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新产业组织理论述评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和旺 王春梅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7-55,共9页
新产业组织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不同,新产业组织理论以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以博弈论尤其是非合作博弈论为统一的分析方法,并引入信息不对称,打开了规制机构的"黑箱",使政府政策问题研究系统化。20世... 新产业组织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不同,新产业组织理论以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以博弈论尤其是非合作博弈论为统一的分析方法,并引入信息不对称,打开了规制机构的"黑箱",使政府政策问题研究系统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内、企业间和国际间产业经济活动准则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并由此引起了新产业组织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视角的转换和研究方法的细化。本文在试图阐述新产业组织理论特点的基础上,梳理其发展的主要脉络,综述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若干研究领域及政策研究的新进展,以期能对我国产业组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产业组织理论 交易费用 博弈论 规制理论 规制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啤酒企业并购行为探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红昌 郭晓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0-112,共3页
新产业组织理论为企业策略性行为的分析提供了可行的分析手段,其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基于新产业组织理论对我国啤酒企业并购行为进行分析不失为一种可靠的分析方法。啤酒行业本身资金技术密集的特点决定了啤酒行业中规... 新产业组织理论为企业策略性行为的分析提供了可行的分析手段,其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基于新产业组织理论对我国啤酒企业并购行为进行分析不失为一种可靠的分析方法。啤酒行业本身资金技术密集的特点决定了啤酒行业中规模经济的重要性,啤酒产品本身易变质、低附加值、难以长途运输的特点决定了市场开拓的重要性,这些特点均成为啤酒企业进行大规模并购的动力。因此,并购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啤酒企业的重要策略之一,是我国啤酒企业迅速提高产能、占领市场以获得市场势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我国啤酒企业扩大品牌效应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产业组织理论 啤酒企业 策略性行为 企业并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产业组织理论及其新发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余东华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9-54,共6页
20世纪 70年代 ,由于自身的理论缺陷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及SCP范式逐渐衰落 ,新产业组织理论逐渐兴起。新产业组织理论在寻求与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更加紧密结合的同时 ,引入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最新成果 ,从理论范式、研究方法和政策主张... 20世纪 70年代 ,由于自身的理论缺陷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及SCP范式逐渐衰落 ,新产业组织理论逐渐兴起。新产业组织理论在寻求与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更加紧密结合的同时 ,引入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最新成果 ,从理论范式、研究方法和政策主张等几个方面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突破和创新。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新产业组织理论在研究领域、理论深度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融等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P范式 新产业组织理论 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产业组织理论的突破与创新
4
作者 王建军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4-45,共2页
产业组织理论自产生以来,不断演化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和新产业组织理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产业组织理论从理论范式、研究方法和政策主张等几方面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框架进行了突破和创新。本文在评析传统... 产业组织理论自产生以来,不断演化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和新产业组织理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产业组织理论从理论范式、研究方法和政策主张等几方面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框架进行了突破和创新。本文在评析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主要观点及缺陷的基础上,从理论观点与新发展两个方面对新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重点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产业组织理论 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组织理论渊源、主要流派及新发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丹 吴祖宏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48-55,共8页
产业组织理论是以企业之间竞争和垄断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微观应用经济理论。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为起点,详细阐述和分析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各主要流派的形成、发展、代表人物以及他们主要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并提示了各理论流... 产业组织理论是以企业之间竞争和垄断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微观应用经济理论。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为起点,详细阐述和分析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各主要流派的形成、发展、代表人物以及他们主要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并提示了各理论流派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此外,本文还对产业组织理论近十几年来的最新发展给予了介绍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P框架 芝加哥学派 奥地利学派 新产业组织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经济管制与反垄断的理论基础:新实证产业组织理论述评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末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88,共6页
