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1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才返乡创业对新农村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以荆州市为例
1
作者 董梦娜 丁小淇 黄浩洋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2期119-122,共4页
【目的】为人才返乡创业项目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专业性的建议和战略指导,为推动新农村社会的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保障。【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和样本调查的方法,发放“荆州市返乡创业对乡村建设的影响研究”调查问卷,对荆州市... 【目的】为人才返乡创业项目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专业性的建议和战略指导,为推动新农村社会的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保障。【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和样本调查的方法,发放“荆州市返乡创业对乡村建设的影响研究”调查问卷,对荆州市人才回乡创业情况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人才回乡创业对该市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优化机制。【结果】荆州市人才返乡创业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不同方面的积极影响:1)58.43%的被调查者认为人才返乡创业提升了乡村社会的服务水平、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2)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乡村社区的活力和发展潜力,提升了乡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和素质水平;3)推动了乡村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结论】荆州市人才返乡创业项目目前仍然存在资金、人才、技术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乡村为单位,定期开展返乡创业者交流会、培训会;政府和相关机构加强市场调研,提供多元的创业产业信息;制定吸引人才回乡创业的政策,并加强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等措施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乡创业 新农村社会建设 荆州市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许恒勇 王继文 +1 位作者 苏晓萍 王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8707-8709,共3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长期历史任务。目的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济基础。对传统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后发现,科技是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长期历史任务。目的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济基础。对传统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后发现,科技是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杠杆和重要举措。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 推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詹洁 侯佳 +2 位作者 莫云 张正淳 何龙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498-14500,共3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给农业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长期稳定带来强劲的动力。经过几年的努力,广西以生产发展为关键推进新农村试点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给农业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长期稳定带来强劲的动力。经过几年的努力,广西以生产发展为关键推进新农村试点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农民收入增加明显。通过实例调查,归纳了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分典型模式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模式 问题及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探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郭时印 欧百钢 +1 位作者 李阿利 贺建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21,共5页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的作用和功能,在总结我国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推广硕士 研究生教育 专业学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业期刊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效发挥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辉玲 黄丽芸 +1 位作者 崔建勋 苏柱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205-207,215,共4页
在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及农民的文化水平现状和农业期刊在农村及农民中所处位置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农业期刊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效发挥作用,具体措施包括:传达党的支农惠农政策,用新的视点宣传"三农;"面向社会需求,积... 在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及农民的文化水平现状和农业期刊在农村及农民中所处位置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农业期刊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效发挥作用,具体措施包括:传达党的支农惠农政策,用新的视点宣传"三农;"面向社会需求,积极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及时准确地传播各种信息,为农民致富保驾护航;倾听农民心声,切合农村实际;关心农业生产热点难点问题,为农业生产提供科技支撑;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人物及成功经验,协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探索多种办刊方式,满足农民的多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期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传统乡土文化开发——以湖南浏阳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西林 张清 +1 位作者 黄娜 曹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4987-4988,共2页
通过对湖南省浏阳农村的实地考察,就文化建设中乡土文化问题对农民群体进行社会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当前农村传统乡土文化的生存现状。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相应数据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乡土文化作开发平台,大力改造乡土文... 通过对湖南省浏阳农村的实地考察,就文化建设中乡土文化问题对农民群体进行社会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当前农村传统乡土文化的生存现状。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相应数据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乡土文化作开发平台,大力改造乡土文化中的结构和内容,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成分,将先进文化和乡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田野调查 传统乡土文化 湖南浏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科技支撑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
7
作者 周绍森 贺喜灿 罗序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5-79,共5页
科技进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撑,是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内生动力,是实现城乡统筹、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内在要求。江西和其他中部各省农村居民人均科技投入对收入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表明,农村居民人均生产性物化... 科技进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撑,是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内生动力,是实现城乡统筹、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内在要求。江西和其他中部各省农村居民人均科技投入对收入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表明,农村居民人均生产性物化科技投入对农民收入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着力构建促进农民增收的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包括构建现代农业关键技术体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农业科技普及推广体系、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培育体系、现代农业网络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建设农村科技支撑体系中的重大作用,促进农民长效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科技支撑体系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汭 罗永泰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8-121,共4页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局性、关键性的基础工程之一。新的形势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定位不准确、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完善已经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进一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健全完善农村...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局性、关键性的基础工程之一。新的形势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定位不准确、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完善已经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进一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健全完善农村经营服务体系、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执法服务体系建设,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意义重大而且紧迫重要。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综合考虑新农村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着重从“服务组织系统”和“服务创新系统”的角度,阐述面向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化服务体系 系统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成人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探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杨成利 张志新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53,共2页
