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内生发展视角下乡村学校研学旅行的实施路径
1
作者 杨洋 杨海萍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0-64,共5页
本文基于新内生发展理论,以云南省楚雄州某学校地理野外研学活动为例,探讨研学旅行赋能乡村学校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实践路径。内生性发展层面,本文依托狮子山地质景观、红军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民俗文化建筑,构建多学科融合的课程矩阵,... 本文基于新内生发展理论,以云南省楚雄州某学校地理野外研学活动为例,探讨研学旅行赋能乡村学校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实践路径。内生性发展层面,本文依托狮子山地质景观、红军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民俗文化建筑,构建多学科融合的课程矩阵,激活本地资源,增强地方认同;外生性驱动层面,本文通过联合茶企、周边中小学,共建研学基地,共享研学资源,开发实践模块。内外联动形成持续的资源输入和反馈机制,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推动乡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内生发展 研学旅行 乡村教育 课程开发 地理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合式经营:乡村振兴新内生发展的实践转向与进阶机制
2
作者 胡雯 周义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9,共10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纵深推进对乡村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长期存在的“外源内生”张力掣肘了乡村高质量发展,使新内生发展模式成为现阶段乡村振兴的重要选择。通过对苏中Y村的长期考察,发现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庄发展愈加呈现一种经营性面向,传... 乡村振兴战略的纵深推进对乡村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长期存在的“外源内生”张力掣肘了乡村高质量发展,使新内生发展模式成为现阶段乡村振兴的重要选择。通过对苏中Y村的长期考察,发现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庄发展愈加呈现一种经营性面向,传统村庄经营模式易产生目标错位、政绩泡沫、空间悬浮、形式主义的村庄秩序困境,进而促动村庄经营主体、资源结构、发展模式以及动员策略的新内生发展转向。借助对话新内生发展理论和统合型治理理论,构建基于“政治-价值-规则-利益”的“统合式经营”框架,提出以政治统合的经营发展引领、价值统合的经营集体行动、规则统合的经营行为调适、利益统合的经营动能强化,实现乡村新内生发展的机制重构,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经营 新内生发展 乡村振兴 统合式经营 村社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字号足球赛事可持续发展机制:再论新内生发展理论视域下的乡村体育振兴
3
作者 田建强 丁显明 +2 位作者 吴赛 王子聪 王家宏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3,共11页
文章以贵州榕江“村超”为例,深度剖析了其“以民为本”“以土入味”“以媒出圈”和“以点带面”的内在发展逻辑。并借助程序化扎根理论编码技术发掘出“乡土资源厚积”“村民深度参与”“媒介话语构建”“产业融合互动”和“跨界协同... 文章以贵州榕江“村超”为例,深度剖析了其“以民为本”“以土入味”“以媒出圈”和“以点带面”的内在发展逻辑。并借助程序化扎根理论编码技术发掘出“乡土资源厚积”“村民深度参与”“媒介话语构建”“产业融合互动”和“跨界协同共生”5个主范畴以及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由此构建了“村”字号足球赛事可持续发展机制模型。研究发现:乡土资源厚积为“村”字号足球赛事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村民深度参与这一关键行动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媒介话语构建则起中介作用,产业融合互动发挥着互动功能,跨界协同共生发挥着赋能作用。5个主范畴相互作用、上下联动、内外协同,共同作用于“可持续发展机制”这一核心范畴。研究建议:坚守赛事“纯粹性”与“乡土气”;推动资源“特色化”与“集聚化”;打造“村”字号主题“产业化”与“超链接”;建立“村”字号赛事“超品牌”与“超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体育振兴 可持续发展机制 新内生发展理论 扎根理论 “村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塑文化主体性:乡村文化振兴的新内生发展路径
4
作者 张大维 邓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131,共12页
新内生发展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路径,农民的文化主体性构成乡村文化新内生发展的根本动力。基于党政嵌入、村社自主与农民文化主体性构建乡村文化新内生发展分析框架,对地方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发现,乡村文化新内生发展是“秩序导向型文... 新内生发展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路径,农民的文化主体性构成乡村文化新内生发展的根本动力。基于党政嵌入、村社自主与农民文化主体性构建乡村文化新内生发展分析框架,对地方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发现,乡村文化新内生发展是“秩序导向型文化主体性-重构价值共识”和“产业驱动型文化主体性-发展文化产业”交织融合演进的样态。其发展呈现为形塑农民文化主体性的“外部激活-内部转化-有机循环”螺旋上升路径:在党政力量通过激活村社自主性的基础上,村社组织依托党政嵌入要素,以制度性赋权和组织化赋能将自身集体行动能力转化为农民个体的文化发展动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构筑农民文化主体性,为乡村文化新内生发展提供持续性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振兴 文化主体性 党政嵌入 村社自主 新内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庄新内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以陕西省F村为例
5
作者 李梦婷 崔腾飞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96-199,共4页
