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当代思考
1
作者 吴双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3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文艺大众 30年代 中国文坛 运动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文艺思潮 文化形态 历史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改革语言到重塑思想——论1930年代的文艺大众化运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立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1-159,共9页
“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为中国现代文学树立了新的典范,白话文学的正统地位自此得以确认。但是自1928年成仿吾、李初犁等人提出“革命文学论”之后,左翼文学理论不断冲击着刚形成不久的新文学范式。在1930年代的文艺大众化运动中,左翼... “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为中国现代文学树立了新的典范,白话文学的正统地位自此得以确认。但是自1928年成仿吾、李初犁等人提出“革命文学论”之后,左翼文学理论不断冲击着刚形成不久的新文学范式。在1930年代的文艺大众化运动中,左翼文学理论家试图从语言、文字、文学形式、作家与大众之间的关系等角度入手,检讨新文学的得失,进而建立新的无产阶级文学范式。以思考路径而论,瞿秋白等左翼理论家与“五四”乃至晚清一代的知识分子未尝没有相似之处,只是他们的做法更加激烈,倡议更为极端。从建立一种笼统的、阶级性的革命文学,到实现文字的拉丁化,彻底打破文学与大众间的壁垒,左翼文学理论呈现出越来越激进的趋势,这正是左翼知识分子面对新的历史语境,不断调整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言文一致 文艺大众运动 无产阶级文化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大众化的历史轨迹与当代形态——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宁宁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28-33,共6页
全面而深刻地阐发文艺与人民大众的关系问题,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核心。发表在五十年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毛泽东明确地把文艺的根本问题概括为“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因此,文... 全面而深刻地阐发文艺与人民大众的关系问题,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核心。发表在五十年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毛泽东明确地把文艺的根本问题概括为“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因此,文艺大众化作为无产阶级文艺的应有之题,几乎涵盖了无产阶级文艺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形态以及它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大众 文艺 当代形态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历史轨迹 无产阶级 五十周年 大众文艺 文艺大众运动 现实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 写作 文艺大众化——记六十三年前鲁迅的一次讲演
4
作者 周俊元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0年第8期61-62,共2页
1927年,鲁迅从广州到上海,从事革命文化活动,曾在上海各大学讲演多次。11月间,他在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之一)讲演,谈的是文学、写作和文艺大众化问题。他首先说:文学在中国的地位,并不如吾人所想象的高贵。
关键词 文艺大众 鲁迅 革命文化 文学 师范大学 统治阶级 大夏 华东 广州 五四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大众化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瞿秋白
5
作者 汪大钧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37-47,共11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瞿秋白是“文学大众化的最早的一个倡议者和鼓舞者”。“五四”以后,他就清醒地觉察到新文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弱点,主张新文艺要深深扎根于现实土壤中,和广大劳动民众联系着。在“左联”时期关于文艺大众化的讨...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瞿秋白是“文学大众化的最早的一个倡议者和鼓舞者”。“五四”以后,他就清醒地觉察到新文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弱点,主张新文艺要深深扎根于现实土壤中,和广大劳动民众联系着。在“左联”时期关于文艺大众化的讨论中,瞿秋白以列宁关于文学的党性原则作指导,结合当时文艺界的实际情况,写了许多论大众文艺的著作,系统地阐述了文艺大众化的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了实施文艺大众化的具体措施和方案,有力地推动了大众文艺运动的深入开展。一九三四年到中央苏区后,他对文艺大众化工作作了进一步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大众 大众文艺 “左联” 中国现代文学史 工农大众 文艺运动 现实斗争 无产阶级领导 革命文艺 革命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瞿秋白关于文艺“自由”问题论述的历史理解
6
作者 胡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8-105,共8页
20世纪30年代初的中国左翼文艺思潮高涨中,以瞿秋白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阵线与它的对立面,就文艺与文艺家的"自由"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争。这场论争不仅对当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而且对新兴的无产阶... 20世纪30年代初的中国左翼文艺思潮高涨中,以瞿秋白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阵线与它的对立面,就文艺与文艺家的"自由"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争。这场论争不仅对当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而且对新兴的无产阶级大众文艺运动的实践都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对这场论争的意识形态建构,特别是文艺"自由"观念内涵的演化及其核心范畴的学理逻辑作深细的历史梳理就变得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文艺自由 “自由人” 自由主义 左翼文艺思潮 新兴阶级大众文艺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与艺术的联袂:左翼电影运动的斗争经验
7
作者 单啸洋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8-93,共6页
