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国韦奇伍德陶瓷设计中的新古典主义风格 被引量:2
1
作者 谭静静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6-141,共6页
18世纪的英国,古典收藏之风大盛。皇宫贵族中这一好古的时尚趣味推动着艺术家们着迷与模仿古典艺术,古希腊罗马艺术被当时的艺术家奉为圭臬。陶瓷界借由这一新古典主义之风,使古希腊罗马艺术在陶瓷设计中再度兴起。英国韦奇伍德陶瓷作... 18世纪的英国,古典收藏之风大盛。皇宫贵族中这一好古的时尚趣味推动着艺术家们着迷与模仿古典艺术,古希腊罗马艺术被当时的艺术家奉为圭臬。陶瓷界借由这一新古典主义之风,使古希腊罗马艺术在陶瓷设计中再度兴起。英国韦奇伍德陶瓷作为18世纪陶瓷艺术设计领域最高成就的代表,在好古之风盛行时期独领风骚,对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做了近乎完美的诠释。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古典风格在韦奇伍德三大产品系列中的沿袭与传播展开论述,进一步探讨其工艺、装饰等艺术成就,引发我们从陶瓷设计的角度对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再认识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奇伍德 新古典主义风格 黑色玄武岩 碧玉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古典家具史论(十一) 法国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家具(续)——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前半期
2
作者 许美琪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7年第10期17-19,共3页
新古典主义时期欧洲家具风格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盛行于18世纪后半期(1760-1800年)的法国路易十六式、英国的亚当兄弟式、赫普尔怀特及谢拉顿式、美国的联邦时期家具等:另一个是流行于19世纪前期(1800-1830年)的法国执政内... 新古典主义时期欧洲家具风格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盛行于18世纪后半期(1760-1800年)的法国路易十六式、英国的亚当兄弟式、赫普尔怀特及谢拉顿式、美国的联邦时期家具等:另一个是流行于19世纪前期(1800-1830年)的法国执政内阁和帝政时期的帝政式、英国的摄政式、美国的邓肯·法夫式等。前期新古典主义式家具以法国的路易十六式为代表,后期则以帝政式为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新古典主义风格 执政内阁式 帝政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古典家具史论(十一) 法国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家具(续)——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前半期
3
作者 许美琪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7年第8期24-27,共4页
新古典主义时期欧洲家具风格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直行于18世纪后半期(1760-1800年)的法国路易十六式、英国的亚当兄弟式、赫普尔怀特及谢拉顿式、美国的联邦时期家具等;另一个是流行于19世纪前期(1800-1830年)的法国执政内... 新古典主义时期欧洲家具风格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直行于18世纪后半期(1760-1800年)的法国路易十六式、英国的亚当兄弟式、赫普尔怀特及谢拉顿式、美国的联邦时期家具等;另一个是流行于19世纪前期(1800-1830年)的法国执政内阁和帝政时期的帝政式、英国的摄政式、美国的邓肯·法夫式等。前期新古典主义式家具以法国的路易十六式为代表,后期则以帝政式为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新古典主义风格 执政内阁式 帝政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古典家具史论(十一) 法国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家具——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前半期
4
作者 许美琪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7年第6期14-16,共3页
新古典主义时期欧洲家具风格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盛行于18世纪后半期(1760-1800年)的法国路易十六式、英国的亚当兄弟式、赫普尔怀特及谢拉顿式、美国的联邦时期家具等;另一个是流行于19世纪前期(1800-1830年)的法国执政内... 新古典主义时期欧洲家具风格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盛行于18世纪后半期(1760-1800年)的法国路易十六式、英国的亚当兄弟式、赫普尔怀特及谢拉顿式、美国的联邦时期家具等;另一个是流行于19世纪前期(1800-1830年)的法国执政内阁和帝政时期的帝政式、英国的摄政式、美国的邓肯·法夫式等。前期新古典主义式家具以法国的路易十六式为代表,后期则以帝政式为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新古典主义风格 执政内阁式 帝政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斯曼《小奏鸣曲——为大管与钢琴而作》音乐语言特征及演奏表现探析
5
作者 杨玲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69,共8页
波兰作曲家A·坦斯曼于1952年创作了一首《小奏鸣曲——为大管与钢琴而作》。作品结构凝练,三个短小的乐章虽各有不同的音乐性格特征,但又浑然一体。在音乐语言上,这部作品显现出强烈的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与音乐元素多元化的特征,... 波兰作曲家A·坦斯曼于1952年创作了一首《小奏鸣曲——为大管与钢琴而作》。作品结构凝练,三个短小的乐章虽各有不同的音乐性格特征,但又浑然一体。在音乐语言上,这部作品显现出强烈的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与音乐元素多元化的特征,包括作品旋律中不同时期东西方调式调性的运用、三音音列和五度音程动机的贯穿使用、复杂多变的多节拍、复节拍的运用,以及对巴洛克时期作曲技法的灵活驾驭。在分析作品音乐语言风格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演奏者在合作演奏这首大管与钢琴的现代经典作品时,如何结合作品创作技法和特征,运用恰当的演奏技巧,准确表现出这部作品的音乐形象以及性格特征。作为一名演奏者,了解作品的音乐语言特征对于正确演奏这部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斯曼 《小奏鸣曲——为大管和钢琴而作》 大管独奏:木管室内乐:新古典主义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