以陕西省F村产业为例,分析村庄新内生发展模式的强劲作用。研究发现,F村新内生发展的治理效果明显,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夯实了村庄社会基础,吸引了大量人才回流,提升了基层组织能力。F村实现新内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在于社会资本参与、内... 以陕西省F村产业为例,分析村庄新内生发展模式的强劲作用。研究发现,F村新内生发展的治理效果明显,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夯实了村庄社会基础,吸引了大量人才回流,提升了基层组织能力。F村实现新内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在于社会资本参与、内部资源动员、外部资源输入,进而集体经济效益增加,引领村民走向共同富裕。村庄新内生式发展是外部力量和内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尝试构建以能人、村级组织、政府和农户四位一体的村庄内生路径,为乡村治理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 产业 新内生发展 内生动力 影响因素 实践路径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内生发展理论视角下日本智慧农业机制研究与启示
6
作者 张帅伟 《农村实用技术》 2025年第4期38-40,共3页
本研究基于新内生发展理论,从农民主体、农业产业、农村社会三个维度对日本智慧农业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指出,智慧农业的发展不仅应聚焦于农业产业的升级,更应超越产业界限,将整个农村社会纳入考量范畴。顺应新内生发展规律,保障... 本研究基于新内生发展理论,从农民主体、农业产业、农村社会三个维度对日本智慧农业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指出,智慧农业的发展不仅应聚焦于农业产业的升级,更应超越产业界限,将整个农村社会纳入考量范畴。顺应新内生发展规律,保障和强化本地居民的主体参与,充分利用地区内部资源,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构建既相对独立又充满特色,且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日本智慧农业的推进和发展,是国家整体规划、社会主动参与、当地积极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民的地位得到保障,农业产业获得新技术的赋能,农村社会生态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更重要的是,在和外部力量互动的过程中,农村自身的发展和进步机制得到激活,自治能力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智慧农业 新内生发展理论 内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内生发展理论视域下体育特色村庄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路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静 孙晋海 张鹏飞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6,F0003,共9页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案例分析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在阐释体育特色村庄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逻辑起点基础上,以新内生发展理论为指导,探讨新内生发展理论视域下体育特色村庄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理论框架、实践案例与实施...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案例分析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在阐释体育特色村庄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逻辑起点基础上,以新内生发展理论为指导,探讨新内生发展理论视域下体育特色村庄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理论框架、实践案例与实施路径。首先,基于体育特色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与外生动力脱嵌的客观情境,构建了包含内生动力(体育资源内生、体育价值认同和村庄体育主体动员)和外生动力(政府扶持和资本下乡)的内外联动的分析框架;其次,以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青山头村为例,验证了分析框架的行动逻辑;最后,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强化内生-促进外生-注重内外联动的发展思路,提出了挖掘村庄体育资源、强化主体价值认同、动员村庄体育主体、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下乡、打造村庄内外联动治理共同体、促进城乡内外融合协同式发展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内生发展理论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体育特色村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内生发展模式下乡村体育发展:理论溯源、价值意蕴与行动策略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奇男 董芹芹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6,共7页
激发乡村体育内生发展动力,实现乡村新内生式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选择。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厘清新内生发展理论模式下乡村体育发展的价值意蕴与行动策略。新内生发展模式下乡村体育发展的价值在于升级乡村体育产业... 激发乡村体育内生发展动力,实现乡村新内生式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选择。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厘清新内生发展理论模式下乡村体育发展的价值意蕴与行动策略。新内生发展模式下乡村体育发展的价值在于升级乡村体育产业结构,助推产业兴旺;发挥乡村体育绿色生态,致力生态宜居;提升乡村体育文化品位,促进乡风文明;推动乡村体育依法治理,实现治理有效;培育乡村体育消费业态,推动生活富裕。行动策略包括从主体层面推动赋能增效,促进内外联动联结;价值层面丰富赛事供给,增加居民认同参与;行动层面发挥资源优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结构层面加强要素调整,统筹城乡区域协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内生发展 乡村体育 村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民宿集群新内生发展的路径与模式研究——以清远市布坑村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雷博健 张瑛 +2 位作者 杨犁 刘福双 梁文斌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2期131-136,共6页
