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一代运载火箭50吨级氢氧发动机研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郑大勇 王维彬 乔桂玉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5,22,共6页
50吨级氢氧发动机是中国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的首台大推力氢氧发动机。该发动机充分借鉴了中国以往的氢氧发动机研制经验,采用数字化设计手段、极具特点的研制模式以及新材料新工艺技术,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性能水... 50吨级氢氧发动机是中国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的首台大推力氢氧发动机。该发动机充分借鉴了中国以往的氢氧发动机研制经验,采用数字化设计手段、极具特点的研制模式以及新材料新工艺技术,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性能水平,可大幅提升中国进入空间和利用空间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运载火箭 氢氧发动机 长征五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车总体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瑞敏 卜玉 +1 位作者 孙德 张家仙 《火箭推进》 CAS 2017年第1期72-77,共6页
针对动力系统试验规模大、风险高、密度高、并行环节多、技术难度大等突出特点,试验主体承担单位细化落实试验主体抓总责任,充分发挥抓总、策划、牵引能力,注重工艺流程的持续优化、加强试验过程的统筹协调、安全防范和风险管控,统一指... 针对动力系统试验规模大、风险高、密度高、并行环节多、技术难度大等突出特点,试验主体承担单位细化落实试验主体抓总责任,充分发挥抓总、策划、牵引能力,注重工艺流程的持续优化、加强试验过程的统筹协调、安全防范和风险管控,统一指挥十余个参试系统,统领近十个参试单位形成的试验队有序工作,技术状态控制有效,确保了三型运载火箭八个模块十二次动力系统试车准时准点和圆满成功,为三型运载火箭按期首飞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运载火箭 动力系统试验 试验总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场物资供应模式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帅 危金卓 +2 位作者 张隽宁 张曼 刘方可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1-146,共6页
针对目前发射场物资存在单发配套带来的管理和运输成本高、供应难度和风险大等问题,通过对近5年发射场物资供应大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各类物资供应规律,识别供应难点和风险点,采取相应供应措施,建立发射场物资供应信息共享机制,创建了新... 针对目前发射场物资存在单发配套带来的管理和运输成本高、供应难度和风险大等问题,通过对近5年发射场物资供应大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各类物资供应规律,识别供应难点和风险点,采取相应供应措施,建立发射场物资供应信息共享机制,创建了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场物资供应新模式。进而规范了发射场物资供应流程,提高了需求预测精准度,实现了发射场物资由按需供应向主动供应的重大转变。进一步推进型号、设计、生产、物资一体化协同管理,全面提高航天物资供应效率,有效降低物资管理和采购成本,为后续型号高密度发射提供坚实物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运载火箭 发射场物资 供应模式 管理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运载火箭软件系统管理方法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晓玲 杨凡 +1 位作者 邹军 安占新 《载人航天》 CSCD 2015年第6期618-622,共5页
针对新一代运载火箭系统复杂度提升和大量新技术应用对软件研制管理提出的挑战,总结新一代运载火箭软件研制经验,提出了新一代运载火箭软件系统研制应关注的管理内容,可供其他复杂型号软件系统管理借鉴。
关键词 新一代运载火箭 软件系统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块化设计的新一代运载火箭质量优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冯韶伟 范奎武 +2 位作者 王月 张涛 成鑫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3,共5页
以新一代运载火箭为研究对象,针对火箭捆绑两种不同能量指标、不同工作时间助推器的结构形式,基于模块化设计原理推导了火箭各级模块结构质量、齐奥尔科夫斯基数、平均比冲、过载以及速度的表达式,从而构成了优化的目标函数和完整的约... 以新一代运载火箭为研究对象,针对火箭捆绑两种不同能量指标、不同工作时间助推器的结构形式,基于模块化设计原理推导了火箭各级模块结构质量、齐奥尔科夫斯基数、平均比冲、过载以及速度的表达式,从而构成了优化的目标函数和完整的约束条件。针对现有优化算法的不足,采用多岛遗传算法+SQP法组合优化方法对新一代运载火箭进行质量优化,可有效减少火箭的起飞质量。该方法可为对于处于方案设计阶段的捆绑式运载火箭质量优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运载火箭 模块化设计 组合优化算法 质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运载火箭测试技术发展趋势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秀芝 周华 +2 位作者 樊玉婷 甄晓改 刘创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90-92,107,共4页
