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承与扬弃 融合与流变——新加坡华文作家“身份与认同”创作主题管窥 被引量:2
1
作者 宋晓英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5-128,共4页
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新加坡华文作家是新加坡"西方同化"、"族群文化模式建构"等历史的见证人。在他们的笔下,文学想象中母国传承的"集体记忆"、身份定位中"本土植根"的艰难尝试、对"典型... 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新加坡华文作家是新加坡"西方同化"、"族群文化模式建构"等历史的见证人。在他们的笔下,文学想象中母国传承的"集体记忆"、身份定位中"本土植根"的艰难尝试、对"典型新加坡人"精神症候的揭示,以及向"跨文化"意识转向的趋势,构成了文本独特的内容蕴含和主题嬗变。探究海外华人作家写作的历史价值与当代启示,对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承与现代性流变、华文文学形态的一脉相承与意义的多元再生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华文作家 身份归属 文化认同 传承 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利”困扰的现代都市——读新加坡华文作家流军的《归去来兮》
2
作者 吴剑林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3-54,共2页
流军原名赖涌涛,祖籍广东省丰顺县,1940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边佳兰村,后入新加坡念中学和大学,新、马分家后,成为新加坡公民。流军生活经历颇丰,当过割胶工人、杂货店店员、工厂书记、家庭教师,现主持一家国际性贸易公司。流军自幼... 流军原名赖涌涛,祖籍广东省丰顺县,1940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边佳兰村,后入新加坡念中学和大学,新、马分家后,成为新加坡公民。流军生活经历颇丰,当过割胶工人、杂货店店员、工厂书记、家庭教师,现主持一家国际性贸易公司。流军自幼爱好文艺,中学时期就开始写作,著有短篇小说集《热爱土地的人》、《暗渡陈仓》,中篇《玉镯的故事》、《蜈蚣岭》,长篇《浊流》和《热带洪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华文作家 现代都市 “义” 商业社会 批判意识 短篇小说集 暗渡陈仓 丰顺县 现实主义 家庭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托邦”还是“乌托邦”?——中国与新加坡作家“家国”与“放逐”主题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宋晓英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52,共7页
无论是新加坡华人的逃离故土植根南洋还是当代中国人的放逐与回归都出于一种"生活在别处"式的梦想。其愿望达成之后,又对新的"此时此地此在"产生幻灭。新加坡华文作家与中国作家均试图以文本重构原乡或家园,借"... 无论是新加坡华人的逃离故土植根南洋还是当代中国人的放逐与回归都出于一种"生活在别处"式的梦想。其愿望达成之后,又对新的"此时此地此在"产生幻灭。新加坡华文作家与中国作家均试图以文本重构原乡或家园,借"异托邦"式的"差异性补偿地点",通过文化想象与民族寻根连接已经断裂了的传承与记忆。但两类作家终于相继"废乡"与"废都",原点或彼岸均不易到达,"自由"式飞翔与"家国"式归属双双沦为不可实现的"乌托邦"。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人的精神放逐成为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托邦 乌托邦 新加坡华文作家 中国作家 主题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汝琳小说创作浅论 被引量:1
4
作者 苏卫红 《广东社会科学》 1987年第3期115-118,共4页
也许,人们是在编辑家的名单上热悉李汝琳的名字的,因为新加坡三套颇有影响的华文文学丛书的出版,是与他的名字连在一起,与他的努力和贡献分不开的。而在新加坡华文作家的行列里,李汝琳向有“文艺长跑者”的美称。 作为作家,李汝琳作品... 也许,人们是在编辑家的名单上热悉李汝琳的名字的,因为新加坡三套颇有影响的华文文学丛书的出版,是与他的名字连在一起,与他的努力和贡献分不开的。而在新加坡华文作家的行列里,李汝琳向有“文艺长跑者”的美称。 作为作家,李汝琳作品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小说、剧本、诗歌和散文。其中成绩较突出的,要算是他的小说了。他的小说,长篇有《漩涡》(1962);中篇有《李汝琳中篇小说集》(待发);短篇有小说集《姐妹俩》(1958)、《新贵》(1979)和《漂浮》(待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创作 小人物 新加坡华文作家 惩恶扬善 作品 姐妹 社会道德观念 小爬虫 下阶 市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