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胜SARS的新医学模式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徐玉梅 李恩昌 +1 位作者 张春 于晓原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3年第5期6-9,共4页
在抗击SARS的过程中 ,在没有疫苗和特异性药物、人群还没有形成免疫屏障的情况下 ,党和政府及时、果断的采取措施 ,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因素入手 ,采取强有力的防治措施 ,使疫情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遏制。这是现代医学模式的一次具... 在抗击SARS的过程中 ,在没有疫苗和特异性药物、人群还没有形成免疫屏障的情况下 ,党和政府及时、果断的采取措施 ,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因素入手 ,采取强有力的防治措施 ,使疫情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遏制。这是现代医学模式的一次具体实践。它必将为以后的疾病防治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经验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新医学模式 防治措施 免疫屏障 非典型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新医学模式指导下预防碘缺乏病 被引量:7
2
作者 钱明 王栋 《医学与哲学》 2000年第8期11-13,共3页
碘缺乏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是最大的、可预防的智力损伤因素。通过“社会动员” ,推动防治碘缺乏病 (IDD)“轮子”运转 ,使我国消除IDD事业有了巨大进步。目前存在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到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 。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碘缺乏病 预防 新医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护理与新医学模式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康凤 《医学与哲学》 2000年第8期18-20,共3页
整体护理作为当代护理的基本工作模式和护理学发展的基本趋势 ,是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直接相联系的。在临床护理中 ,落实新医学模式 ,是推行整体护理所必需的。在整体护理中落实新医学模式应从转变护理人员观念、整体护理规范... 整体护理作为当代护理的基本工作模式和护理学发展的基本趋势 ,是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直接相联系的。在临床护理中 ,落实新医学模式 ,是推行整体护理所必需的。在整体护理中落实新医学模式应从转变护理人员观念、整体护理规范化、改变护理队伍的知识和技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新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医学模式下我国医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芳林 叶传忠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1年第1期31-31,33,共2页
新医学模式对医学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我国医学教育尚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现状进行分析 。
关键词 医学教育 新医学模式 中国 人才培养 综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序或嬗变:新医学模式下医务社工生命伦理的修正逻辑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晨 高达峰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第9期1108-1115,共8页
现代哲学和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医学模式的转型,医学概念变革引发人们对医疗服务伦理抉择的思考。医务社会工作者作为医疗服务团队中的重要角色对患者诊治选择及效果的影响不可忽视。因此,重新审视由来已久的伦理等级次序具有必要性。梳理... 现代哲学和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医学模式的转型,医学概念变革引发人们对医疗服务伦理抉择的思考。医务社会工作者作为医疗服务团队中的重要角色对患者诊治选择及效果的影响不可忽视。因此,重新审视由来已久的伦理等级次序具有必要性。梳理了医学模式转变的思想渊源,反思现有伦理原则次序筛查在医疗场域的适用性。运用新医学模式中生命健康框架,提出最高原则生命健康的三维测量原则或再序伦理原则次序以适应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伦理实践需要。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演进,医疗场域中的服务伦理抉择应革新社会工作领域现有的伦理原则筛查办法,寻求医学伦理与医务社会工作伦理的耦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学模式 生命伦理 医务社工 原则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病房的装饰要适应新医学模式的转变 被引量:1
6
作者 邝杰民 《中国医院管理》 1988年第7期49-,共1页
目前,儿科病房的布局和装饰大多与成人病房无区别,纯白的单调颜色使患儿进入病房便产生恐惧和不安。
关键词 儿科病房 新医学模式 纯白 医疗质量 治疗场所 身心状态 沁州 孟里 入院人数 儿童自行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用妇产科杂志》新医学卡片期刊文摘
7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C001-C008,共8页
关键词 《实用妇产科杂志》 新医学卡片 期刊 文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医学模式下的工企医院改革
8
作者 雷元黄 《中国医院管理》 1987年第12期45-,共1页
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但是。
关键词 医院改革 新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卫生保健工作 预防保健 临床医疗 卫生资源 出院人数 卫生科 医院职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医学模式对医学伦理学的影响
9
作者 李春元 《中国医院管理》 1987年第10期32-,共1页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很多学者发现心理、社会因素对人们的健康和疾病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出现了社会医学和心理学同医学相结合的趋势,进而形成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使人们对健康和疾病有了新的认识。即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而是身体上。