农村成人教育的功能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农村成人教育通过农村社会群体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促进"乡风文明、村容... 农村成人教育的功能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农村成人教育通过农村社会群体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导向"管理民主"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成人教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改在福建林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效用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远竹 张春霞 +1 位作者 陈钦 林玲 《技术经济》 2008年第3期123-128,共6页
福建省目前所开展的新一轮林改与林区的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林改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效用显著。林改不仅促进了林区的生产发展,增加了林农的收入,使其生活更加宽裕,还促进了林区文明乡风的形成,改善了林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并促进了村容整... 福建省目前所开展的新一轮林改与林区的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林改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效用显著。林改不仅促进了林区的生产发展,增加了林农的收入,使其生活更加宽裕,还促进了林区文明乡风的形成,改善了林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并促进了村容整洁,加快了林区的民主管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改 林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树德 李瑾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7期148-151,共4页
根据天津农村的特点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讨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确定新农村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德尔斐法确定考核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利用该考评体系对天津市新农村建设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考核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观宗旨与微观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玲 郭翔宇 唐抗宇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3-66,90,共5页
文章通过对现代化进程中盛世危言的解读,强调要关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与乡村的协调统一,使城乡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形成一个关注民生、大体均衡、和谐有序的利益格局。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宏观宗旨的研究指出,十六大... 文章通过对现代化进程中盛世危言的解读,强调要关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与乡村的协调统一,使城乡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形成一个关注民生、大体均衡、和谐有序的利益格局。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宏观宗旨的研究指出,十六大以来,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是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政策主题思路清晰,保持了发展路径的一贯性和政策的连续性: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微观对策强调,农民工是一支不可替代的生力军;新农村的规划要体现减少农民、聚集农民、转移农民的趋势;新农村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但并非"同步化"、"一样化";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宏观宗旨 微观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规划方式——以珠海南屏镇北山村为例 被引量:17
13
作者 龚蔚霞 周剑云 《规划师》 2007年第4期55-59,共5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其强调的是城市和乡村的整体利益。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珠海南屏镇北山村的新农村建设应采用“政府引导,农民参与”的规划方法,通过建立农村与城市之间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其强调的是城市和乡村的整体利益。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珠海南屏镇北山村的新农村建设应采用“政府引导,农民参与”的规划方法,通过建立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规划协调平台等措施,实现农村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型规划方式 珠海南屏镇北山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模式 壮大农村职业教育 发展生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河北省开展送教下乡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综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席东梅 李术蕊 +1 位作者 张志增 史帆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8-25,共8页
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提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明确要求,强调“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 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提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明确要求,强调“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职业教育发展 创新模式 培养工程 送教下乡 农村 带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大学生择业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振秋 潘兴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9-70,共2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搭建了培养能力、施展才华的平台,可以使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适应社会能力等得到培养和提高,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信息技术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晓明 齐艳杰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67,共3页
信息技术是21世纪核心技术之一,本文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信息技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不利于信息技术在农村和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因素,提出推动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民素质 信息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社会资本培育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健辉 童冬生 黄志坚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15,共2页
以信任、互惠规范和关系网络等形式存在的社会资本是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一种积极因素,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探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会资本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信任 人际网络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被引量:4
18
作者 沈宏益 潘焕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25-30,共6页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当前,农民收入增长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面临着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发...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当前,农民收入增长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面临着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发展缺乏后劲、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农民增收机制不健全和新农村建设成效不显著等问题。通过探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提出要素扩张法、科技推动法、结构优化法、专业合作法、特色取胜法、产业提升法、功能调动法和机制完善法等若干对策与建议,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增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文化素质 科技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高等农业院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与途径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博 赵宗志 +1 位作者 李文芹 樊云飞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33-35,共3页
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党和国家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应该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党和国家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应该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从人才培养培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以及创新服务途径等方面,对高等农业院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与途径进行了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用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环境法律制度创新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锡生 段小兵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环境法律制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之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环境法律制度完善的历史契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现行环境法律制度带来了立法理念、规制对象等方面的挑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环境法律制度应对成... 环境法律制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之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环境法律制度完善的历史契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现行环境法律制度带来了立法理念、规制对象等方面的挑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环境法律制度应对成为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环境法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