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末民初儿童文学现代演进中的新伦理建构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梅 《齐鲁学刊》 CSSCI 2023年第4期136-148,共13页
查尔斯·泰勒所言的“大脱嵌”革命在清末民初引发了新伦理的建构。基于儿童成长的发展性、可塑性,儿童被视为新兴民族国家的希望,清末民初的先觉者们在救亡图存的时代召唤下,焕发出构建儿童新意义秩序的极大热情。儿童文学的现代... 查尔斯·泰勒所言的“大脱嵌”革命在清末民初引发了新伦理的建构。基于儿童成长的发展性、可塑性,儿童被视为新兴民族国家的希望,清末民初的先觉者们在救亡图存的时代召唤下,焕发出构建儿童新意义秩序的极大热情。儿童文学的现代演进就是伴随着关于儿童的新伦理秩序而生成的,其主要通过三种路径来完成:在新家国伦理建构中“制造”小国民;从德性伦理到规范伦理建构中“制造”小公民;在新身体伦理建构中“制造”“模范儿童”。然而,儿童在“大脱嵌”革命后并没有真正获得自我主体性,而是再次将个人置于新国家共同体框架中,成为负载着人们关于国家、政治和文化想象的隐喻符号。尽管如此,清末民初的文本中总有些儿童拒绝被格式化规训,他们总能冲破现实的困境、观念的囚笼,叫喊出生命的喜悦和自由。这说明儿童文学的现代演进之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真正的童年精神在引领着我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儿童文学 新伦理建构 小国民 小公民 “模范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现代中国社会的新伦理观——电视剧《新结婚时代》的文本分析
2
作者 张波 张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72,共1页
《新结婚时代》无疑在向观众表达着一种当代极新却又极近的伦理观,具体讲来,即符合时代和国情的,对于传统伦理观的重新审视和阐发。它以公正、人道、平等为特征。选取婚姻母题,以都市婚姻问题作为其伦理观的核心,人物设置极具代表性、... 《新结婚时代》无疑在向观众表达着一种当代极新却又极近的伦理观,具体讲来,即符合时代和国情的,对于传统伦理观的重新审视和阐发。它以公正、人道、平等为特征。选取婚姻母题,以都市婚姻问题作为其伦理观的核心,人物设置极具代表性、广泛性,艺术语言真实生动。这三个角度的阐释和表现,得到了广大受众的认同与接受,也标志着该剧获得了成功,也是时代和社会的进步的外在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伦理 新伦理 母题选择 人物设置 艺术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伦理学论纲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润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0-38,105,共10页
引言如果伦理学沦为仅仅为某种既定或流行的道德要求作阐释、宣传、注解的地步了,那么,伦理学便不再成其为“学”,理论上的空洞将使其丧失久远的生命力,而面对现实其解释力的贫乏又将使它遭到人们的厌弃——不幸的是,就总体状况而言,我... 引言如果伦理学沦为仅仅为某种既定或流行的道德要求作阐释、宣传、注解的地步了,那么,伦理学便不再成其为“学”,理论上的空洞将使其丧失久远的生命力,而面对现实其解释力的贫乏又将使它遭到人们的厌弃——不幸的是,就总体状况而言,我国伦理学的现状恰恰大体如此。纵览国人所著的各种伦理学概论、“原理”、“教程”,其中虽不乏创新的火花,但在总体框架和思路上却大致来自五十年代初成雏形,七十年代趋于完整的苏联人的模式.由于伦理学研究传统在苏的匮乏和现实文化环境的不如意等原因,这个模式既缺乏哲学上的深刻性亦缺乏科学上的实证色彩.于是,在丰富多彩的道德问题面前,在社会对伦理学家的潜在需求日益扩大的现代生活背景下,伦理学却不合常情的日趋式微,走向贫困。本论纲名之为“新伦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研究 性道德 伦理文化 道德文化 道德评价 社会赏罚 价值目标 文化类型 新伦理 道德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社会的新伦理构建
4
作者 马之凡 戴锐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1期228-232,共5页
新时代下的乡村伦理是乡村社会的稳定器、乡村振兴的加速器、农民的精神家园,乡村伦理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乡村社会在主要矛盾、家庭结构、生产方式等方面出现了一系... 新时代下的乡村伦理是乡村社会的稳定器、乡村振兴的加速器、农民的精神家园,乡村伦理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乡村社会在主要矛盾、家庭结构、生产方式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变化,需要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重新审视新时代乡村发展面临的问题,新时代乡村社会面临现代思潮侵入、传统血缘地缘关系断裂、道德权威崩塌、利义"双标"观念等多方面的伦理挑战,乡村振兴、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迫在眉睫,提出了新时代乡村社会新的伦理关系构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乡村 新伦理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加强新伦理新道德建设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伯强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29-35,共7页
为开展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的研究,本文在原先提出的“三板块”学说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四纲、八伦、八德”之说。“四纲”即四条基本道德原则:实事求是,集体主义,义利统一,自强不息。“八伦”:父母儿女关系,师生... 为开展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的研究,本文在原先提出的“三板块”学说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四纲、八伦、八德”之说。“四纲”即四条基本道德原则:实事求是,集体主义,义利统一,自强不息。“八伦”:父母儿女关系,师生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乡里关系,朋友关系,领导被领导关系,服务被服务关系。“八德”:爱国爱民,勤劳勇敢,诚挚守信,团结协作,和蔼宽厚,克己奉公,爱物保环,好学礼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道德 中华传统美德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伦理 基本原则 道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义利统一 道德规范 集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伦理电影的精髓与灵魂
6
作者 刘惠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5-27,共3页
