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世纪语境中如何理解新加坡式“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1
作者 王凤才 江文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191,共9页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为了反抗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新加坡的两个社会主义阵营(费边社会主义与左翼社会主义)曾经进行过合作。60年代后,随着人民行动党从中左政党转变为右翼政党,从人民行动党中分离出来的“社会主义阵线”的政治立场却...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为了反抗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新加坡的两个社会主义阵营(费边社会主义与左翼社会主义)曾经进行过合作。60年代后,随着人民行动党从中左政党转变为右翼政党,从人民行动党中分离出来的“社会主义阵线”的政治立场却越来越激进。然而,七八十年代,“社会主义阵线”影响式微,1988年加入新加坡工人党,标志着“社会主义阵线”在新加坡的政治实践宣告失败。在新加坡占主导地位的人民行动党则转变了自己的政治实践理念——从“费边社会主义”转向新加坡式“社会主义”。就实质而言,这不过是一种披着“社会主义”外衣的“国家资本主义”。尽管新加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但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新加坡社会矛盾日益严重,新加坡式“社会主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加坡社会危机。新加坡式“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借鉴和警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语境 费边社会主义 左翼社会主义 新加坡式“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源式发展道路
2
作者 李笑宇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2,共10页
民主是现代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内源式政治发展应当具备独立的领导核心、制定合理的战略、应对多元的挑战、选择改革的路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新形态,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是现代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内源式政治发展应当具备独立的领导核心、制定合理的战略、应对多元的挑战、选择改革的路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新形态,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走出了一条内源式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总体逻辑是中国共产党统筹总揽现代化进程,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现实治理需要,通过宏观主导与微观调适的渐进改革路径推动民主政治的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并维系秩序的相对稳定。它确立了以政党力量为主导的领导主体,实行了以发展绩效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实施了以统筹兼顾为核心的应变策略,选择了以渐进变革为原则的改革路径,实现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政治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现代化 内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跟进式”培育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薛健飞 浦玉忠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3-136,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跟进式"培育,就是紧紧围绕培育目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引导国民"做什么人"和"怎样做人"为主线,遵循个人成长成才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跟进式"培育,就是紧紧围绕培育目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引导国民"做什么人"和"怎样做人"为主线,遵循个人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规律,使培育对象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步伐,顺应社会新形势,不断引导和满足国民不断变化发展的思想、需要和兴趣,不断创新喜闻乐见的教育手段,各主体间互动共进,为国民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主体际平等交往和人文关怀教育,使培育对象成为自我渴望、家庭期望、社会需要和国家希望的"有用之才",从而使培育过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它是以"跟进式"培育为视角,来自于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实践转化"原则,力图构建一套集理念、方法与实践于一体的创新培育体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生根"打开新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跟进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的民主社会主义 被引量:4
4
作者 韦红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8-120,共3页
新加坡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融合 ,它强调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高速发展经济 ,再通过社会主义的重新分配实现社会公正与平等。为保证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实现 ,新加坡的民主社会主义者对“民主”作出了具有东方... 新加坡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融合 ,它强调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高速发展经济 ,再通过社会主义的重新分配实现社会公正与平等。为保证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实现 ,新加坡的民主社会主义者对“民主”作出了具有东方特色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民主社会主义 发展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虚拟社会中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跟进式培育探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薛健飞 浦玉忠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12-17,89,共6页
网络虚拟社会中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跟进式培育秉承以人为本、交往实践的理论原则,力图构建集内容、目标、方式、制度为一体的"跟进式"培养模式,即跟进内容,围绕青年,确保网络虚拟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导可学;跟... 网络虚拟社会中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跟进式培育秉承以人为本、交往实践的理论原则,力图构建集内容、目标、方式、制度为一体的"跟进式"培养模式,即跟进内容,围绕青年,确保网络虚拟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导可学;跟进目标,服务青年,确保网络虚拟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转可用;跟进方式,亲近青年,确保网络虚拟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听可感;跟进制度,保障青年,确保网络虚拟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敬可管。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青年的精神支柱、价值追求及理想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虚拟社会 青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跟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跟进式教育”的逻辑意蕴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萍 薛建飞 浦玉忠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9-121,共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了个体、社会与国家内在统一的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跟进式教育"之间表现了抽象概念与具体实践之间的逻辑意蕴,反映了抽象概念到具体概念的思维认识过程,体现了价值导引与模式建构的逻辑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了个体、社会与国家内在统一的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跟进式教育"之间表现了抽象概念与具体实践之间的逻辑意蕴,反映了抽象概念到具体概念的思维认识过程,体现了价值导引与模式建构的逻辑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跟进教育 逻辑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风险与道路内生——试错式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红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3,共7页
