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新型侧板加强型组合节点宏观模型的框架抗震性能
1
作者
熊清清
周筱淋
+2 位作者
张旺
吴文博
刘奥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879-6889,共11页
为实现对新型侧板加强型连接组合节点的高效分析,提出梁-柱-板组合节点宏观力学模型,确定楼板与钢梁连接的最优实现方法,验证了组合节点宏观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6层3跨的传统侧板加强型梁柱连接节点框架模型(TSP)、新型侧板加强...
为实现对新型侧板加强型连接组合节点的高效分析,提出梁-柱-板组合节点宏观力学模型,确定楼板与钢梁连接的最优实现方法,验证了组合节点宏观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6层3跨的传统侧板加强型梁柱连接节点框架模型(TSP)、新型侧板加强型梁柱连接节点框架模型(FBSP)和新型侧板加强型梁柱连接组合节点框架模型(CJ-FBSP),对3种考虑实际节点性能的框架模型开展了弹塑性时程分析,获得不同框架模型在地震波作用下的顶点位移时程曲线、层间位移角、塑性耗能及塑性铰分布等。结果表明:根据所提的弹簧刚度计算方法,可以很好地模拟TSP和FBSP裸钢梁节点的性能;同时,考虑栓钉剪切滑移和抗拔性能的连接方法,可准确地模拟组合节点的受力性能;3种节点框架模型的层间位移角均未超过规范限值(1/50);FBSP框架模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小于TSP框架模型但大于CJ-FBSP框架模型,且塑性耗能能力最强;CJ-FBSP框架由于有楼板的加强作用,塑性铰出铰率最小,塑性耗能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侧板加强型连接组合节点
宏观力学模型
层间位移角
弹塑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T形件加强型节点PEC柱-钢梁组合框架层间倒塌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方有珍
王玉玺
+1 位作者
钮荣斌
孙国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8-476,共9页
为研究T形件焊接加强型节点卷边PEC柱-钢梁组合框架层间倒塌机理,按1:2缩尺设计制作了1榀组合框架中间层子结构模型试件并进行拟静力试验,从试件受荷过程分析了组合框架中间层子结构的滞回特性、承载力、抗侧刚度、耗能能力、变形模式...
为研究T形件焊接加强型节点卷边PEC柱-钢梁组合框架层间倒塌机理,按1:2缩尺设计制作了1榀组合框架中间层子结构模型试件并进行拟静力试验,从试件受荷过程分析了组合框架中间层子结构的滞回特性、承载力、抗侧刚度、耗能能力、变形模式和倒塌破坏机构等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T形件焊接加强型连接方式增强了节点连接的刚度,实现了梁塑性铰位置远离节点区和结构梁端塑性屈服耗能的设计目标;T形件预拉对穿螺栓连接有效实现了节点域混凝土斜压带传力模式,相应降低了节点区的抗剪需求,更好满足了"强节点"的抗震要求;试件沿高度刚度分布均匀,试件整体水平位移表现为理想的倒三角弯剪型变形模式;试件结构的破坏模式为中间层T形件端部梁截面形成塑性铰的塑性倒塌机构,对应层间剪切角和节点连接转角均超过大震层间侧移限值1/30,且试件承载力未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试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倒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PEC柱
T形件焊接
加强型
节点
组合
框架层间子结构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倒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新型侧板加强型组合节点宏观模型的框架抗震性能
1
作者
熊清清
周筱淋
张旺
吴文博
刘奥华
机构
道路与铁道工程安全保障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879-6889,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08270)
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22375409D)
+2 种基金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重点研发项目(ZD2022040)
石家庄市驻冀高校基础研究项目(241790587A)
石家庄铁道大学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YC202417)。
文摘
为实现对新型侧板加强型连接组合节点的高效分析,提出梁-柱-板组合节点宏观力学模型,确定楼板与钢梁连接的最优实现方法,验证了组合节点宏观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6层3跨的传统侧板加强型梁柱连接节点框架模型(TSP)、新型侧板加强型梁柱连接节点框架模型(FBSP)和新型侧板加强型梁柱连接组合节点框架模型(CJ-FBSP),对3种考虑实际节点性能的框架模型开展了弹塑性时程分析,获得不同框架模型在地震波作用下的顶点位移时程曲线、层间位移角、塑性耗能及塑性铰分布等。结果表明:根据所提的弹簧刚度计算方法,可以很好地模拟TSP和FBSP裸钢梁节点的性能;同时,考虑栓钉剪切滑移和抗拔性能的连接方法,可准确地模拟组合节点的受力性能;3种节点框架模型的层间位移角均未超过规范限值(1/50);FBSP框架模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小于TSP框架模型但大于CJ-FBSP框架模型,且塑性耗能能力最强;CJ-FBSP框架由于有楼板的加强作用,塑性铰出铰率最小,塑性耗能能力较弱。
关键词
新型侧板加强型连接组合节点
宏观力学模型
层间位移角
弹塑性时程分析
Keywords
composite joint with novel side-plate reinforced connections
macro model
inter-story drift angle
elastic-plastic timehistory analysis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形件加强型节点PEC柱-钢梁组合框架层间倒塌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方有珍
王玉玺
钮荣斌
孙国华
机构
苏州科技学院江苏省结构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8-47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286,51078247)
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资助
江苏省高校首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研修计划
文摘
为研究T形件焊接加强型节点卷边PEC柱-钢梁组合框架层间倒塌机理,按1:2缩尺设计制作了1榀组合框架中间层子结构模型试件并进行拟静力试验,从试件受荷过程分析了组合框架中间层子结构的滞回特性、承载力、抗侧刚度、耗能能力、变形模式和倒塌破坏机构等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T形件焊接加强型连接方式增强了节点连接的刚度,实现了梁塑性铰位置远离节点区和结构梁端塑性屈服耗能的设计目标;T形件预拉对穿螺栓连接有效实现了节点域混凝土斜压带传力模式,相应降低了节点区的抗剪需求,更好满足了"强节点"的抗震要求;试件沿高度刚度分布均匀,试件整体水平位移表现为理想的倒三角弯剪型变形模式;试件结构的破坏模式为中间层T形件端部梁截面形成塑性铰的塑性倒塌机构,对应层间剪切角和节点连接转角均超过大震层间侧移限值1/30,且试件承载力未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试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倒塌性能.
关键词
新型
PEC柱
T形件焊接
加强型
节点
组合
框架层间子结构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倒塌机理
Keywords
Innovative PEC column
welded T-stud strengthened connection
interstory substructure of composite frame structure
low-cycle reserved loading test
collapse mechanism
分类号
TU375.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新型侧板加强型组合节点宏观模型的框架抗震性能
熊清清
周筱淋
张旺
吴文博
刘奥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T形件加强型节点PEC柱-钢梁组合框架层间倒塌机理试验研究
方有珍
王玉玺
钮荣斌
孙国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