对比国内外运载火箭测试技术发展情况,针对新时期我国运载火箭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特点,分析了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测试需求,总结了影响排故周期的因素,指出了未来我国火箭测试技术发展方向,为火箭测试设计人员和工艺人员更好地开展新一代运... 对比国内外运载火箭测试技术发展情况,针对新时期我国运载火箭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特点,分析了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测试需求,总结了影响排故周期的因素,指出了未来我国火箭测试技术发展方向,为火箭测试设计人员和工艺人员更好地开展新一代运载火箭测试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运载火箭 测试技术 排故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一代运载火箭成本管理的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司群英 任京涛 +1 位作者 张鹭 范稀木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4-147,共4页
随着用户对航天型号产品功能性能、技术先进性、生产工艺先进性等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原材料成本和生产制造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新一代运载火箭全寿命周期的研制费用处于不断上涨的状态。做好航天项目的成本管理,提升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竞... 随着用户对航天型号产品功能性能、技术先进性、生产工艺先进性等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原材料成本和生产制造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新一代运载火箭全寿命周期的研制费用处于不断上涨的状态。做好航天项目的成本管理,提升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竞争力变得尤为重要。首先分析了成本管理的现状,提出新一代运载火箭成本价格体系组成关系,并从成本估算、成本概算和成本控制3方面开展对新一代运载火箭成本管理研究的探索,为新一代运载火箭成本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运载火箭 成本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展展望
8
作者 李东 程堂明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第11期33-38,共6页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独立自主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长征火箭目前已形成了包括14种型号的火箭家族,可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多种卫星及载人飞船,也可以进行深空发射任务;火箭总体...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独立自主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长征火箭目前已形成了包括14种型号的火箭家族,可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多种卫星及载人飞船,也可以进行深空发射任务;火箭总体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满足未来航天技术发展的需求,将加快研制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高性能、低成本的运载火箭,增强进入空间的能力,同时促进国民经济建设,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 长征运载火箭 新一代运载火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总体方案及发展展望 被引量:34
9
作者 范瑞祥 王小军 +2 位作者 程堂明 徐利杰 马英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共4页
长征七号(代号CZ-7)运载火箭是为了满足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货运飞船发射任务而全新研制的新一代无毒无污染中型运载火箭。在空间站运行阶段,CZ-7火箭可满足货运要求并减少年发射次数,有利于降低空间站的维护成本,便于发射任务的组织实施... 长征七号(代号CZ-7)运载火箭是为了满足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货运飞船发射任务而全新研制的新一代无毒无污染中型运载火箭。在空间站运行阶段,CZ-7火箭可满足货运要求并减少年发射次数,有利于降低空间站的维护成本,便于发射任务的组织实施。CZ-7火箭对未来主战场卫星发射任务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是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系列的基本型,通过货运飞船和主战场卫星的发射可靠性子样积累,后续可用于发射载人飞船。2016年6月25日,CZ-7运载火箭成功完成了首次飞行试验。对CZ-7火箭总体方案进行了介绍,并对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发展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代中型运载火箭 总体方案 CZ-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控制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学锋 尚腾 +1 位作者 苏磊 王聪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65,共8页
