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中国文论”:对当代中国文论七十年的一种思考 被引量:6
1
作者 曾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4-130,160,共8页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个人话语、群体话语的具有国家话语性质的文论形态,可以被命名为"新中国文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对文艺工作的指导对新中国文学发展具有支配性力量,这也提出了"将政策引入文学研...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个人话语、群体话语的具有国家话语性质的文论形态,可以被命名为"新中国文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对文艺工作的指导对新中国文学发展具有支配性力量,这也提出了"将政策引入文学研究"的必要性。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新中国文论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受到了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部分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文论 文艺政策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对中国新时期文论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冯宪光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4-51,共18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对中国新时期文论的影响冯宪光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国新时期文论,人道主义,现代主义,艺术生产论,文化学阐释中国新时期文论开拓了一个新的天地,呈现出与前新时期文论的不同面貌。造就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对中国新时期文论的影响冯宪光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国新时期文论,人道主义,现代主义,艺术生产论,文化学阐释中国新时期文论开拓了一个新的天地,呈现出与前新时期文论的不同面貌。造就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有在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中国时期文论 人道主义 现代主义 艺术生产论 文化学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他人与回归自我——“域外文论本土化”研究对建构“中国文论新传统”的启示
3
作者 向天渊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9-145,I0002,I0003,共9页
域外文论本土化转换与中国文论的现代性追求,是一个双向互动的演进历程;考察域外文论本土化研究及其与中国现代文论新传统之建构的关系,首先牵涉到学者的学术国籍问题,国籍或民族文化身份以及具体的社会和时代背景,都将影响甚至决定学... 域外文论本土化转换与中国文论的现代性追求,是一个双向互动的演进历程;考察域外文论本土化研究及其与中国现代文论新传统之建构的关系,首先牵涉到学者的学术国籍问题,国籍或民族文化身份以及具体的社会和时代背景,都将影响甚至决定学者的研究视角与价值评判;域外文论本土化研究,还提醒我们,在中国现代文论新传统的建构中,要从学科功能上处理好“现实性”与“超越性”的关系,从知识谱系上处理好“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此外,“域外文论本土化”研究,还使我们认识到建构中国现代文论,必需处理好话语范畴上的“融通性”与“创造性”之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文论本土化 中国文论传统 学术国籍 学科功能 知识谱系 话语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语言-形式主义”文论传统的形成与发展——兼及域外文论的本土化问题
4
作者 向天渊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29,共10页
"语言-形式主义"文论是中国现代文论新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建设"国语的文学"与"文学的国语"、"自由诗"与"新格律诗"的理论博弈、西方"形式主义文论"的本... "语言-形式主义"文论是中国现代文论新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建设"国语的文学"与"文学的国语"、"自由诗"与"新格律诗"的理论博弈、西方"形式主义文论"的本土化等大体前后相续的三个方面。考察这几方面的演进历程,我们发现它们既明显地受到国外文论的影响与启发,也受到传统文论的牵绊与制约。但我们也应看到,无论是借鉴时的推陈出新,还是挪用中的移花接木,抑或是建构上的调和会通,都与中国社会现实的需要、时代精神的诉求、语言文字的变化紧密相关。探索其中蕴含着的"冲突—融合—新变"的演进机制,不仅能够加深我们对此一传统的认识与理解,也有利于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之现代文论话语体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形式主义”文论 中国现代文论传统 域外文论本土化 冲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三种表述形式
5
作者 刘超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5-50,共6页
中国特色文学理论是在中国本土产生的中国自己的文学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论史中,表现为三种不同的理论表述形式,即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的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的中国特色社会主... 中国特色文学理论是在中国本土产生的中国自己的文学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论史中,表现为三种不同的理论表述形式,即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的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21世纪之后的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不同表述形式各有其核心诉求,多重诉求叠加融合,形成了当前形态的新表述形式,即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在中国本土产生,吸收了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的全部精华,符合中国文学现实和中国人精神内核与审美习惯的文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文学理论 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 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