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及金融支持研究——以邵阳市为例
1
作者 李昌齐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5-56,共2页
本文从邵阳市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和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金融支持现状和金融需求新特点,探讨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本文从邵阳市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和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金融支持现状和金融需求新特点,探讨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构建融资担保平台和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金融支持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探讨
2
作者 张姣 刘红立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4期277-278,共2页
介绍了新型农业生产组织的基本情况,以及其发挥的作用,分析了新型农业生产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作用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黄县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情况
3
作者 刘瑞芳 《河南农业》 2014年第1期7-7,共1页
随着内黄县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型农业现代化也有了-定程度的发展,并日益显示出其发展生机和潜力.
关键词 农业生产 内黄县 经营组织 农业现代化 农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的新思路
4
作者 邱鑫忠 张毅升 《河南农业》 2013年第19期12-12,共1页
一、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基本情况 目前,新县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主要有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 (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基本情况。专业大户有7户,其中最大的户种植面积25.33hm2。家庭农场有2户,其... 一、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基本情况 目前,新县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主要有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 (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基本情况。专业大户有7户,其中最大的户种植面积25.33hm2。家庭农场有2户,其中最大的户种植面积(茶叶)14.67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组织 农业生产 家庭农场 种植面积 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转型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
5
作者 郑阳阳 廖丰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9-1185,1202,共8页
【目的】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转型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机理、依存条件以及现实困境,为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方法】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以1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典型案例,揭示数字化转型赋能... 【目的】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转型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机理、依存条件以及现实困境,为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方法】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以1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典型案例,揭示数字化转型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本文立足中国农情,进一步分析了数字化转型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依存条件以及现实困境。【结果】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重塑农业生产方式、优化农业要素配置以及创造农业新价值三方面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主体禀赋和场域支持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转型的依存条件。主体禀赋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的领导能力和稳定的销售渠道,场域支持主要包括政府扶持。然而,数字化转型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主要面临政府扶持力度不足、土地产权不稳定、数字技术适用性差以及农业经营主体数字素养较低等困境。【结论】应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培训、多管齐下拓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销售渠道和渐进式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数字化转型 新质生产 依存条件 现实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耦合协调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6
作者 陈楠 Abilimi Essossinam Cyrille 杨春慧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9-298,共10页
在乡村振兴和农村产业融合大背景下,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基于吉林省2010-2022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新... 在乡村振兴和农村产业融合大背景下,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基于吉林省2010-2022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和动态耦合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持续攀升,分别由0.284 9提升至0.837 9、0.100 1提升至0.994 1;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两系统存在着显著正相关的长期均衡关系,且互为格兰杰原因,即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有效促进新型农业主体发展的重要原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升的重要动力;2010-2022年,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上升趋势明显,先后经历拮抗阶段(0.410 9)、勉强协调(0.517 9~0.572 0)、初级协调(0.637 4)、中级协调(0.735 8~0.773 8)、高度协调(0.843 1~0.870 9~0.916 6~0.914 7~0.914 8~0.915 3~0.915 7)的变化过程,目前两系统处于关系稳定的高水平耦合阶段。未来应通过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调发展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协整分析 GRANGER因果检验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素养何以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创业决策--基于CMES数据的实证分析
7
作者 曹慧 舒全峰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7,304,共16页
数字时代,通过提高数字素养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势对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深入探究数字素养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济、环境与社会三重价值综合实现的可持续创业决策作用,以中国小微企业调查(简称CM... 数字时代,通过提高数字素养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势对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深入探究数字素养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济、环境与社会三重价值综合实现的可持续创业决策作用,以中国小微企业调查(简称CMES)数据库数据为基础,通过OLS线性回归模型、Probit模型以及Ordered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数字素养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创业决策会产生显著的驱动作用,尤其是会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及亲环境行为的实施;且上述作用在不同经营类型、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注册资本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存在一定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可持续创业 创业决策 数字乡村 乡村振兴 农业新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与组织:典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发展的政策逻辑与启示 被引量:3
8
