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型产甲烷菌系提高极限含水油藏采收率技术
被引量:3
- 1
-
-
作者
丁明山
林军章
冯云
孙楠
王冠
巴燕
汪卫东
-
机构
中国石化微生物采油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
-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2-419,共8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油田采油生物制剂研发及应用”(2022YFC2105200)资助。
-
文摘
我国东部老油田已整体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呈含水上升快、采油速度低、水驱效益低等开发特征,现有提高采收率技术已无法实现原油的经济采出,亟需建立接替技术。为此,以胜利油田某聚驱后油藏为试验区,开展了油藏菌群结构分析、新型产甲烷菌系的激活产气、油藏适应性及驱油性能研究,探索新型产甲烷菌系在这类油藏的应用潜力。研究结果显示,试验区油藏具有丰富的石油烃降解菌,有利于生物气化技术的实施。模拟试验区油藏条件下,新型产甲烷菌系与油藏内源微生物有较好的相容性,90 d每克原油的产气量达到3.12 mmol,是单独激活油藏微生物产气量的4.5倍,且产生的气体中甲烷气占比达到78%。菌群结构分析显示,新型产甲烷菌系占比达到35.9%,是产气速率大幅提升的关键。适应性研究结果显示,在油藏温度低于65℃、原油黏度小于1 356 mPa·s条件下,新型产甲烷菌系均展示了良好的产气性能。利用实验室设计的物理模型,评价了该菌系产气提高驱油性能,结果显示,注入该菌系后产气作用有效动用了模型顶部的剩余油,极限含水条件下驱油效率提高5.4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物气化技术提高极限含水油藏采收率的机理。
-
关键词
甲烷气
生物气化
新型产甲烷菌系
提高采收率
极限含水油藏
-
Keywords
methane gas
biogasification
novel methane-producing bacterial strain
enhance oil recovery
ulti-mate water-cut reservoir
-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