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CO_(2)加氢制甲醇催化剂研究获进展
1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83,共1页
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具有类似富勒烯结构的原子Cu介孔SiO_(2)包封的MoS_(2)催化剂(Cu/MoS_(2)@SiO_(2))。该催化剂可用于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在260℃条件下,甲醇选择性为72.5%,甲醇产率为6.11 mol_(甲醇)/(mol_(M... 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具有类似富勒烯结构的原子Cu介孔SiO_(2)包封的MoS_(2)催化剂(Cu/MoS_(2)@SiO_(2))。该催化剂可用于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在260℃条件下,甲醇选择性为72.5%,甲醇产率为6.11 mol_(甲醇)/(mol_(Mo)·h),明显优于无富勒烯结构和无Cu修饰的MoS 2@SiO_(2)。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国立大学 团队开发 甲醇催化剂 加氢 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本科教学的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吴春勇 柳文媛 +2 位作者 肖莹 何志磊 康立峰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5期468-472,共5页
对新加坡国立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本科药学专业的药物分析课程进行比较性研究,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评价模式和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概述,为药物分析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药物分析 本科教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一流大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阐释与启示——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常甜 周雨晴 马早明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6-96,共11页
建设和发展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世界一流大学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的关键。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尽管没有成文的质量保障标准或政策体系,但“质量文化”理念始终嵌套其中,并形成了背景保障、制度保障、... 建设和发展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世界一流大学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的关键。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尽管没有成文的质量保障标准或政策体系,但“质量文化”理念始终嵌套其中,并形成了背景保障、制度保障、过程保障、投入保障、结果保障“五位一体”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立足实际,我国高校应坚持“以生为本”和“产出导向”理念;追求质量文化观,实现内涵式发展;多元主体联动协同,形成质量保障整体合力;完善保障各环节,实现目标、组织、人员、评价、服务全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质量保障 世界一流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国立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无墙文化”理念探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卢艳兰 胡杨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9-91,共3页
新加坡国立大学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坚持"人才不设墙、观念不设墙、思维不设墙和知识不设墙"的"无墙文化"理念,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国际化人才。新加坡国立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无墙文化"理念对我国... 新加坡国立大学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坚持"人才不设墙、观念不设墙、思维不设墙和知识不设墙"的"无墙文化"理念,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国际化人才。新加坡国立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无墙文化"理念对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具有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墙文化 新加坡国立大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特点及启示——以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宝玺 于晴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64,共8页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直是我国的理想和追求,一流大学建设既要扎根中国大地,又要借鉴国际经验。文章以"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作为筛选亚洲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选取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为例,从历史的...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直是我国的理想和追求,一流大学建设既要扎根中国大地,又要借鉴国际经验。文章以"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作为筛选亚洲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选取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为例,从历史的视角研究亚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特点。文章通过研究发现,亚洲的一流大学与政府之间具有天然的共生关系,政府直接对大学进行设置、管理与重点拨款;大学强化办学理念,服务于国家和地区发展需要;大学采用"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汇聚一流师资从事教学和研究;大学实施"重点研究领域"发展战略,进行一流学科建设。鉴于此,我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应发挥我国制度优势、明确大学办学定位、加强环境营造和平台搭建工作、建设一流的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 世界一流大学 东京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学科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腐制度设计要给人以合理期待——访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 被引量:1
6
作者 袁静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6-28,共3页
Q&A 中国的腐败不仅仅是官场现象,整个社会都存在着,反腐败一定要现实,法律政策都要现实 人民论坛:您如何看待近一年多来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压反腐、从严治吏,出重拳、用重典的举措?
