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姜之国与斯波索宾小组《和声学教程》的比较与学习建议
1
作者 徐悦栋 《黄河之声》 2024年第5期42-47,共6页
姜之国教授的最新著作《和声学教程》是基于斯波索宾小组《和声学教程》的一次重大改进,其上编的主要内容是传统功能和声,有着与“小组”《教程》共同的理论基础与知识体系。本文试从教学顺序与篇章布局、和弦标记的呈现与具体写作技术... 姜之国教授的最新著作《和声学教程》是基于斯波索宾小组《和声学教程》的一次重大改进,其上编的主要内容是传统功能和声,有着与“小组”《教程》共同的理论基础与知识体系。本文试从教学顺序与篇章布局、和弦标记的呈现与具体写作技术内容等方面,对姜之国《和声学教程》(上编)与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上下册)进行比较,浅评两者的优劣之处,并试图提供一定的学习建议。笔者认为,“小组”《教程》在教学顺序上更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而姜之国《教程》本着作者对历史上的和声现象追根溯源的学术态度,体现出较高的学术价值,只有同时吸收两本教程的精华,才能更好地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掌握传统功能和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之国 斯波索宾 《和声学教程》 功能和声 和声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和声”趣味逻辑教学法探析——基于伊·斯波索宾等著《和声学教程》的教学实践
2
作者 李杰 《黄河之声》 2024年第15期146-149,154,共5页
在基础和声课程教学实践中,笔者越发感知所选择的伊·斯波索宾等著的《和声学教程》中透露出的逻辑机理与彭漪涟、余式厚二位作者在《趣味逻辑》中的理念不谋而合。结合10多年来对大学本科、专科所承担基础和声课程教学的经验,在课... 在基础和声课程教学实践中,笔者越发感知所选择的伊·斯波索宾等著的《和声学教程》中透露出的逻辑机理与彭漪涟、余式厚二位作者在《趣味逻辑》中的理念不谋而合。结合10多年来对大学本科、专科所承担基础和声课程教学的经验,在课程中运用丰富多彩的实践、联系生动具体的日常思维活动探寻课程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并发挥跨学科知识融合的趣味性的教学方式的尝试,来呈现尚在不断完善的趣味逻辑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和声 趣味逻辑 教学法 伊·斯波索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斯波索宾”存废问题的思考
3
作者 王颖峰 李红梅 《艺术探索》 2012年第3期92-94,共3页
斯波索宾等人合著的《和声学教程》一直是我国和声教学使用的最主要教材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它是否应该被淘汰的争议一直不断。该教材对于和声体系及和声理念的论述仍适合于目前的和声教学。它在同类教材中影响最大,为我国... 斯波索宾等人合著的《和声学教程》一直是我国和声教学使用的最主要教材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它是否应该被淘汰的争议一直不断。该教材对于和声体系及和声理念的论述仍适合于目前的和声教学。它在同类教材中影响最大,为我国作曲技术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该书存在一定问题,但仍是一本无可取代的教科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波索宾 和声学 现代和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波索宾和声习题上册写作之思考
4
作者 周文娇 《黄河之声》 2008年第3期60-63,共4页
斯波索宾和声学的价值不单在于科学系统的理论知识,关键是每章节后针对性的和声写作可以熟练和声技术。通过斯波索宾和声习题上册写作的思考,总结写作思路,从审题、和弦选择、特殊和声进行中的和弦运用、典型旋律进行的和弦选择等几个... 斯波索宾和声学的价值不单在于科学系统的理论知识,关键是每章节后针对性的和声写作可以熟练和声技术。通过斯波索宾和声习题上册写作的思考,总结写作思路,从审题、和弦选择、特殊和声进行中的和弦运用、典型旋律进行的和弦选择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进一步谈论声部的进行,最终回归到实践中所学和声技法的运用。由此可见,和声的理论学习要运用于实践,两者不能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波索宾 和声学 和声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音体系内的和声基础比较——以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与《勋伯格和声学》为例
5
作者 钟渴欣 《当代音乐》 2021年第3期91-94,共4页
斯波索宾的和声教学中,大小调体系和功能逻辑的连接贯穿始终,对后世和声学的研究无疑有举足轻重的贡献和意义。而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作为他的理论成果被后世称为最重要的现代音乐理论之一,这与他深厚的传统和声底蕴也是密不可分。笔者... 斯波索宾的和声教学中,大小调体系和功能逻辑的连接贯穿始终,对后世和声学的研究无疑有举足轻重的贡献和意义。而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作为他的理论成果被后世称为最重要的现代音乐理论之一,这与他深厚的传统和声底蕴也是密不可分。笔者以斯波索宾的《和声学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和勋伯格的《勋伯格和声学》(以下简称《和声学》)两本书为依据,对斯波索宾的和声思维与勋伯格的和声理念进行比较。力图逐本溯源,剖析斯波索宾与勋伯格在传统和声教学领域上的不同特色与理论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波索宾 勋伯格 和声序进 调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桑桐《和声学教程》与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之比较分析
6
作者 邢宜方 《艺术评鉴》 2021年第20期57-59,共3页
