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本质特征、发展动力与培育原则 被引量:16
1
作者 曹国庆 翁贞林 郑瑞强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2014年第1期49-54,共6页
培育规模化、集约化、高效率、可持续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描述了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本质特征:即农业生产规模化、生产要素集约化、技术应用广泛化、产业体系一体化和资源利用合理... 培育规模化、集约化、高效率、可持续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描述了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本质特征:即农业生产规模化、生产要素集约化、技术应用广泛化、产业体系一体化和资源利用合理化;提出了技术变革、专业分工和农民分化是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发展动力;最后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基本原则:即符合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需要;有利于农村家庭经营基本制度的稳定;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与区域经济发展特征相适应;与农村全面深化改革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本质特征 发展动力 培育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及制度配合 被引量:3
2
作者 付榕 王静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9-232,共4页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以家庭为基础、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并存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市场化的正确选择。在当前环境下,我国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实践,不仅要充分利用农民合作组织形式,创建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生...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以家庭为基础、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并存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市场化的正确选择。在当前环境下,我国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实践,不仅要充分利用农民合作组织形式,创建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生成与农村生产经营模式匹配的内部制度,还需从政策调控、社会化服务、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提供外部制度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经营主体 生产经营模式 制度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推进联耕联种 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被引量:1
3
作者 钱冬梅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4期8-10,共3页
该文以射阳县为例,介绍了联耕联种的实施方式、技术保障等做法,以及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创新实践;论述了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时期,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重要意义,总结推进联耕联种的背景、模式以及优势。
关键词 联耕联种 农业生产 经营模式 秸秆还田 射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模式探索
4
作者 王洁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32期111-113,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推动了生产力向新质化转变。随着中国农业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中的作用日益显现。该文概述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体系,探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推动了生产力向新质化转变。随着中国农业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中的作用日益显现。该文概述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体系,探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模式,包括技术、生产方式和组织创新,并分析其在农业领域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创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转型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
5
作者 郑阳阳 廖丰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9-1185,1202,共8页
【目的】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转型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机理、依存条件以及现实困境,为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方法】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以1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典型案例,揭示数字化转型赋能... 【目的】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转型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机理、依存条件以及现实困境,为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方法】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以1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典型案例,揭示数字化转型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本文立足中国农情,进一步分析了数字化转型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依存条件以及现实困境。【结果】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重塑农业生产方式、优化农业要素配置以及创造农业新价值三方面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主体禀赋和场域支持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转型的依存条件。主体禀赋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的领导能力和稳定的销售渠道,场域支持主要包括政府扶持。然而,数字化转型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主要面临政府扶持力度不足、土地产权不稳定、数字技术适用性差以及农业经营主体数字素养较低等困境。【结论】应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培训、多管齐下拓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销售渠道和渐进式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数字化转型 新质生产 依存条件 现实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耦合协调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6
作者 陈楠 Abilimi Essossinam Cyrille 杨春慧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9-298,共10页
在乡村振兴和农村产业融合大背景下,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基于吉林省2010-2022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新... 在乡村振兴和农村产业融合大背景下,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基于吉林省2010-2022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和动态耦合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持续攀升,分别由0.284 9提升至0.837 9、0.100 1提升至0.994 1;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两系统存在着显著正相关的长期均衡关系,且互为格兰杰原因,即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有效促进新型农业主体发展的重要原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升的重要动力;2010-2022年,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上升趋势明显,先后经历拮抗阶段(0.410 9)、勉强协调(0.517 9~0.572 0)、初级协调(0.637 4)、中级协调(0.735 8~0.773 8)、高度协调(0.843 1~0.870 9~0.916 6~0.914 7~0.914 8~0.915 3~0.915 7)的变化过程,目前两系统处于关系稳定的高水平耦合阶段。未来应通过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调发展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协整分析 GRANGER因果检验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素养何以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创业决策--基于CMES数据的实证分析
7
作者 曹慧 舒全峰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7,304,共16页
