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旅融合背景下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形象感知 被引量:4
1
作者 文捷敏 余颖 谢鸿璟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9,共11页
文旅融合背景下,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形象建设非常重要。文章以广州三个代表性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案例,首先分析其在社交网络中的公众形象,探讨形象感知形成机理,并将公众感知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形象归纳为依托环境、文化内涵、设计构思... 文旅融合背景下,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形象建设非常重要。文章以广州三个代表性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案例,首先分析其在社交网络中的公众形象,探讨形象感知形成机理,并将公众感知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形象归纳为依托环境、文化内涵、设计构思、场所功能、运营品质等五个主题;然后通过规范性编码梳理形象关联因素,构建基于“感知主体—形象主体”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形象感知模型,进而从文化主题、功能定位、景观设计和形象关联等四方面归纳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形象特征;最后提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形象提升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形象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场景”互动视域下乡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实践与场景阐释 被引量:2
2
作者 侯雪言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
聚焦乡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空间实践和场景阐释,建构了“空间—场景”互动理论框架,基于对全国43个代表性乡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扎根理论分析,形成了包括“在地性—消费性—文化性”在内的三个主维度和十五个次维度的新型乡村公共文... 聚焦乡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空间实践和场景阐释,建构了“空间—场景”互动理论框架,基于对全国43个代表性乡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扎根理论分析,形成了包括“在地性—消费性—文化性”在内的三个主维度和十五个次维度的新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场景阐释框架。结合大南坡乡村美学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个案,对其空间实践形态和场景进行分析测度,凝练和阐释其空间场景特征,以为未来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从物质空间营建走向文化自觉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场景理论 乡村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可持续发展能力:框架构建与组态路径
3
作者 冉连 吴铭洋 《图书与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3-144,共12页
提升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探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维度及条件组态,能够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高效能运作提供重要学理参考。文章综合运用元综合分析方法和定性比较... 提升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探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维度及条件组态,能够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高效能运作提供重要学理参考。文章综合运用元综合分析方法和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基于国内外主流数据库筛选出114篇高质量样本文献,经编码、提炼与综合,构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可持续发展能力的MCSI模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基于40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案例,识别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管理、协同、服务、创新四个相互关联的维度;创新突破型、管理驱动型、服务整合型和效能提升型是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关键组合路径。据此从聚焦优势资源,打造亮点品牌;深化服务职能,回应文化需求;搭建协同基座,凝聚跨界资源方面进行了启示性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可持续发展能力 能力框架模型 元综合 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赋能乡村活性化研究——基于恩施州J图书馆的考察
4
作者 李少多 文立杰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105,共11页
全球现代化进程中乡村面临着衰落的普遍性困境,在中国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中,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载体,借助文化治理与空间赋能的多元机制,有力地回应了乡村衰落问题。以J乡村图书馆为代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实践,通过打造多功能复合... 全球现代化进程中乡村面临着衰落的普遍性困境,在中国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中,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载体,借助文化治理与空间赋能的多元机制,有力地回应了乡村衰落问题。以J乡村图书馆为代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实践,通过打造多功能复合场域、激活人才培育与回流、整合非遗及城乡资源,构建了“空间造血—人才驱动—文化反哺—产业跃迁”的乡村活性化赋能闭环,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空间—人—生态文明”相协同的本土化解决方案。同时通过乡贤主导的“私有公共文化空间”实践,以“人的再生产”为核心,实现了从“文化惠民”到“文化育民”的价值理性转型,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兼具民族根脉守护与现代性突围的善治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乡村活性化 私有公共空间 乡村全面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斯 张皓珏 陈一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3,共8页
[目的/意义]从多层维度揭示我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发展现状,为“十五五”时期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设计/方法]采用实地调研、宏观数据与案例文本作为数据源,提取建设方式、空间营造、运营模式、管理模式、服务... [目的/意义]从多层维度揭示我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发展现状,为“十五五”时期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设计/方法]采用实地调研、宏观数据与案例文本作为数据源,提取建设方式、空间营造、运营模式、管理模式、服务内容信息,形成概念和类型,归纳存在的问题。[结论/发现]我国以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为主体,在总分馆制基础上开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新建、改造和嵌入是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主要建设方式,空间价值是核心价值,空间的变革带动了运营、管理和服务的变革。未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要与已有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深入衔接,同时形成错位发展;加强乡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价值]采用多源数据从宏观上揭示我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发展现状,提出面向“十五五”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总分馆制 公共文化设施 公共文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景视域下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发展模式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4
6
作者 延书宁 陈波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6-66,共11页
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高水平发展关系到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与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实现。基于文化场景框架,运用案例归纳法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必需要素及其耦合模式。研究发现,城市新型公... 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高水平发展关系到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与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实现。基于文化场景框架,运用案例归纳法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必需要素及其耦合模式。研究发现,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受到服务设施、多样人群、特色活动、开放属性和地方政策的影响,表现出开放共建型与设施驱动型两种基本模式。基于对实践案例的深入考察,能够在空间建设要素与良性发展效果之间建立逻辑关联,从而助力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长效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城市文化空间 场景理论 公共文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的组态路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孙英姿 秦顺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4,共11页
[目的/意义]从组态视角探索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路径,有助于利益相关者把握发展重心,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提高公众文化获得感。[研究设计/方法]以30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代表性案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从文本语料中提取... [目的/意义]从组态视角探索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路径,有助于利益相关者把握发展重心,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提高公众文化获得感。[研究设计/方法]以30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代表性案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从文本语料中提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因素,并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法分析多种因素组合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论/发现]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因素可以归纳为人态、文态、形态、生态、业态五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的组态路径为人文核心型空间、生态赋能人文空间、文化综合型空间。各类公共文化机构及其关联主体应根据自身定位,打造“深耕用户型”文化空间,创新“数智共生型”嵌入服务,探索“多元消费型”文化场景。[创新/价值]探索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的因素组态效应和优化机制,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高质量发展 组态路径 公共文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赋能乡村阅读新推进 被引量:2