关键词 反腐制度 新加坡国立大学 合理期待 研究所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所长 东亚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国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之战略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红娜 田凌晖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2-107,共6页
知识经济时代,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使一流大学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应对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新加坡国立大学成功的创业型大学发展实践为加速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范例。本文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站在历史分析的视角对其... 知识经济时代,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使一流大学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应对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新加坡国立大学成功的创业型大学发展实践为加速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范例。本文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站在历史分析的视角对其选择创业型发展道路的原因进行分析,从革新一体化创业精神、广泛吸纳国际学术精英、变革组织管理核心、开辟多元经费来源、革新科研发展模式五个方面,探索学校创业型之路的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上,从重塑组织文化、释放大学创新活力、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构建世界级伙伴关系四方面,提出了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世界一流 新加坡国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杜克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 被引量:5
8
作者 R.Sanders Williams 刘瑞梓(编译)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2008年第4期94-96,共3页
美国杜克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创办了一所新的医学院校——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本学院办学宗旨主要是通过该院校向亚洲引进美国本科学士后医学教育的模式,教育方向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不仅成为临床医生而且同时成为临床科学... 美国杜克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创办了一所新的医学院校——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本学院办学宗旨主要是通过该院校向亚洲引进美国本科学士后医学教育的模式,教育方向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不仅成为临床医生而且同时成为临床科学家或临床研究工作者,更加有利于学生今后学术生涯的发展。本文根据刊登在国际医学教育杂志上的文章编译(Acad Med.2008;83:122-127),详细介绍了合作双方相互作用和关系、这所新医学院的管理组织结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克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 医学教育 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的有序性分析——基于耗散结构理论 被引量:3
9
作者 季玟希 韦骅峰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70,共6页
博士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是保障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可知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的有序性表现为符合开放性前提,满足非平衡态、非线性相关、有涨落等三项重要评价指标。通过对指标的系统分析... 博士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是保障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可知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的有序性表现为符合开放性前提,满足非平衡态、非线性相关、有涨落等三项重要评价指标。通过对指标的系统分析,可知机制主要由入学招生考核、博士学位资格考核、博士论文考核构成,在任一环节中都存在分流与淘汰的风险;机制的考核标准呈现出多样性、全面性的特征,由四项一级指标与十项二级指标构成,考查内容公正合理;学校有丰富且个性化的帮扶制度帮助学生通过严格的分流淘汰机制,并有效提升学生在培养过程中的质量。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为我国提出三点启示:其一,观念更新,分流淘汰机制目的指向于对博士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监管;其二,制度完善,加强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制度的执行力度;其三,过程重视,加大对博士研究生成长过程中的帮扶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国立大学 博士研究生 分流淘汰机制 耗散结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国立大学:华语世界的骄傲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会议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2-94,共3页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世界闻名的“无墙”大学:“人才不设墙”、“观念不设墙”、“思维不设墙”、“知识不设墙”是这所名校的四大铁律。 近年来,新国大在国际高等学府排名中不断攀升,已成为亚太地区备受瞩目的顶尖大学之一。
关键词 新加坡国立大学 世界 华语 《泰晤士报》 亚太地区 高等学府 大学排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元昆教授专访
11
作者 李梦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I0002-I0004,共3页
李元昆博士为肠道微生物研究的国际知名专家,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璐龄医学院微生物系教授,担任亚洲乳酸菌学会联盟主席、新加坡微生物与生物学会主席、国际微生物学会联盟主席、国际生物科学学会东南亚区科学顾问和新加坡实验室认知委... 李元昆博士为肠道微生物研究的国际知名专家,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璐龄医学院微生物系教授,担任亚洲乳酸菌学会联盟主席、新加坡微生物与生物学会主席、国际微生物学会联盟主席、国际生物科学学会东南亚区科学顾问和新加坡实验室认知委员会生物与化学技术部主席。已发表学术论文105篇,撰写专业书籍29章,出版学术著作5部,获批3项发明专利。李教授对食品微生物领域的卓越贡献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可,本刊特对李教授进行专访,请他谈谈他的学术经历和目前的研究方向,以期为食品微生物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国立大学 肠道微生物 人类健康 微生物学会 食品微生物 科学学会 学术论文 专业书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高等教育国际化案例研究--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江翡 《河南农业》 2022年第3期18-19,共2页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国际化发展路径是成功的、卓越的。他们立足于自身及国家发展需求,顺应新加坡政府对外开放的发展举措,耦合国际组织、高校、企业等多方资源,前瞻性地提出了“愿景及使命”的国际化理念,坚持在地化的国际教育、上下协同...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国际化发展路径是成功的、卓越的。他们立足于自身及国家发展需求,顺应新加坡政府对外开放的发展举措,耦合国际组织、高校、企业等多方资源,前瞻性地提出了“愿景及使命”的国际化理念,坚持在地化的国际教育、上下协同的管理结构、广义的国际化发展路径,通过管理制度、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社会服务等全方位实践不断延展自身国际化发展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 高等教育 新加坡国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刊编委蒋立希教授团队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的研究论文被评为“Molecular Plant Best of 2019”之一
