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空冷支架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代慧娟 刘林 +1 位作者 赵立涛 白国良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8-114,共7页
随着火电厂大容量机组的出现,传统钢桁架+钢筋混凝土管柱形式的空冷支架结构已不能满足结构性能要求,实际工程中出现了钢斜撑+钢桁架+钢筋混凝土管柱的新型空冷支架结构体系。以三边悬挑新型空冷支架结构体系为例,建立SAP2000有限元模... 随着火电厂大容量机组的出现,传统钢桁架+钢筋混凝土管柱形式的空冷支架结构已不能满足结构性能要求,实际工程中出现了钢斜撑+钢桁架+钢筋混凝土管柱的新型空冷支架结构体系。以三边悬挑新型空冷支架结构体系为例,建立SAP2000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动力特性,并与传统结构体系进行了对比;通过反应谱及弹性时程分析,对比了地震作用计算结果的差异;建立ABAQUS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强度地震动输入下结构的整体变形性能及管柱变形性能。本文可为新型空冷支架结构体系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空冷支架结构体系 动力特性 地震作用 变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信息网的服务元体系结构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焱 郑俊辉 +1 位作者 易发胜 曾家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5-89,共5页
现有电力信息网构建在TCP/IP网络体系结构基础上,存在层间功能重叠、层次固定难以扩展和传输效率低等问题。针对上述弊端,提出一种电力信息网的新型体系结构,即服务元电力信息网。给出了它的节点模型、系统模型和协议设计。这种新型体... 现有电力信息网构建在TCP/IP网络体系结构基础上,存在层间功能重叠、层次固定难以扩展和传输效率低等问题。针对上述弊端,提出一种电力信息网的新型体系结构,即服务元电力信息网。给出了它的节点模型、系统模型和协议设计。这种新型体系结构摆脱了层次网络体系结构的束缚,具有简洁、高效、扩展性好的特点,为现有网络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信息网 新型体系结构 服务元 节点模型 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发展与建筑工业化 被引量:174
3
作者 严薇 曹永红 李国荣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131-136,共6页
通过对目前建筑施工现状的分析,提出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发展,不仅可以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关键。提出以技术创新为基点,对装配式结构体系的结构性能、施工方法、预制化生产等方面进行科研,对建筑工厂等相关企业... 通过对目前建筑施工现状的分析,提出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发展,不仅可以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关键。提出以技术创新为基点,对装配式结构体系的结构性能、施工方法、预制化生产等方面进行科研,对建筑工厂等相关企业进行流程再造,扬长避短,推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业化 新型装配式结构体系 流程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人字”支撑复合结构空间静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新玲 李娜 余兴华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16-19,33,共5页
针对用于代替黏土砖住宅结构的新型"人"字支撑复合结构进行了空间建模分析及其空间结构静力性能分析.通过建模分析,提出了空间楼板单向传力的建模方法,解决了有限元软件无法模拟单向板的问题.然后计算了新型复合结构在六种静... 针对用于代替黏土砖住宅结构的新型"人"字支撑复合结构进行了空间建模分析及其空间结构静力性能分析.通过建模分析,提出了空间楼板单向传力的建模方法,解决了有限元软件无法模拟单向板的问题.然后计算了新型复合结构在六种静力荷载组合工况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结果表明,空间复合结构在各种荷载组合工况下,其梁的最大挠度小于规范值,顶点最大水平位移及最大层间位移均小于框-剪结构的规范限值;梁、柱、支撑仅需要构造配筋,其受力主要考虑"恒载+满跨活载"及"恒载+0.9(风载+满跨活载)"组合工况.因此空间复合结构具有良好的刚度和受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结构体系 静力性能 有限元分析 复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结构住宅轻质墙体的节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新玲 余兴华 李娜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70-73,共4页
对复合结构住宅轻质墙体的板材及保温材料进行了选型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某住宅单元为例,对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及热惰性指标进行了验算与分析,提出了复合结构住宅的外墙,可选用两块粉煤灰轻质墙板作为墙体材料,内夹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温... 对复合结构住宅轻质墙体的板材及保温材料进行了选型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某住宅单元为例,对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及热惰性指标进行了验算与分析,提出了复合结构住宅的外墙,可选用两块粉煤灰轻质墙板作为墙体材料,内夹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温材料,可满足居住建筑新的节能标准65%的要求.同时,解决了外贴保温材料施工麻烦、强度要求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结构体系 墙体节能 复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灾模式的密肋复合墙结构的抗震设计
6
