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作为理解新时代中国文学的方法——广义“新东北文学”论纲 被引量:1
1
作者 金钢 王璐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3,共8页
新时代以来,东北文学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综合考察其内涵与外延,是认识其价值较为客观的途径。如果将“铁西三剑客”等东北青年作家创作定义为狭义的“新东北文学”,那么本文讨论的则是新时代以来反映东北区域社会人生的广义的“新东... 新时代以来,东北文学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综合考察其内涵与外延,是认识其价值较为客观的途径。如果将“铁西三剑客”等东北青年作家创作定义为狭义的“新东北文学”,那么本文讨论的则是新时代以来反映东北区域社会人生的广义的“新东北文学”。新东北文学作为新时代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具有其局部性和特殊性,将东北作为方法,可以使新东北文学获得超乎其本来存在范围的意义,承载思想交流的使命,从而理解新时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落与振兴,新世纪以来的城乡互动、地方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的分析,能够发现新东北文学超越区域限制的诸多想象,以及认识和解释世界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新东北文学 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形与回收:《缓步》的“文学性”回旋曲——兼论“新东北文学”的形式与观念
2
作者 陈思 王璟琨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131,共7页
班宇2022年出版的小说集《缓步》,既可视为班宇个人写作方向的一次转折,也可窥见他所置身的“新东北作家群”的转向趋势。小说集以“缓步”命名,就可见作者的用心。首先,“缓步”之“缓”代表了某种舒缓的速度,指向了小说新的阅读体验... 班宇2022年出版的小说集《缓步》,既可视为班宇个人写作方向的一次转折,也可窥见他所置身的“新东北作家群”的转向趋势。小说集以“缓步”命名,就可见作者的用心。首先,“缓步”之“缓”代表了某种舒缓的速度,指向了小说新的阅读体验。其次,“缓步台”是东北老式居民楼的常见结构,小说仍然与东北老工业区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杨丹丹认为东北文艺的生命力在于“时刻与中国和东北现代历史紧密贴合在一起,始终突出社会问题意识,并形成坚固的现代写作传统”^((1)),也就是说,社会问题意识是班宇和“东北作家群”的精神联系,这使我们得以对“新东北作家群”进行文学史定位并进一步提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作家群 新东北文学 文学 社会问题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乡村叙事的新景象、新境界——关于老藤长篇小说《草木志》兼及新东北文学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景雷 郑慧文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67,共6页
《草木志》以草木写人和以人写草木,在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的背景下,用文学的方式表达了对生命、生态、文化以及它们与乡村振兴之间关系的认识。本部作品从文化和人的内生动力出发,立足于百年“乡土中国”的发展和叙事经验,以一种超越性... 《草木志》以草木写人和以人写草木,在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的背景下,用文学的方式表达了对生命、生态、文化以及它们与乡村振兴之间关系的认识。本部作品从文化和人的内生动力出发,立足于百年“乡土中国”的发展和叙事经验,以一种超越性的姿态展示了其创作上的独特性。老藤是新东北文学的代表作家,其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性、真实性、理想性、秩序性和东北性,不仅构成了新东北叙事的重要维度,也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在当下所呈现出来的新景象、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藤 《草木志》 乡村叙事 新东北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象的“失效”与先锋的“溃败”——论双雪涛的小说《光明堂》及新东北文学的困境
4
作者 房子兮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208,共7页
双雪涛的小说《光明堂》具有“后先锋性”的美学特征:一方面,《光明堂》的后先锋特征,表现为确定性的缺失导致的美学含混。小说文本呈现出“残缺”的叙事、人物构造、东北景观,及“自我否定”式的“残缺东北历史想象”;另一方面,“多义... 双雪涛的小说《光明堂》具有“后先锋性”的美学特征:一方面,《光明堂》的后先锋特征,表现为确定性的缺失导致的美学含混。小说文本呈现出“残缺”的叙事、人物构造、东北景观,及“自我否定”式的“残缺东北历史想象”;另一方面,“多义隐喻”与“意象滑动”的后先锋性,赋予《光明堂》以“抽象性”美学特征。然而,无论是美学含混,还是抽象性,脱离了丰富的现实,最终会导致过度审美化,进而造成抽象的“失效”与意义的“溃败”,这也是新东北文学创作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雪涛 《光明堂》 先锋 抽象性 新东北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学视角下的地域叙事方法——论《仙症》与《刺猬》中的“父辈”形象
5
作者 李瑞琦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9-194,共6页
郑执的小说《仙症》是“新东北文学”的代表作性作品之一,作为“东北想象”之一种,故事以“子辈”“我”的视角重新审视“父辈”,讲述姑父王战团的失意与传奇经历。这一叙事既是“子辈”对自我身份的重新定位,又是对“父辈”形象的重新... 郑执的小说《仙症》是“新东北文学”的代表作性作品之一,作为“东北想象”之一种,故事以“子辈”“我”的视角重新审视“父辈”,讲述姑父王战团的失意与传奇经历。这一叙事既是“子辈”对自我身份的重新定位,又是对“父辈”形象的重新书写。小说的价值在于“叠印地展现出对于父辈与子代的精神分析,并最终完成对于‘东北’的精神分析”①。小说中“我”与王战团两个人物形象,深刻体现了东北的地域气质与精神内核。特别是姑父王战团的形象与“新东北文学”中的其他“父辈”形象共同构建了文学中的“东北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东北文学 父辈形象 刺猬 精神分析 地域叙事 仙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文学地方性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6
作者 谭萃颖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5年第5期77-84,共8页
20世纪以来,文学地理学研究极大地拓展了空间的情感、心理与文化想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曲折演变和现代化的多元发展,地理区域间的融合或分化促使该话题得以重新讨论。近年来,当代中国文学的地方性话题热度不减,学界掀起了以“新”和地... 20世纪以来,文学地理学研究极大地拓展了空间的情感、心理与文化想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曲折演变和现代化的多元发展,地理区域间的融合或分化促使该话题得以重新讨论。近年来,当代中国文学的地方性话题热度不减,学界掀起了以“新”和地理位置命名的文学思潮,文学地方性研究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诸多争议与问题。本文系统梳理“新东北文学”“新南方写作”“新北京作家群”“文学新浙派”“新西部文学”等地方写作的研究现状,并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探讨未来写作的方法与路径,以及在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经验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东北文学 地方性写作研究 问题与方法 南方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