乡村民宿集群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以清远市布坑村为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借鉴新内生发展理论,从“人—地—业”视角切入探究乡村民宿集群新内生发展的演化路径和运作模式。研究发现,乡村民宿集群新内生发展是在外生干预下,吸纳... 乡村民宿集群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以清远市布坑村为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借鉴新内生发展理论,从“人—地—业”视角切入探究乡村民宿集群新内生发展的演化路径和运作模式。研究发现,乡村民宿集群新内生发展是在外生干预下,吸纳城归精英、外来精英、守土精英与在地村民协作,重构以乡村民宿为主导的生活-生产复合空间和以游憩活动为主导的生态-生产复合空间,实现乡村民宿产业的纵向延伸融合和横向交叉融合的动态演化过程;乡村民宿集群人口、土地和产业3大要素存在互馈关系,乡村民宿集群内外动力的融合联动是新内生发展的可持续运作模式。研究为新内生发展理论研究提供中国乡村民宿集群的情境支撑,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的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民宿集群 新内生发展 人—地—业 布坑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内生发展视角下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
10
作者 黄莹 《现代农机》 2024年第5期25-27,共3页
当前农民创业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选择以家庭农场为载体的农民创业行为仍然占大多数。家庭农场作为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种,能够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目标的实现。如何实现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广大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 当前农民创业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选择以家庭农场为载体的农民创业行为仍然占大多数。家庭农场作为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种,能够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目标的实现。如何实现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广大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新内生发展理论,构建理论解释框架,探究了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发现,家庭农场主个人价值观和态度、对现有条件的认识和运用条件的能力构成家庭农场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政府政策支持、各种项目资源和村企协同带动构成外源动力,实现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内生动力和外源动力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 新内生发展理论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内生发展视角下共富工坊强村富民的路径研究——以诸暨市农创共富直播站为例
11
作者 徐文婷 王江姣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12期192-194,共3页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本研究将新内生发展理论引入共富工坊强村富民的路径研究,从资源、参与、认同3个基本要素解读共富工坊在整合内外部资源、激发居民参与、实现文化认同过程中促进强村富民的内在逻辑和作用机...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本研究将新内生发展理论引入共富工坊强村富民的路径研究,从资源、参与、认同3个基本要素解读共富工坊在整合内外部资源、激发居民参与、实现文化认同过程中促进强村富民的内在逻辑和作用机理。结合诸暨市姚江镇农创共富直播站“共富工坊”的实地调查,验证共富工坊可利用新内生发展模式助力乡村共同富裕,为当下乡村振兴提供创新思路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内生发展 共富工坊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内生发展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振兴实践--以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区为例 被引量:103
12
作者 王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74,共10页
基于在大兴安岭南麓片区的田野调查,通过引入新内生发展理论,提出认同、赋权、创新、合作四要素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乡村振兴需要理性认知村落的命运,树立文化自信,提升主体对乡村"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通过确... 基于在大兴安岭南麓片区的田野调查,通过引入新内生发展理论,提出认同、赋权、创新、合作四要素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乡村振兴需要理性认知村落的命运,树立文化自信,提升主体对乡村"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通过确权、赋能提升村民可行性能力,进而将内外资源相结合,因地制宜积极参与政策、组织、业务和技术等的创新实践活动。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知识、部门、地区的联动。四要素的有机结合能够提升农牧民的主体地位,激活内外发展动力,对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内生发展 乡村振兴 脱贫 大兴安岭南麓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体育振兴的新内生发展逻辑与实践探索——来自台盘“村BA”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58
