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信息技术下制造服务融合及产品服务系统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轶伦 牛艺萌 +1 位作者 叶天竺 江志斌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164-2176,共13页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的新制造模式,它提供产品以及与产品相关的服务,亦即产品服务系统。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对制造与服务融合以及产品服务系统产生了显著而复杂的影响。从新信息技术对制造与服务融合的影响、...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的新制造模式,它提供产品以及与产品相关的服务,亦即产品服务系统。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对制造与服务融合以及产品服务系统产生了显著而复杂的影响。从新信息技术对制造与服务融合的影响、产品服务系统模式及其选择决策、产品服务系统配置优化、面向定制化的产品服务系统规划设计与配置优化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对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信息技术 服务型制造 产品服务系统 配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汪启富 邬美娜 +1 位作者 刘美凤 金建梅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12,共4页
关键词 新信息技术 中小学教育 教育技术 视听教材 信息技术应用 现代教育观念 计算机教育 计算机课件 多媒体技术 信息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信息技术在国外中小学教肓中应用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6
3
作者 刘美凤 乌美娜 尹俊华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1-24,共4页
关键词 新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育 计算机教育 中小学教育 教育技术 信息社会 现代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软件 学习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二届新信息技术国际会议(NIT2001)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晓惠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3-85,82,共4页
第十二届新信息技术国际会议的主题内容为全球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会议讨论了数字图书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当前数字图书馆的理论研究和数字图书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第十二届新信息技术国际会议 NIT2001 综述 信息技术 数字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信息技术对广告设计专业教学的创新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莹莹 《南方农机》 2020年第4期83-83,共1页
现阶段,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人们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和学习途径不断改变。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沟通为载体,信息化教成为教育方式的主体。基于此,文章就新信息技术对广告设计专业教学的创新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 新信息技术 广告设计专业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前景探讨
6
作者 汪启富 乌美娜 +1 位作者 金建梅 刘美凤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8,共4页
关键词 新信息技术 中小学教育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系统 教学形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 应用发展 优化组合 教育资源 前景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信息技术的大型超市营销体系构建 被引量:2
7
作者 史浩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6-47,共2页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型超市传统的营销体系也正经历新一轮的演变发展和进化。本文将超市营销分解为商品定位、商品扫描、商品统计、商品支付四个步骤,对每个步骤中的新信息技术发展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在此基础上推导和提...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型超市传统的营销体系也正经历新一轮的演变发展和进化。本文将超市营销分解为商品定位、商品扫描、商品统计、商品支付四个步骤,对每个步骤中的新信息技术发展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在此基础上推导和提出新信息技术背景下超市运营模式的三个要点,即丰富的网络功能、合理的信任机制以及便捷的支付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超市 营销体系 新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信息技术革命:机遇、挑战和应对 被引量:9
8
作者 何哲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1,共4页
纵观整个人类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史,当前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甚至大于工业革命对社会所带来的意义。历次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些文明会在新的技术革命面前崛起,... 纵观整个人类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史,当前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甚至大于工业革命对社会所带来的意义。历次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些文明会在新的技术革命面前崛起,一些则衰落。对于中国而言,必须抓住此次技术革命的重大机遇,并在制度准备上做好充分的提前设计和规划,为进入下一个漫长的人类文明新阶段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信息技术革命 大数据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新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思维创新成为新时代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的双翼——从新冠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检视与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蒋金磊 卢吉 +1 位作者 李黎 陈豪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91-196,共6页
透过此次新冠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相比于2003年的"非典"疫情,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信息技术在疫情研判、诊疗救治、便民服务等方面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抗击疫情的重要利器;... 透过此次新冠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相比于2003年的"非典"疫情,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信息技术在疫情研判、诊疗救治、便民服务等方面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抗击疫情的重要利器;国家不断完善的应急管理体制、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在此次疫情中也得到了充分实践和进一步的检验。从安全管理的角度,新冠疫情的诸多特点、经验及教训,对于如何在新时代下做好相对传统的大坝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疫情 新信息技术 应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开始
10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 新信息技术 现状调查 基础教育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应用 开始 现状与前景 研究成果 信息技术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现代化
