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斯氏假单胞菌A1501物质代谢及能量生成相关基因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伟 燕永亮 +6 位作者 杨剑 平淑珍 陈立宏 陆伟 张维 陈明 林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75-180,共6页
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A1501是一株分离自中国南方水稻根际土壤的联合固氮菌。该菌在无氨和微好氧条件下可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以直接利用的铵。A1501基因组测定工作已经完成,根据A1501菌基因组的功能注释对该菌的... 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A1501是一株分离自中国南方水稻根际土壤的联合固氮菌。该菌在无氨和微好氧条件下可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以直接利用的铵。A1501基因组测定工作已经完成,根据A1501菌基因组的功能注释对该菌的中心代谢、能量合成及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A1501菌的物质代谢途径具有多样性,除不能利用EMP途径代谢己糖外,该基因组含有几乎所有编码Entner-Doudorff途径(ED)、磷酸戊糖途径(HMP)、糖酵解途径(EMP)、三羧酸循环(TCA)以及乙醛酸途径中关键酶类的基因。此外,基因组分析鉴定了252个与能量产生相关以及3套编码电子传递复合体(1个Nqr和2个Rnf复合体)的基因簇。为进一步研究A1501菌的碳代谢调控及C-N偶联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氏假单胞菌a1501 生物固氮 中心代谢 能量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氮斯氏假单胞菌铵载体amtB基因的功能和结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侯胜强 何升 +3 位作者 窦岳坦 平淑珍 林敏 陈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2-576,566,共6页
固氮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A1501是分离自水稻根际的联合固氮细菌,属变形细菌γ亚族。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该菌含有2个紧密连锁的的铵载体蛋白编码基因amtB1和amtB2,位于同一个操纵子中glnK基因下游。铵载体蛋白AmtB1和Am... 固氮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A1501是分离自水稻根际的联合固氮细菌,属变形细菌γ亚族。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该菌含有2个紧密连锁的的铵载体蛋白编码基因amtB1和amtB2,位于同一个操纵子中glnK基因下游。铵载体蛋白AmtB1和AmtB2分别包含12和11个跨膜结构域。为研究amtB的功能,构建了amtB极性双突变株(PKOB1)。amtB极性双突变导致菌株生长缓慢;在铵浓度分别为3.3和10mmol/L条件下,其固氮酶活仍保持在0.01mmol/L的最佳固氮条件的87%和74%,而野生型已经基本尚失固氮能力。以硝酸盐为唯一氮源时,突变株细胞培养液的铵浓度可达到3.4mmol/L,而野生型并未检测到铵,表明AmtB可能参与了P.stutzeriA1501的铵离子转运,并与固氮酶活和氮代谢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氏假单胞菌a1501 铵载体 跨膜结构 AMT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氮斯氏假单胞菌固氮调节基因ntrB的功能研究
3
作者 高淼 陈明 +7 位作者 何升 窦岳坦 侯胜强 平淑珍 张维 陆伟 王玉炯 林敏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1-215,共5页
利用三亲接合的方法将含有 ntrB 基因部分序列的自杀载体导入固氮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A1501中,获得了 ntrB 基因的非极性突变株(AdnB)。RT-PCR实验证明,AdnB 菌株中与 ntrB 连锁的下游基因 ntrC 能正常转录;ntrB 基因的... 利用三亲接合的方法将含有 ntrB 基因部分序列的自杀载体导入固氮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A1501中,获得了 ntrB 基因的非极性突变株(AdnB)。RT-PCR实验证明,AdnB 菌株中与 ntrB 连锁的下游基因 ntrC 能正常转录;ntrB 基因的非极性突变导致细胞完全丧失固氮能力,但其突变株能在含 NH_4^+的基本培养基 K 中正常生长;在以硝酸盐为唯一氮源时,AdnB 比野生型 A1501的细胞生长延迟约14~18 h,认为 ntrB 基因与硝酸盐的氮代谢有关。功能互补实验结果表明,AdnB 的功能互补菌株能完全恢复细胞的固氮作用和对硝酸盐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氏假单胞菌a1501 ntrB非极性突变株 功能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氏假单胞菌对草鱼养殖水体水质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郑佳佳 张小平 +1 位作者 胡彩虹 李卫芬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共5页
为研究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 F1M)对草鱼养殖水质的调控作用,进行了室外试验。试验选择初始体重为(5.0±0.5)g的草鱼2 40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7 d分别向水中添加0、2×107、1×108和2×108cfu/... 为研究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 F1M)对草鱼养殖水质的调控作用,进行了室外试验。试验选择初始体重为(5.0±0.5)g的草鱼2 40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7 d分别向水中添加0、2×107、1×108和2×108cfu/L斯氏假单胞菌,各组投喂相同饲料。试验期为15 d,每3 d测定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总氮、正磷酸盐、总磷等水质指标。结果显示,斯氏假单胞菌用量1×108cfu/L和2×108cfu/L均可有效降解水体亚硝酸盐氮和总无机氮,第15天时,亚硝酸盐氮和总无机氮浓度分别比对照组减16.8%、15.3%和49.5%(P<0.01)、51.8%(P<0.01)。表明斯氏假单胞菌调控草鱼养殖水体水质的最适添加量为1×108 cf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氏假单(Pseudomonas stutzeriF1M) 草鱼 水质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基因组分析斯氏假单胞菌遗传多样性及固氮基因岛进化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向阳 汤宏 张国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38,共6页
