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测度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1
作者 程刚 赵浩玥 李旭辉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5,共10页
以“跑道模型”为基础,从产业禀赋、产业经济、产业管理、产业潜力、产业辐射五个层面阐释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探究中国省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的空间集聚和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中国新一代信息... 以“跑道模型”为基础,从产业禀赋、产业经济、产业管理、产业潜力、产业辐射五个层面阐释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探究中国省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的空间集聚和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指数整体呈稳健上升态势,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呈现出以各城市群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有进一步极化的趋势。中国省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在整体空间范围内存在正向空间相关关系,呈现出波动上升的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产业竞争力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E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区域差异、结构来源与形成机理
2
作者 程刚 李傲翔 李旭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85-95,共11页
探究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于加快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借助Da... 探究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于加快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借助Dagum基尼系数、方差分解方法及QAP方法揭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结构来源和形成机理。研究发现:①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水平呈稳步上升态势,并兼具东高东北低与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②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地区差异在样本考察期内呈波动上升趋势,区域间差异成为空间非均衡的主要原因;③人力资本差异是造成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不平衡的主要结构来源,资金投入差异、经济效益差异、对外开放差异对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差异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弱,而区域绿色创新能力差异形成机理存在地区异质性。研究结论对于揭示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差异现状、推动形成优势互补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格局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地区绿色低碳创差异 方差分解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态势与高质量发展策略
3
作者 崔新健 李俊超 刘环珠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54,共9页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创新引擎。近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关键领域发展均衡,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整体仅次于美国,位...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创新引擎。近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关键领域发展均衡,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整体仅次于美国,位于全球领先的第二方阵。通过采用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相关样本横向比较分析发现,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面临多元竞争格局,在规模企业数量、关键领域效益、开源创新系统构建等方面与处于第一方阵的美国相比尚有差距。与第三方阵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整体布局和产业规模上具有领先优势,但在云计算等细分领域仍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需加快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顶层设计,打造全链布局优势,构建开源生态模式,探索多层次合作机制,多措并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竞争态势 比较分析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巧明 李欣欣 +4 位作者 李硕 张雪松 刘畅 潘成康 汪天凯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2,共10页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引领带动作用;它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基石,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依托。本文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内涵出发,系...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引领带动作用;它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基石,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依托。本文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内涵出发,系统梳理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典型领域的全球发展态势,总结了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整体发展现状和典型领域发展态势,分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着眼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坚持运用体系工程思维,巩固提高一体化战略体系和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产业基础能力;构建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突出以企业为主体;以场景驱动的创新为牵引,促进开放式创新生态构建;推动“产学研用金”协调发展,培育高水平人才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战略性产业 5G/6G 量子信息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的北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SWOT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黄鲁成 王亢抗 +2 位作者 吴菲菲 娄岩 苗红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6-112,共7页
本文以北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对象,在传统专利地图的基础上,结合专利授权率、研发能力、专利技术价值、技术机会、技术优势等分析方法,采用国内专利和国际专利数据,对北京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定量... 本文以北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对象,在传统专利地图的基础上,结合专利授权率、研发能力、专利技术价值、技术机会、技术优势等分析方法,采用国内专利和国际专利数据,对北京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定量与微观层面的分析,在与国内外地区专利情况的对比中明确了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发展新一代新兴技术产业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思路和分析方法对于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与对策也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 北京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SW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及服务功能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贺正楚 潘红玉 吴艳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5-41,共7页
目前,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公共服务领域要构建的平台和要具备的服务功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全行业及企业层面构建宏观管理的公共服务平台;二是构建专门服务于企业具体业务、具备特定服务功能的公共服务平台;三是从方案及应... 目前,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公共服务领域要构建的平台和要具备的服务功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全行业及企业层面构建宏观管理的公共服务平台;二是构建专门服务于企业具体业务、具备特定服务功能的公共服务平台;三是从方案及应用案例层面构建资源库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公共服务平台 服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技能人才核心能力建构及其培养路径 被引量:17