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控制精度、控制品质、系统架构、飞行可靠性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系统介绍了长征五号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即超20吨级有效载荷的大推力直接入轨高精度制导控制、覆盖超地球第二宇宙速度地火转移轨道的全域... 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控制精度、控制品质、系统架构、飞行可靠性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系统介绍了长征五号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即超20吨级有效载荷的大推力直接入轨高精度制导控制、覆盖超地球第二宇宙速度地火转移轨道的全域强适应制导控制、千吨级运载火箭助推和芯级异类发动机联合摇摆控制等多项技术。其成果填补了中国空白、大幅提升了中国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代大型运载火箭 长征五号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大推力直接入轨高精度姿态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聪 张宇 +2 位作者 王辉 李学锋 王硕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24,共4页
为解决一级半构型的千吨级大推力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直接入轨时刻5m直径机架变形结构干扰大、20吨级巨大载荷条件下刚晃与弹晃交联耦合严重、百吨级低温发动机氧涡轮泵停转后效干扰大、主发动机关机后姿态控制能力显著不足等难题,提出... 为解决一级半构型的千吨级大推力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直接入轨时刻5m直径机架变形结构干扰大、20吨级巨大载荷条件下刚晃与弹晃交联耦合严重、百吨级低温发动机氧涡轮泵停转后效干扰大、主发动机关机后姿态控制能力显著不足等难题,提出了一种分时段多维增益自适应调整技术,动态调整关机后效段姿控系统滚动通道增益,可以有效提升载荷分离时刻姿态控制精度,确保20吨级有效载荷分离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代大型运载火箭 大推力入轨 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全数字动态重构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岫婷 苏磊 +2 位作者 权赫 张嗣锋 李学锋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77,共7页
对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控制系统采用的"双通道总线+三冗余"全数字系统架构进行比对分析,并基于此架构开展动态可重构技术研究,提出基于控制分配技术的可变结构系统架构重构策略、三冗余总线控制器重构策略、惯组三机冗余与单... 对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控制系统采用的"双通道总线+三冗余"全数字系统架构进行比对分析,并基于此架构开展动态可重构技术研究,提出基于控制分配技术的可变结构系统架构重构策略、三冗余总线控制器重构策略、惯组三机冗余与单机多表相结合的重构策略。系统冗余配置结合重构策略,实现了对飞行异常状态的智能故障识别与动态重构,提高了系统的容错能力及飞行可靠性,可靠性预计结果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代大型运载火箭 控制系统 全数字 动态重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余物控制工艺在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验中的研究应用
13
作者 赵洪波 王燕娜 王海峰 《电气制造》 2014年第4期51-53,共3页
对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验工艺系统多余物进行分类,总结归纳工程实践经验,并予以补充完善,从设计、制作、检验和管理等环节开展研究,应用于新一.代运载火箭两个型号、三个模块的动力系统试验中,达到运载火箭总装多余物控制标准要求... 对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验工艺系统多余物进行分类,总结归纳工程实践经验,并予以补充完善,从设计、制作、检验和管理等环节开展研究,应用于新一.代运载火箭两个型号、三个模块的动力系统试验中,达到运载火箭总装多余物控制标准要求,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余物控制 新一代运载火箭 动力系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分离系统设计与验证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栾宇 李东 +2 位作者 袁水林 冯韶伟 黄兵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16,共8页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中国全新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大型全低温捆绑式运载火箭,作为核心研制内容的分离系统具有分离体尺寸规模大、助推器推力高、级间分离行程长、整流罩刚度低等特点,系统设计难度高、技术跨越大。长征五号研制针对分离系统...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中国全新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大型全低温捆绑式运载火箭,作为核心研制内容的分离系统具有分离体尺寸规模大、助推器推力高、级间分离行程长、整流罩刚度低等特点,系统设计难度高、技术跨越大。长征五号研制针对分离系统在理论研究、设计方法、仿真手段和试验验证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探索与攻关工作,对其中的技术进展进行了综述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代大型运载火箭 分离系统 设计与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征七号A遥二火箭成功发射试验9号卫星
15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9-79,共1页