作者 贾穗子 袁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0-113,共4页
分灾模式下的抗震设计是一种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根据新型耗能结构体系———密肋复合墙结构独特的构造特点,探讨该结构体系遵循的分灾抗震设计原则.运用双重结构的概念,解析了密肋结构三道抗震防线的组成,并从结构动力学方程出发,利用... 分灾模式下的抗震设计是一种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根据新型耗能结构体系———密肋复合墙结构独特的构造特点,探讨该结构体系遵循的分灾抗震设计原则.运用双重结构的概念,解析了密肋结构三道抗震防线的组成,并从结构动力学方程出发,利用密肋结构三道防线的特点,分解结构刚度和阻尼,为实现结构的分灾控制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灾模式 新型耗能结构体系 密肋复合墙结构 多道抗震防线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结构墙体住宅的抗震性能研究
7
作者 余兴华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66-70,共5页
在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针对某一复合结构体系住宅模型进行了承载能力分析,对几种烈度地震作用下的振型进行研究,为复合结构住宅的设计及适用范围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新型结构体系 抗震性能 复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悬挂式单轨钢箱组合梁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8
作者 柳鸣 员帅伟 +1 位作者 祝兵 张振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0-97,共8页
悬挂式单轨是一种轻型、中速、低成本的新型轨道交通方式,结构轻盈、美观,但是当跨越河流、沟壑等障碍时,存在明显短板。从结构受力、运行安全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在斜拉桥的主梁上架设轨道墩柱和轨道梁的新型组合梁结构方案,突破常规悬... 悬挂式单轨是一种轻型、中速、低成本的新型轨道交通方式,结构轻盈、美观,但是当跨越河流、沟壑等障碍时,存在明显短板。从结构受力、运行安全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在斜拉桥的主梁上架设轨道墩柱和轨道梁的新型组合梁结构方案,突破常规悬挂式单轨跨越能力受限的壁垒。为研究斜拉桥主梁与轨道梁墩柱结合部位复杂的受力情况和传力路径,采用ANSYS软件分别建立钢箱梁区段和混凝土箱梁区段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钢箱梁区段,墩柱荷载主要传递给与之直接相连的横隔板以及中腹板,其中,横隔板受力比较均匀,中腹板受力主要集中在以墩柱为中心,半径约2 m的范围内,基本可以传递至钢梁底板。墩柱轴力的58%传递给与之直接相连的横隔板;墩柱横桥向弯矩的传递过程中,58.8%的剪力传递给与之直接相连的横隔板;墩柱顺桥向弯矩的传递过程中,53.4%的剪力传递给中腹板;混凝土箱梁区段,墩柱荷载主要传递给与之直接相连的混凝土腹板、横隔板。混凝土受力主要集中在以结合面为中心,半径约2 m的范围内,墩柱荷载在结合面以下约0.5 m的范围内基本完成传递,墩柱轴力的68.8%传递给与之直接相连的横隔板;墩柱横桥向弯矩的传递过程中,86.4%的剪力传递给与之直接相连的横隔板;墩柱顺桥向弯矩的传递过程中,44.6%的剪力传递给中腹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斜拉桥 钢箱组合梁 新型结构体系 墩梁连接处 传力路径 悬挂式单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计算:内涵及趋势 被引量:36
9
作者 过敏意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共7页
绿色计算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计算模式,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安全。绿色计算涉及系统结构、系统软件、并行分布式计算及计算机网络,它以保证计算系统的高效、可靠及提供普适... 绿色计算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计算模式,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安全。绿色计算涉及系统结构、系统软件、并行分布式计算及计算机网络,它以保证计算系统的高效、可靠及提供普适化服务为前提,以计算系统的低耗为目标,面向新型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包括云计算在内的新型计算模式,通过构建能耗感知的计算系统、网络互联环境和计算服务体系,为日益普适的个性化、多样化信息服务方式提供低耗支撑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计算 低功耗 新型体系结构 低能耗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TBM施工煤矿长距离斜井的技术挑战与展望 被引量:72
10
作者 何川 《隧道建设》 2014年第4期287-297,共11页
采用盾构/TBM修建深埋长距离斜井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对于缩短矿井建设周期,降低造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传统矿山法与盾构/TBM法的技术参数与经济指标进行全面比较,分析了盾构/TBM技术在煤矿矿井建设中的应用前景,介绍了盾构/TBM... 采用盾构/TBM修建深埋长距离斜井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对于缩短矿井建设周期,降低造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传统矿山法与盾构/TBM法的技术参数与经济指标进行全面比较,分析了盾构/TBM技术在煤矿矿井建设中的应用前景,介绍了盾构/TBM施工斜井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着重从盾构/TBM的选型与适应性、斜井井壁结构设计、复杂环境中施工等方面分析了盾构/TBM施工煤矿长距离斜井所面临的挑战,综述了近期开展的相关技术研究与进展,主要包括:双模式盾构/TBM的研制、新型井壁结构体系的构建和复杂条件施工时的处置技术等。最后,讨论了尚存的问题以及相关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斜井 新型井壁结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