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历史因果论视角下术语“face”的跨文化旅行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娟 陈新仁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7-142,共6页
术语的跨文化旅行现象日渐引发学者的关注,但从语言哲学的高度加以解读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有必要引入新历史因果论探讨语用学术语"face"的起源和发展。新历史因果论结合了Frege,Russell等哲学家的描述语理论和Kripke-Putna... 术语的跨文化旅行现象日渐引发学者的关注,但从语言哲学的高度加以解读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有必要引入新历史因果论探讨语用学术语"face"的起源和发展。新历史因果论结合了Frege,Russell等哲学家的描述语理论和Kripke-Putnam因果论,但不是两个理论的简单叠加,而是融入了基于内在论的描述语理论中所强调的知识这一核心,认为知识和社会历史因素在指称固定和指称传播的历史链条关系中共同起作用。基于此,发端于中西方、最初拥有不同内涵和外延的"face"这一术语,随着对外贸易发展以及学术交流增多经历了跨文化旅行,而该术语的指称借用和传播过程可以印证新历史因果论的解释力。通过新历史因果论视角下对"face"术语的跨文化解读,可以揭示语言学界对该术语使用的普遍性和适切性存在争议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语 新历史因果论 面子 跨文化旅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