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陈那新因明的论式支分探究
1
作者
阿旺丹增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新因明
论式
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藏传因明的发展、特点及其现状
被引量:
3
2
作者
阿旺旦增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81-83,共3页
关于这个问题,我拟分做三点来作个简单的介绍: 一、西藏旧因明的形成和新因明的形成及发展早在7世纪因明随同佛教传入西藏,最早翻译的因明著作是法称大师所著的《因明七论》中的《因滴论》、《观相属论》、《成他相续论》、《诤正理论》...
关于这个问题,我拟分做三点来作个简单的介绍: 一、西藏旧因明的形成和新因明的形成及发展早在7世纪因明随同佛教传入西藏,最早翻译的因明著作是法称大师所著的《因明七论》中的《因滴论》、《观相属论》、《成他相续论》、《诤正理论》等,是由当时的噶瓦拜则和梵德朗卡两位译师从梵文译成藏文的。在10世纪西藏佛教后弘期,班智达·苏达那热格西和译师夏玛森杰翻译了陈那大师的著作《集量论》和《集量论释》(陈那的自注)。此后西藏的著名大译师仁庆桑布的弟子玛·格瓦罗珠(1044——10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传
因明
西藏
藏传
因明
量论
正理论
翻译
发展
因明
学
新因明
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因明的为他、为自
被引量:
1
3
作者
徐东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6期63-67,共5页
为他(梵文Parrtha)和为自((Svrtha)是因明学中极为重要的思想。在因明家的著述中,能直接看出这点的就是他们在论述比量(anumna)时,都是分成为他比量和为自比量来进行的。其实,在因明学中的许多重要概念如同品、因三相等都是有为他与为...
为他(梵文Parrtha)和为自((Svrtha)是因明学中极为重要的思想。在因明家的著述中,能直接看出这点的就是他们在论述比量(anumna)时,都是分成为他比量和为自比量来进行的。其实,在因明学中的许多重要概念如同品、因三相等都是有为他与为自之分的。然而,这在因明研究中从来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在一些理论问题上产生了诸多的争议。本文仅以陈那的新因明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并以此向学界同仁请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他比量
因三相
量论
为自比量
异品
九句因
因明
论式
新因明
喻依
“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部填补空白的力作——沈剑英《因明学研究》推介
4
作者
郑奇
《学习与探索》
1985年第6期47-48,31,共3页
建国以来第一部系统研究因明学的学术著作——《因明学研究》已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了!因明,这门古老的学问,在几成绝学的境地中,终于又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这是令人欣慰的。
关键词
因明
学
新因明
因明
研究
学术著作
建国以来
印度
研究者
中国大百科全书
系统研究
逻辑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辩经形式语义学
5
作者
许春梅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2-92,163,164,共13页
以新因明为指导,用形式语义学方法,可以建立一套更为直观的辩经语义学。这套模型语义学,不仅适用于藏传辩经,也有助于深入研究新因明在辩经中的运用:(1)藏传辩经的语义模型是二叉树的正、反向叙述,集合了找正因和推理这两方面于整个辩...
以新因明为指导,用形式语义学方法,可以建立一套更为直观的辩经语义学。这套模型语义学,不仅适用于藏传辩经,也有助于深入研究新因明在辩经中的运用:(1)藏传辩经的语义模型是二叉树的正、反向叙述,集合了找正因和推理这两方面于整个辩经过程。一个好的辩经就是有结果、有输赢的辩经,本质上就是能找到两棵在根节点上相互矛盾的二叉树。(2)九句因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探讨任意两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的范式,而因三相理论则揭示了因明推理中正因所应具备的条件,这两个理论既有利于辩论者建立有利于推理的应成式,又有利于立论者快速识别正误与作答。(3)新因明将比量二分,明确区分悟者与被悟者,这在辩经过程中立论者与辩论者的角色、功能及所作等方面表现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因明
藏传辩经
辩经形式语义学
二叉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陈那新因明的论式支分探究
1
作者
阿旺丹增
机构
西藏大学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新因明
论式
支分
分类号
N [自然科学总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藏传因明的发展、特点及其现状
被引量:
3
2
作者
阿旺旦增
机构
西藏大学藏文系因明教研室
出处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81-83,共3页
文摘
关于这个问题,我拟分做三点来作个简单的介绍: 一、西藏旧因明的形成和新因明的形成及发展早在7世纪因明随同佛教传入西藏,最早翻译的因明著作是法称大师所著的《因明七论》中的《因滴论》、《观相属论》、《成他相续论》、《诤正理论》等,是由当时的噶瓦拜则和梵德朗卡两位译师从梵文译成藏文的。在10世纪西藏佛教后弘期,班智达·苏达那热格西和译师夏玛森杰翻译了陈那大师的著作《集量论》和《集量论释》(陈那的自注)。此后西藏的著名大译师仁庆桑布的弟子玛·格瓦罗珠(1044——1089)
关键词
汉传
因明
西藏
藏传
因明
量论
正理论
翻译
发展
因明
学
新因明
印度
分类号
K297.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因明的为他、为自
被引量:
1
3
作者
徐东来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6期63-67,共5页
文摘
为他(梵文Parrtha)和为自((Svrtha)是因明学中极为重要的思想。在因明家的著述中,能直接看出这点的就是他们在论述比量(anumna)时,都是分成为他比量和为自比量来进行的。其实,在因明学中的许多重要概念如同品、因三相等都是有为他与为自之分的。然而,这在因明研究中从来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在一些理论问题上产生了诸多的争议。本文仅以陈那的新因明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并以此向学界同仁请教。
关键词
为他比量
因三相
量论
为自比量
异品
九句因
因明
论式
新因明
喻依
“义”
分类号
B812 [哲学宗教—逻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部填补空白的力作——沈剑英《因明学研究》推介
4
作者
郑奇
机构
上海市教育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1985年第6期47-48,31,共3页
文摘
建国以来第一部系统研究因明学的学术著作——《因明学研究》已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了!因明,这门古老的学问,在几成绝学的境地中,终于又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这是令人欣慰的。
关键词
因明
学
新因明
因明
研究
学术著作
建国以来
印度
研究者
中国大百科全书
系统研究
逻辑史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辩经形式语义学
5
作者
许春梅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出处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2-92,163,164,共13页
文摘
以新因明为指导,用形式语义学方法,可以建立一套更为直观的辩经语义学。这套模型语义学,不仅适用于藏传辩经,也有助于深入研究新因明在辩经中的运用:(1)藏传辩经的语义模型是二叉树的正、反向叙述,集合了找正因和推理这两方面于整个辩经过程。一个好的辩经就是有结果、有输赢的辩经,本质上就是能找到两棵在根节点上相互矛盾的二叉树。(2)九句因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探讨任意两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的范式,而因三相理论则揭示了因明推理中正因所应具备的条件,这两个理论既有利于辩论者建立有利于推理的应成式,又有利于立论者快速识别正误与作答。(3)新因明将比量二分,明确区分悟者与被悟者,这在辩经过程中立论者与辩论者的角色、功能及所作等方面表现尤为明显。
关键词
新因明
藏传辩经
辩经形式语义学
二叉树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陈那新因明的论式支分探究
阿旺丹增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藏传因明的发展、特点及其现状
阿旺旦增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因明的为他、为自
徐东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一部填补空白的力作——沈剑英《因明学研究》推介
郑奇
《学习与探索》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辩经形式语义学
许春梅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