13
作者 郭庆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18,共7页
乡村体育发展困境背后隐藏的是发展动能上的局限和矛盾。新内生发展的理论超越了的“外生—内生”单一发展论,与乡村体育振兴在时代背景、发展理念和行动方法等层面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和适配性,因此能够为乡村体育振兴提供新的发展动能。... 乡村体育发展困境背后隐藏的是发展动能上的局限和矛盾。新内生发展的理论超越了的“外生—内生”单一发展论,与乡村体育振兴在时代背景、发展理念和行动方法等层面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和适配性,因此能够为乡村体育振兴提供新的发展动能。贵州台盘“村BA”的实践表明,“参与-反馈-响应”的行动逻辑是激发乡村体育振兴新内生发展的重要路径。未来推动乡村体育发展,可以借鉴台盘“村BA”新内生发展实践的启示,重视社区为本的发展视角、践行超地方的发展理念、明确外源系统介入的效度限度和加强社会创新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内生发展 乡村体育振兴 乡村体育赛事 参与-反馈-响应 社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内生发展理论视阈下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动力整合——以东北地区J村木耳产业为例 被引量:28
14
作者 马海龙 杨玟玟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3年第4期64-77,154,155,共16页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发展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经济增长、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位于东北边境地区的J村,在政府的扶持和引领下,结合本地资源和社会基础,把木耳种植发展成当地重点产业。新内生发展理论作为超越外源与内生二...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发展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经济增长、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位于东北边境地区的J村,在政府的扶持和引领下,结合本地资源和社会基础,把木耳种植发展成当地重点产业。新内生发展理论作为超越外源与内生二元发展观的混合型发展模式,强调乡村发展的内外动力具有交互性。运用新内生发展理论,分析和讨论J村木耳产业的发展过程,认为单一的外源或内生因素不足以支撑特色产业的发展,整合内外两种动力是加强乡村特色产业自主性和经济收益性的发展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 新内生发展理论 边境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内生发展理论与乡村人才内外联动发展模式 被引量:11
15
作者 韩利红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7-193,共7页
在乡村人才发展中,外源型人才嵌入具有现实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利弊并存;乡村人才的内部生成能够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但在其优长中也难免存有缺陷。新内生发展则弥合了内生与外生发展二者的弊端,实行一种“上下联动、内外共生”的混合... 在乡村人才发展中,外源型人才嵌入具有现实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利弊并存;乡村人才的内部生成能够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但在其优长中也难免存有缺陷。新内生发展则弥合了内生与外生发展二者的弊端,实行一种“上下联动、内外共生”的混合路径。乡村人才内外联动发展的要义在于,摒弃外部人才输入、内部人才自生两类方式独立运行且效益不高的状况,通过教育、培训、交流和实践指导,使乡村内部与外部的人才资源得到有效对接和融通,实现彼此的互动发展。在乡村人才发展中,应以城乡一体化培养的思路发挥城市的人才和教育资源优势与现代化条件的作用,根据乡村振兴所需人才的目标要求,推进乡村人才增量提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内生发展 乡村人才 内外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新内生发展理论视角——以贵州省Y县为案例 被引量:87
16
作者 张行发 徐虹 张妍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1-39,共9页
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实现乡村内生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选择。基于新内生发展理论,探讨了贵州省Y县在社会力量帮扶下实现脱贫攻坚并向乡村振兴转化的新内生式发展动态过程,揭示了县域新内生式发展的路径和模式创新。研究发现:&q... 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实现乡村内生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选择。基于新内生发展理论,探讨了贵州省Y县在社会力量帮扶下实现脱贫攻坚并向乡村振兴转化的新内生式发展动态过程,揭示了县域新内生式发展的路径和模式创新。研究发现:"企业包县,整体脱贫"社会扶贫过程是充分利用内外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注重扶志扶智、突出长效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外部帮扶力量正催生内生发展动力,内外协作激发了内部产业发展活力,县域发展不再单纯依赖外部力量注入,通过审视自身的优势资源和发展定位,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和计划,组织动员居民参与到地方优势产业发展中去,因地制宜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居民自我发展能力,内生发展活力被有效激发,农民主体性地位凸显,拓宽了居民可持续生计途径,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地方逐渐形成自我发展和调控能力,为当下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地方创新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新内生发展理论 Y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内生发展理论下家庭农场内生发展的机理与路径 被引量:19
