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华北、华南、塔里木三大陆块中-新元古代岩浆岩的特征及其地质对比意义
被引量:
27
1
作者
耿元生
旷红伟
+1 位作者
杜利林
柳永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276-2312,共37页
我国三个主要的古老陆块(华北、华南和塔里木陆块)都发育中-新元古代岩浆岩。根据大量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华北陆块中-新元古代岩浆事件可以分为7个阶段,其中1.78Ga和1.32Ga两期影响范围较大,可以构成大火成岩省。华北陆块中-新元古代...
我国三个主要的古老陆块(华北、华南和塔里木陆块)都发育中-新元古代岩浆岩。根据大量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华北陆块中-新元古代岩浆事件可以分为7个阶段,其中1.78Ga和1.32Ga两期影响范围较大,可以构成大火成岩省。华北陆块中-新元古代的岩浆岩均形成于大陆地壳伸展的构造背景,意味着华北并未介入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过程。华南陆块中-新元古代岩浆事件可以分为8个阶段,从1.78Ga到1.5Ga的四期岩浆事件形成于大陆地壳伸展的构造背景,1.4Ga左右的一期岩浆-构造事件分布局限,可能形成于局部的构造拼合背景。1.0Ga左右的岩浆事件,在华南陆块的不同部位表现形式不同,意味着发生过不同地块的拼合。从0.95Ga到0.82Ga的岩浆事件主要分布在江南造山带和扬子地块北缘,这一阶段的岩浆事件导致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拼接成一体,形成华南陆块。之后从0.78Ga到0.72Ga的岩浆事件几乎遍布华南陆块,反映了陆块形成后的伸展过程。塔里木陆块中-新元古代的岩浆事件可以分为8个阶段,1.78Ga和1.5Ga的岩浆事件仅在局部有反映,它们形成于拉伸的构造背景。1.4Ga的岩浆事件在塔里木陆块的北缘和西南缘表现形式不同,北缘钙碱性岩浆岩形成于大陆弧构造背景,而西南缘A2型花岗岩则形成于拉伸的构造背景。0.96~0.88Ga期间,塔里木东南缘和北缘的花岗岩以I型和S型为特点,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而在塔里木陆块的西南缘该时期则形成了塞拉加兹塔格群中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陆内裂谷环境。0.88~0.82Ga期间,在北缘的库鲁克塔格地区形成了与俯冲增生相关的岩浆岩组合,而在东南缘则形成了与拉张构造环境有关的双峰式火山岩。塔里木陆块不同部位,不同阶段岩浆岩组合的差异意味着塔里木陆块原来并不是一个统一的陆块,很可能是在不同时期由不同块体拼合而成的。华北、华南和塔里木三个陆块中-新元古代岩浆岩的差异演化,揭示了它们各自形成陆块的过程和方式及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
新元古代岩浆作用
华北陆块
华南陆块
塔里木陆块
差异演化
构造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天山新元古代强过铝质花岗岩的发现对中天山构造带北缘的约束
2
作者
李平
高晓峰
+1 位作者
孟勇
孙少珍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15-1827,共13页
东天山小黄山花岗岩位于阿齐克库都克断裂和康古尔塔格断裂之间的构造带,为一类具有白云母、石榴子石等矿物的S型花岗岩,属于强过铝质花岗岩类。其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为835.4±9.0 Ma,地球化学特征说明此花岗岩为后碰...
东天山小黄山花岗岩位于阿齐克库都克断裂和康古尔塔格断裂之间的构造带,为一类具有白云母、石榴子石等矿物的S型花岗岩,属于强过铝质花岗岩类。其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为835.4±9.0 Ma,地球化学特征说明此花岗岩为后碰撞岩浆作用而成,属于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拼贴-裂解事件的产物。此外,该前寒武纪岩体的发现结合康古尔塔格—镜儿泉沿线出露的蛇绿岩、含蓝晶石和石榴子石的变质岩系,以及康古尔塔格断裂带南北两侧区域地层的差异,可以将康古尔塔格断裂带作为分隔中天山和北天山构造带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过铝质花岗岩
新元古代岩浆作用
康古尔断裂带
中天山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康定杂岩成因和构造意义——来自Hf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
5
3
作者
康欢
李大鹏
+2 位作者
陈岳龙
胡国强
邓伟兵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75-1189,共15页
康定杂岩位于扬子地块西缘,通过对四川康定—冕宁—攀枝花—云南元谋地区出露的康定杂岩中基性、中性、酸性岩岩石学、锆石Lu-Hf同位素等多方面系统研究,确定这套岩石形成于岛弧环境。分析表明:康定杂岩中镁铁质侵入体锆石εHf(t)变化范...