11
作者 张廷凯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新信息技术 学校教育现代化 现代教育手段 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 上海市实验学校 教学形式改革 探究性学习 学生学业评价 教学评价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研究热点与展望
12
作者 熊励 郭佳璐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31,共8页
为准确把握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融合发展对防灾减灾服务能力的促进作用,该文通过时空分布分析、关键词图谱挖掘和前沿趋势识别,梳理了国内外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研究成果,并围绕应急指挥决策、风险监测预警、避难... 为准确把握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融合发展对防灾减灾服务能力的促进作用,该文通过时空分布分析、关键词图谱挖掘和前沿趋势识别,梳理了国内外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研究成果,并围绕应急指挥决策、风险监测预警、避难救援、物资保障和科技攻关五个实践场景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1)国外侧重于信息技术研发和模型构建,我国则重视信息技术对应急管理制度优势的支撑,尤其在基础科学、原始创新和地理空间技术领域;(2)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自然灾害的预测预警、疏散救援、物资调配等场景中的深度应用研究热点;(3)未来应聚焦应急决策科技理论与知识生产体系建设,强化数字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探索技术赋能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代信息技术 突发自然灾害 防灾减灾 应急管理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测度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13
作者 程刚 赵浩玥 李旭辉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5,共10页
以“跑道模型”为基础,从产业禀赋、产业经济、产业管理、产业潜力、产业辐射五个层面阐释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探究中国省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的空间集聚和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中国新一代信息... 以“跑道模型”为基础,从产业禀赋、产业经济、产业管理、产业潜力、产业辐射五个层面阐释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探究中国省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的空间集聚和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指数整体呈稳健上升态势,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呈现出以各城市群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有进一步极化的趋势。中国省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在整体空间范围内存在正向空间相关关系,呈现出波动上升的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产业竞争力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E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补助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激励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海云 刘哲琦 +1 位作者 李笑笑 刘曾连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142,共12页
以2016—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政府补助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激励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政府补助具有技术创新投入效应和技术创新产出效应,事后补助更能激发高质量的技术创新产出;政府补助... 以2016—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政府补助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激励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政府补助具有技术创新投入效应和技术创新产出效应,事后补助更能激发高质量的技术创新产出;政府补助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技术创新投入,通过促进合作研发提高技术创新产出。扩展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自身知识吸收能力越强,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的合作研发意愿、合作研发数量以及合作研发质量的促进作用越显著;上市公司所在省份高校资源越丰富,上市公司所在地设有创新型产业集群,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的合作研发数量和质量的促进作用越显著。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优化和有效利用政府补助政策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助 一代信息技术 技术投入 技术产出 合作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信息技术在重庆番茄产业中的应用发展现状及对策
15
作者 高立均 李晓梅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9期206-211,共6页
聚焦重庆番茄产业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情况,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数据统计及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深入剖析其应用发展现状、现存问题,并提出促进重庆番茄产业新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对策: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新媒体内... 聚焦重庆番茄产业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情况,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数据统计及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深入剖析其应用发展现状、现存问题,并提出促进重庆番茄产业新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对策: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新媒体内容质量;加大资金投入与拓展融资渠道;构建完善的协同合作机制;提高数据分析与精准营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产业 媒体信息技术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区域差异、结构来源与形成机理
16
作者 程刚 李傲翔 李旭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85-95,共11页
探究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于加快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借助Da... 探究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于加快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借助Dagum基尼系数、方差分解方法及QAP方法揭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结构来源和形成机理。研究发现:①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水平呈稳步上升态势,并兼具东高东北低与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②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地区差异在样本考察期内呈波动上升趋势,区域间差异成为空间非均衡的主要原因;③人力资本差异是造成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不平衡的主要结构来源,资金投入差异、经济效益差异、对外开放差异对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差异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弱,而区域绿色创新能力差异形成机理存在地区异质性。研究结论对于揭示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差异现状、推动形成优势互补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格局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地区绿色低碳创差异 方差分解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态势与高质量发展策略