数字时代,通过提高数字素养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势对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深入探究数字素养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济、环境与社会三重价值综合实现的可持续创业决策作用,以中国小微企业调查(简称CM... 数字时代,通过提高数字素养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势对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深入探究数字素养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济、环境与社会三重价值综合实现的可持续创业决策作用,以中国小微企业调查(简称CMES)数据库数据为基础,通过OLS线性回归模型、Probit模型以及Ordered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数字素养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创业决策会产生显著的驱动作用,尤其是会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及亲环境行为的实施;且上述作用在不同经营类型、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注册资本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存在一定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可持续创业 创业决策 数字乡村 乡村振兴 农业新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模式创新与农业清洁生产——基于黑龙江仁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闵继胜 孔祥智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73,共7页
农业清洁生产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要求与重要路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备认知、成本、信任和收益分享等优势,以实现农业纯收入最大化为核心目标,从事农业清洁生产的动力较足、能力较强,但是,在耕地面积、资金实力、环境质... 农业清洁生产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要求与重要路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备认知、成本、信任和收益分享等优势,以实现农业纯收入最大化为核心目标,从事农业清洁生产的动力较足、能力较强,但是,在耕地面积、资金实力、环境质量等方面也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因此,要稳步推进农业清洁生产,亟需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模式创新。黑龙江省仁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探索实践与成功经验,为我们讨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清洁生产问题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案例。总体而言,帮助建立成员信任、营造良好的产地环境、缓解资金约束,应成为政府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农业清洁生产的政策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经营模式创新 农业清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粮食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发展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洋 张晓驰 张吉旺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158-162,共5页
通过实地调研,对山东省培育和发展粮食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势、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周边普通农户相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效益明显,其经营者较年轻,文化程度较高,但整体老龄化现象严重,高学历人才缺乏。同... 通过实地调研,对山东省培育和发展粮食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势、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周边普通农户相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效益明显,其经营者较年轻,文化程度较高,但整体老龄化现象严重,高学历人才缺乏。同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跟踪调研,总结其优势特色及主要问题,提出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多元发展模式 典型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彦灵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6期125-127,共3页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凭借其在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成为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凭借其在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成为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的重要力量。农业新质生产力,指的是在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下,农业生产系统所表现出的更高效率、更高质量和更强可持续性的综合能力。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作用,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还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主要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新质生产 驱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山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模式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欣怡 《广东蚕业》 2024年第8期86-89,共4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的作用日益凸显。文章在明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其利益联结模式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选取温州山区作为典型案例,分别对2家农业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温州山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的作用日益凸显。文章在明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其利益联结模式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选取温州山区作为典型案例,分别对2家农业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温州山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模式的构建及其优化建议,以期为推动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利益联结模式 农业龙头企业 温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大名县新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
12
作者 霍丽镜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7期3-3,共1页
大名县坚持按照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各农业托管服务组织的发展优势,全程生产托管服务模式,让农户依据自身需求自由选择服务环节,逐步转变小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帮助农民解决种地难的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探索推行了三种托管服务模式。
关键词 小农户 生产经营方式 大名县 托管服务 自由选择 自身需求 新型农业生产 发展过程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以互联网金融为视角 被引量:10
13
作者 周明明 王余丁 +1 位作者 张瑞涛 王俊芹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6-177,共2页
互联网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特征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来一定的发展机遇。因此,本文立足于互联网融资视角,探索以P2P网络贷款、众筹、电商为代表的新型融资模式,为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融资模式 互联网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模式、内在逻辑与区域案例分析 被引量:30
14
作者 翁贞林 阮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5期32-39,共8页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和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加剧,小规模、分散化的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弊端日益显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破解"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困境显得尤其紧迫。分析了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的缺陷、新型农...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和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加剧,小规模、分散化的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弊端日益显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破解"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困境显得尤其紧迫。