7
作者 许艳丽 樊宁宁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5-9,共5页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十三五"时期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的重点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成功智力理论,建构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技能人才的三种核心能力:信息...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十三五"时期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的重点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成功智力理论,建构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技能人才的三种核心能力:信息技术分析能力、信息技术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实践应用能力,分析了高技能人才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技能人才能力培养路径:即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顶层设计,完善专业与课程设置,营造创新氛围,深化校企合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高技能人才 核心能力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技术创新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协调发展的动态演进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朱伟珠 李春发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7-144,共8页
区域技术创新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研究两者的协调关系及时空演变特征,对探讨如何促进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全局时序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八大经济区(2004-2013年... 区域技术创新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研究两者的协调关系及时空演变特征,对探讨如何促进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全局时序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八大经济区(2004-2013年)技术创新能力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系统分析,借助Geo Da空间分析软件和协调度评价模型对两者的协调发展关系、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两者的高水平区集中在沿海地区,呈线状分布。自东向西即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呈阶梯型递减趋势;2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加强,高协调度区域主要分布在沿海和沿江地区;3高协调度区域由点状逐渐扩展为线状和面状。三大沿海地区及长江中游各省份协调度增长幅度较大,而黄河中游、大西南、大西北和东北地区也有所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全局主成分分析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利用率及影响因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申俊喜 刘元雏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70,91,共11页
本文采用产出角度的DEA (MUILTI-STAGE)方法,利用上市公司数据,根据Fare定义的有偏产能利用率概念,测算了2007—2016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产能利用率、技术效率和设备使用率,并运用随机面板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采用产出角度的DEA (MUILTI-STAGE)方法,利用上市公司数据,根据Fare定义的有偏产能利用率概念,测算了2007—2016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产能利用率、技术效率和设备使用率,并运用随机面板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能利用率平均值仅为0. 647,远低于国际公认的正常产能利用水平,沿海地区产能利用率高于内陆地区,制造业行业产能利用率远低于服务业;政府补助和金融支持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能利用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沿海地区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的负向效应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产能利用率 政府补贴 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时空特征与动态演进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亦文 欧阳莹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61,共10页
采用SBM超效率模型测算出2012-2018年28个省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通过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法及马尔科夫状态转移矩阵等方法,从全国与区域两个视角、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探究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时空特征与动... 采用SBM超效率模型测算出2012-2018年28个省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通过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法及马尔科夫状态转移矩阵等方法,从全国与区域两个视角、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探究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时空特征与动态演进。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整体效率较低,东部沿海地带创新效率最高,中部地带次之,西部地带最低;区位分布呈现出“东北—西南”的空间分布格局,重心朝西南方向移动;创新效率极化程度持续下降,两极分化程度逐渐降低;邻域空间滞后类型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效率不同水平层次之间的转移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效率 SBM超效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效率与政府补助行为——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汤萱 谢梦园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9-97,共9页
通过DEA分析法及回归分析法研究政府补助行为对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典型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1—2014年分别有92%、92%、93%、85%的样本企业的产能效率为非DEA有效,效率平均值分别为0.429、0.469、0.... 通过DEA分析法及回归分析法研究政府补助行为对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典型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1—2014年分别有92%、92%、93%、85%的样本企业的产能效率为非DEA有效,效率平均值分别为0.429、0.469、0.416、0.563,产能效率值有效性较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确实存在整体产能效率不足的问题,政府补助行为整体上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产能效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不同类型的政府补助行为对整个产业内部R&D投入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政府直接补助与产业产能效率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政府间接补助对产业产能效率具有不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产能效率与国有控股比例、企业经济贡献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与地区研发程度具有不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产能效率 政府直接补助 政府间接补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CR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外刊信息资源存量调查分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例
12
作者 谢欢 杨柳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5,共8页
构建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构建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第一步是对存量信息资源情况开展调查,调查的关键是实现"分类"向"主题"的转换,传统信息资源组织基于分类,而... 构建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构建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第一步是对存量信息资源情况开展调查,调查的关键是实现"分类"向"主题"的转换,传统信息资源组织基于分类,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据主题划分。从主题的角度筛选出JCR中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有关的外刊资源,选择重点期刊的国内纸本收藏情况进行调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产业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JCR外刊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链区域间协同研究——以鄂湘赣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协同为视角 被引量:9