左翼电影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1932—1937年)民族危亡之际,文艺工作者的一场社会自救运动,之所以称其为自救,是因其发生过程中带有明显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出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左翼电影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主动担负起民族独立的... 左翼电影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1932—1937年)民族危亡之际,文艺工作者的一场社会自救运动,之所以称其为自救,是因其发生过程中带有明显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出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左翼电影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主动担负起民族独立的重任和阶级解放的使命,以其锐意进取、不断求索、兼容并蓄的斗争精神在国内外双重势力压迫下,为中国电影注入了新鲜血液,开辟了新式道路,传递了中华民族的声音,表达了工农大众的呐喊。它不仅创作了一批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也产生了一批极具斗争性和理论性的文献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电影运动 文艺工作者 兼容并蓄 工农大众 文献著作 政治与艺术 斗争性 阶级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先生和“左联”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文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4年第8期33-35,共3页
鲁迅先生和“左联”周文[编者按]本文是周文于1940年到延安革命根据地后写的一篇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周文抵达延安不久,毛泽东主席即找他谈话,详细地询问了他在“左联”的工作,以及“左联”后期两个口号之争,“左联”解散和... 鲁迅先生和“左联”周文[编者按]本文是周文于1940年到延安革命根据地后写的一篇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周文抵达延安不久,毛泽东主席即找他谈话,详细地询问了他在“左联”的工作,以及“左联”后期两个口号之争,“左联”解散和鲁迅逝世前后的情况等等,并委任他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联” 鲁迅先生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左翼作家 大众文艺 文艺运动 文学运动 组织工作 “实际” “第三种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姆莱特》课堂实录 被引量:1
9
作者 董明实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2-26,共5页
师:同学们好!今天很有幸和大家一起学习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莱特》。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哈姆莱特》创作的时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这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一个门槛,是一道界限,是中古走向近代的标志。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14世纪... 师:同学们好!今天很有幸和大家一起学习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莱特》。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哈姆莱特》创作的时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这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一个门槛,是一道界限,是中古走向近代的标志。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其实它所反映的不光是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只要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生活在那样一个令人窒息的备受压迫的时代,都渴望着变革。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文艺复兴运动即是其一。同学们知道其他两个是什么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莱特》 新兴资产阶级 近代欧洲 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 课堂实录 欧洲文艺复兴 16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民族文化和中国现代文学的思考
10
作者 邹水旺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68-74,86,共8页
如何认识和对待本国和外国民族文化的问题,不仅是思想方法问题,而且是立场问题。只有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对待中外民族文化的问题。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对资产阶级文化、文化思想和文学艺术盲目崇拜,全盘肯定,兼收并蓄... 如何认识和对待本国和外国民族文化的问题,不仅是思想方法问题,而且是立场问题。只有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对待中外民族文化的问题。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对资产阶级文化、文化思想和文学艺术盲目崇拜,全盘肯定,兼收并蓄,而对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化、文学艺术和“五四”以来的新文学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加以轻视、排斥和否定。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反对社会主义的文化文学,反对文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以资产阶级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 新文学运动 文艺大众 文化文学 中国现代作家 无产阶级领导 大众文艺 “左联” 革命文艺 立场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瞿秋白对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贡献─纪念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60周年
11
作者 张晔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32-36,共5页
瞿秋白对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贡献─纪念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60周年张晔今年6月18日,是瞿秋白同志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英勇就义六十周年纪念日。牺牲时,瞿秋白仅36岁,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是巨... 瞿秋白对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贡献─纪念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60周年张晔今年6月18日,是瞿秋白同志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英勇就义六十周年纪念日。牺牲时,瞿秋白仅36岁,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是巨大的。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中国革命 文学事业 大众文艺 鲁迅 文艺理论家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无产阶级 左翼文化运动 中国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