新实证产业组织理论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兴起的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分支。本文回顾了新实证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方法及其新进展,探讨了该理论在经济管制和反垄断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实证产业组织理论的价值做出系统评析。
关键词 实证产业组织 政府管制 反垄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实证产业组织理论的市场势力测度——以全球光伏产业(2010-2013年)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沈曦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36,共16页
传统的市场势力测度实证分析依赖于单纯的市场份额数据,忽略了企业间竞争博弈行为因而受到批评。相比传统的方法,运用新实证产业组织的计量方法能更有效地分析外部环境、潜在竞争等不可直接观察的变量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基于全球光伏企... 传统的市场势力测度实证分析依赖于单纯的市场份额数据,忽略了企业间竞争博弈行为因而受到批评。相比传统的方法,运用新实证产业组织的计量方法能更有效地分析外部环境、潜在竞争等不可直接观察的变量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基于全球光伏企业2010-2013年截面数据样本,研究市场势力的变化情况,静态分析结果表明,处于产业上游的硅片企业比下游的电池和组件企业拥有更大的市场控制力和溢价能力;而基于跨期样本的动态研究则显示,2011年开始的"双反"确实影响了产业结构,大大削弱了在位企业的市场势力,但是随着产业的回暖,企业境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进一步针对市场规模的研究发现,市场规模的扩大会加剧企业间的竞争,从而证明了可竞争市场理论存在于光伏市场。从产业政策角度看,当前我国市场结构重组不仅是寡头企业谋求更大市场势力的手段,更是产业通过市场实现更新换代的过程。政策制定者需根据实情,引导企业培育差异化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势力 实证产业组织理论 勒纳指数 光伏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组织学观照下的翻译经济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孙宁宁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5期88-92 107,107,共6页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或将迎来翻译的新高潮,翻译产业所产生的翻译经济效益将是巨大的。本文基于产业组织学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SCP)及新实证产业组织方法(NEIO),探究了中国翻译规模经济形成的必要性和翻译产业的发展状...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或将迎来翻译的新高潮,翻译产业所产生的翻译经济效益将是巨大的。本文基于产业组织学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SCP)及新实证产业组织方法(NEIO),探究了中国翻译规模经济形成的必要性和翻译产业的发展状况,指出中国翻译规模经济的形成和翻译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合理调整翻译市场产业结构,优化翻译资源配置;改善翻译产业市场行为,建立有效的翻译服务企业资质评估体系和翻译服务标准;提高翻译产业市场绩效,采用翻译项目管理,取得最佳的翻译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行为—绩效 实证产业组织方法 翻译规模经济 翻译产业 翻译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的理论争论及其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任保平 张如意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83,共9页
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一直是西方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争论问题之一。从20世纪30、40年代开始,在旧产业组织理论的框架下,对技术创新的最优市场结构进行了研究,围绕熊彼特假说、阿罗假说和曼斯菲尔德U型假说的验证进行争... 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一直是西方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争论问题之一。从20世纪30、40年代开始,在旧产业组织理论的框架下,对技术创新的最优市场结构进行了研究,围绕熊彼特假说、阿罗假说和曼斯菲尔德U型假说的验证进行争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在这一问题的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的新进展,从新的视角、新的因素和新的方法研究和探讨了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全面系统地综述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技术创新的最佳产业组织选择,可以对提升中国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促进自主创新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 市场结构 新产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媒产业的市场势力与规模经济——基于NEIO范式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龚彦方 《产经评论》 2012年第4期56-65,共10页
新经验产业组织分析(NEIO)是研究产业竞争性行为与绩效关系的一种实证范式。本文以目前传媒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作为取样对象,运用NEIO模型重点分析保持产品差异前提下的市场势力和规模经济。结果显示:中国的传媒业上市公司存在显著的市场... 新经验产业组织分析(NEIO)是研究产业竞争性行为与绩效关系的一种实证范式。本文以目前传媒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作为取样对象,运用NEIO模型重点分析保持产品差异前提下的市场势力和规模经济。结果显示:中国的传媒业上市公司存在显著的市场势力;在考虑企业之间生产差异率时,传媒产业上市公司显著地规模不经济;在考虑多年改制而带来的技术进步时,企业呈现出比较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产业组织范式 中国传媒业 市场势力 规模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产业市场势力研究——基于水泥产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如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2-138,共7页
