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华日报》青年抗战动员及影响研究 |
户可英
胡万钦
|
《传媒论坛》
|
2025 |
0 |
|
2
|
解放战争时期《新华日报》(太岳版)的民众动员 |
黄倩荣
|
《中国军转民》
|
2025 |
0 |
|
3
|
1938年至1941年的《新华日报》与四川版画 |
林涌
|
《天工》
|
2024 |
0 |
|
4
|
探索"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办报路线 ——重庆《新华日报》对《解放日报》改版的响应及其影响 |
陈龙
|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
2020 |
6
|
|
5
|
《新华日报》的鲁迅纪念 |
王学振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6
|
从《新华日报》、《群众》周刊看抗战时期的郭沫若 |
廖永祥
陶月初
|
《郭沫若学刊》
|
1990 |
1
|
|
7
|
郭沫若与《新华日报》 |
向纯武
|
《郭沫若学刊》
|
1989 |
1
|
|
8
|
《新华日报》与王明的错误 |
贺金浦
|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
1989 |
0 |
|
9
|
一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新华日报》代论 |
廖永祥
|
《郭沫若学刊》
|
1998 |
0 |
|
10
|
有关郭沫若与《新华日报》《群众》周刊的资料 |
廖永祥
陶月初
|
《郭沫若学刊》
|
1990 |
0 |
|
11
|
新华日报迎来老印刷机,将“重现”1938年创刊号 |
无
|
《广东印刷》
|
2021 |
0 |
|
12
|
四十年代《新华日报》和《大公报》三次论战述评 |
穆欣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2
|
|
13
|
《新华日报》报人群体对马列著作的翻译与宣传 |
张书颜
张雪梅
魏新丽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4
|
《新华日报》新闻报道中的郭沫若形象 |
张映竹
张建锋
|
《郭沫若学刊》
|
2023 |
0 |
|
15
|
《新华日报》与《甲申三百年祭》 |
廖永祥
|
《郭沫若学刊》
|
1994 |
2
|
|
16
|
《新华日报》的抗战图像动员 |
王萍
|
《传媒论坛》
|
2023 |
0 |
|
17
|
打造报业经济发展的新平台——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新印务基地落成 |
|
《印刷技术》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8
|
试论1938-1941年美国政府的援华活动——以《新华日报》为视角 |
王梦倩
|
《榆林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9
|
全面抗战初期《新华日报》统战宣传策略分析 |
颜春龙
马奕辰
|
《新闻论坛》
|
2023 |
0 |
|
20
|
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川版画与报刊研究——以《新华日报》为例 |
林涌
|
《文学艺术周刊》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