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孔径全斯托克斯测量仪中元件参数的分析
1
作者 常凌颖 赵俊香 +1 位作者 杜丹 宋晶晶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82-86,共5页
为了分析分孔径全斯托克斯测量仪中元件参数设置对目标测量结果的影响,比较分析相位延迟量分别为90°和132°时,方位角(-45°,0°,30°,60°)和(-51.7°,-15.1°,15.1°,51.7°)参数下装置的3... 为了分析分孔径全斯托克斯测量仪中元件参数设置对目标测量结果的影响,比较分析相位延迟量分别为90°和132°时,方位角(-45°,0°,30°,60°)和(-51.7°,-15.1°,15.1°,51.7°)参数下装置的3个品质因数,并仿真该参数装置下波片相位延迟量变化为±2°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测量结果的误差与波片快轴方位角的分布无关,与波片相位延迟量有关;波片相位延迟量为132°的装置优于90°的装置,当误差为±2°时,线偏振(S_0,S_1,S_2)的平均误差由1.586%降为0.693%,下降了56%,全局(S_0,S_1,S_2,S_3)的平均误差由1.2%降为1.03%,下降了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孔径 斯托克斯矢量 品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径分割的全斯托克斯测量仪的误差分析
2
作者 常凌颖 赵俊香 +1 位作者 郑爱国 杜丹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0-187,共8页
基于孔径分割的全斯托克斯测量仪可以获取目标的全部偏振信息,但是偏振探测仪器自身的误差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因此需要对测量仪获取斯托克斯矢量[S0,S1,S2,S3]时的测量误差进行分析。首先,研究了偏振光学中斯托克斯矢量相关理论;其... 基于孔径分割的全斯托克斯测量仪可以获取目标的全部偏振信息,但是偏振探测仪器自身的误差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因此需要对测量仪获取斯托克斯矢量[S0,S1,S2,S3]时的测量误差进行分析。首先,研究了偏振光学中斯托克斯矢量相关理论;其次,介绍了基于孔径分割的全斯托克斯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和测量原理。然后,分析了测量仪获取斯托克斯矢量时的误差源。最后,仿真分析了该误差源对斯托克斯矢量和目标偏振信息(偏振度、椭率角和方位角)的影响。最终仿真结果表明:波片相位延迟量±5°时,偏振度和椭率角的相对误差为1.16%、4.55%,波片快轴方向相对于x轴的角度为±2°时,方位角的相对误差为7.68%;CCD探测器的噪声信噪比为40 d B时,偏振度、椭率角和方位角的相对误差约为1%。分析结果为实验装置元件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为基于孔径分割的全斯托克斯测量仪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径分割 斯托克斯矢量 偏振探测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矢量图像融合用于指纹增强显示 被引量:1
3
作者 时光 张丹 胡浩丰 《无线电工程》 2020年第10期887-891,共5页
光学成像指纹检测作为一种无损、非接触检测方法,是指纹检测的首选技术。偏振成像技术基于偏振信息的获取,可识别不同材质的物体,尤其对于指纹这一类对光强调制不明显而对偏振态调制明显的物体,具有优越的成像效果。研究了基于多维偏振... 光学成像指纹检测作为一种无损、非接触检测方法,是指纹检测的首选技术。偏振成像技术基于偏振信息的获取,可识别不同材质的物体,尤其对于指纹这一类对光强调制不明显而对偏振态调制明显的物体,具有优越的成像效果。研究了基于多维偏振信息实现指纹成像对比度提升方法的研究,创新性地将指纹的多维偏振信息表征为彩色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灰度偏振指纹图像,提出的指纹偏振图像彩色表征方法可显著提升指纹的对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成像 指纹检测 斯托克斯矢量 图像融合 色彩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okes矢量测量与干涉法的径向偏振光束重建(英文) 被引量:6
4
作者 詹翔空 李政勇 +3 位作者 张伊 王明宇 王海洋 吴重庆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0-145,共6页
随着光学操控技术的迅速发展,测量与重建径向偏振光束(RPB)成为迫切任务之一。利用一套石英旋光片组合,首先产生了RPB。借助计算机控制的CCD,对RPB的斯托克斯矢量场分布进行了测量,并获得其偏振态分布。结果表明:所产生的RPB归一化功率... 随着光学操控技术的迅速发展,测量与重建径向偏振光束(RPB)成为迫切任务之一。利用一套石英旋光片组合,首先产生了RPB。借助计算机控制的CCD,对RPB的斯托克斯矢量场分布进行了测量,并获得其偏振态分布。结果表明:所产生的RPB归一化功率偏差为0.054 8,偏振偏差为0.004 4。利用干涉仪,获得了RPB的相位分布,相邻断面间平均相位差为1.471。最后,通过偏振和相位信息的数据处理,成功重建了RPB的矢量场分布,并发现其拓扑荷在3左右。这些结论为实现精密量子调控与测量铺平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偏振光束 斯托克斯矢量 干涉仪 光场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成像和图像融合的目标识别技术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新 王学勤 孙金祚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76-678,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特征的目标识别技术。实验采用He-Ne激光作为照明光源,根据目标散射光偏振度的差异,利用DSP图像采集系统获取了目标的偏振图像,并利用图像融合技术计算了目标的Stokes图像和偏振度图像。结果显示:偏振成像有效地滤除... 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特征的目标识别技术。