不“普”也不“惠”,农村金融依然是金融体系中的最薄弱的环节。其主要原因,一是银行的商业性或盈利性与普惠金融的普惠性之间... 农村普惠金融在我国已经有近十年的历程,为破解“三农”问题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总体来说,目前农村普惠金融既不“普”也不“惠”,农村金融依然是金融体系中的最薄弱的环节。其主要原因,一是银行的商业性或盈利性与普惠金融的普惠性之间存在矛盾,二是农村金融的高风险、高成本导致银行要么望而却步,要么提高金融产品价格。要破解农村普惠金融的“普惠难题”,政府应当在政策上引导、法律上规制、财政上支持,加强村镇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改善农村金融环境。要在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夯实农村普惠金融根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银行金融机构在农村普惠金融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普惠金融 财政补贴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商业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的运行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俊凤 庞博 杨德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5-130,共6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内生型资金互助模式在农村地区金融资源总量不足、农村金融供给乏力及结构失衡等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悄然兴起,其具有自发性、内生性、合作性和互助性四个方面的特征。保持开放性,加强与外界物质、能量及信息的有效交换... 农民专业合作社内生型资金互助模式在农村地区金融资源总量不足、农村金融供给乏力及结构失衡等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悄然兴起,其具有自发性、内生性、合作性和互助性四个方面的特征。保持开放性,加强与外界物质、能量及信息的有效交换;协调社员间利益冲突,促使系统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下,实现"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关注涨落,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系统有序、良性自循环运行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农民专业合作 自组织 耗散结构 内部资金互助 内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的思考与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娜 赵慧峰 陈红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1-52,共2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的建立适应了构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需要,满足了广大农民对资金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文章系统分析了资金互助存在的优势及其积极意义,指出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 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的建立适应了构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需要,满足了广大农民对资金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文章系统分析了资金互助存在的优势及其积极意义,指出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以保证资金互助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金互助 优势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的生长机制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赵晓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2-39,共8页
随着农民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合作社信用合作已经成为现阶段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主要形态。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的生长过程,就是不断累积政治合法性、社会合法性、行政合法性和法律合法性,从中获取和整合多元资源,推动系统内各要素重组... 随着农民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合作社信用合作已经成为现阶段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主要形态。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的生长过程,就是不断累积政治合法性、社会合法性、行政合法性和法律合法性,从中获取和整合多元资源,推动系统内各要素重组和彼此作用,激发多元复合资源体系的整体活力,推动信用合作制度持续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效防范金融风险,避免信用合作制度异化和功能异化,探索构建符合合作金融基本原则的产权制度、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是促进合作社信用合作健康发展的关键。而这既需要国家加快立法进程,地方政府落实好监管主体责任,也需要合作社增强信用合作的独立性和主体性,有效整合资源,拓展自主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社信用合作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合作金融 合法性 多元资源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资金互助社对外合作之困境及制度构建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煜宇 张霞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1-109,共9页
农民资金互助社是农村内生金融需求催生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其与农业生产内嵌从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农村社会关系网络的信用约束下降低交易成本、以灵活便捷的贷款方式为社员提供普惠金融支持,但法律保障缺失、发展资金匮乏、... 农民资金互助社是农村内生金融需求催生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其与农业生产内嵌从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农村社会关系网络的信用约束下降低交易成本、以灵活便捷的贷款方式为社员提供普惠金融支持,但法律保障缺失、发展资金匮乏、风险防控薄弱等缺陷制约着其健康发展。通过现代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分析其与正规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从制度构建角度提出明确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地位、加强惠农政策扶持、完善全面监管机制等法律保障;以联合外部企业合作、外部金融资本转贷、构建多层次资金互助体系解决资金制约问题;通过健全内部风险监督制度、扩展农村金融保险体系、创新农村贷款抵押担保制度进行风险防控。在外部金融环境的支持及制度激励下促进农民资金互助社高效、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金融 资金互助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地方金融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