分析了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的缺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发展模式及其内在逻辑关系,并通过案例分析得出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需要因地制宜、政府有力推动、政府财政政策支持、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和法律保障等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多元发展模式 内在逻辑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大数据”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杨兆廷 李俊强 付海洋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6-160,F0003,共6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不足和融资受限严重影响其健康发展,而缺乏抵押物、组织化程度低和信用记录缺失是造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区块链+大数据"的方式不仅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而且可以建立起多方的信任...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不足和融资受限严重影响其健康发展,而缺乏抵押物、组织化程度低和信用记录缺失是造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区块链+大数据"的方式不仅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而且可以建立起多方的信任机制。为了解决缺乏抵押物、组织化程度低、信用记录缺失等问题,基于"区块链+大数据"分别建立农地登记、交易和智能抵押系统;构建起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联合体的横向组织优化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的产业联盟链的纵向组织优化;构建起以村为信息节点,采集多维信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征信体系。通过"区块链+大数据"技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盘活关键资产、优化组织形式和完善征信体系,从而能够解决其融资困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区块链 大数据 融资模式 第三方增信 供应链金融 产业联盟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区域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创新的基本经验及思路探索——以四川崇州模式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社梅 冉瑞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1-306,共6页
通过对四川省崇州市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创新的动因、主要做法及基本经验的深入分析和总结,认为其在解决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矛盾,抑制传统产业化经营中资本强势和农民弱势的短板,有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及促进农业科技供需对接等四... 通过对四川省崇州市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创新的动因、主要做法及基本经验的深入分析和总结,认为其在解决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矛盾,抑制传统产业化经营中资本强势和农民弱势的短板,有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及促进农业科技供需对接等四大问题上做出了有益探索,对于推进区域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土地股份合作 农业职业经理人 崇州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干旱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模式研究——基于温宿“集约化模式”的考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欢 朱美玲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9-83,共5页
节水灌溉技术的高效运行离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科学管理,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模式的推广与应用符合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以新疆干旱区温宿县"集约化模式"为研究对象,根据调研总结并分析"集约化模... 节水灌溉技术的高效运行离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科学管理,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模式的推广与应用符合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以新疆干旱区温宿县"集约化模式"为研究对象,根据调研总结并分析"集约化模式"的运行过程及优势所在。结果显示,温宿"集约化模式"集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专业化于一体,充分利用各资源要素实现节水灌溉技术的高效利用,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对各要素进行集约化的投入与配备,充分发挥了各要素的优势,并在专业化的管理下对节水灌溉技术实行高效利用,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技术 管理模式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集约化模式 新疆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作物生产效率比较——以苏州地区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殷志扬 韩喜秋 +2 位作者 顾金峰 程培堽 王志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51-256,共6页
通过对江苏省苏州地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以及专业大户的抽样调查,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这些经营主体的粮食生产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专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的技术效率相对较高,家庭农场的技术效率最低;规模效率最高的是专业大户,... 通过对江苏省苏州地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以及专业大户的抽样调查,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这些经营主体的粮食生产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专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的技术效率相对较高,家庭农场的技术效率最低;规模效率最高的是专业大户,其次是家庭农场,最低的是专业合作社;在追求粮食产值最大化的过程中,3种经营主体均不同程度地在粮食播种面积、劳动总工时、农业生产总成本等要素投入方面存在冗余;劳动力投入比例过高和农业生产总成本过高分别是导致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粮食生产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而粮食播种面积投入过剩和农业生产总成本过高则是导致专业合作社粮食生产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粮食作物 生产效率 经济发达地区 江苏苏州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专业大户 数据包络法 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村三产融合的动因、模式和对策 被引量:31
19
作者 姜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6-52,共7页
从社会再生产的视角看,农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上的劣势,对农村三产融合提出了客观要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动因包括新科技的广泛应用、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赢利增收驱动、支持政策... 从社会再生产的视角看,农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上的劣势,对农村三产融合提出了客观要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动因包括新科技的广泛应用、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赢利增收驱动、支持政策创新等。调研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村三产融合模式包括第一产业后延、第二产业前伸、第二产业后延、第三产业前伸、第二产业前后延伸等五类。为更好发挥带动作用,要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夯实融合发展基础;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合作,创新融合模式;完善利益分享机制,保障融合发展中的农户权益;健全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强化融合发展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村三产融合 动因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对俄农业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翠霞 钱巍 周博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5-138,共4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从价值观、科学技术、法律法规、市场理论、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对我国农业中涌现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教育培训,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推动农民增收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从价值观、科学技术、法律法规、市场理论、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对我国农业中涌现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教育培训,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推动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文章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概念界定入手,重点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历史逻辑,根据我国对俄农业经贸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对俄农业经贸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对俄农业经贸人才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