实验采用He-Ne激光作为照明光源,根据目标散射光偏振度的差异,利用DSP图像采集系统获取了目标的偏振图像,并利用图像融合技术计算了目标的Stokes图像和偏振度图像。结果显示:偏振成像有效地滤除了杂乱背景散射光的影响,明显提高了目标成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所以偏振成像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目标探测和识别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成像 目标识别 斯托克斯矢量 偏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偏振的特征提取与小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邱跳文 张焱 +1 位作者 杨卫平 李吉成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54-1158,共5页
针对红外目标探测所面临的杂波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偏振的特征提取与小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利用人工目标和自然背景偏振特性的差异,建立了目标与背景的红外偏振信息模型,分析了其中强度信息和偏振信息的构成以及目标偏振信息的... 针对红外目标探测所面临的杂波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偏振的特征提取与小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利用人工目标和自然背景偏振特性的差异,建立了目标与背景的红外偏振信息模型,分析了其中强度信息和偏振信息的构成以及目标偏振信息的提取与增强办法。然后,将斯托克斯矢量、部分偏振光分解、变偏振理论相结合实现了目标偏振特征的提取与背景杂波抑制及随机噪声消除,进而实现了红外小目标的检测。仿真数据实验结果及与现有方法的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该方法可用于对抗红外伪装隐身及红外诱饵技术,提升红外目标的探测能力,富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目标检测 红外偏振信息 特征提取 变偏振 斯托克斯矢量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模型光散射的偏振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杜玲艳 詹旭 +2 位作者 雷跃荣 宋弘 文宇桥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6-469,475,共5页
偏振门技术已被广泛用来探测上皮生物组织的结构,但组织的光学参量如何影响入射光的偏振态这一问题尚未解决。结合斯托克斯测量系统模型和米氏散射理论,计算分析了散射体分别等效成直径为5.0、9.0μm球形粒子的散射光强分布及偏振度分布... 偏振门技术已被广泛用来探测上皮生物组织的结构,但组织的光学参量如何影响入射光的偏振态这一问题尚未解决。结合斯托克斯测量系统模型和米氏散射理论,计算分析了散射体分别等效成直径为5.0、9.0μm球形粒子的散射光强分布及偏振度分布,以及线偏振光、圆偏振光入射时大小粒子后向散射光的偏振度光谱。结果表明:无论是小粒子还是大粒子,后向单次散射光均具有很高的偏振性,偏振度光谱对粒子尺寸的变化比较敏感,而当线偏振光入射时,随着粒子平均尺寸的增加,光谱振荡频率及偏振度都将增大。该方法对于早期癌症检测具有潜在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度 米氏理论 斯托克斯矢量 散射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的相位延迟特性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书朋 赵海丽 +3 位作者 刘鹏 李志刚 曲国哲 孙博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79-1084,共6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获取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liquid crystal variable retarder,LCVR)在不同波长时的相位延迟特性,根据LCVR双折射效应、透射光光强的斯托克斯矢量与相位延迟关系,采用光强法测量LCVR相位延迟特性,即将LCVR相位延迟特性的测... 为了快速准确地获取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liquid crystal variable retarder,LCVR)在不同波长时的相位延迟特性,根据LCVR双折射效应、透射光光强的斯托克斯矢量与相位延迟关系,采用光强法测量LCVR相位延迟特性,即将LCVR相位延迟特性的测量转换为对透射光光强与LCVR驱动电压的测量。设计了基于托克斯矢量与穆勒矩阵的LCVR相位延迟特性测量系统,该系统能实时、准确地自动测量LCVR相位延迟特性。而且,利用Labview软件平台实现了系统控制、数据处理、界面显示和报表生成功能的一体化,采用最小二乘法对相位延迟特性曲线进行拟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测量误差小于1%,能够准确地测量LCVR的相位延迟特性,符合科研与工业领域的需求,因此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 相位延迟特性 斯托克斯矢量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片和旋转器复合退偏的矩阵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任广军 姚建铨 赵阶林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4-316,共3页