17
作者 崔新健 李俊超 刘环珠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54,共9页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创新引擎。近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关键领域发展均衡,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整体仅次于美国,位...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创新引擎。近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关键领域发展均衡,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整体仅次于美国,位于全球领先的第二方阵。通过采用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相关样本横向比较分析发现,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面临多元竞争格局,在规模企业数量、关键领域效益、开源创新系统构建等方面与处于第一方阵的美国相比尚有差距。与第三方阵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整体布局和产业规模上具有领先优势,但在云计算等细分领域仍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需加快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顶层设计,打造全链布局优势,构建开源生态模式,探索多层次合作机制,多措并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竞争态势 比较分析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巧明 李欣欣 +4 位作者 李硕 张雪松 刘畅 潘成康 汪天凯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2,共10页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引领带动作用;它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基石,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依托。本文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内涵出发,系...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引领带动作用;它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基石,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依托。本文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内涵出发,系统梳理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典型领域的全球发展态势,总结了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整体发展现状和典型领域发展态势,分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着眼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坚持运用体系工程思维,巩固提高一体化战略体系和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产业基础能力;构建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突出以企业为主体;以场景驱动的创新为牵引,促进开放式创新生态构建;推动“产学研用金”协调发展,培育高水平人才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战略性兴产业 5G/6G 量子信息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抽取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政策变迁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凯利 陶成煦 吴江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33,160,共14页
[目的/意义]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政策变迁进行研究,有助于明确政策的优化方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研究设计/方法]综合官方发布的权威分类文件、业界发布的研究报告、学术领域刊登的相关文章确定政策检索词。采用政策编码... [目的/意义]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政策变迁进行研究,有助于明确政策的优化方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研究设计/方法]综合官方发布的权威分类文件、业界发布的研究报告、学术领域刊登的相关文章确定政策检索词。采用政策编码、文本分析、BERT及其扩展模型等分析方法,对政策的外部属性、文本主题变迁以及工具结构变迁特征进行分析。[结论/发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政策经历了起步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和平稳发展阶段。政策内容由基础扶持性政策过渡到高端要素性政策,再到转型提质性政策。政策工具结构呈现以环境型工具为主、供给型其次、需求型最少的非均衡性分布。未来,各级政府应协调各类型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落实政策要求,加大需求型政策工具的支持。[创新/价值]从外部属性和内容属性维度开展政策量化研究,通过多方法实现不同政策特征的自动抽取,厘清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政策关注类型,系统梳理了产业政策的变迁特征,为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代信息技术 政策变迁 特征抽取 政策主题 政策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能矿山中的研究与应用综述 被引量:7
20
作者 江鹤 程德强 +3 位作者 乙夫迪 汪鹏 崔文 寇旗旗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6,共16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矿山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需求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能矿山领域的探索与应用持续深化。简述了矿山信息化、数字化及智能化的理论体系,其覆盖从数据采集、处理到智能决策的全方位流程,为矿山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矿山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需求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能矿山领域的探索与应用持续深化。简述了矿山信息化、数字化及智能化的理论体系,其覆盖从数据采集、处理到智能决策的全方位流程,为矿山转型升级奠定基础。综述了智能矿山监测监控技术、矿山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决策技术、矿用设备预测性维护技术、智能矿山工业物联网技术、智能矿山AI技术、矿山数字孪生技术、矿山机器人技术、矿山5G通信技术的核心关键技术、典型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趋势。智能矿山监测与监控技术的核心构成是高精度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及AI。矿山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决策关键技术包括数据收集与整合、数据智能分析、决策支持等。矿用设备的预测性维护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故障诊断及维护决策优化。智能矿山工业物联网技术贯穿感知层到应用层,实现矿山安全管理的高效化与智能化。智能矿山AI技术在预测性维护与自我优化、人机协作与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矿山数字孪生技术的核心是物联网、三维可视化与建模、AI与机器学习和高可靠通信技术。矿山机器人技术在无人驾驶、智能采矿、环境感知与监测、多机器人协同作业等领域广泛应用。矿山5G技术的核心优势是高速率、低延迟、大连接密度、高可靠性与稳定性,在多传感器融合监测、无人驾驶、5G边缘计算、虚拟现实/增强显示等领域得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矿山 一代信息技术 大数据分析 工业物联网 人工智能 数字孪生 机器人 5G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