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东北作家群”与“新东北文学”摭论——以群体形成、传统赓续与审美追求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日君 王科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9,共9页
近年来,“新东北文学”与“新东北作家群”崛起的呼声日渐高涨。在众多研讨会与论文的助推下,学界对“新东北作家群”及“新东北文学”的形成、特质、超越及可能,有了较明晰的体悟和较深层的认识。然而,略感不足的是,这些研究对“新东... 近年来,“新东北文学”与“新东北作家群”崛起的呼声日渐高涨。在众多研讨会与论文的助推下,学界对“新东北作家群”及“新东北文学”的形成、特质、超越及可能,有了较明晰的体悟和较深层的认识。然而,略感不足的是,这些研究对“新东北作家群”产生的契机、赓续的传统、高扬的精神谈论较少,且对这一群体的定义角度不同、时段不一,多有抵牾;对“新东北文学”崛起本身所固有的基因元素、与之相关的文化定位分析不够;对其创新流变、审美追求、艺术品质提升空间语焉不详。基于此,本文将聚焦这些问题,坦陈粗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文学 新东北作家群 品质提升 群体形成 审美追求 定位分析 赓续 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东北作家群“子一代视角”的现实主义再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钱海敏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6,共8页
首先从“子一代视角”研究中“阶级论”和“人性论”两种观点的有待商榷之处入手,论述该视角是这一作家群体符合现实主义的共同选择,是“子一代”知识分子在遭遇市场经济冲击下,与下岗大潮中失去主流地位的父辈工人阶级之间最强烈的情... 首先从“子一代视角”研究中“阶级论”和“人性论”两种观点的有待商榷之处入手,论述该视角是这一作家群体符合现实主义的共同选择,是“子一代”知识分子在遭遇市场经济冲击下,与下岗大潮中失去主流地位的父辈工人阶级之间最强烈的情感共振;进而讨论这一视角下,作家们“对父辈的历史现实主义关照”与“子一代自我书写”之间出现的明显悖论及实质:他们在讲述父辈历史意义的过程中遭遇言说困难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用“回忆”和“虚构”来回避意义,倾心于言说本身;最后新东北作家群的作家们虽然意识到自身“子一代视角”的写作也许终将成为自己作品中寓言的一部分,但他们仍然会坚持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来重新续写寓言。在对新东北作家群“子一代视角”的论述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现实主义从认知到实践的不断探索,现实主义不只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同时也是一种氛围、一种气质,它将以自己的方式在新的时代获得新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东北作家群 “子一代视角” 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际视野中的“新东北作家群”与“新南方写作”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振锋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0,共10页
近年来,“新东北作家群”与“新南方写作”这两个以地方性为表征的文学创作潮流,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的“事件性”存在,甚至被评为2022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①之一。其中炙手可热的作家,如双雪涛、班宇、郑执、林棹、陈春成、王... 近年来,“新东北作家群”与“新南方写作”这两个以地方性为表征的文学创作潮流,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的“事件性”存在,甚至被评为2022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①之一。其中炙手可热的作家,如双雪涛、班宇、郑执、林棹、陈春成、王威廉、陈崇正等,不仅深受媒体空间和读者大众激赏,也获得了主流文学批评界的青睐。但与此同时,批评界对于这种以地方性概念为装置来统摄当下文学创作的命名行为存在着诸多非议,认为其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这些文学现象自身的审美多样性和历史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界 创作潮流 人文学术 新东北作家群 王威廉 文学创作 命名行为 媒体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东北作家群对现代东北叙事的赓续与新变——以双雪涛为典型案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纪秀明 郑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93,共9页
当代新东北作家群赓续现代东北文学叙事传统,在新时代语境下试图重构文学与东北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本文从现实主义手法、流散主题、人物设置等角度解密以双雪涛为代表的新东北作家群对现代东北叙事风格的拆解和还原,探讨新东北作家... 当代新东北作家群赓续现代东北文学叙事传统,在新时代语境下试图重构文学与东北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本文从现实主义手法、流散主题、人物设置等角度解密以双雪涛为代表的新东北作家群对现代东北叙事风格的拆解和还原,探讨新东北作家群与现代东北叙事的因缘性和风格赓续,以及东北“新”“旧”创作代际群体的变异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凭借这种历史与现实双重维度下的东北叙事观照与重构,双雪涛等作家提供了一种进入东北叙事、致敬东北现代叙事传统的当代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东北作家群 双雪涛 东北叙事 赓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经验表达与东北区域形象建构——多重文化场域中的新世纪东北叙事 被引量:7