为了探索一种简单有效的复色光退偏方法以及偏光探测技术的发展,利用斯托克斯矢量和米勒矩阵分析了波片和旋转器组合对复色光的退偏效应,导出了斯托克斯矢量的具体形式,阐述了复色光的退偏机理。通过计算讨论了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和旋转... 为了探索一种简单有效的复色光退偏方法以及偏光探测技术的发展,利用斯托克斯矢量和米勒矩阵分析了波片和旋转器组合对复色光的退偏效应,导出了斯托克斯矢量的具体形式,阐述了复色光的退偏机理。通过计算讨论了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和旋转器的旋转角对退偏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退偏器其退偏效果更加理想,对退偏器的设计与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偏振光 复合退偏 斯托克斯矢量 米勒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片组合在调整偏振态势中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云安 李国华 彭捍东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1-393,共3页
为了获得椭圆率角不变、椭圆方位角可连续变化和椭圆率角可连续变化、椭圆方位角不变的椭圆偏振光,采用矩阵光学方法对按一定方位角摆放的λ/4波片和λ/2波片,在线偏振光通过后的偏振态变化,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可靠的数据... 为了获得椭圆率角不变、椭圆方位角可连续变化和椭圆率角可连续变化、椭圆方位角不变的椭圆偏振光,采用矩阵光学方法对按一定方位角摆放的λ/4波片和λ/2波片,在线偏振光通过后的偏振态变化,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可靠的数据。结果表明,理论分析是正确的,这一结果对光路调整和偏振态的转换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偏振光 矩阵光学 斯托克斯矢量 波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振幅偏振成像实验装置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天元 周扬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3期9-12,共4页
偏振是电磁波的重要特征,是光除了波长、振幅、相位以外的又一重要属性。利用物质的不同偏振属性能够为目标的探测和识别提供更多维度的信息。基于偏振成像理论设计了同时偏振成像仪器,并设置了用作对比的普通成像系统。在对系统完成封... 偏振是电磁波的重要特征,是光除了波长、振幅、相位以外的又一重要属性。利用物质的不同偏振属性能够为目标的探测和识别提供更多维度的信息。基于偏振成像理论设计了同时偏振成像仪器,并设置了用作对比的普通成像系统。在对系统完成封装后进行了外场的实验,将偏振成像系统获取的图像进行图像融合等处理,目标对比度相比于普通成像系统提升28%以上,体现出了偏振成像在识别目标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成像 同时偏振探测 斯托克斯矢量 分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高分辨率偏振成像仪 被引量:2
12
作者 顾明剑 《红外》 CAS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偏振成像技术在大气探测、环境监测、资源普查和军事侦察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技术在航空遥感和空间遥感中已经开始使用。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发展为偏振成像遥感提供了新的应用舞台,并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本文介绍偏振原理、偏振... 偏振成像技术在大气探测、环境监测、资源普查和军事侦察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技术在航空遥感和空间遥感中已经开始使用。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发展为偏振成像遥感提供了新的应用舞台,并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本文介绍偏振原理、偏振探测和成像方式,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给出了一种凝视式高分辨率偏振成像系统的方案,并通过论证和分析性能得出了该方案实现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 成像 遥感 凝视 临近空间 斯托克斯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射式起偏器的密勒矩阵表示及偏振度分析
13
作者 王静 宋连科 +2 位作者 倪志波 李国良 周文平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0-82,85,共4页
为了研究折射式起偏器的密勒矩阵表达式,以矩阵光学中关于斯托克斯矢量和密勒矩阵的有关理论为基础,通过理论运算导出了折射式起偏器的密勒矩阵的一般表达式;探讨了自然光以任意角度入射折射式起偏器的情况下透射光的斯托克斯矢量表示... 为了研究折射式起偏器的密勒矩阵表达式,以矩阵光学中关于斯托克斯矢量和密勒矩阵的有关理论为基础,通过理论运算导出了折射式起偏器的密勒矩阵的一般表达式;探讨了自然光以任意角度入射折射式起偏器的情况下透射光的斯托克斯矢量表示及偏振度所满足的公式;绘制了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透射光偏振度与介质折射率及介质层数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在以布氏角入射折射式起偏器的前提下,增大介质的折射率和介质层数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偏振度。这一研究结果对多层介质膜器件同样适用,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密勒矩阵 斯托克斯矢量 偏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弹调制器应用的Mueller矩阵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军 《常熟高专学报》 2001年第4期19-22,共4页
以偏振光的米勒矩阵理论为基础 ,分析了光弹调制器实现偏振调制的原理 。
关键词 米勒矩阵 光弹调制器 偏振调制 斯托克斯矢量 偏振态 偏振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光纤在线偏振参量测试系统
15