对5株固氮与11株非固氮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基因组开展综合比较分析,从基因组水平上研究斯氏假单胞菌种内遗传多样性及其固氮基因岛进化机制。核心与元基因组分析发现,16个斯氏假单胞菌拥有的独特基因数占元基因数的46.3... 对5株固氮与11株非固氮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基因组开展综合比较分析,从基因组水平上研究斯氏假单胞菌种内遗传多样性及其固氮基因岛进化机制。核心与元基因组分析发现,16个斯氏假单胞菌拥有的独特基因数占元基因数的46.37%;基于平均核苷酸相似度分析,这16个菌株被划分为11种不同的基因组变异型,表明斯氏假单胞菌基因组异质化程度高。固氮基因岛及进化树分析表明,5株固氮菌属于3种不同基因组变异型,它们的固氮基因岛及其侧翼序列保守性好,而且固氮酶基因进化树与菌株谱系进化树呈现高度一致性。据此推测,斯氏假单胞菌祖先可能通过水平基因转移的方式获得固氮基因岛,从而转变为固氮菌,但是在后期进化过程中,绝大部分固氮菌株丢失了固氮基因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氏假单 固氮基因岛 比较基因组 基因组变异型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氮斯氏假单胞菌dctB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的研究
6
作者 李红权 平淑珍 +2 位作者 何升 陈明 林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5-168,164,共5页
固氮斯氏假单胞菌dctB基因编码一个二元调控系统的感应蛋白DctB,该蛋白可以感应环境中四碳二羧酸的存在,通过磷酸化激活转录因子DctD,启动四碳二羧酸转运结构基因的转录,为生物固氮过程提供能量。本研究通过克隆dctB基因并实现了其在大... 固氮斯氏假单胞菌dctB基因编码一个二元调控系统的感应蛋白DctB,该蛋白可以感应环境中四碳二羧酸的存在,通过磷酸化激活转录因子DctD,启动四碳二羧酸转运结构基因的转录,为生物固氮过程提供能量。本研究通过克隆dctB基因并实现了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过量表达,经IPTG诱导8h后DctB的表达量达到最高。该研究为进一步纯化DctB蛋白,深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与性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氏假单 dctB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生物胁迫条件下施氏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闫宁 杨智敏 +5 位作者 尚立国 戴淑玲 战嵛华 陆伟 林敏 燕永亮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178,共7页
旨在系统研究非生物胁迫因素对固氮施氏假单胞菌A1501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测定了不同NaCl浓度、pH值、温度等培养条件下A1501生长及其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上述3种环境因素均对A1501菌的生长及生物膜形成具有影响,且... 旨在系统研究非生物胁迫因素对固氮施氏假单胞菌A1501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测定了不同NaCl浓度、pH值、温度等培养条件下A1501生长及其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上述3种环境因素均对A1501菌的生长及生物膜形成具有影响,且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NaCl浓度2 mmol/L、p H值6.8、温度30℃是A1501的最适生长条件,而在0.6 mol/L的NaCl、p H值6.0及温度40℃等胁迫条件下,A1501菌的生物膜形成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最佳生长条件下的7.8、7.0和2.0倍。在测试的诸因素中,NaCl浓度对A1501生物膜形成影响最大。以上结果表明,生物膜的形成与菌体生长负相关,即高盐、弱酸、高温等条件不利于A1501的生长,但刺激了其生物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假单a1501 非生物胁迫 生物膜形成 生长特性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氮代谢调节蛋白GlnG与固氮施氏假单胞菌氮代谢调节蛋白NtrC的功能互补研究
8
作者 柯琪 陈清华 +2 位作者 战嵛华 陆伟 燕永亮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0-197,共8页
旨在围绕大肠杆菌DH10B(Escherichia coli DH10B)中氮代谢调节蛋白GlnG与施氏假单胞菌A1501(Pseudomonas stutzeriA1501)中氮代谢调节蛋白NtrC在一般氮代谢调控网络中是否存在功能互补展开研究。利用DH10B菌的glnG基因回补A1501菌的ntr... 旨在围绕大肠杆菌DH10B(Escherichia coli DH10B)中氮代谢调节蛋白GlnG与施氏假单胞菌A1501(Pseudomonas stutzeriA1501)中氮代谢调节蛋白NtrC在一般氮代谢调控网络中是否存在功能互补展开研究。利用DH10B菌的glnG基因回补A1501菌的ntrC突变株,以及A1501菌的ntrC基因回补DH10B菌的glnG突变株,对所获得的功能互补株分别展开生理生化表型测定。结果表明,在以硝酸钾或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条件下,DH10B glnG基因可以回补A1501ntrC突变株的氮源利用能力,并且部分恢复ntrC突变株的固氮酶活性(约为野生型A1501固氮酶活性的45%);与DH10B glnG突变株相比,A1501菌的ntrC基因回补了DH10B glnG突变株以精氨酸为唯一氮源的生长能力。以上结果说明DH10B菌的GlnG蛋白与A1501菌的NtrC蛋白不仅在进化关系上紧密联系而且在所测试的氮代谢途径中存在功能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假单a1501 NTRC 大肠杆DH10B GlnG 一般氮代谢 功能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