13
作者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编辑部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0-440,共1页
根据2019年在《Molecular Plant》(最新影响因子12.08)上所发表文章的引用率、下载阅读量和专家评语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Molecular Plant》杂志评选出12篇2019年最佳论文("Molecular Plant Best of 2019")。
关键词 引用率 阅读量 新加坡国立大学 PLANT 影响因子 o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共同签署建立GE-NUS新加坡水技术中心的协议
14
作者 袁雯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0-60,共1页
2009年3月19日,隶属于GE能源集团的GE水处理集团宣布其与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正式签署建立GE-NUS新加坡水技术中心的协议。建立后的水技术中心将位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园内,该技术研发中心将致力于开发解决全球水资源匮乏的先进技术。
关键词 新加坡国立大学 技术中心 水处理 GE 协议 水资源匮乏 大学校园 研发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BASF公司联合研究石墨烯
15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4-474,共1页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理学院的石墨烯研究中心(GRC)和BASF公司合作开发在有机电子器件中使用石墨烯。这种合作的目的是使石墨烯薄膜与有机电子材料界面结合,开发出更高效和更便捷的照明设备。
关键词 新加坡国立大学 BASF公司 石墨 有机电子器件 合作开发 有机电子材料 界面结合 照明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MoS_(2)/ZnS催化CO_(2)制甲醇研究获进展
16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12,共1页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少层二硫化钼(MoS_(2))-硫化锌盒状组合体用于催化CO_(2)加氢制甲醇。MoS_(2)边缘硫缺陷在硫化锌遮挡下可使其在该反应中具有较高的甲醇选择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催化》杂志。传统...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少层二硫化钼(MoS_(2))-硫化锌盒状组合体用于催化CO_(2)加氢制甲醇。MoS_(2)边缘硫缺陷在硫化锌遮挡下可使其在该反应中具有较高的甲醇选择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催化》杂志。传统的CO_(2)加氢制甲醇催化剂为Cu/ZnO/Al_(2)O_(3),然而该催化剂甲醇选择性低、稳定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国立大学 硫化锌 二硫化钼 硫缺陷 甲醇催化剂 研究团队 组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CO_(2)加氢制甲醇催化剂研究获进展
17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8-108,共1页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一种从单一固态前躯体制备CuZnO催化剂的合成方法,以组分可调的金属-有机硅酸盐纳米线网状结构为催化剂前躯体,制备出多孔硅纳米线负载的Cu-ZnO纳米催化剂。该催化剂用于CO_(2)加氢制甲醇,在反应压力3 MPa、...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一种从单一固态前躯体制备CuZnO催化剂的合成方法,以组分可调的金属-有机硅酸盐纳米线网状结构为催化剂前躯体,制备出多孔硅纳米线负载的Cu-ZnO纳米催化剂。该催化剂用于CO_(2)加氢制甲醇,在反应压力3 MPa、反应280的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国立大学 甲醇催化剂 硅纳米线 纳米催化剂 加氢 网状结构 研究团队 反应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国立大学举行“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国际会议”
18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3-13,共1页
新加坡国立大学筹办的“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国际会议”已于六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在新加坡顺利举行。全世界近四十个大城市的汉学研究家近三百人踊跃参加了文学、史学、哲学以及华文教学几个方面有关汉学研究的热烈讨论。包括北京、上... 新加坡国立大学筹办的“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国际会议”已于六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在新加坡顺利举行。全世界近四十个大城市的汉学研究家近三百人踊跃参加了文学、史学、哲学以及华文教学几个方面有关汉学研究的热烈讨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广州、香港、台北、台中、新竹、澳门等城市的学者。到会的有任继愈、吴晓铃、徐中玉、汤吉铭、周勋初、金启华、罗宗强、袁行霈、乐黛云、严家炎、冯其庸、刘梦溪、詹伯慧、谭家健和饶宗颐、赵令扬、邓仕棵、李孝定、高明、杜正胜、缪全吉、张静二、王叔岷、吴宏一,王孺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会议 新加坡国立大学 汉学研究 澳门 香港大学 南京 台北 前瞻 华文教学 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CO_(2)加氢制甲醇研究获进展
19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5-35,共1页
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提出一种基于多孔二氧化硅载体表面自组装金属-有机硅酸盐薄壳的催化剂合成方案,成功将载体结构优化与活性组分合成相融合,协同实现较高的原子经济性与CO_(2)转化率,甲醇产率、选择性高,催化剂活性与稳定性优,同时... 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提出一种基于多孔二氧化硅载体表面自组装金属-有机硅酸盐薄壳的催化剂合成方案,成功将载体结构优化与活性组分合成相融合,协同实现较高的原子经济性与CO_(2)转化率,甲醇产率、选择性高,催化剂活性与稳定性优,同时获得催化材料中高效的原子利用率与固定床式反应器中改善的流体动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材料化学A》杂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国立大学 多孔二氧化硅 原子利用率 材料化学 原子经济性 载体结构 催化材料 制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共同投资建立GE-NUS新加坡水技术中心
20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4-94,共1页
新加坡,2009年3月19日-隶属于GE能源集团的GE水处理集团目前宣布其与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正式签署建立GE—NUS新加坡水技术中心的协议。建立后的中心将位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园内,该技术研发中心将致力于开发解决全球水资源匮乏的先... 新加坡,2009年3月19日-隶属于GE能源集团的GE水处理集团目前宣布其与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正式签署建立GE—NUS新加坡水技术中心的协议。建立后的中心将位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园内,该技术研发中心将致力于开发解决全球水资源匮乏的先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国立大学 技术中心 水处理 GE 投资 水资源匮乏 大学校园 研发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