作者 周密 陈哲 +2 位作者 高应俊 张云聪 白春河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56,共4页
设计和研制了一套全光纤在线偏振参量测试系统,该系统由全光纤偏振控制器、全光纤在线偏振仪等组成。系统的光路完全由光纤构成,没有插入分立器件。通过数据采集卡和Labview编程,实现了全光纤在线偏振参量测试系统对偏振态的准确控制和... 设计和研制了一套全光纤在线偏振参量测试系统,该系统由全光纤偏振控制器、全光纤在线偏振仪等组成。系统的光路完全由光纤构成,没有插入分立器件。通过数据采集卡和Labview编程,实现了全光纤在线偏振参量测试系统对偏振态的准确控制和对斯托克斯矢量的实时、准确和高速的测量。该系统能实现对光的偏振态、偏振度、消光比和偏振相关损耗等偏振参量的测量,并能实现偏振态监控和偏振稳定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纤 偏振控制 偏振测试 斯托克斯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偏振态测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阴亚芳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8-10,共3页
介绍了测量偏振态的理论,提出了利用偏振控制器、偏振分束器及双探测器测量偏振态的方法,该方法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最后实际测量了掺铒光纤激光器的偏振态,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偏振模色散 偏振态 斯托克斯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视场显示系统的偏振特性分析
17
作者 王慧 王鑫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92-295,共4页
利用斯托克斯矢量法分析偏振片和1/4波片产生各种偏振光的原理,以及如何多次使用偏振片和1/4波片,达到无限远的全视场显示效果。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斯托克斯矢量 1/4波片 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的研究方法分析
18
作者 邸金红 《现代电子技术》 2006年第15期21-23,共3页
目前偏振模色散(PMD)已成为长距离高速率数据和模拟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主要分析讨论了PMD的几种研究方法:琼斯矩阵法、斯托克斯空间法和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多用于PMD对光纤传输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文中对分... 目前偏振模色散(PMD)已成为长距离高速率数据和模拟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主要分析讨论了PMD的几种研究方法:琼斯矩阵法、斯托克斯空间法和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多用于PMD对光纤传输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文中对分步傅里叶法数值解非线性方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模色散 琼斯矩阵 斯托克斯矢量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蛄眼识别偏振光机理的分析
19
作者 刘智颖 丁秋伟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4-16,21,共4页
虾蛄眼最显著的特点是它可以识别偏振光,这种特性对偏振探测和目标识别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实验对虾蛄眼的生物特征参数进行了测试,获得微绒毛尺寸,本文主要分析了虾蛄眼光感细胞微绒毛之间的关系、微绒毛的排列方向以及微绒毛内... 虾蛄眼最显著的特点是它可以识别偏振光,这种特性对偏振探测和目标识别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实验对虾蛄眼的生物特征参数进行了测试,获得微绒毛尺寸,本文主要分析了虾蛄眼光感细胞微绒毛之间的关系、微绒毛的排列方向以及微绒毛内壁发色团的特性,即平行排列在微绒毛内壁的发色团具有二向色性,并且研究该特性与圆偏振光探测机理的关系,从而为虾蛄眼圆偏振光识别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蛄眼 圆偏振光 斯托克斯矢量 微绒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波红外的海面场景偏振特性分析与建模 被引量:21
20
作者 张景华 张焱 石志广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6-594,共9页
针对海面场景长波红外偏振特性建模问题,文中根据表面微元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对物体表面偏振效应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红外发射效应和红外反射效应的综合作用,提出了一种长波红外偏振度计算模型.该模型有效描述了偏振度和物体自身红外... 针对海面场景长波红外偏振特性建模问题,文中根据表面微元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对物体表面偏振效应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红外发射效应和红外反射效应的综合作用,提出了一种长波红外偏振度计算模型.该模型有效描述了偏振度和物体自身红外发射值、红外反射值以及探测角之间的关系.利用Radtherm IR软件对海水辐射、大气辐射与舰船目标辐射进行计算,结合本文构建的偏振度计算模型,仿真了不同时间段内、不同观测角度下海面背景和舰船目标在长波波段的偏振度变化规律.通过仿真数据与实际测量数据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较好的拟合度,验证了该模型对于海面场景偏振度计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偏振 斯托克斯矢量 偏振仿真 发射和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