市场势力,反映了某一行业内厂商在产品市场控制和影响其销售产品价格的能力,或者在原材料市场中影响其购买原材料价格的能力。一般认为,过大的市场势力将造成垄断,导致市场资源配置扭曲,降低社会福利。而适度的市场势力对于提高生产厂... 市场势力,反映了某一行业内厂商在产品市场控制和影响其销售产品价格的能力,或者在原材料市场中影响其购买原材料价格的能力。一般认为,过大的市场势力将造成垄断,导致市场资源配置扭曲,降低社会福利。而适度的市场势力对于提高生产厂商的竞争能力和生产稳定性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基于2005-2010年各个省份水泥行业数据,利用新经验产业组织方法对中国水泥区域市场进行的市场势力实证分析表明,华北和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水泥市场不存在明显的市场势力,而华南和华东-华中地区存在极其微弱的市场势力。而且,华南和华东-华中地区存在的这种微弱的市场势力很可能也是一种不稳定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带动了水泥产业迅速发展,但是快速发展的过程也带来了一系列结构性问题,大量的投资进入使水泥产业的市场结构十分分散,市场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由于水泥产品具有高度同质化和区域性的特点,产能过剩再加上运输条件和运输能力的限制,很容易形成局部性的恶性竞争。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这种结构性问题未能有所体现,一旦经济发展有所放缓,水泥需求下降,恶性竞争将严重影响水泥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势力 经验产业组织方法 水泥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跨界经营、市场势力变化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2
作者 荆文君 牛妍妮 黄冰虹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51,共17页
跨界经营是平台企业近年来兴起的运营模式,回答头部平台的跨界行为是否会产生更为广泛的垄断力量这一问题,是构建既能激发活力又能保障安全的平台经济治理体系以及充分发挥平台经济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的重要前提。首先,文章梳... 跨界经营是平台企业近年来兴起的运营模式,回答头部平台的跨界行为是否会产生更为广泛的垄断力量这一问题,是构建既能激发活力又能保障安全的平台经济治理体系以及充分发挥平台经济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的重要前提。首先,文章梳理了平台跨界的典型事实,分析了平台企业在跨界中市场势力变化的两种相反机制——杠杆效应和竞争效应。其次,运用新实证产业组织理论,并根据平台经济特征作适应性改进,构建考虑网络外部性与创新因素的平台企业市场势力测度模型。通过在模型中加入反映跨界行为的参数——业务多样化程度,实现测度单一领域经营和跨界经营两种情境下的市场势力实际值,对比两种情境的测度结果,得出市场势力的变化情况。实证结果显示:当考虑与主营业务相似领域的跨界时,市场势力不变或略微下降,说明巨头企业在进入与主营业务相关的领域时,可以维持原有的市场势力,存在一定程度的杠杆传导效应;当考虑向与主营业务差异较大的领域跨界时,市场势力呈现下降态势,说明大幅度的跨界行为可以通过加强大型平台企业之间的业务重叠程度,强化市场竞争,对大型平台企业市场势力的多市场传导起到一定制衡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平台竞争格局提出了新的判断:平台市场头部企业具有的市场势力可以有限制范围地传导,但随着企业经营业务范围扩大,“赢者通吃”的结局被大型平台企业之间的新一轮竞争取代,平台竞争由“赢者通吃”向“赢者博弈”转变。从时间维度上动态考虑,平台竞争的结局从“寡头化”向“逆寡头化”转变,在全业务领域内,寡头企业仍然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这一结论表明,在跨界竞争场景下,平台经济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发挥两方面作用:一是竞争可以更好地发挥平台经济的匹配作用,推动经济总量增长,打造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二是跨界场景不断激发新兴商业模式,有利于区域因地制宜地寻找新增长点,缩小区域内部差距。最后,文章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服务质量为突破口,引导平台企业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新型基础设施属性;提升平台业务与区域特征的关联性,塑造区域经济的独特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跨界 市场势力 竞争格局 实证产业组织理论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活动、市场势力与社会福利效应——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白雪洁 孙红印 汪海凤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71,共13页
R&D活动提高企业市场势力的途径是什么?R&D活动改善社会福利的途径与机制是否存在行业差异?本文利用2004—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在市场势力的度量模型——新产业组织生产法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企业的R&D活动因素,直... R&D活动提高企业市场势力的途径是什么?R&D活动改善社会福利的途径与机制是否存在行业差异?本文利用2004—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在市场势力的度量模型——新产业组织生产法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企业的R&D活动因素,直接测算我国工业企业的市场势力,并基于企业所在行业、企业所有制和企业行为特征的不同视角,考察R&D活动对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以及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价格两条路径对不同行业的社会福利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 市场势力 社会福利 新产业组织 市场集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反垄断理论、实践及其启示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乾文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17,共5页
美国反垄断的实践丰富多彩 ,也伴随着不断的理论创新。本文从分析美国反垄断的理论与实践入手 ,分析其可借鉴之处 ,以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结构学派 芝加哥学院派 新产业组织学派 网络外部性 美国 反垄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度上升的寡占势力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分解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停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77,共6页
集中度上升可以同时反映效率和市场势力。基于新产业组织研究方法,引入推测变量导出微观层面的企业行为优化方程,再将其过渡到行业层面,创造性地将Lerner指数推广至寡占势力测度,最后导出集中度上升的寡占势力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分解方... 集中度上升可以同时反映效率和市场势力。基于新产业组织研究方法,引入推测变量导出微观层面的企业行为优化方程,再将其过渡到行业层面,创造性地将Lerner指数推广至寡占势力测度,最后导出集中度上升的寡占势力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分解方程。笔者应用极大似然法对结构方程进行参数估计,计算样本行业的推测变量、寡占势力和成本弹性。研究发现,集中度上升的规模经济效应推动60%的行业价格下降,但寡占势力效应仍超过规模经济效应或强化低效率,导致大多数行业价格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度 寡占势力效应 规模经济效应 新产业组织 推测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垄断势力及其治理之路——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Tirole教授主要学术贡献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绪亮 刘雅甜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21,共6页