康定杂岩位于扬子地块西缘,通过对四川康定—冕宁—攀枝花—云南元谋地区出露的康定杂岩中基性、中性、酸性岩岩石学、锆石Lu-Hf同位素等多方面系统研究,确定这套岩石形成于岛弧环境。分析表明:康定杂岩中镁铁质侵入体锆石εHf(t)变化范围-4.2^+11.0,Hf模式年龄742~2386 Ma;长英质侵入体锆石εHf(t)变化范围-4.9^+9.4,Hf模式年龄为967~2707 Ma;暗示康定杂岩体复杂的构造成因。锆石Hf同位素分析表明其岩浆锆石具有与扬子地块西缘同时代镁铁质/长英质侵入体相似的Hf同位素组成,暗示其相似的岩浆起源。研究表明,康定杂岩为大洋俯冲背景下的产物,镁铁质侵入体来源于较为亏损地幔源区,长英质侵入体为新生陆壳与古老地壳物质相互作用形成的产物。锆石Hf同位素数据表明,康定侵入体杂岩中锆石Hf-全岩Nd解耦,为"锆石效应"与少量地壳物质加入共同作用结果。结合岩石学、地层学、构造及地球化学证据综合表明,新元古代时期,扬子地块可能位于Gondwana超大陆的边缘,而不是澳大利亚与北美Laurentia古陆之间的连接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定侵入体杂岩
新元古代岩浆作用
HF同位素
Hf-Nd解耦
活动边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北、华南、塔里木三大陆块中-新元古代岩浆岩的特征及其地质对比意义
被引量:
27
1
作者
耿元生
旷红伟
杜利林
柳永清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276-2312,共3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专项(2016YFC0601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30211、41472082)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5068901)联合资助。
文摘
我国三个主要的古老陆块(华北、华南和塔里木陆块)都发育中-新元古代岩浆岩。根据大量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华北陆块中-新元古代岩浆事件可以分为7个阶段,其中1.78Ga和1.32Ga两期影响范围较大,可以构成大火成岩省。华北陆块中-新元古代的岩浆岩均形成于大陆地壳伸展的构造背景,意味着华北并未介入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过程。华南陆块中-新元古代岩浆事件可以分为8个阶段,从1.78Ga到1.5Ga的四期岩浆事件形成于大陆地壳伸展的构造背景,1.4Ga左右的一期岩浆-构造事件分布局限,可能形成于局部的构造拼合背景。1.0Ga左右的岩浆事件,在华南陆块的不同部位表现形式不同,意味着发生过不同地块的拼合。从0.95Ga到0.82Ga的岩浆事件主要分布在江南造山带和扬子地块北缘,这一阶段的岩浆事件导致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拼接成一体,形成华南陆块。之后从0.78Ga到0.72Ga的岩浆事件几乎遍布华南陆块,反映了陆块形成后的伸展过程。塔里木陆块中-新元古代的岩浆事件可以分为8个阶段,1.78Ga和1.5Ga的岩浆事件仅在局部有反映,它们形成于拉伸的构造背景。1.4Ga的岩浆事件在塔里木陆块的北缘和西南缘表现形式不同,北缘钙碱性岩浆岩形成于大陆弧构造背景,而西南缘A2型花岗岩则形成于拉伸的构造背景。0.96~0.88Ga期间,塔里木东南缘和北缘的花岗岩以I型和S型为特点,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而在塔里木陆块的西南缘该时期则形成了塞拉加兹塔格群中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陆内裂谷环境。0.88~0.82Ga期间,在北缘的库鲁克塔格地区形成了与俯冲增生相关的岩浆岩组合,而在东南缘则形成了与拉张构造环境有关的双峰式火山岩。塔里木陆块不同部位,不同阶段岩浆岩组合的差异意味着塔里木陆块原来并不是一个统一的陆块,很可能是在不同时期由不同块体拼合而成的。华北、华南和塔里木三个陆块中-新元古代岩浆岩的差异演化,揭示了它们各自形成陆块的过程和方式及相互关系。
关键词
中-
新元古代岩浆作用
华北陆块
华南陆块
塔里木陆块
差异演化
构造背景
Keywords
Meso-Neoproterozoic magmatism
North China Block
South China Block
Tarim Block
Differential evolution
Tectonic setting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天山新元古代强过铝质花岗岩的发现对中天山构造带北缘的约束
2
作者
李平
高晓峰
孟勇