桑桐所著的《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中国艺术教育大系:和声学教程(音乐卷)》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传统和声”,下编为“近代和声”;俄罗斯作者斯波索宾的《和声学教程(上下册)》是2008年3月1日出版的图书,分为上... 桑桐所著的《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中国艺术教育大系:和声学教程(音乐卷)》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传统和声”,下编为“近代和声”;俄罗斯作者斯波索宾的《和声学教程(上下册)》是2008年3月1日出版的图书,分为上、下两册,一共六十章,主要分为自然音体系、半音体系、转调等。这两本著作都是各大高校和声学教材的选择,在其编著的过程中,对和声学体系以不同的方式据其各自特点进行了讲解。笔者将通过对两本和声学教材中自然音体系部分几个知识点进行阐述,对其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声学 比较分析 桑桐 斯波索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和声判题系统赋能传统和声教学
7
作者 王子健 《黄河之声》 2024年第24期111-113,共3页
“和声学”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办颁布为音乐本科专业之一。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与变迁、高校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对新时代教学培养提出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将人工智能技术、音乐科... “和声学”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办颁布为音乐本科专业之一。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与变迁、高校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对新时代教学培养提出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将人工智能技术、音乐科技理论融入和声学教学,会进一步简化课程流程,拓宽学生的学习路径,为音乐教育体系发展带来更多创新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波索宾 和声学 AIG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戈·里曼的和声功能标记体系 被引量:4
8
作者 吕朋朋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68-71,78,共5页
和声功能标记贯穿于和声学习与应用的全过程中。对和声功能标记体系做全面、透彻的把握,澄清在既往应用中的模糊概念,有助于规范我们在和声研究与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从里曼和声功能标记体系的源起、标记方法与发展的角度,详细论述他的... 和声功能标记贯穿于和声学习与应用的全过程中。对和声功能标记体系做全面、透彻的把握,澄清在既往应用中的模糊概念,有助于规范我们在和声研究与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从里曼和声功能标记体系的源起、标记方法与发展的角度,详细论述他的和声功能标记体系,在历史发展、体系应用方面有新的理解与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曼 数字低音 拉莫 功能标记 斯波索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须恢复基本音级概念的本来涵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梁晋明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37-38,共2页
须恢复基本音级概念的本来涵义梁晋明自六十年代后到九十年代以来的三十多年间,国内学者所编的“乐理”教材及有关书籍,包括一些乐理习题解答专著,近数十种,但对“基本音级”这一概念的解释总不能令人满意,以致有人主张回避不提,... 须恢复基本音级概念的本来涵义梁晋明自六十年代后到九十年代以来的三十多年间,国内学者所编的“乐理”教材及有关书籍,包括一些乐理习题解答专著,近数十种,但对“基本音级”这一概念的解释总不能令人满意,以致有人主张回避不提,唯一的理由是“外国有的书上也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音级 自然调式 自然大调 涵义 音阶 独立名称 和声大调 自然小调 调式结构 斯波索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和声的民族特点问题(续)
10
作者 赵宋光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1-16,共6页
本节以主音上方大小三度音为例,剖析平均律、纯律、五度相生律三者的差别,借此深入理解大小调与五度相生调式貌似音级的本质差异。由此在理论上得出三条结论,指出了斯波索宾等人对于五声音阶调式认识中的谬误、然后加以推文.对本文... 本节以主音上方大小三度音为例,剖析平均律、纯律、五度相生律三者的差别,借此深入理解大小调与五度相生调式貌似音级的本质差异。由此在理论上得出三条结论,指出了斯波索宾等人对于五声音阶调式认识中的谬误、然后加以推文.对本文最初提出的四句话给予精确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律 五度相生律 民族特点 三度音 下属功能 斯波索宾 音阶调式 主音 纯律 自然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和声的民族特点问题(续)
11
作者 赵宋光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4-81,共8页
本节从和声材料与和声理论两种角度阐述了主音上小七度音表现下属功能的条件,计有:重下属环、下属双环、“小Ⅶ级七和弦”按下属处理、重下属双环及其填充与省略形式、三重下属和弦、下属之那波里.在分析重下属环时,明确提出了“小... 本节从和声材料与和声理论两种角度阐述了主音上小七度音表现下属功能的条件,计有:重下属环、下属双环、“小Ⅶ级七和弦”按下属处理、重下属双环及其填充与省略形式、三重下属和弦、下属之那波里.在分析重下属环时,明确提出了“小Ⅶ级大和弦功能两可”这一理论命题,并联系到两对貌似和弦之间的两种关系(导代、对称),联系到四六和弦的第四种用法.在分析下属双环时,根据“两议原理”阐述了强化下属功能应当“往下展开”的普遍性原则,讨论了因这原则的逻辑推演而造成的和弦命名困难及其解决办法,解释了与阿拉伯风格、北欧风格有关的和声功能理论问题,总结了运用功能两可和弦时可参考的七点规律.最后阐明了“降Ⅴ级大和弦”的调式色彩与功能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属功能 民族特点 七和弦 主音 斯波索宾 平行和弦 大和 对称关系 终止式 五度相生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理教科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释疑
12
作者 刘永福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49-52,共4页
关键词 教科书 变化半音 协和音程 基本概念 上方音 调性 自然调式 音级 斯波索宾 学习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