17
作者 夏雯雯 马红坤 乔翠霞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2期124-132,共9页
新内生发展理论对于助推乡村组织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在现阶段多元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并存的格局下,家庭农场处于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的重要地位,相对于小农户和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具有明显的内生与外生发展相互交... 新内生发展理论对于助推乡村组织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在现阶段多元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并存的格局下,家庭农场处于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的重要地位,相对于小农户和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具有明显的内生与外生发展相互交织的发展特性。围绕“激活内生发展动力—提升内生发展能力—巩固内生发展成果”的理论机理,构建了“资源—参与—响应—反馈—认同”的内生动力模型。在总结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和发达国家农业生产主体内生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家庭农场的内生发展要立足本地文化特色激活内生发展动力、利用组织化和数字技术手段提升内生发展能力及增强利益相关主体的认同感巩固内生发展成果等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内生发展理论 家庭农场内生发展机理 国外典型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内生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行动逻辑及实现路径——基于苏中地区S村的个案调查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思雨 白现军 《乡村论丛》 2023年第5期104-112,共9页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以产业融合推动乡村内生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苏中地区S村借助外部帮扶力量,结合自身优势资源,科学谋划和统筹考虑,组织动员居民参与到地方优势产业发展中来。在此过程中,S村始终凸显农民主体地位...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以产业融合推动乡村内生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苏中地区S村借助外部帮扶力量,结合自身优势资源,科学谋划和统筹考虑,组织动员居民参与到地方优势产业发展中来。在此过程中,S村始终凸显农民主体地位,不断提升村民自我发展能力,有效激发乡村内生发展活力,拓宽村民可持续发展途径,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走向共同富裕奠定扎实物质基础。S村通过内生式发展,走出一条颇具特色的脱贫致富之路,为当下乡村振兴提供了创新思路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 新内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下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新内生发展机制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薛国琴 鲁大为 项辛怡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6-118,共3页
新内生发展注重政府力量、非政府力量与内部力量的结合,使内外资源进行有效聚合得以发挥综合作用的发展模式。共同富裕强调共建共享,实现城乡等区域差距日益缩小的结果。发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缩小城乡等区域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一大... 新内生发展注重政府力量、非政府力量与内部力量的结合,使内外资源进行有效聚合得以发挥综合作用的发展模式。共同富裕强调共建共享,实现城乡等区域差距日益缩小的结果。发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缩小城乡等区域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一大抓手。文章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分布较广的H省数据为例,从资源、参与、认同三个要素维度梳理新内生发展要素,分析结果显示内生发展与外生发展相关要素结合产生新内生发展要素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内生发展机制 共同富裕 精神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内生发展理论下民族村寨发展的路径研究——以荔波县瑶山瑶族乡高桥村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兴叶 《村委主任》 2022年第10期59-62,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民族村寨发展的研究迫在眉睫,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提升群众文化自信。文章以新内生发展理论为解释框架,以荔波县瑶山瑶族乡高桥村为调研点,分析了高桥村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人、钱、业”三者为村...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民族村寨发展的研究迫在眉睫,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提升群众文化自信。文章以新内生发展理论为解释框架,以荔波县瑶山瑶族乡高桥村为调研点,分析了高桥村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人、钱、业”三者为村寨发展核心,提出政府作为内、外资源的联结者,需要对内激发内驱动力、对外进行政策优惠以支持村寨发展,以期探索一条适合高桥村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内生发展理论 民族村寨 高桥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