2021年3月12日1时51分,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七号A遥二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将搭载发射的试验9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七号A遥二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2... 2021年3月12日1时51分,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七号A遥二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将搭载发射的试验9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七号A遥二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2021年发射的大幕,标志着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家族又添新成员。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362次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发射场 预定轨道 新一代运载火箭 中型运载火箭 发射试验 长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火箭舱段热环境保障系统仿真及试验研究
16
作者 迟鹏阳 黄小春 +1 位作者 孙军超 何志超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6-109,共4页
新一代运载火箭采用低温推进剂,起飞前低温舱段温度需要通过一定流量热氮维持在舱段设备仪器工作要求范围内,火箭出厂测试中发现部分舱段孔板出口流量不符合理论要求。利用AMESim建立了热环境保障系统仿真模型,得出了理想孔板喉部面积,... 新一代运载火箭采用低温推进剂,起飞前低温舱段温度需要通过一定流量热氮维持在舱段设备仪器工作要求范围内,火箭出厂测试中发现部分舱段孔板出口流量不符合理论要求。利用AMESim建立了热环境保障系统仿真模型,得出了理想孔板喉部面积,更换箭上实际孔板后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孔板喉部面积组合能够控制舱段孔板出口流量在要求范围内,为今后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运载火箭 热环境保障系统 AMESIM仿真 孔板喉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关键制造技术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孙纪国 何学青 +2 位作者 阳代军 郑孟伟 徐坤和 《火箭推进》 CAS 2022年第2期117-126,共10页
为了满足大推力、大尺寸220 tf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的研制需求,针对补燃氢氧发动机推力室、预燃室、涡轮泵、阀门、管路等组合件,开展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的工艺技术攻关,采用旋压成形、扩散钎焊、惯性摩擦焊、增材制造、粉末冶金、精密铸... 为了满足大推力、大尺寸220 tf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的研制需求,针对补燃氢氧发动机推力室、预燃室、涡轮泵、阀门、管路等组合件,开展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的工艺技术攻关,采用旋压成形、扩散钎焊、惯性摩擦焊、增材制造、粉末冶金、精密铸造等工艺技术,实现了220 tf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复杂构件的制造;针对220 tf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超大、超重零部组件,开展高精密装配技术研究,采用自动化装配、数字化装配及自动测量与定位等工艺技术,实现了超大超重零部组件的精密装配。通过工艺技术研究,研制出首台220 tf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工程样机,提高了我国氢氧发动机整体制造水平,满足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运载火箭 氢氧发动机 关键制造技术 精密装配 工程样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特种润滑油脂助力“天和”号核心舱顺利升空
18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2-32,共1页
2021年4月29日,我国目前最大的航天器“天和”核心舱由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运送至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开启了空间站时代。在“天和”号的核心舱和运载工具上,有多款来自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自主研发的特种润滑油... 2021年4月29日,我国目前最大的航天器“天和”核心舱由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运送至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开启了空间站时代。在“天和”号的核心舱和运载工具上,有多款来自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自主研发的特种润滑油脂,为“天和”核心舱遨游太空提供了可靠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脂 预定轨道 新一代运载火箭 运载工具 石化 可靠保障 自主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讯
19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1996年第2期82-83,共2页
简讯天蝎座发动机完成热试车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托兰斯市的缩影(Mi-crocsm)计算机工程公司于1995年11月20日成功地对其天蝎座火箭发动机进行了200s的热试车。这种发动机是根据该公司与美国空军菲利浦实验室和... 简讯天蝎座发动机完成热试车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托兰斯市的缩影(Mi-crocsm)计算机工程公司于1995年11月20日成功地对其天蝎座火箭发动机进行了200s的热试车。这种发动机是根据该公司与美国空军菲利浦实验室和五角大楼弹道导弹防御组织签订的一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运载火箭 火箭发动机 航天公司 同步转移轨道 大型火箭 有效载荷 国际商务 宇宙神 海上发射 阿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