作者 司睿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82,共3页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小农家庭生产经营形式,但小农家庭经营分散且不成规模,生产效益低。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挑战显而易见。梳理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政策逻辑,政府从扩大生产规模和培育...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小农家庭生产经营形式,但小农家庭经营分散且不成规模,生产效益低。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挑战显而易见。梳理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政策逻辑,政府从扩大生产规模和培育经营组织着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典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发展逻辑是生产组织化、规模化和生产服务社会化的多元发展路径;农业生产经营一体化组织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组织形式变革的方向。不断创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逐渐转变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 逻辑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作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程彦灵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6期125-127,共3页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凭借其在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成为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凭借其在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成为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的重要力量。农业新质生产力,指的是在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下,农业生产系统所表现出的更高效率、更高质量和更强可持续性的综合能力。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作用,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还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主要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新质生产 驱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模式探索
10
作者 王洁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32期111-113,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推动了生产力向新质化转变。随着中国农业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中的作用日益显现。该文概述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体系,探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推动了生产力向新质化转变。随着中国农业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中的作用日益显现。该文概述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体系,探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模式,包括技术、生产方式和组织创新,并分析其在农业领域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创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嵌入、协同赋权与农业经营体系建构——以江苏省S镇为例
11
作者 崔宝玉 宋世刚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583,共8页
基于要素嵌入与协同赋权分析框架,从关联性视角分析江苏省S镇农业经营体系的建构历程,揭示要素嵌入与协同赋权在农业经营体系建构中的实践逻辑和底层逻辑。结果表明:制度、资源、组织、利益等要素的嵌入难以满足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核心... 基于要素嵌入与协同赋权分析框架,从关联性视角分析江苏省S镇农业经营体系的建构历程,揭示要素嵌入与协同赋权在农业经营体系建构中的实践逻辑和底层逻辑。结果表明:制度、资源、组织、利益等要素的嵌入难以满足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核心诉求,需要对政府、企业、村社和农户等经营主体协同赋权,以建构新型动力机制。农业经营体系发展中的要素嵌入与协同赋权实践本质上是不同利益相关主体持续互动的过程,可通过制度与政府介入改善外部环境、资源与企业赋能提升市场能力、组织与村社协调增强内生动力、利益同主体联结推动主体自我再造。其底层逻辑可概括为通过厘清科层机制与市场机制的职能边界,寻求科层逻辑与市场逻辑的张力平衡,构建政府有为、市场有序、体系有效的要素主体协同机制。据此,建议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实施政府与企业协同赋权的策略,对村社和农户进行赋权和赋能,以实现农业经营体系的适应性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营体系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小农户 村集体经济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本质特征、发展动力与培育原则 被引量:16
12
作者 曹国庆 翁贞林 郑瑞强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2014年第1期49-54,共6页
培育规模化、集约化、高效率、可持续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描述了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本质特征:即农业生产规模化、生产要素集约化、技术应用广泛化、产业体系一体化和资源利用合理... 培育规模化、集约化、高效率、可持续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描述了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本质特征:即农业生产规模化、生产要素集约化、技术应用广泛化、产业体系一体化和资源利用合理化;提出了技术变革、专业分工和农民分化是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发展动力;最后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基本原则:即符合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需要;有利于农村家庭经营基本制度的稳定;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与区域经济发展特征相适应;与农村全面深化改革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本质特征 发展动力 培育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模式创新与农业清洁生产——基于黑龙江仁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闵继胜 孔祥智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73,共7页
农业清洁生产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要求与重要路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备认知、成本、信任和收益分享等优势,以实现农业纯收入最大化为核心目标,从事农业清洁生产的动力较足、能力较强,但是,在耕地面积、资金实力、环境质... 农业清洁生产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要求与重要路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备认知、成本、信任和收益分享等优势,以实现农业纯收入最大化为核心目标,从事农业清洁生产的动力较足、能力较强,但是,在耕地面积、资金实力、环境质量等方面也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因此,要稳步推进农业清洁生产,亟需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模式创新。黑龙江省仁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探索实践与成功经验,为我们讨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清洁生产问题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案例。总体而言,帮助建立成员信任、营造良好的产地环境、缓解资金约束,应成为政府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农业清洁生产的政策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经营模式创新 农业清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转移、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与城乡收入变化影响研究 被引量:38
14
作者 李宾 马九杰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0-76,共17页
采用湖北省和重庆市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基于农户视角研究了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的影响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劳动力供给形势趋紧的情况下,劳动力输出地区的... 采用湖北省和重庆市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基于农户视角研究了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的影响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劳动力供给形势趋紧的情况下,劳动力输出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对发生了劳动力转移的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但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当前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明显大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存在替代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 城乡收入差距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对农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影响研究——基于江苏省葡萄种植户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华红娟 常向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0-96,共7页