人性化是欧美电影的一大特色,更是其备受世界影迷推崇的主要原因。经研究发现,欧美影片尤其擅长将本国的伦理意识形态与西方家文化融入电影的创作之中,化身为作品的精髓与灵魂。新时期伦理片更注重与家文化的融合,并且所涉及的范围越来... 人性化是欧美电影的一大特色,更是其备受世界影迷推崇的主要原因。经研究发现,欧美影片尤其擅长将本国的伦理意识形态与西方家文化融入电影的创作之中,化身为作品的精髓与灵魂。新时期伦理片更注重与家文化的融合,并且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宽泛,并成为社会各界广泛讨论的话题。本文重点分析欧美新伦理电影与西方家文化的多元融合,从中感知欧美民族文化、家庭文化、个人主义和审美取向的微妙变化,并学习影片是怎样将家文化的伦理观巧妙地贯穿到创作之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伦理电影 多元化 精髓 灵魂 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艺谋电影:从反叛旧伦理到建构新伦理的转型
7
作者 彭慧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17,共2页
所谓伦理 学,是以道德为 研究对象的学 科,亦称“道德哲学”。“‘伦’是指人与人的 关系,‘理’是道理和规则,‘伦理’就是处理 人们相互关系应遵循的道理和规则。”①道 德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 一定阶段才产生的社会意... 所谓伦理 学,是以道德为 研究对象的学 科,亦称“道德哲学”。“‘伦’是指人与人的 关系,‘理’是道理和规则,‘伦理’就是处理 人们相互关系应遵循的道理和规则。”①道 德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 一定阶段才产生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原 则和规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 件、社会关系而产生和发展的,不是永恒不 变的,它必然会随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 发展变化。 纵观张艺谋的影片《红高粱》、《菊豆》、 《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有话 好好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艺谋电影 伦理 新伦理 伦理道德 《红高粱》 发展变化 社会历史 意识形态 行为准则 物质生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伦理学的守正创新及智慧成果
8
作者 王泽应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伦理学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伦理学人的学术共识和价值追求,新时代中国伦理学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和面向未来的学术自觉、学术自省、学术自强从事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并取得...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伦理学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伦理学人的学术共识和价值追求,新时代中国伦理学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和面向未来的学术自觉、学术自省、学术自强从事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伦理道德的论述是新时代中国伦理学守正创新的杰出成果。伦理学界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伦理道德的论述为指导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原理和基础理论,初步建构了一个颇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伦理学理论体系、教材体系和传播传承体系,同时对中外伦理思想史、应用伦理学新兴学科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如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正处在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一样,中国伦理学的守正创新也正处在“但到半途须努力”的爬坡过坎之征途上,需要当代中国伦理学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建构具有自主知识体系的伦理学教材体系、理论体系和传播传承体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中国伦理 守正创 自主知识体系 伦理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责任创新”的伦理内涵与实现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婵娟 翟渊明 刘博京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5-99,94,158,共7页
全世界范围内技术革新的复杂性与技术应用的脆弱性之间正呈现出冲突和矛盾的状态,技术理性的不确定性引发了人们对自身安全和人类健康的无限担忧。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我们迫切需要在伦理道德层面展开对现代科学"技术行为&qu... 全世界范围内技术革新的复杂性与技术应用的脆弱性之间正呈现出冲突和矛盾的状态,技术理性的不确定性引发了人们对自身安全和人类健康的无限担忧。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我们迫切需要在伦理道德层面展开对现代科学"技术行为"的探究,建立"负责任创新"模式,合理的避免由科学技术引发的社会与伦理问题,认清人类本身存在的真实境遇,寻求符合伦理观念的道德规范,并同时解决技术理性带来的人的异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责任创 科学技术治理 新伦理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析西方文化传统中的“亲亲相隐”与“大义灭亲”之道德意涵——再评邓晓芒教授的《儒家伦理新批判》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水静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52,共6页
为全盘批判将"亲亲相隐"视为美德的儒家伦理思想,邓晓芒教授基于其所谓的"西方文化参照系",将"亲亲相隐"解读为人性之恶,而将"大义灭亲"解读为道德之善。其实,邓教授对"亲亲相隐"与&... 为全盘批判将"亲亲相隐"视为美德的儒家伦理思想,邓晓芒教授基于其所谓的"西方文化参照系",将"亲亲相隐"解读为人性之恶,而将"大义灭亲"解读为道德之善。其实,邓教授对"亲亲相隐"与"大义灭亲"之道德意涵的分析存在诸多显见的逻辑矛盾。原因是邓教授没有准确把握其据以立论的西方文化经典。由此,邓教授的"儒家伦理新批判"究竟具有多大价值和意义,就成了一个有待重新审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亲相隐 大义灭亲 《儒家伦理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学新发展”还是“伦理批评新道路”——叙事伦理的提出及其理论价值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郁琪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7-100,共4页