试错式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重要方法。试错式改革不仅有利于降低中国政府政策运行的风险成本,规避政治和经济上的浪漫主义可能带来的种种"陷阱",而且有助于克服有限理性的信息偏差,在"试验&qu... 试错式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重要方法。试错式改革不仅有利于降低中国政府政策运行的风险成本,规避政治和经济上的浪漫主义可能带来的种种"陷阱",而且有助于克服有限理性的信息偏差,在"试验"中探寻"对"与"错",并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生。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看,试错式改革是一种将缺乏中国具体语境或者缺乏制度环境的政府"顶层设计"予以"问题化"处理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低风险 道路内生 试错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培育的理论链接与模式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沈杰 浦玉忠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共6页
从理论本质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质上是教育过程中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特殊的交往实践活动。跟进式培育坚持主体间性原则,肯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中介价值,是一种"主体-客体-主体"的教育交往实践模式。马... 从理论本质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质上是教育过程中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特殊的交往实践活动。跟进式培育坚持主体间性原则,肯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中介价值,是一种"主体-客体-主体"的教育交往实践模式。马克思交往实践理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跟进式培育二者之间理论"应然"的依据,同时为二者学理的"必然"兼容提供了可能。具体来说,二者之间具备多个理论交集和同质模式:从核心价值理念的历史变迁演绎两者秉承以人为本的现实遭遇;从马克思交往实践的理论溯源寻找两者学术机理的深度兼容;从价值本质的深入剖析追溯两者价值取向的高度契合;从模式的选择与创新试求两者统一结合的耦合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跟进培育 以人为本 学理兼容 价值与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消费模式: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被引量:5
9
作者 牛文浩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7-59,共3页
当前,我国消费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被异化为"病态式消费"模式,这使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遭到了严重破坏,甚至生态系统也面临着崩溃的危险。我国新富群体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念,加上西方消费主义影响,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 当前,我国消费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被异化为"病态式消费"模式,这使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遭到了严重破坏,甚至生态系统也面临着崩溃的危险。我国新富群体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念,加上西方消费主义影响,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实践证明,只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克制消费欲望、调整消费行为,才能建立生态消费模式,才能符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 病态消费 生态消费模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民主社会主义理论述要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云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8-42,共5页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主要领导人李光耀早在留学英国期间,在寻求改变现状的政治理想时,便接受了英国工党的理论基础,即民主社会主义。行动党于1954年11月21日成立,党的纲领主张奉行“非共、非暴力的民主社会主义”。现将该党的民主社会主...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主要领导人李光耀早在留学英国期间,在寻求改变现状的政治理想时,便接受了英国工党的理论基础,即民主社会主义。行动党于1954年11月21日成立,党的纲领主张奉行“非共、非暴力的民主社会主义”。现将该党的民主社会主义理论概述如下: 1 李光耀阐释他的理想社会“是人人平等,即使不能在最终的成就方而完全平等,至少要在谋求同样的教育,成就和报酬方面得到平等的机会。”([英]亚历克斯·乔西:《李光耀》,上海人民出版杜1976年版,第63页)李光耀认为,民主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实现公平和正义,“作为民主社会主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社会主义 李光耀 新加坡 述要 行动 资本主义 亚非拉国家 不发达国家 纪律 天然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及其“民主社会主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泽森 《社会主义研究》 1984年第1期70-72,共3页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成立于1954年11月。据该党主席杜进才的解释,这个党之所以称为人民行动党,主要是因为:它是“人民的党”,而“行动”这个字眼,则是从“联合行动议会”这一机构名称中取用的。新加坡原为马来亚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824年沦...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成立于1954年11月。据该党主席杜进才的解释,这个党之所以称为人民行动党,主要是因为:它是“人民的党”,而“行动”这个字眼,则是从“联合行动议会”这一机构名称中取用的。新加坡原为马来亚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46年4月,英国将新加坡划为“直辖殖民地”。1959年6月3日,在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形势下,英国殖民当局被迫同意新加坡成立自治邦,实行内部自治,但英国仍保留国防、外交等权力,在很大程度上仍旧控制着新加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行动党 新加坡 民主社会主义 李光耀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国家 民族独立运动 马来亚 殖民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道德现实的“问题式”研究——评黄明理著《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
12
作者 丁妍 王建华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4-205,共2页
道德信仰问题是当代伦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深层理论问题,也是当今我国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曾吸引不少学者的研究兴趣。改革开放以来,道德生活在经历了痛苦的阵痛后,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势态,如2001年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 道德信仰问题是当代伦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深层理论问题,也是当今我国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曾吸引不少学者的研究兴趣。改革开放以来,道德生活在经历了痛苦的阵痛后,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势态,如2001年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述:“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人人心,为人民服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蔚然成风,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看不到这些积极的进步的主流,就会以偏概全,就会走向庸人自扰的无病呻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思想 道德信仰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问题 黄明理 健康生活方 精神文明建设 为人民服务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德育的“跟进式”路径 被引量:12
13
作者 浦玉忠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1期111-118,共8页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和时代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德育,赋予人才培养时代元素和精神力量,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德育的实践规律,找准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做到&q...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和时代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德育,赋予人才培养时代元素和精神力量,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德育的实践规律,找准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在"跟进式"教育理念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德育工作,需要做到全过程、全领域、全方位,同时结合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形成完整、循环的德育模式,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跟进 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两种路径——兼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颢瀚 章寿荣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共5页
