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辨“斯密教条”——兼论“斯密教条”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继彤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18-24,共7页
亚当·斯密认为商品价格最终都分解为地租、利润和工资这三个部分。马克思认为斯密在这里挤走了商品价值中的不变资本部分,把“年产品价值”和“年价值产品”等同起来,抛弃了劳动价值论,因而是错误的教条。笔者认为,斯密是从社... 亚当·斯密认为商品价格最终都分解为地租、利润和工资这三个部分。马克思认为斯密在这里挤走了商品价值中的不变资本部分,把“年产品价值”和“年价值产品”等同起来,抛弃了劳动价值论,因而是错误的教条。笔者认为,斯密是从社会生产的角度考察不变资本,此时不变资本具有相对性,还应当进一步分解。“斯密教条”指出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人类劳动,并奠定了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密教条 商品价格构成 劳动价值论 国民经济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斯密教条”的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钱伯海 《经济经纬》 1996年第3期53-58,共6页
。年产品价值就是指总产品的价值,它包括全部消费资料和全部生产资料,也就是指社会总产值(C+v+m)。而年价值产品则是与净产值(v+m)相《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4卷,第418页。按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规定,中间产品只指... 。年产品价值就是指总产品的价值,它包括全部消费资料和全部生产资料,也就是指社会总产值(C+v+m)。而年价值产品则是与净产值(v+m)相《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4卷,第418页。按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规定,中间产品只指作为劳动对象一次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C″,不包括作为劳动手段逐渐消耗的折旧C′,并把折旧C′归入最终产品之中,故最终产值(增加值)=C′+v+m。但C′与C″都是物化劳动,属于不变资本。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马克思将价值构成分为三个部分,即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为了便指标的名称和上述引文中的名称相一致,特将折旧c′归作中间产品,与原来的中间产品(原材料、辅助材料)合并在一起,作为不变资本价值c,(c=c′+c″)。这样,上面等式中的净产品就与最终产品相一致了。对应的净产品,它包括全部消耗资料和扩大再生产的生产资料,不包括用于正常生产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即用作中间消耗的生产资料。下面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假如全社会只生产一件最终产品──上衣,共经过五个单位,完成各自的生产任务,即:物质不灭,能量守恒,人们只能利用自然资源,改变其物质内容和外观形态,为我所用。因此第一生产部门的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密教条 商品价值 价值理论 年产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斯密教条及其在西方经济学中的演变
3
作者 章先春 《经济科学》 1986年第5期43-48,共6页
亚当·斯密把价值分解为三种收入的观点,曾为十九世纪的大多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接受,并奉为教条。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它逐渐为既与它有联系,又与它有很大区别的当代西方经济理论所取代。本文试图说明斯密教条产生的理论依据,进而... 亚当·斯密把价值分解为三种收入的观点,曾为十九世纪的大多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接受,并奉为教条。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它逐渐为既与它有联系,又与它有很大区别的当代西方经济理论所取代。本文试图说明斯密教条产生的理论依据,进而探讨这一教条被继承乃至被抛弃的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密教条 当代西方经济学 资产阶级经济学 十九世纪 价值构成 不变资本 划分方法 价值源泉 价值分解 社会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斯密教条”——与钱伯海先生商榷
4
作者 张学安 《经济经纬》 1997年第5期26-29,共4页
也谈“斯密教条”———与钱伯海先生商榷□张学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商品价值是由工资、利润和地租这三种收入组成的,这一观点被后来大多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信奉。马克思说这是“一个从亚当·斯密以来贯穿... 也谈“斯密教条”———与钱伯海先生商榷□张学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商品价值是由工资、利润和地租这三种收入组成的,这一观点被后来大多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信奉。马克思说这是“一个从亚当·斯密以来贯穿整个政治经济学的令人难以置信的错误”,①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价值 斯密教条 物化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对“斯密教条”的批判及其给我们的启示——学习《资本论》札记
5
作者 陆立军 《浙江学刊》 1983年第2期19-22,9,共5页