孙少珍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西安西北有色物化探总队有限公司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15-1827,共13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4015201,DD20190065,DD2022163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002229)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23-JC-YB-268,2023-JC-ZD-15)联合资助的成果。
文摘
东天山小黄山花岗岩位于阿齐克库都克断裂和康古尔塔格断裂之间的构造带,为一类具有白云母、石榴子石等矿物的S型花岗岩,属于强过铝质花岗岩类。其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为835.4±9.0 Ma,地球化学特征说明此花岗岩为后碰撞岩浆作用而成,属于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拼贴-裂解事件的产物。此外,该前寒武纪岩体的发现结合康古尔塔格—镜儿泉沿线出露的蛇绿岩、含蓝晶石和石榴子石的变质岩系,以及康古尔塔格断裂带南北两侧区域地层的差异,可以将康古尔塔格断裂带作为分隔中天山和北天山构造带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强过铝质花岗岩
新元古代岩浆作用
康古尔断裂带
中天山构造带
Keywords
peraluminous granites
Neoproterozoic magmatism
Kangol fault zone
Middle Tianshan tectonic belt
分类号
P548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588.121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定杂岩成因和构造意义——来自Hf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
5
3
作者
康欢
李大鹏
陈岳龙
胡国强
邓伟兵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
江西省地质矿产开发研究中心
核工业金华工程勘察院湖州分院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75-1189,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2212
41473015)
+1 种基金
基本科研业务费优秀教师项目(2652015013)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开放基金课题(DD12-118)联合资助~~
文摘
康定杂岩位于扬子地块西缘,通过对四川康定—冕宁—攀枝花—云南元谋地区出露的康定杂岩中基性、中性、酸性岩岩石学、锆石Lu-Hf同位素等多方面系统研究,确定这套岩石形成于岛弧环境。分析表明:康定杂岩中镁铁质侵入体锆石εHf(t)变化范围-4.2^+11.0,Hf模式年龄742~2386 Ma;长英质侵入体锆石εHf(t)变化范围-4.9^+9.4,Hf模式年龄为967~2707 Ma;暗示康定杂岩体复杂的构造成因。锆石Hf同位素分析表明其岩浆锆石具有与扬子地块西缘同时代镁铁质/长英质侵入体相似的Hf同位素组成,暗示其相似的岩浆起源。研究表明,康定杂岩为大洋俯冲背景下的产物,镁铁质侵入体来源于较为亏损地幔源区,长英质侵入体为新生陆壳与古老地壳物质相互作用形成的产物。锆石Hf同位素数据表明,康定侵入体杂岩中锆石Hf-全岩Nd解耦,为"锆石效应"与少量地壳物质加入共同作用结果。结合岩石学、地层学、构造及地球化学证据综合表明,新元古代时期,扬子地块可能位于Gondwana超大陆的边缘,而不是澳大利亚与北美Laurentia古陆之间的连接部分。
关键词
康定侵入体杂岩
新元古代岩浆作用
HF同位素
Hf-Nd解耦
活动边缘
Keywords
Kangding-Yuanmou complex
Neoproterozoic magmatism
zircon Hf isotope
Hf-Nd decoupling
active margin
分类号
P587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华北、华南、塔里木三大陆块中-新元古代岩浆岩的特征及其地质对比意义
耿元生
旷红伟
杜利林
柳永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东天山新元古代强过铝质花岗岩的发现对中天山构造带北缘的约束
李平
高晓峰
孟勇
孙少珍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康定杂岩成因和构造意义——来自Hf同位素的证据
康欢
李大鹏
陈岳龙
胡国强
邓伟兵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