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改革专用基金会计核算的思考 |
魏斐
|
《会计之友》
|
1989 |
0 |
|
2
|
认真核定国营企业税后留利中五项基金比例 |
|
《武汉财会》
|
1985 |
0 |
|
3
|
企业留利的分配和专用基金的使用应在承包时明确规定 |
林浩
万大东
胡新功
孙彦丽
|
《财会通讯(上)》
|
1991 |
0 |
|
4
|
国有企业执行新的企业财务制度有关问题的解答 |
|
《财会通讯(上)》
|
1994 |
0 |
|
5
|
试谈如何确定企业承包方案 |
李火焰
赵国华
关红
赵武松
|
《武汉财会》
|
1988 |
0 |
|
6
|
略谈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资金来源及使用问题 |
雷本质
|
《武汉财会》
|
1986 |
1
|
|
7
|
浅议“负债经营”的经济效益 |
钟定珍
|
《技术经济》
|
1988 |
0 |
|
8
|
我国企业技术开发目前存在的问题 |
房晓庆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9
|
企业经营目标和人均创利额 |
杜礼明
|
《会计之友》
|
1986 |
0 |
|
10
|
企业内部轻积累重消费初析 |
杨金观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
1986 |
0 |
|
11
|
浅议工业企业自补流动资金的速度及资金来源问题 |
陈启杭
胡兴翔
|
《西南金融》
|
1984 |
0 |
|
12
|
应当帮助企业解除税后留利的烦恼 |
张俭明
|
《武汉财会》
|
1984 |
0 |
|
13
|
支持生产 促进“两活”——在改革中充分发挥财政的经济杠杆作用 |
伍才闻
|
《武汉财会》
|
1984 |
0 |
|
14
|
利改税后企业在资金分配和使用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对乐山市二十一户企业的调查 |
刘敬熙
刘近思
|
《西南金融》
|
1984 |
0 |
|
15
|
红安县试行国有资产承包指标计算考核办法 |
方忠权
汪朝潮
|
《财会通讯(上)》
|
1991 |
0 |
|
16
|
建立财政第二预算加强国营企业预算外资金管理 |
董凌彦
|
《财会通讯(上)》
|
199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