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为人刑法转型与当代中国的选择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波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54,共9页
学派之争后,行为人刑法由激进向改良转型。激进派认为行为人要素在定罪阶段起决定作用,改良派虽然也认为应将行为人要素引入定罪阶层,却坚持了行为要素的决定地位。根据行为人要素体系性地位的不同,行为人刑法发展出多个分支。在当前中... 学派之争后,行为人刑法由激进向改良转型。激进派认为行为人要素在定罪阶段起决定作用,改良派虽然也认为应将行为人要素引入定罪阶层,却坚持了行为要素的决定地位。根据行为人要素体系性地位的不同,行为人刑法发展出多个分支。在当前中国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下,日本学者大塚仁教授的"人格刑法学"是较为理想的刑法模式。不过,如果将来我国在科学上实现了犯罪人格鉴定技术,修正的新人格刑法学无疑是更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人刑法 人格刑法学 新人格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