本文重点阐释了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Tirole在新产业组织理论与新规制经济学两个领域的开创性贡献,并简要介绍其在组织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和公司金融等方面取得的成果。Tirole将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等方法革命性地引入相关学科领域,... 本文重点阐释了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Tirole在新产业组织理论与新规制经济学两个领域的开创性贡献,并简要介绍其在组织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和公司金融等方面取得的成果。Tirole将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等方法革命性地引入相关学科领域,在多个领域开创性地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分析框架,在方法论上提出了马尔科夫完美均衡和完美贝叶斯均衡等重要概念,并在电信和金融监管等领域政策改革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断势力 新产业组织理论 规制经济学 激励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购行为与市场势力:基于中国A股企业的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白雪洁 孙红印 汪海凤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6-113,128,共8页
并购行为是否必然影响企业的市场势力?在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市场有何不同?这是企业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2007-2013年中国A股工业类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在新产业组织生产法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计量方法直... 并购行为是否必然影响企业的市场势力?在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市场有何不同?这是企业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2007-2013年中国A股工业类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在新产业组织生产法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计量方法直接测度企业的市场势力,考察企业并购行为对市场势力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不同于其他市场上的显著关系,在中国A股市场中,上市企业的并购行为与企业市场势力的形成和变化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购行为 市场势力 实证产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在缺乏产量数据的条件下计算行业成本加成率?——对DLW模型的修正与改进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末 张宇杰 +1 位作者 张杰 陈昕欣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41,共19页
目前广泛使用的DLW模型(DeLoecker和Warzynski,2012)在估计成本加成率时,需要代入企业“产量”数据。由于企业“产量”数据目前为保密数据,较难获取,上述方法并不适用于我国数据条件。为此,一些研究采用平减后的企业“产值”数据试图代... 目前广泛使用的DLW模型(DeLoecker和Warzynski,2012)在估计成本加成率时,需要代入企业“产量”数据。由于企业“产量”数据目前为保密数据,较难获取,上述方法并不适用于我国数据条件。为此,一些研究采用平减后的企业“产值”数据试图代替“产量”数据。本文报告了在DLW模型中采用“产值”数据可能造成的谬误以及DLW模型自身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首先,在DLW模型中直接代入“产值”而不是“产量”数据,会导致产品价格外生且固定不变的错误隐含假设,使估计系数收敛到“1”而不是企业真实成本加成率。其次,现有的回归分析技术并不能识别“企业级”的技术参数,这导致企业级的成本加成率实际上无法计算。DLW模型以及随后的一系列改进模型只能得到行业技术参数与个体变量相乘的“伪企业成本加成率”,进而误导采用这一指标的相关研究。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新的模型,修正了约束条件和最优化方法,通过估计需求弹性而不是产出弹性避免了DLW模型的识别错误问题,使得新模型可以直接使用常见的工业企业数据库“产值”数据计算,极大地扩展了DLW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最后,本文利用蒙特卡洛模拟验证了新模型的有效性,并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分行业计算了成本加成率,得到稳健的估计结果。本文模型为一系列基于成本加成率指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W模型 成本加成率 市场势力 实证产业组织 蒙特卡洛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经评论》2022年主要选题参考
19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0-160,共1页
1.产业经济领域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2.“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产业结构变革3.新产业组织理论与平台企业竞争垄断问题4.新经济周期的产业发展与创新生态营造5.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6.新形势下供应链与产品内分工问题研究7.... 1.产业经济领域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2.“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产业结构变革3.新产业组织理论与平台企业竞争垄断问题4.新经济周期的产业发展与创新生态营造5.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6.新形势下供应链与产品内分工问题研究7.“双碳”与产业发展生态问题(含国际贸易环境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环境 产品内分工 结构变革 供应链 理论与实践 双循环 经济周期 新产业组织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lette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垄断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姜德波 颜秉政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58,共4页
银行业现代化改革是我国经济转型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银行业主体的商业银行业的垄断结构能否优化关乎改革的进行程度。规制垄断最有效的手段是"对症下药",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分析垄断的形成原因。通过运用新经验产业组织... 银行业现代化改革是我国经济转型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银行业主体的商业银行业的垄断结构能否优化关乎改革的进行程度。规制垄断最有效的手段是"对症下药",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分析垄断的形成原因。通过运用新经验产业组织理论(New Empirical Industrial Organization)的分析方法,来验证商业银行业垄断的形成原因。采用Klette估计法,实证研究造成商业银行业垄断的原因。得出如下结论:政府给予的保护政策制造的行政壁垒,导致了商业银行业市场势力,形成了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垄断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业 市场势力 规模效应 经验产业组织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