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问题与完善策略 |
杨维妙
|
《农业开发与装备》
|
2025 |
0 |
|
|
2
|
乡村振兴战略下湖南新乡村智慧治理建设探析 |
李爱娥
|
《黑龙江粮食》
|
2024 |
0 |
|
|
3
|
新乡村建设与规划师的职责——基于广西百色华润希望小镇乡村建设实验的思考 |
王伟强
丁国胜
|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0
|
|
|
4
|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乡村发展与乡村振兴路径 |
罗震东
项婧怡
|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61
|
|
|
5
|
农村社会精英与新乡村治理术 |
辛允星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9
|
|
|
6
|
“碳中和-新乡村”视角下广东乡村分布式光伏构建模式探索 |
叶红
程露
何嘉琪
党政
曹江
谭春鸿
|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4
|
|
|
7
|
乡愁、乡建、乡土--新乡村文化的叙事视角与主题 |
孙顺华
唐芳
|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8
|
|
|
8
|
通向城乡衔接的乡村社区能力建设——自加拿大新乡村建设运动生发 |
彭兵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
9
|
新乡村主义视域的都市农业公园规划建设探讨——以云南省开远市小坝心为例 |
钟俊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
10
|
新乡村主义与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探析——以浙江临安“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的建设实践为例 |
周游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2 |
1
|
|
|
11
|
韩国“新乡村运动”的启示——考察后的理论思考 |
刘朝瑞
|
《学习论坛》
|
2007 |
1
|
|
|
12
|
基于RHB战略的新乡村旅游发展元分析及对策 |
韩旭
李赛峰
|
《林业调查规划》
|
2018 |
3
|
|
|
13
|
农村电商3.0:重构一个鲜活的新乡村 |
何莉
陈光炬
陆婷妹
|
《农村实用技术》
|
2020 |
0 |
|
|
14
|
推动乡村新职业发展的要点与趋势 |
唐丽霞
|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15
|
数智时代乡村如何建设新质人才队伍——基于政策营销视角的扎根理论分析 |
黄建红
胡阮娟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16
|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提质增效: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 |
叶岩松
宗成峰
|
《乡村论丛》
|
2025 |
3
|
|
|
17
|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关键要素、问题与实施路径——以宁德市为例 |
徐方
|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
2025 |
0 |
|
|
18
|
乡村振兴新阶段甘肃省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制度构建 |
乔德华
马丽荣
陈文杰
白贺兰
莫琪江
展宗冰
王统勋
赵荆玉
贺春贵
刘锦晖
张邦林
王建连
班明辉
|
《寒旱农业科学》
|
2024 |
2
|
|
|
19
|
“文旅+”背景下乡村旅游新业态 |
何阳
|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20
|
乡村振兴新阶段下涉农高校大学生服务“三农”胜任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
邓泓
蔡欣
彭莹琼
华晶
|
《智慧农业导刊》
|
202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