13
作者 万科 刘耀彬 黄新建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0-199,共10页
为研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鄂湘赣的产业链协同发展,本文运用里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首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后向(前向)直接、间接关联产业部门分别进行定量化分析,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产业链,并得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的主... 为研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鄂湘赣的产业链协同发展,本文运用里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首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后向(前向)直接、间接关联产业部门分别进行定量化分析,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产业链,并得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的主要关联部门。通过计算Ghosh逆矩阵和Leontief逆矩阵的平均值矩阵F,测度鄂湘赣地区产业链主要关联部门间的成本推动效应和需求拉动效应。基于此,运用平均波及步数法测度鄂湘赣3省之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的关联程度,最终得出鄂湘赣3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于产业链进行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 产业 产业协同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长江中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邢纪红 龚惠群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0-104,共5页
文章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从自主研发的活动能力、创新成果的科研产出能力以及商业产出能力等三个方面构建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评价模型,并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相关18个子行业2... 文章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从自主研发的活动能力、创新成果的科研产出能力以及商业产出能力等三个方面构建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评价模型,并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相关18个子行业2009-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对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和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自主创能力 结构方程模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网络结构对技术多元化的影响——技术结构的门限效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雪峰 王卓 杨蕙璇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0-68,共9页
基于2010—2019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利引用数据,利用度中心性与结构洞指标揭示网络结构演化对技术多元化的影响机理,并探究两者间联合效应对技术多元化两个维度(核心技术和非核心技术)的门限效应。结果表明,非核心技术情况下,相对于... 基于2010—2019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利引用数据,利用度中心性与结构洞指标揭示网络结构演化对技术多元化的影响机理,并探究两者间联合效应对技术多元化两个维度(核心技术和非核心技术)的门限效应。结果表明,非核心技术情况下,相对于能力获利策略,创新主体更倾向于控制知识外溢风险;核心技术情况下,创新主体不仅占据结构洞中介位置获取信息资源,还通过提高异质性知识的吸收转化能力形成路径依赖,降低核心技术能力僵化性从而获得潜在收益。此外,度中心性对核心技术存在三重门限效应,对非核心技术存在显著双重门限效应。结构洞对非核心技术具有倒U型影响关系,对核心技术存在显著双重门限负向作用。最后提出加强核心技术识别与挖掘、非核心技术探索以及注重不同门限区间技术溢出调节作用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网络结构 技术多元化 技术结构 门限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走出去”的能力评价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薇薇 高帅雄 杜鹏飞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4-51,共8页
《中国制造2025》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国家重点发展产业。本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走出去"的发展目标为出发点,通过梳理文献,选择"走出去"能力的评价指标并构建模型进... 《中国制造2025》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国家重点发展产业。本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走出去"的发展目标为出发点,通过梳理文献,选择"走出去"能力的评价指标并构建模型进行计算,得出技术创新能力是"走出去"的决定性因素,创新能力越强,"走出去"的能力越强的结论,并提出了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各重点领域应建立战略联盟、投资建厂、依附工业出口、国际平台推广,也应吸引国际人才,建设品牌,提升"走出去"的能力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走出去 熵权法 战略保障 技术合作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政策支持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史菁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8期116-117,共2页
本文简要分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内涵、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指出了财政政策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4
18
作者 陈文锋 刘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33,共5页
文章突破从速度、规模等单一指标去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表象,创新性地概括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的内涵。同时构建了产业导向性、产业带动性、产业市场化、产业创新性、产业效益性五个一级指标和十七个二级指标的战略性新兴产... 文章突破从速度、规模等单一指标去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表象,创新性地概括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的内涵。同时构建了产业导向性、产业带动性、产业市场化、产业创新性、产业效益性五个一级指标和十七个二级指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28个省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东部省份综合质量领跑,但产业创新"掉队";中部省份创新能力突出,但市场拓展"缺位";西部省份市场表现积极,但产业反应"冷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战略性产业 发展质量 评价体系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创新要素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政策启示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李佳 王丽丽 王欢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2-58,共7页
基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研究视角,选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方法,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7-2017年)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基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研究视角,选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方法,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7-2017年)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究创新要素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投入相同创新要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尤其体现在技术投入要素作用效果上。这就意味着,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使用相同的创新要素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是低效的;不同发展水平地区有针对性地分配创新要素,对于实现创新要素最大效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与发展尤其关键。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启示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 绩效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