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新南方”到“印太”:韩国“印太战略”的延续与变化
被引量:
11
1
作者
詹德斌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8-137,159,共21页
2022年12月尹锡悦政府公布了其首份“印太战略”。这是韩国首次制定和发表同时冠以“印太”和“战略”两个词的区域性外交政策。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印太战略”承袭了文在寅政府出台的“新南方政策”的诸多内容,如将东盟视为核心对象,...
2022年12月尹锡悦政府公布了其首份“印太战略”。这是韩国首次制定和发表同时冠以“印太”和“战略”两个词的区域性外交政策。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印太战略”承袭了文在寅政府出台的“新南方政策”的诸多内容,如将东盟视为核心对象,将经贸视为核心领域,将包容视为核心原则,将繁荣与和平视为核心目标等,但“印太战略”更加偏重“价值观外交”,更加强调安全合作,更加强调主动塑造符合韩国认知的地区秩序。为此,韩国积极巩固韩美同盟,恢复韩日合作,深化与东盟、太平洋岛国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双边关系,同时积极参与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蓝色太平洋伙伴”“芯片四方联盟”,加强美日韩、韩日澳新等小多边合作,推动加入“四方安全对话”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韩国的“印太战略”也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局限,因为它设定了超过自身能力的目标,也难以跳出作为分裂的半岛国家需要优先处理自身的问题,同时需要与周边大国都保持密切关系的宿命。韩国“印太战略”过度替美国摇旗呐喊,削弱对华关系,最终可能助长地区对峙和分裂,伤及韩国自身,并使成为“全球枢纽国家”变成一句口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太战略
印度太平洋地区
新南方政策
韩国
美国
中韩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新南方”到“印太”:韩国“印太战略”的延续与变化
被引量:
11
1
作者
詹德斌
机构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关系学系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
出处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8-137,159,共2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美国对朝鲜半岛政策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1945-2001)”(项目编号:21&ZD24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2022年12月尹锡悦政府公布了其首份“印太战略”。这是韩国首次制定和发表同时冠以“印太”和“战略”两个词的区域性外交政策。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印太战略”承袭了文在寅政府出台的“新南方政策”的诸多内容,如将东盟视为核心对象,将经贸视为核心领域,将包容视为核心原则,将繁荣与和平视为核心目标等,但“印太战略”更加偏重“价值观外交”,更加强调安全合作,更加强调主动塑造符合韩国认知的地区秩序。为此,韩国积极巩固韩美同盟,恢复韩日合作,深化与东盟、太平洋岛国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双边关系,同时积极参与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蓝色太平洋伙伴”“芯片四方联盟”,加强美日韩、韩日澳新等小多边合作,推动加入“四方安全对话”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韩国的“印太战略”也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局限,因为它设定了超过自身能力的目标,也难以跳出作为分裂的半岛国家需要优先处理自身的问题,同时需要与周边大国都保持密切关系的宿命。韩国“印太战略”过度替美国摇旗呐喊,削弱对华关系,最终可能助长地区对峙和分裂,伤及韩国自身,并使成为“全球枢纽国家”变成一句口号。
关键词
印太战略
印度太平洋地区
新南方政策
韩国
美国
中韩关系
Keywords
Indo-Pacific strategy
the Indo-Pacific region
New Southern Policy
South Korea
the United States
China-South Korea relations
分类号
D50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新南方”到“印太”:韩国“印太战略”的延续与变化
詹德斌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