近年来,"叙事伦理"逐渐成为时髦词汇,走俏于中西文论界。但由于具体语境的规约,中西学者各自强调叙事伦理意涵的一端:布斯等西方学者在"叙事学新发展"的意义上,侧重叙事机制的分析;刘小枫等中国学者则在"伦理... 近年来,"叙事伦理"逐渐成为时髦词汇,走俏于中西文论界。但由于具体语境的规约,中西学者各自强调叙事伦理意涵的一端:布斯等西方学者在"叙事学新发展"的意义上,侧重叙事机制的分析;刘小枫等中国学者则在"伦理批评新道路"的向度上,偏重伦理意涵的阐释。这两种理解和运用方式有其具体历史语境的合理性和不可否认的学术意义。但设若跳出中西文化语境的制约,从文论自身的逻辑类型及其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中西学者对叙事伦理的阐述,其实均未触及它所潜含的真正价值:两种文论类型也即伦理批评和形式批评有机结合的综合化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伦理 叙事学发展 伦理批评道路 理论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公共行政伦理与政府软实力建设 被引量:4
12
作者 石国亮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0-75,共6页
服务型政府视野下的新公共行政伦理集中体现在公平正义、以人为本、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依法行政理念和法治意识等方面。新公共行政伦理属于政府软实力的范畴,而且居于核心层,既可以引导政府机构及行政人员在具体的行政实践中进行合理... 服务型政府视野下的新公共行政伦理集中体现在公平正义、以人为本、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依法行政理念和法治意识等方面。新公共行政伦理属于政府软实力的范畴,而且居于核心层,既可以引导政府机构及行政人员在具体的行政实践中进行合理的选择,又可以规范政府机构及行政人员的公共行政行为。当前,新公共行政伦理建设的最大障碍仍是思想解放,在新公共伦理建设中继续解放思想既要还利于民更要偏重还权于民,创新的路径主要包括积极培育公共理性、把握政府公共化和服务性的角色定位、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公共行政伦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公共行政伦理监督机制和实施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制度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型政府 公共行政伦理 政府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伦理学研究六十年的发展与启示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泽应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13,共7页
新中国伦理学研究六十年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即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初创时期、伦理学研究经受严重挫折时期、恢复时期和发展繁荣时期。新中国伦理学研究的成就集中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结出丰硕果实,社会主义伦... 新中国伦理学研究六十年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即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初创时期、伦理学研究经受严重挫折时期、恢复时期和发展繁荣时期。新中国伦理学研究的成就集中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结出丰硕果实,社会主义伦理文化得以形成并获得巨大发展,伦理学学科体系建设以及中外伦理思想史、应用伦理学研究取得突破性成就等方面。新中国伦理学六十年的发展启示我们,必须把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有机地统一起来,正确处理伦理文化遗产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的关系、伦理学学术研究与现实政治需要的关系以及伦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伦理学研究六十年 学术成就 有益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与全球化进程中的关系伦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新中 尼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1-108,共8页
全球化行进至今,虽争议不断,但并未停止发展脚步。2019年底暴发的新冠疫情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也为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和挑战。重返关于全球化伦理的各种争论,分析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可能要面对的诸种问题,从关系伦理出... 全球化行进至今,虽争议不断,但并未停止发展脚步。2019年底暴发的新冠疫情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也为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和挑战。重返关于全球化伦理的各种争论,分析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可能要面对的诸种问题,从关系伦理出发,将有助于我们对后疫情时代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合理性进行价值论证。在新的环境下,全球化将会展现新的形式和内容,但全球化的总体趋势不会逆转。因此,有必要从历史层面的关系性、现实层面的关系性和方法层面的关系性视角,来探讨后疫情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构建和全球化关系伦理的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冠疫情的伦理挑战 话语建构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弗洛姆新人道主义伦理思想的理论特色及其局限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志伟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2-96,共5页