5
作者 白杨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1,共6页
近年来,东北文艺创作频繁成为国内外文坛关注的热点,关于“新东北作家群”“东北文艺复兴”“东北文学”等话题的争鸣,不仅在文坛内部展开,也在网络空间中被热议。在一种历史谱系的延续和新变中,东北文艺从文化场域的边缘走向中心,改写... 近年来,东北文艺创作频繁成为国内外文坛关注的热点,关于“新东北作家群”“东北文艺复兴”“东北文学”等话题的争鸣,不仅在文坛内部展开,也在网络空间中被热议。在一种历史谱系的延续和新变中,东北文艺从文化场域的边缘走向中心,改写并重塑着关于东北形象的刻板认知。不过,“东北”“复兴”这样的词语,事实上牵连着漫长的历史经验与复杂的情感体验,在当下的社会发展层面上,还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联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创作 东北文学 文化场域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东北区域 新东北作家群 历史谱系 文艺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文艺复兴”消费性再反思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庆丽 韩文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7-132,共6页
进入21世纪20年代,文学界掀起了一股“东北文艺复兴”的热潮。以“新东北作家群”的提出为代表,涉及音乐、艺术、戏剧、电影等各个领域。在东北文艺复兴旗帜下生产的文艺作品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和阶级性特征,但其消费范畴却在一定程度... 进入21世纪20年代,文学界掀起了一股“东北文艺复兴”的热潮。以“新东北作家群”的提出为代表,涉及音乐、艺术、戏剧、电影等各个领域。在东北文艺复兴旗帜下生产的文艺作品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和阶级性特征,但其消费范畴却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了。时下的东北文化叙事既取材于东北的工业历史,又根植于当下的消费社会,其本质仍是工业化的文化生产与商业性的文化消费中的一环。基于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视角,这场东北文艺复兴既是对大众文化同质化的批判和反思,也受到消费主义的驱动,以单一而表面的东北符号迎合受众的想象。如何真正把握东北社会文化的精神内核,在快节奏的网络浪潮中使东北新文艺深入扎根,仍是东北文艺工作者们面临的重要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文学 东北文艺复兴 新东北作家群 文化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亲:作为一种文学装置——理解双雪涛、班宇、郑执的一种角度 被引量:13
7
作者 丛治辰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75,共9页
一、为什么不可以是“父亲”?双雪涛、班宇、郑执三位同样出身于沈阳铁西区的80后作者,近年来成为文坛聚讼纷纭的关注热点,已是不争的事实。地方文化宣传部门、文学评论界和大众文化领域当中的诸多力量有意无意形成合谋,往往将这三位作... 一、为什么不可以是“父亲”?双雪涛、班宇、郑执三位同样出身于沈阳铁西区的80后作者,近年来成为文坛聚讼纷纭的关注热点,已是不争的事实。地方文化宣传部门、文学评论界和大众文化领域当中的诸多力量有意无意形成合谋,往往将这三位作家并置讨论,称为“铁西三剑客”“新东北作家群”,或作为“东北文艺复兴”的一部分,这让“东北”这一元素无可避免地从其作品中凸显出来,笼罩在几乎一切相关讨论之上。而关于这三位作家最有力的研究者莫过于黄平和刘岩,这两位同样出身于东北的青年学者都曾不止一次撰写宏文,对双雪涛等人予以介绍、褒扬、分析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传部门 青年学者 文艺复兴 大众文化 三剑客 新东北作家群 关注热点 80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之名:论郑执小说 被引量:6
8
作者 黄平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39,共7页
一、郑执的写作前史在双雪涛(1983-)、班宇(1986-)、郑执(1987-)这一批“新东北作家群”作家中,郑执常常被认为是最晚开始写作的。这大致是基于《平原上的摩西》(《收获》2015年第2期)、《逍遥游》(《收获》2018年第4期)、《仙症》(201... 一、郑执的写作前史在双雪涛(1983-)、班宇(1986-)、郑执(1987-)这一批“新东北作家群”作家中,郑执常常被认为是最晚开始写作的。这大致是基于《平原上的摩西》(《收获》2015年第2期)、《逍遥游》(《收获》2018年第4期)、《仙症》(2018年“鲤·匿名作家计划”首奖)这三部代表作的发表顺序,也是基于大家关注到的郑执的作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获》 《逍遥游》 新东北作家群 父之名 前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之间:《平原上的摩西》社会史考论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天宇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47,共8页
“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种处理文学与历史情境之间的牵绊的尝试,其核心方法论是捕获中国现当代历史进程中的整体性。近年来崭露头角的“新东北作家群”正契合了构建“整体性”的要求,他们的作品以东北为场景,但是并没有... “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种处理文学与历史情境之间的牵绊的尝试,其核心方法论是捕获中国现当代历史进程中的整体性。近年来崭露头角的“新东北作家群”正契合了构建“整体性”的要求,他们的作品以东北为场景,但是并没有讲述地方化的故事——他们笔下流淌的是关于国家、历史、普遍现实的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与历史 地方化 新东北作家群 社会史 历史进程 方法论 整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