8
作者 桑媛媛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9期173-176,共4页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作为中央办公厅《“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拓展城乡阅读活动的新边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释了深化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在叠加乡村阅读空间,突破农村单一阅读活动运营主体,营造沉浸式...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作为中央办公厅《“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拓展城乡阅读活动的新边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释了深化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在叠加乡村阅读空间,突破农村单一阅读活动运营主体,营造沉浸式阅读场景方面对于乡村阅读活动推广的关键作用。梳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背景下我国乡村阅读战略规划的相关部署,以及安徽省部分地区乡村阅读推广活动的发展概况,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公共文化服务 乡村阅读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袖珍公园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路径探析
9
作者 周航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通过分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与袖珍公园的典型特征,指出二者在空间场所、业态功能、构成实体要素方面相耦合关联的共同属性,以当前基于袖珍公园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详细从注重顶层设计,拓宽空间载体;对接环境外延,利用... 通过分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与袖珍公园的典型特征,指出二者在空间场所、业态功能、构成实体要素方面相耦合关联的共同属性,以当前基于袖珍公园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详细从注重顶层设计,拓宽空间载体;对接环境外延,利用周边资源;定位空间功能,纳入文化活动;运用景观要素,凸显文化媒介4个方面探讨了具体建设路径策略为今后基于袖珍公园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袖珍公园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行动路向 被引量:22
10
作者 洪芳林 龚蛟腾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74,共15页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确立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行动,图书馆学应增强面向未来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研究与实践的融合共进。本文从政策、理念、实践三方面阐述了国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行动路向:政策行动路向体现为明晰空间定位发...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确立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行动,图书馆学应增强面向未来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研究与实践的融合共进。本文从政策、理念、实践三方面阐述了国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行动路向:政策行动路向体现为明晰空间定位发展部署、鼓励空间功能跨界融合、呼吁空间主体协同联动和形成公共文化空间品牌;理念行动路向体现为数字中国战略下趋向“数字空间”弥合城乡差距、拓展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场景、强化空间新型产品装备应用;实践行动路向主要是指地方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创新形成的四类代表性样态,包括服务文化生活场景的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注重社会力量参与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强化文化空间品牌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和数字技术赋能的图书馆智慧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行动路向 政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理论溯源与创新——以城市文化阅读空间为视角 被引量:16
11
作者 唐晓睿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0-44,共5页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理论溯源在于对“空间”理论的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文化阅读空间的新实践成果特征——空间叠加、运营主体多元、沉浸式场景营造,从而拓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理论的边界。其在物理属性上获得延展;在参与主体上,呈...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理论溯源在于对“空间”理论的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文化阅读空间的新实践成果特征——空间叠加、运营主体多元、沉浸式场景营造,从而拓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理论的边界。其在物理属性上获得延展;在参与主体上,呈现多主体共存的状态;在社会功能上,由单一功能向复合多功能转变。不论经营层面还是文化层面,参与元素的多元与融合是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构建的核心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城市文化阅读空间 理论溯源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地域文化视角探索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以郑州市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若楠 《现代园艺》 2023年第8期124-126,共3页
在现代化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创新性发展成为城市转型进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城市居民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和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成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创新与拓展的关键... 在现代化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创新性发展成为城市转型进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城市居民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和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成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创新与拓展的关键。以郑州市为例,从地域文化视角分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价值与意义,探索其具体的建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建设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视域下的乡村文化振兴发展路径研究——以安徽省部分地区农村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桑媛媛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24期171-175,共5页
科技发展促进了乡村文化发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发展对于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有着重要意义。农村图书馆作为现代乡村文化建设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场域,也是促进我国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的重要项目,已逐渐成为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 科技发展促进了乡村文化发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发展对于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有着重要意义。农村图书馆作为现代乡村文化建设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场域,也是促进我国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的重要项目,已逐渐成为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乡土文化传承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力的有效抓手。随着科技创新时代的到来,农村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传统农村图书馆提升服务效能的重要途径,当前迫切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本文以安徽部分地区农村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为例,分析了农村图书馆的当前现状,探讨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视域下农村图书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据此提供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方案,以期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乡村文化振兴 农村图书馆 优化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书房的社区功能
14
作者 王昊 程诗谣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4,共12页
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广东城市书房的典型案例,分析城市书房的社区功能。研究发现,城市书房具有阅读空间营造、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文化治理三大功能。阅读空间营造方面,城市书房为社区营造了图书阅读空间、文化活动空间、智慧体验空... 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广东城市书房的典型案例,分析城市书房的社区功能。研究发现,城市书房具有阅读空间营造、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文化治理三大功能。阅读空间营造方面,城市书房为社区营造了图书阅读空间、文化活动空间、智慧体验空间和休闲交流空间;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城市书房发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用;社区文化治理方面,城市书房通过部门联动、公民参与和产业赋能参与社区的文化治理。文章总结城市书房实现社区功能的经验与不足,提出“十五五”时期优化城市书房社区功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书房 社区功能 公共图书馆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题导言
15
作者 程焕文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15,共1页
近十余年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城市乡村迅速兴起,数量超过3.35万个,成为新时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亮丽风景线。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中,以城市书房为代表的新型公共阅读空... 近十余年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城市乡村迅速兴起,数量超过3.35万个,成为新时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亮丽风景线。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中,以城市书房为代表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尤为耀眼夺目,从2013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读书驿站和2014年浙江省温州市城市书房的异军突起,到如今200多个城市各种城市书房的遍地开花,城市书房已经成为各地文化的新地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城市书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