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商品、价值理论,除了重点深入研究《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重点自然是整个第一章)外,还须联系第一卷以及第二、三、四卷的其他有关论述,进行系统的综合的研究,以便真正领会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一般和资本主... 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商品、价值理论,除了重点深入研究《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重点自然是整个第一章)外,还须联系第一卷以及第二、三、四卷的其他有关论述,进行系统的综合的研究,以便真正领会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一般和资本主义商品(价值)的理论、方法,以为进而探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的理论基础。本文拟仅就《资本论》第二卷第十九章(以下简称“第十九章”)如何在深入批判“斯密教条”的基础上深化、发展了第一卷第一章(以下简称“第一章”)的商品、价值理论,以及马克思对“斯密教条”的批判在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方法论上给我们的启示,谈一些初步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主义 价值规律 商品交换 斯密教条 资本论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价值理论 私有制 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密教条是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根源
6
作者 余陶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5年第6期29-35,共7页
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那种认为劳动价值论与现实发生了矛盾,提出用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即用生产诸要素(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来补充劳动价值论的说法,不过是... 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那种认为劳动价值论与现实发生了矛盾,提出用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即用生产诸要素(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来补充劳动价值论的说法,不过是用"斯密教条"来否定劳动价值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密教条 创造价值 社会劳动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物化劳动 生产资料 商品价值 亚当·斯密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不变资本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恩对亚当·斯密再生产理论的批判与继承
7
作者 邹柏松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21-26,共6页
亚当·斯密是英国工场手工业开始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造者和杰出代表.马克思在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对斯密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加以继承,对其庸俗成份予以批判和扬弃.本... 亚当·斯密是英国工场手工业开始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造者和杰出代表.马克思在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对斯密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加以继承,对其庸俗成份予以批判和扬弃.本文就马克思对斯密再生产理论的批判与继承的问题,谈点粗浅的学习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产理论 亚当·斯密 批判与继承 马克思 社会资本再生产 斯密教条 魁奈 流动资本 不变资本 社会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地分析“萨伊定律”
8
作者 吴健明 罗节礼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17-22,共6页
西方经济学中有不少概念是以其提出者的名字来命名的,如斯密教条、庇古效应、凯恩斯陷阱、菲利蒲斯曲线,等等。在这类概念中,从引起争论的时间之长和影响之大来看,“萨伊定律”无疑可以名列前茅。自萨伊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 西方经济学中有不少概念是以其提出者的名字来命名的,如斯密教条、庇古效应、凯恩斯陷阱、菲利蒲斯曲线,等等。在这类概念中,从引起争论的时间之长和影响之大来看,“萨伊定律”无疑可以名列前茅。自萨伊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提出原始的“萨伊定律”算起,迄今已近两个世纪的历史。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伊定律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菲利蒲斯曲线 凯恩斯陷阱 斯密教条 庇古效应 资本主义 充分就业 类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终产品就是纯产品——学习马克思有关论述的体会
9
作者 孙振声 《江汉论坛》 1983年第5期5-6,共2页
最终产品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范畴。目前对于什么是最终产品还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本文主要谈谈学习马克思有关论述后的初步体会。马克思关于最终产品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剩余价值理论》第三章中。他为了进一步分析批判亚当·斯密把... 最终产品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范畴。目前对于什么是最终产品还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本文主要谈谈学习马克思有关论述后的初步体会。马克思关于最终产品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剩余价值理论》第三章中。他为了进一步分析批判亚当·斯密把社会产品的全部价值归结为收入的教条,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研究年利润和年工资怎样才能购买一年内生产的、除利润和工资外,还包含不变资本的商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第89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终产品 马克思恩格斯 不变资本 纯产品 斯密教条 剩余价值理论 经济范畴 社会产品 新创造价值 简单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