关键词 新医学模式 医学伦理学 社会因素 社会医学 人的社会属性 医疗卫生机构 医疗实践 希波克拉底 完好状态 基本着眼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10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第5期682-682,共1页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是由中国医师协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性科技期刊,月刊,每期96页,大16开本,每期定价12元,邮发代号:48—173,欢迎广大读者、作者及时到当地邮局订阅《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是由中国医师协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性科技期刊,月刊,每期96页,大16开本,每期定价12元,邮发代号:48—173,欢迎广大读者、作者及时到当地邮局订阅《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或直接寄款到编辑部订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师协会 新医学 征订启事 杂志 临床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征稿 科技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征稿启事
11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5期897-897,共1页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出版,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由中国医师协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性科技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45-1365/R,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4-3...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出版,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由中国医师协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性科技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45-1365/R,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4-3806,邮发代号为48-173,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报道国内外医学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传播医学科学的最新理论和信息,交流医学科学的最新经验,介绍医学科学的最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师协会 新医学 征稿启事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杂志 临床 计划生育委员会 医学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医学模式与健康道德浅议
12
作者 袁光荣 《中国医学伦理学》 1990年第6期42-,45,共2页
新医学模式也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它克服了生物医学模式忽视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缺陷,把人作为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内的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全面系统地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各方面,来综合认识人类... 新医学模式也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它克服了生物医学模式忽视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缺陷,把人作为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内的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全面系统地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各方面,来综合认识人类的健康和疾病,并采取综合性措施防治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学模式 社会因素 人类健康影响 生物因素 生态系统的组成 综合性措施 社会环境 医学伦理学 心理因素 现代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13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5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医师协会 新医学 征订启事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杂志 临床 中华人民共和国 闻出版总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征稿启事
14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年第5期579-579,共1页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出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由中国医师协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性科技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45—1365/...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出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由中国医师协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性科技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45—1365/R,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4—3806,邮发代号为48—173,国内外公开发行。栏目设置:专家特稿、基金课题报告、博硕论坛、临床研究、技术创新、护理研讨、短篇报道、循证医学、新进展综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师协会 临床研究 新医学 征稿启事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计划生育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的伦理治理要点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平 李红娟 +3 位作者 李晓京 张秀英 张琼阁 王宏宇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4,共6页
