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新标杆 |
李良玉
李毅
韩庆新
刘波
李兰
蔡良俊
杨新梅
杨震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4 |
0 |
|
2
|
城乡数字鸿沟、生产经营方式与农业绿色发展 |
陈中伟
杨林源
|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3
|
“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视域下的农业生产托管与农户经营方式变化 |
杜洪燕
陈俊红
刘宝印
龚晶
|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4
|
关于完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与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研究 |
郭祥建
|
《河北农机》
|
2024 |
0 |
|
5
|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研究——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 |
王振坡
梅林
王丽艳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6
|
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效应 |
吴雄周
时晟博
杨婵
|
《安徽农业科学》
|
2025 |
0 |
|
7
|
低碳视角下农业绿色生产与新型城镇化协调研究——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例 |
刘露
孔令成
|
《浙江农业科学》
|
2025 |
0 |
|
8
|
创建更加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 |
巴特尔
|
《中国畜牧业》
|
2012 |
4
|
|
9
|
论社会化大生产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 |
陈铁军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10
|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耦合协调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
陈楠
Abilimi Essossinam Cyrille
杨春慧
|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转型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 |
郑阳阳
廖丰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农民与乡村基层工作者文化素质对农业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发展的影响研究 |
谢熠垟
赵小汎
|
《四川农业与农机》
|
2025 |
0 |
|
13
|
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考 |
万雯雯
|
《农村农业农民》
|
2025 |
1
|
|
14
|
数字素养何以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创业决策--基于CMES数据的实证分析 |
曹慧
舒全峰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宋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及其不平衡性——从农业经营方式、单位面积产量方面考察 |
漆侠
|
《中州学刊》
|
1983 |
7
|
|
16
|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现实性选择 |
窦德才
|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7
|
新形势下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应用分析研究 |
刘升
|
《河南农业》
|
2025 |
0 |
|
18
|
新型农业机械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影响分析 |
倪永
|
《河北农机》
|
2025 |
0 |
|
19
|
论农业经营方式的质 |
王征兵
魏正果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2
|
|
20
|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改革与实践——以原阳县原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 |
靳绪双
张宝光
|
《河南农业》
|
201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