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容错性民主:传统儒学现代转换的新途径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周志发
-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4-112,287,共9页
-
基金
教育部2009年哲学社会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期中非合作关系研究"(编号:09JZD0039)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大多数现代新儒家未能全面认识到西方自由民主缺乏普适性,导致其过去近百年来选择了"内圣外王"的错误研究路径。在批判西方民主理论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容错性民主,将"委托试错权、保护政治精英的试错权和履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修正错误的义务"视为民主的核心,而不是西方自由民主强调的多党竞选。以容错性民主为标准,通过挖掘儒家君子的道德内涵,便可初步实现传统儒学与民主之间的融通。具体地说,就新外王而言,"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政治精英需要履行的义务;就新内圣而言,"公开自我批评"的精神和行为是一种美德,符合儒家对君子的道德要求。容错性民主理论的提出,修正了现代新儒学的研究路径:从"返本开新、内圣外王"转变为"开新返本、新外王新内圣",初步解决了困扰现代新儒家的世纪性难题"传统儒学现代转换问题",并在制度层面与深圳市、重庆市建立的"容错机制"相呼应。
-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新外王新内圣
开新返本
道德
容错性民主
-
Keywords
Modern Neo-Confucianism
Neo external Kings and Neo Internal Saints
establishing new national spirit and reserving traditional culture
morality
mistake-tolerant democracy
-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刍议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石永之
-
机构
山东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所
-
出处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5-67,共3页
-
文摘
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从破解以康德哲学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入手,重铸儒家新内圣,认为人有智的直觉,有限的人可以无限(圆善),智的直觉开出本体界,坎陷之后可以开出现象界,开出儒家新外王———科学和民主。但他由于时代的局限,未能对工具理性本身进行反思,也没有对形上学本身进行反思。
-
关键词
道德形上学
新外王
新内圣
主体性
-
分类号
B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