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兴市场跨国企业国际市场机会识别规则及其演变机制——基于乐歌的纵向案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苏萌萌 冯永春 +1 位作者 李子玉 曹鑫锐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3-643,共11页
以乐歌作为案例分析对象,基于规则推理逻辑,深入剖析新兴市场跨国企业国际市场机会识别背后的规则及其演变机制。研究发现:①在国际化初期,新兴市场跨国企业主要基于感性、经验和行动等简单规则,识别国际市场机会;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深... 以乐歌作为案例分析对象,基于规则推理逻辑,深入剖析新兴市场跨国企业国际市场机会识别背后的规则及其演变机制。研究发现:①在国际化初期,新兴市场跨国企业主要基于感性、经验和行动等简单规则,识别国际市场机会;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开始基于内部经营、外部情境和主动试错,修订机会识别规则,并逐渐转变为基于分析、计算和预测等复杂规则,识别国际市场机会。②国际化情境的动态变化,驱动机会识别主体从管理者个体逐渐转变为企业组织,促使新兴市场跨国企业不断调整、修订国际市场机会识别规则,呈现出从简单规则到复杂规则的演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市场机会 机会识别 新兴市场跨国企业 规则推理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研发国际化过程中技术知识如何流动?——基于华为公司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许晖 单宇 冯永春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CSSCI 2017年第5期433-448,共16页
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研发国际化根植于企业的整体追赶战略,以实现与行业领导者相同的地位,通过研发国际化获取异质性技术知识资源是弥补知识空缺、突破资源束缚和创新瓶颈的必然选择。本研究通过选取华为公司作为案例,对其研发国际化过... 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研发国际化根植于企业的整体追赶战略,以实现与行业领导者相同的地位,通过研发国际化获取异质性技术知识资源是弥补知识空缺、突破资源束缚和创新瓶颈的必然选择。本研究通过选取华为公司作为案例,对其研发国际化过程中技术知识如何流动及流动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研发国际化是由技术追赶到技术引领的动态演化过程,对空缺技术知识认知以及对未来技术方向感知的差异性导致其研发国际化采取不同的战略举措;第二,知识位势的高低决定技术知识的流动方向,随着知识位势的不断提高,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知识流动路径由最初的单向流动路径向双向流动路径演化,对知识流动控制权由弱势地位向主导地位转变;第三,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研发国际化过程中流入的技术知识与母国研发机构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能力相适应,流出的技术知识与技术在海外市场的适应性相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 研发国际化 知识流动 知识位势 知识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市场跨国企业国际化的来源国劣势研究--基于组织身份视角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勃 齐欣 张宁宁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4-87,共14页
来源国劣势是新兴市场跨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严峻挑战,但当前学术界对其如何克服来源国劣势缺乏理解。本文基于组织身份与意义给赋理论,采用探索性的案例研究方法归纳来源国劣势的形成机制及其克服机制。研究发现:新兴市场跨国企业在发... 来源国劣势是新兴市场跨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严峻挑战,但当前学术界对其如何克服来源国劣势缺乏理解。本文基于组织身份与意义给赋理论,采用探索性的案例研究方法归纳来源国劣势的形成机制及其克服机制。研究发现:新兴市场跨国企业在发达国家面临的来源国劣势主要由组织身份误解引起;新兴市场跨国企业通过组织身份意义给赋机制克服来源国劣势,目的是弱化来源国对其组织身份的负面印记,消除身份误解;组织身份意义给赋包括“话语”机制和“信号显示”机制,两种机制相互补充、持续厚化。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来源国劣势、新兴市场跨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意义给赋相关理论,也对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和“逆全球化”双重叠加背景下克服来源国劣势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市场跨国企业 来源国劣势 组织身份 意义给赋 话语机制 信号显示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合文化的鸿沟:逆向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模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单宇 苏岳 +1 位作者 周琪 马宝龙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4,共12页
随着全球新兴市场的迅速崛起,新兴市场跨国企业对发达国家企业的逆向跨国并购日益增加。但由于跨越地理空间和文化区间的影响,再加上“以弱并强”的特点,逆向跨国并购后的文化整合困难重重。本文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选取海信并购东芝T V... 随着全球新兴市场的迅速崛起,新兴市场跨国企业对发达国家企业的逆向跨国并购日益增加。但由于跨越地理空间和文化区间的影响,再加上“以弱并强”的特点,逆向跨国并购后的文化整合困难重重。本文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选取海信并购东芝T VS的案例,深入探讨了新兴市场跨国企业逆向跨国并购后文化整合面临的情境及整合模式。研究发现:新兴市场跨国企业逆向跨国并购后整合通常面临组织遗留惯性和身份认知偏差等挑战,直接采取制度移植和规范同构的“管控同化型”文化整合模式会加剧文化冲突;而以制度重构、规范共建和理念共识为行动焦点的“融合共治型”文化整合模式,能够推动逆向跨国并购情境下从“冲突”到“融合”的文化整合过程实现。本文最终所形成的理论框架,既是对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理论解释边界的拓展,也是在逆向跨国并购情境下对新兴市场跨国企业独特管理模式解构的新探索与新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市场跨国企业 逆向跨国并购 文化冲突 文化整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经济体企业逆向跨国并购的新型整合战略研究——文献评述与整合框架构建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勃 张宁宁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6-34,共9页
伴随新兴经济体企业对发达国家的逆向跨国并购快速增长,并购后如何有效整合被并企业成为理论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与传统跨国并购整合相比,逆向跨国并购整合呈现很多独特之处,并在此过程中涌现出很多新型整合战略,如“轻接触”“无为而治... 伴随新兴经济体企业对发达国家的逆向跨国并购快速增长,并购后如何有效整合被并企业成为理论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与传统跨国并购整合相比,逆向跨国并购整合呈现很多独特之处,并在此过程中涌现出很多新型整合战略,如“轻接触”“无为而治”“支持性伙伴”等,这些新型整合战略也对传统并购理论提出了挑战。基于此,文章对逆向跨国并购的新型整合战略进行系统梳理,归纳新型整合战略的内涵、特征、模式、驱动因素及其价值创造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逆向跨国并购新型整合战略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对逆向跨国并购新型整合战略进行系统梳理不仅有助于学术界更深入理解逆向跨国并购的独特性,也对中国企业在逆向跨国并购后如何有效管理和整合被并企业、提升整合绩效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跨国并购 新型整合战略 价值创造 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独立或寻求依赖?“蛇吞象”式跨国并购的整合策略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杜健 郑秋霞 郭斌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26,共11页
本研究围绕“新兴跨国企业并购发达国家企业,如何有效地进行并购后的整合”这一核心问题展开,采用单案例纵向研究方法,构建了一个关于跨国并购后整合的动态模型。研究发现:(1)新兴跨国企业并购发达国家企业后可以采取独立策略和依赖策... 本研究围绕“新兴跨国企业并购发达国家企业,如何有效地进行并购后的整合”这一核心问题展开,采用单案例纵向研究方法,构建了一个关于跨国并购后整合的动态模型。研究发现:(1)新兴跨国企业并购发达国家企业后可以采取独立策略和依赖策略。独立策略具体包括保持被并购企业原有组织身份、稳定其经营管理团队、给予被并购企业高度自主权;依赖策略主要包括降低依赖不对称和增加联合依赖两大类型。(2)心理距离和战略一致性是影响并购后依赖策略选择的前提条件,两者的交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整合策略的选择。(3)独立策略和依赖策略的实施有利于并购双方战略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跨国企业 心理距离 战略一致性 独立策略 依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