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青藏高原坡面观测信息对我国夏季降水预报的作用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张利红
李跃清
秦宁生
徐祥德
-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四川省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33-1240,共8页
-
基金
中日政府间JICA渠道技术合作项目"中日气象灾害合作研究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2008LASWZI04)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BROP201031)共同资助
-
文摘
利用不同同化方式分别同化青藏高原地区新一代综合气象观测网的自动站和GPS大气可降水量信息,探讨这些观测资料对我国夏季不同区域降水预报的作用。通过两组数值试验对2008年夏季连续两个月的天气进行分析场和降水预报结果检验,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由于同化测站的平均台站高度在2550m以上,因此同化青藏高原地区新一代综合气象观测网资料后,对背景场调整的正作用主要集中在500 hPa以上;循环同化方式对背景场的调整作用比静态同化方式更明显,尤其在500 hPa以上;(2)无论用静态同化,还是循环同化,该观测网资料对华北地区降水预报的改善作用都不太明显,只是对个别降水量级有改善作用;(3)采用静态同化,会对西南地区东部24小时降水预报有改善作用;在多数情况下同化沿99°E附近的7个测站资料得到的降水预报结果比同化24个站的好;(4)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采用循环同化方式更有利于该地区降水预报准确率的提高,尤其是对25~48小时降水的预报;同时,在多数情况下同化24个自动站和GPS大气可降水量信息对降水预报改善比只同化7个站的更好。
-
关键词
新一代气象综合观测网
资料同化
降水预报
青藏高原
-
Keywords
new generation of integrated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network
data assimilation
precipitation forecast
Tibetan Plateau
-
分类号
P457.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