本文构建农户参加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理论框架,通过对江苏省葡萄主产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情况进行入户调查,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厂商理论和Tobit模型,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与农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农户具有... 本文构建农户参加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理论框架,通过对江苏省葡萄主产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情况进行入户调查,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厂商理论和Tobit模型,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与农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农户具有加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动力来源;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对农户生产资料的供应、生产技术的指导、生产过程的监督、品质的认证对农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产生不同影响;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约束机制对农户生产行为安全性的作用比激励机制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农户生产行为 食品安全 激励与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制的理想模式及功能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晓峰 刘威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2期80-86,共7页
以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为基础组建农民合作社,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制的有效途径。"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具有以下综合优势:保证单位面积农田的最大产量,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吸引青年农民居村务农,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 以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为基础组建农民合作社,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制的有效途径。"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具有以下综合优势:保证单位面积农田的最大产量,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吸引青年农民居村务农,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抵抗旱涝灾害的能力;增强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提升市场竞争能力。这样的发展模式还能培育并不断壮大农村中间阶层,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效应,有助于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政府应在提高资本下乡门槛的同时,鼓励农地在村庄内部自发流转,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并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营体制 家庭农场 合作社 农业生产经济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业兵 刘兆辉 +5 位作者 赵海军 王翠萍 刘晓 焦其庆 隋洁 董建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7期135-137,共3页
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是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本文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难,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加快科技创新等角度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组织 现代农业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作物生产效率比较——以苏州地区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殷志扬 韩喜秋 +2 位作者 顾金峰 程培堽 王志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51-256,共6页
通过对江苏省苏州地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以及专业大户的抽样调查,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这些经营主体的粮食生产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专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的技术效率相对较高,家庭农场的技术效率最低;规模效率最高的是专业大户,... 通过对江苏省苏州地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以及专业大户的抽样调查,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这些经营主体的粮食生产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专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的技术效率相对较高,家庭农场的技术效率最低;规模效率最高的是专业大户,其次是家庭农场,最低的是专业合作社;在追求粮食产值最大化的过程中,3种经营主体均不同程度地在粮食播种面积、劳动总工时、农业生产总成本等要素投入方面存在冗余;劳动力投入比例过高和农业生产总成本过高分别是导致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粮食生产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而粮食播种面积投入过剩和农业生产总成本过高则是导致专业合作社粮食生产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粮食作物 生产效率 经济发达地区 江苏苏州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专业大户 数据包络法 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的背景、目标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玲 张云峰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0-123,127,共5页
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难以适应新阶段的发展要求。随着农业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农业发展国内外的新形势与新变化、家庭承包制度框架的约束、农业新技术革命的要求等内外部环境的改变,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难以适应新阶段的发展要求。随着农业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农业发展国内外的新形势与新变化、家庭承包制度框架的约束、农业新技术革命的要求等内外部环境的改变,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创新已刻不容缓。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的目标是达到农业经营组织的合理化,实现农业效益的最大化,主要表现为构建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组织框架、实现农业市场化的组织基础、提供农业效率与效益的组织保障、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组织载体。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路径需要认清创新活动的前提、基础、模式和表现形式等关键问题,其中家庭承包制是组织创新的约束前提,生产经营者的自愿互利是组织创新的动力基础,合作经济是实现组织创新的主要模式,多样化形式与渐进式推进是组织创新的外在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创新 背景 目标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现代化的有效组织载体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廉 林汉川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47-551,共5页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不断深化,我国农业面临着"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发展瓶颈。回溯建国以来,农户互助组、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以及家庭承包经营等传统农业经营组织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因此...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不断深化,我国农业面临着"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发展瓶颈。回溯建国以来,农户互助组、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以及家庭承包经营等传统农业经营组织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因此,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势在必行。本研究提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本质在于变革小农生产方式和改造传统农户,通过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股份以及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来实现农业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农业现代化 有效组织载体 专业大户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农民合作股份 龙头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