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时期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新国画展品成果显豁之缘由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崔广晓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0-203,207,共5页
本文概括介绍了国民政府时期第二次全国美展新国画展品成果显豁的状况,并对造成这种与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截然不同结果的现象,从折衷思潮、评审角色、艺术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揭示了其缘由所在,从而为再现两次美展期间中国画... 本文概括介绍了国民政府时期第二次全国美展新国画展品成果显豁的状况,并对造成这种与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截然不同结果的现象,从折衷思潮、评审角色、艺术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揭示了其缘由所在,从而为再现两次美展期间中国画坛风气的变化,提供一个可供参证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政府时期 第二次全国美展会 新国画 折中主义思潮 美术史 缘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人文:审美的混沌——从卢禹舜的艺术探索看新国画艺术创作
2
作者 金元浦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6-59,共4页
某种因缘际会,读到卢禹舜先生的画作,被他作品中的奇特的表达,浑茫的氛围所吸引。卢禹舜在他的《八荒通神》、《道非云水、云水观道》、《月印万川》、《天地大美·心驰神往·笔随墨顺》、《天有风云物有神》一系列作品中大开大... 某种因缘际会,读到卢禹舜先生的画作,被他作品中的奇特的表达,浑茫的氛围所吸引。卢禹舜在他的《八荒通神》、《道非云水、云水观道》、《月印万川》、《天地大美·心驰神往·笔随墨顺》、《天有风云物有神》一系列作品中大开大合,既彰显出迥异他人、富于创新的人文内涵的"禹舜风格",也可以从中捕捉到他在艺术创作体验中达到的"审美的浑沌"的新境界。卢禹舜的唐人诗意系列,是他独具匠心,聚神静心,诚意创作的精品。中国传统意境的现代精巧诠释。他的《唐人诗意·精神家园》,表达了他通过唐人诗词寻找精神家园的执着努力。卢禹舜的大量国内外写生,是他作品系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正宗的中国技法中,见出西方绘画精神的吸纳,莫奈印象派的光影,立体派的构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艺术 国画创作 艺术创作 人文 审美的混沌 卢禹舜 中国传统意境 新国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初的新国画运动探析
3
作者 赵运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国画 绘画史 文人画 20世纪初 新国画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绘画的来世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丹青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9年第2期64-70,共7页
我喜欢“Still life”的中文译名,虽然“life”并不特指“物”.前年在塞尚回顾展展厅里瞧着他的一声不响的静物画,忽然想:所有画其实都是“静物”.法国人马尔罗对绘画的无言另有说法,他那本美术史著作《Voice of Si-lence》,中译即“沉... 我喜欢“Still life”的中文译名,虽然“life”并不特指“物”.前年在塞尚回顾展展厅里瞧着他的一声不响的静物画,忽然想:所有画其实都是“静物”.法国人马尔罗对绘画的无言另有说法,他那本美术史著作《Voice of Si-lence》,中译即“沉默的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实主义绘画 画册 静物画 新国画 董其昌 博尔赫斯 超现实主义 美术史 “画” 油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山月传》:漫漫情思满关山
5
作者 张奥列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77-78,共2页
时下传记文学日显生机,一批历史伟人、时代英才、社会名流,纷纷被入书立传,让人评说,或为楷模。在岭南文坛,我以为有三部传记文学不容忽视:一是老作家黄秋耘的自传体作品《风雨年华》,一是青年作家林贤治的三部曲《人间鲁迅》,再有一部... 时下传记文学日显生机,一批历史伟人、时代英才、社会名流,纷纷被入书立传,让人评说,或为楷模。在岭南文坛,我以为有三部传记文学不容忽视:一是老作家黄秋耘的自传体作品《风雨年华》,一是青年作家林贤治的三部曲《人间鲁迅》,再有一部,即是中年作家关振东的新著《情满关山——关山月传》(中同文联出版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山月 画家 岭南画派 新国画 传记文学 笔墨 林贤治 作家 山泉水 历史伟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屑为奴偏自裁”——石鲁艺术风格初探
6
作者 叶坚 《人文杂志》 1980年第4期55-59,共5页
石鲁是我国当代独树一帜的美术家。参加革命四十多年来,他为创造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强烈时代精神和个人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进行了勇敢地探索,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甚至几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前几年,日本参加主编世界... 石鲁是我国当代独树一帜的美术家。参加革命四十多年来,他为创造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强烈时代精神和个人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进行了勇敢地探索,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甚至几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前几年,日本参加主编世界美术全集的著名评论家来我国考察时,曾说在西安发现了“一位伟大的美术家”,就是石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风格 艺术独创 无法之法 国画 艺术个性 独特风格 中国气派 艺术探索 新国画 艺术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