弗洛姆在综合马克思的宏观社会理论和弗洛伊德的微观心理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特的新人道主义伦理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从形式上看,现实社会批判与学理研究结合、专业性与通俗性兼备是其理论的两大主要特征... 弗洛姆在综合马克思的宏观社会理论和弗洛伊德的微观心理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特的新人道主义伦理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从形式上看,现实社会批判与学理研究结合、专业性与通俗性兼备是其理论的两大主要特征;从内容上看,新个人主义、道德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是其理论的主要特色。当然,他的人性论和人格论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姆 人道主义伦理思想 理论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陈独秀早期民主思想中新的伦理价值观
16
作者 李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0-38,共9页
陈独秀早期民主思想中最具特色的是新的伦理价值观。他认为,要从根本上推翻专制政治,最根本的便是要清除专制政治赖以生存的思想文化基础,尤其是旧的伦理价值观,他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价值观念体系,从而对五四时期思想启蒙运动起到... 陈独秀早期民主思想中最具特色的是新的伦理价值观。他认为,要从根本上推翻专制政治,最根本的便是要清除专制政治赖以生存的思想文化基础,尤其是旧的伦理价值观,他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价值观念体系,从而对五四时期思想启蒙运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新伦理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市场经济伦理呼唤的回应——《经济伦理新探索丛书》简介
17
作者 陆晓禾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122-122,共1页
自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WTO后,社会对市场经济伦理的呼唤愈益迫切.去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经济伦理新探索丛书>,就是对这种呼唤的一种探索性的新回应.
关键词 《经济伦理探索丛书》 市场经济 社会道德 社会诚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伦理学研究史的拓新之作——评《道莫盛于趋时——新中国伦理学研究50年的回溯与前瞻》
18
作者 唐凯麟 《伦理学研究》 2003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经过数年的艰苦探索、辛勤笔耕,王泽应教授新著《道莫盛于趋时——新中国伦理学研究50年的回溯与前瞻》一书,已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全书共8章38万字。这是一部关于新中国50年伦理学研究史的创新之作,该书的出版将有利于促进新世纪中... 经过数年的艰苦探索、辛勤笔耕,王泽应教授新著《道莫盛于趋时——新中国伦理学研究50年的回溯与前瞻》一书,已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全书共8章38万字。这是一部关于新中国50年伦理学研究史的创新之作,该书的出版将有利于促进新世纪中国伦理学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工作的发展。通读全书,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伦理学研究史 《道莫盛于趋时--中国伦理学研究50年的回溯与前瞻》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伦理学的理论特质、历史地位和未来展望
19
作者 王泽应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42,共8页
新中国伦理学既是五千年中华伦理文明和近代以来伦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人类伦理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批判继承古今中西伦理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了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以社会主义为基本价值追求... 新中国伦理学既是五千年中华伦理文明和近代以来伦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人类伦理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批判继承古今中西伦理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了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以社会主义为基本价值追求的伦理学,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形态和学科体系,成为人类伦理学发展史上引领潮流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生机与活力的伦理学类型。新中国未来伦理学的繁荣发展要求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朝着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相鸣应、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相契合、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一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相衔接的方向迈进,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伦理学理论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传承传播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伦理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 中华伦理文明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及理论贡献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泽应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伦理思想的指引和武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伦理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伦理思想的指引和武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伦理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党和人民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创造的伦理文明及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精神旗帜和行为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伦理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