本文提出要改变农村向城市转移人口的单一路径的城市化思路,代之以移地式城市化与就地式城市化相结合的两种路径。这两种路径从全国范围看,应当同时推进,共同发展;从城市化的长期趋势看,应以移地式城市化为主导。就地式城市化也是建设... 本文提出要改变农村向城市转移人口的单一路径的城市化思路,代之以移地式城市化与就地式城市化相结合的两种路径。这两种路径从全国范围看,应当同时推进,共同发展;从城市化的长期趋势看,应以移地式城市化为主导。就地式城市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路径。分析了移地式城市化与就地式城市化的基本内涵和辩证关系,提出了移地式城市化与就地式城市化的政策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地城市化 就地城市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国有企业改革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被引量:1
15
作者 钱津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0,共6页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的国有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剥削制度,由于不存在剥削,因此国有企业能够比非公有制企业的效率更高。但国有企业在世界上不是普遍存在的,即只能在少数的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存在。现在,新加坡共和国还不是...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的国有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剥削制度,由于不存在剥削,因此国有企业能够比非公有制企业的效率更高。但国有企业在世界上不是普遍存在的,即只能在少数的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存在。现在,新加坡共和国还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不可能有任何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企业,事实上所有的新加坡政府办的企业都是公营企业,而且还都被西方国家认为是很不规范的公营企业。因而,中国改革国有企业不可能学习新加坡模式,中国建立公营企业也不应当学习新加坡政府办的企业。盲目地学习新加坡,会给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灾难,也会严重地制约和影响中国公营企业制度的建立与规范。如果中国只有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公营企业,缺少具有社会主义特性的国有企业,那改革之后中国就不会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了。因此,坚持国有企业改革,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就是坚持中国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 社会主义 国有企业 公营企业 新加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研究全面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式教材——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
16
作者 郭坤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在建国7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王怀超教授等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9年)应运出版了。该书是继《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之后又一部具... 在建国7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王怀超教授等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9年)应运出版了。该书是继《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之后又一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重要教材。该书的特点集中到一点,就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而又简明扼要地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综合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理论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系统研究 《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 《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 教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研究 人民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公众对话”:公众认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宣兆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7-93,共7页
本文"与公众对话"作为一种学术研究活动,是以实证的社会调查研究为手段,认识公众价值观,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现状及公众对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接受的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功能实现的条件。社会价值... 本文"与公众对话"作为一种学术研究活动,是以实证的社会调查研究为手段,认识公众价值观,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现状及公众对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接受的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功能实现的条件。社会价值观复杂性的特点,要求其实证研究须以多学科综合视角和贯通式理论方法来进行。本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公众高度认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但认识与实践存在差距,这要求我们对核心价值如何实现其功能作进一步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社会价值观 多学科综合研究视角和贯通理论方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课程教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兼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改革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虹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2-104,共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需要经过感知、领悟与内化等基本环节的主体性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嵌入"到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环节之中,可以提升学生的主体性与课程教学的时效性。这就需要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在理论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需要经过感知、领悟与内化等基本环节的主体性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嵌入"到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环节之中,可以提升学生的主体性与课程教学的时效性。这就需要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在理论教学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诠释,在案例教学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熏陶,在实践环节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时代感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课程 嵌入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休闲农业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被引量:6
19
作者 段文霞 冉飞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2年第2期20-21,共2页
休闲农业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们收入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而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的发展,在国外已有较长的历史,最早起源于欧洲,如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后来扩展到亚洲,如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等[1]。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休闲农业 城市化进程 台湾地区 意大利 西班牙 新加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20、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三种历史形态
20
作者 王効民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2-37,共6页
从历史大尺度着眼,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是在对资本主义剖析基础上的预见式社会主义,苏联、前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落后条件下的模式化社会主义,中国改革、苏联东欧剧变从正反两面证实:全球现代化过程中的原则型社会主义是... 从历史大尺度着眼,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是在对资本主义剖析基础上的预见式社会主义,苏联、前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落后条件下的模式化社会主义,中国改革、苏联东欧剧变从正反两面证实:全球现代化过程中的原则型社会主义是当代社会主义的唯一方向和前途。预见式社会主义、模式化社会主义、原则型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三种历史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 原则型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