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回归现实世界:马克思哲学的情感之维
被引量:
17
1
作者
张秀华
刘佳佳
朱雅楠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23,共7页
马克思哲学回归现实世界、超越传统理性主义的抽象主体性哲学,在考察人类历史活动——劳动发展史的过程中充满了情感的基调,在历史逻辑下基于感性实践活动对活生生的现实的人与现实世界进行新主体性哲学的理论建构。他从现实的人出发给...
马克思哲学回归现实世界、超越传统理性主义的抽象主体性哲学,在考察人类历史活动——劳动发展史的过程中充满了情感的基调,在历史逻辑下基于感性实践活动对活生生的现实的人与现实世界进行新主体性哲学的理论建构。他从现实的人出发给予情感以历史唯物主义解读;按照实践的观点,主张情感与主体认识活动内在统一、相互协调;确信未来真正的共同体中获得解放和全面发展的人将会消除与自然、他人和自身的冲突关系,确立具有类本位和终极关切的崇高审美情感、伦理与道德情怀。深入研究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情感之维,既有助于理解马克思实践人学或劳动人学,又为新时代融合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提升劳动者素质并获得主体的自我实现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情感
新主体性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现实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回归现实世界:马克思哲学的情感之维
被引量:
17
1
作者
张秀华
刘佳佳
朱雅楠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23,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规划项目(21ZDA019)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11)
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基地研究项目。
文摘
马克思哲学回归现实世界、超越传统理性主义的抽象主体性哲学,在考察人类历史活动——劳动发展史的过程中充满了情感的基调,在历史逻辑下基于感性实践活动对活生生的现实的人与现实世界进行新主体性哲学的理论建构。他从现实的人出发给予情感以历史唯物主义解读;按照实践的观点,主张情感与主体认识活动内在统一、相互协调;确信未来真正的共同体中获得解放和全面发展的人将会消除与自然、他人和自身的冲突关系,确立具有类本位和终极关切的崇高审美情感、伦理与道德情怀。深入研究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情感之维,既有助于理解马克思实践人学或劳动人学,又为新时代融合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提升劳动者素质并获得主体的自我实现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马克思
情感
新主体性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现实世界
Keywords
Marx
emotion
new philosophy of subjectivity
historical materialist
actual world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回归现实世界:马克思哲学的情感之维
张秀华
刘佳佳
朱雅楠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