当前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中存在未知风险高等伦理问题,医疗机构需建立新技术管理制度,包括明确新技术概念、新技术评估准入机制和伦理管理制度。伦理审查委员会也应该根据所在医疗机构新技术发展方向,完善伦理委员会管理制度和伦理... 当前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中存在未知风险高等伦理问题,医疗机构需建立新技术管理制度,包括明确新技术概念、新技术评估准入机制和伦理管理制度。伦理审查委员会也应该根据所在医疗机构新技术发展方向,完善伦理委员会管理制度和伦理审查委员会成员专业组成,提高伦理委员对生物医学新技术的评审能力,初审阶段加大对新技术伦理风险的评估并加强应急预案制定的要求,按照新技术风险等级设定跟踪审查频率。伦理审查委员会应与医务管理部门一同制定本机构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伦理规范化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全员培训,以推进医务工作者了解生物医学技术的管理要求。不同类型的生物医学新技术存在不同的伦理风险,医疗机构的医务管理部门和伦理审查委员会应根据新技术类型特点制定相应的具体管理规则,但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的生物医学新技术刚刚进入临床时,往往均存在技术使用的公平性与正义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技术 临床应用 患者保护 伦理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医学高新技术发展方略刍议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治政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共7页
种种情况表明,当代医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它与以往那种在人类原质自然生命基础上对身体不适和缺陷进行治理与调节的高新技术不同,而是从分子、亚分子层次着眼认识和诊治疾病,利用新技术提供的种种技术手段,改造或制造人体组织... 种种情况表明,当代医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它与以往那种在人类原质自然生命基础上对身体不适和缺陷进行治理与调节的高新技术不同,而是从分子、亚分子层次着眼认识和诊治疾病,利用新技术提供的种种技术手段,改造或制造人体组织、脏器或制造人体生命,并表现为不同形态、具有多种特点的新质医学高新技术。发展医学高新技术的方略是:坚持和服务于医学宗旨;区别高新技术的价值和意义的不同并分别对待;攻克重、危、难疾病与促进全民健康目标并举;择优选择;同时不逾越生命神圣与尊严、尊重自然法则的底线;倡导理性创新;遵从技术谦逊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技术 自然实体 人工实体 理性创 技术谦逊主义 稳态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技术发展的新阶段:医学新质高技术 被引量:9
17
作者 杜治政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共9页
当今医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以人工制造、再生、合成、增强人体组织和器官,甚或再造生命体为主要特征的医学新质高技术的阶段;经验的医学、实验和循证的医学和新质技术的医学三者并存,可能是当今和以后医学发展的总体框架;与... 当今医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以人工制造、再生、合成、增强人体组织和器官,甚或再造生命体为主要特征的医学新质高技术的阶段;经验的医学、实验和循证的医学和新质技术的医学三者并存,可能是当今和以后医学发展的总体框架;与原先的医学相比,医学新质高技术有其自身的内涵和特点、构成基础也有不同,实践的后果和影响是复杂而且多维的;人造生命和人造人虽紧密相连但是不同质的;尽管人造人在未来也许在某些方面逼近真实,但自然人与人造人的界限仍是无法抹杀的;人造生命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得到伦理学的辩护,但人造人类生命则是否定的;医学新质高技术只有在若干根本性伦理规约限度内纵横驰骋,方能造福于人类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质高技术 合成生物学 人造生命 去自然化 人与自然共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理论视域下医学新质高技术的伦理审视与应对
18
作者 刘俊荣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共7页
医学新质技术与原质技术相比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如自我生成、复制、扩增、变异和繁殖等特征,能够通过与生命系统的内在机制深度交互,动态适应环境变化,并在不同尺度上自主干预生命过程。其对自然生命的干预造成了生命界定的模糊化,并对... 医学新质技术与原质技术相比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如自我生成、复制、扩增、变异和繁殖等特征,能够通过与生命系统的内在机制深度交互,动态适应环境变化,并在不同尺度上自主干预生命过程。其对自然生命的干预造成了生命界定的模糊化,并对生物安全、生命尊严、人格同一性等带来了更强、更多的伦理挑战。从身体理论的视角对其加以诠释和应对,不仅有助于消解生命界定的模糊化,回归人的具身性生命,而且有助于做好源头治理,推进伦理先行,强化伦理意识,筑牢伦理底线,严格复核机制,推进全球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理论 医学质高技术 医学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新质高技术伦理风险的预期管控刍议
19
作者 汪琛 徐飞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11,39,共5页
随着医学新质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引发的伦理风险呈现出系统性、不可逆性与代际延续性等新特征,传统“事后纠偏”的被动治理面临严峻挑战。预期治理理论为弥合技术创新与伦理秩序的矛盾提供了新的路径,主张在技术研发初期嵌入伦理反思,... 随着医学新质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引发的伦理风险呈现出系统性、不可逆性与代际延续性等新特征,传统“事后纠偏”的被动治理面临严峻挑战。预期治理理论为弥合技术创新与伦理秩序的矛盾提供了新的路径,主张在技术研发初期嵌入伦理反思,通过预见机制识别潜在风险、参与机制凝聚多元主体共识、整合机制实现动态反馈,构建起技术与社会协同演化的韧性治理生态。医学技术发展不应僭越人性的神圣性边界,唯有在预见性治理中恪守“人是目的”的伦理底线并将其转化为可操作性的管控方案,方能使其真正服务于生命尊严的守护,而非沦为资本与极端工具理性的拥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质高技术 预期管控 医学伦理 风险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新质高技术阶段生产力三要素的新内涵及伦理挑战--以医疗人工智能为例
20
作者 孔青青 王小丁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17,共6页
医学新质高技术是当今医学技术发展的新阶段,此阶段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及劳动对象分别以人机协同、算法+模型、数字化的新形态呈现,“人机协同”的劳动者具有人机协同的三重风险;“算法+模型”的劳动资料具有算法模型与实践价值对齐困境... 医学新质高技术是当今医学技术发展的新阶段,此阶段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及劳动对象分别以人机协同、算法+模型、数字化的新形态呈现,“人机协同”的劳动者具有人机协同的三重风险;“算法+模型”的劳动资料具有算法模型与实践价值对齐困境;“数字化”的劳动对象面临人本主义消解的危机。在分析以上伦理挑战后提出赋能智能延时效用、搭建共享心智模型、增加叙事数据信息等伦理治理路径,旨在推动医疗人工智能向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质高技术 质生产力 医疗人工智能 医学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