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容错性民主:传统儒学现代转换的新途径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志发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4-112,287,共9页
大多数现代新儒家未能全面认识到西方自由民主缺乏普适性,导致其过去近百年来选择了"内圣外王"的错误研究路径。在批判西方民主理论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容错性民主,将"委托试错权、保护政治精英的试错权和履行批评与自我批... 大多数现代新儒家未能全面认识到西方自由民主缺乏普适性,导致其过去近百年来选择了"内圣外王"的错误研究路径。在批判西方民主理论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容错性民主,将"委托试错权、保护政治精英的试错权和履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修正错误的义务"视为民主的核心,而不是西方自由民主强调的多党竞选。以容错性民主为标准,通过挖掘儒家君子的道德内涵,便可初步实现传统儒学与民主之间的融通。具体地说,就新外王而言,"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政治精英需要履行的义务;就新内圣而言,"公开自我批评"的精神和行为是一种美德,符合儒家对君子的道德要求。容错性民主理论的提出,修正了现代新儒学的研究路径:从"返本开新、内圣外王"转变为"开新返本、新外王新内圣",初步解决了困扰现代新儒家的世纪性难题"传统儒学现代转换问题",并在制度层面与深圳市、重庆市建立的"容错机制"相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儒家 外王新内圣 返本 道德 容错性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刍议 被引量:1
2
作者 石永之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5-67,共3页
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从破解以康德哲学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入手,重铸儒家新内圣,认为人有智的直觉,有限的人可以无限(圆善),智的直觉开出本体界,坎陷之后可以开出现象界,开出儒家新外王———科学和民主。但他由于时代的局限,未能对工具理... 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从破解以康德哲学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入手,重铸儒家新内圣,认为人有智的直觉,有限的人可以无限(圆善),智的直觉开出本体界,坎陷之后可以开出现象界,开出儒家新外王———科学和民主。但他由于时代的局限,未能对工具理性本身进行反思,也没有对形上学本身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形上学 外王 新内圣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