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斯宾诺莎哲学在本体论上的两重性和含混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徐瑞康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7年第2期44-50,共7页
斯宾诺莎(1632—1677)是十七世纪荷兰新兴资产阶级著名的哲学家。他以《伦理学》、《知性改进论》等一系列著作表达了他的独特的哲学思想,后人称“斯宾诺莎主义”。关于斯宾诺莎主义的特征是哲学史研究所关注的问题,人们曾从不同的角度... 斯宾诺莎(1632—1677)是十七世纪荷兰新兴资产阶级著名的哲学家。他以《伦理学》、《知性改进论》等一系列著作表达了他的独特的哲学思想,后人称“斯宾诺莎主义”。关于斯宾诺莎主义的特征是哲学史研究所关注的问题,人们曾从不同的角度谈论过。如说:斯宾诺莎哲学把至善的实现作为其最终目标,具有鲜明的伦理意向;斯宾诺莎是近代著名的决定论者、身心平行论者;斯宾诺莎比笛卡尔更推崇理性演绎法,以至用欧几里德几何学的论证格式书写著作;等等。①本文认为,斯宾诺莎哲学的根本特征乃表现在性质上。综观其著作,我们看到,他用来表达其哲学思想的基本命题或论点,大都是模棱两可,交织有两种对立的涵义,表现出两种对立的性质。可以说,他的哲学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或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两重性和含混性。现谨就本体论方面对此问题作出说明,恳请读者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宾诺莎哲学 本体论 唯物主义 含混性 笛卡尔哲学 唯心主义 哲学思想 泛神论 根本特征 无神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呕心沥血30多年的智慧结晶──评洪汉鼎的《斯宾诺莎哲学研究》
2
作者 黄见德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2期140-143,共4页
呕心沥血30多年的智慧结晶──评洪汉鼎的《斯宾诺莎哲学研究》黄见德我国西方哲学史研究学者洪汉鼎教授在用德文写作并出版《斯宾诺莎与德国哲学》后,人民出版社最近推出他的《斯宾诺莎哲学研究》一书。斯宾诺莎逝世300余年了。... 呕心沥血30多年的智慧结晶──评洪汉鼎的《斯宾诺莎哲学研究》黄见德我国西方哲学史研究学者洪汉鼎教授在用德文写作并出版《斯宾诺莎与德国哲学》后,人民出版社最近推出他的《斯宾诺莎哲学研究》一书。斯宾诺莎逝世300余年了。在他生前和死后一段时间内,他的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宾诺莎哲学 哲学研究 智慧结晶 哲学体系 西方哲学 自然系统 认识系统 笛卡尔 中国学者 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斯宾诺莎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及其和形而上学的矛盾
3
作者 谭鑫田 《文史哲》 1982年第2期88-91,共4页
在斯宾诺莎的哲学体系中,既有辩证法也有形而上学,这是哲学界一致公认的。但是,在他的哲学中,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都具体地表现在哪些方面?总的说来,他是一位辩证法家,还是一位反辩证法的形而上学家?在这样一些问题上却存在着不少的分歧。... 在斯宾诺莎的哲学体系中,既有辩证法也有形而上学,这是哲学界一致公认的。但是,在他的哲学中,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都具体地表现在哪些方面?总的说来,他是一位辩证法家,还是一位反辩证法的形而上学家?在这样一些问题上却存在着不少的分歧。搞清楚这些问题,不仅对确定斯宾诺莎在欧洲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而且对欧洲辩证法史的研究,都是有意义的。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宾诺莎哲学 形而上学体系 辩证法思想 哲学体系 黑格尔 欧洲哲学 形而上学家 伦理学 哲学 无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宾诺莎的哲学方法及其在思维方式发展史上的意义
4
作者 王治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6-33,共8页
几何学方法是斯宾诺莎的哲学方法;这一方法不是其哲学可有可无的外在形式,而是与他的哲学主题血肉相连的,即它要解决的是“人生的圆满境界”——人的自由境界问题。斯宾诺莎哲学化的几何方法有自己的重要特征;从这一方法出发他演绎出了... 几何学方法是斯宾诺莎的哲学方法;这一方法不是其哲学可有可无的外在形式,而是与他的哲学主题血肉相连的,即它要解决的是“人生的圆满境界”——人的自由境界问题。斯宾诺莎哲学化的几何方法有自己的重要特征;从这一方法出发他演绎出了一系列哲学上的重要结论,使其哲学在本体论上走向更彻底的唯物主义。但这一方法并没有解决他想解决的哲学问题,特别是当他运用这一方法研究人时,便陷入了机械论。斯宾诺莎哲学化的几何方法在思维方式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也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宾诺莎哲学 几何方法 思维方式 哲学方法 几何学 发展史 笛卡尔 哲学 无限与有限 演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魅”与“实践”——评《斯宾诺莎的实践哲学》
5
作者 郭石磊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89-91,共3页
"魅"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神秘与神圣。现代世界的"祛魅"逐渐除去世界神秘性的同时也除去了社会生活的神圣性。现代社会面临严峻的价值虚无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诸多危机。实践哲学作为一种处理危机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学... "魅"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神秘与神圣。现代世界的"祛魅"逐渐除去世界神秘性的同时也除去了社会生活的神圣性。现代社会面临严峻的价值虚无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诸多危机。实践哲学作为一种处理危机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德勒兹在《斯宾诺莎的实践哲学》中进行了理论尝试,他将"斯宾诺莎"与"实践哲学"融合,丰富了实践哲学的理论资源,也激活了斯宾诺莎伦理学体系中的行动力量。同时,在该著作中德勒兹为普通读者描述了一个具有诸般美德的道德榜样——斯宾诺莎,为"被诸多被动情感所奴役的大众"提供了一种引导与慰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宾诺莎的实践哲学 祛魅 斯宾诺莎 实践哲学 德勒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斯宾诺莎的“神或自然” 被引量:3
6
作者 谭鑫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1-9,共9页
斯宾诺莎在其著作《神、人及其幸福简论》、《神学政治论》和《伦理学》中多次使用的“神或自然”,在西方哲学史上是非常著名的。它集中体现了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思想。但是,这个片语既不是只有斯宾诺莎使用过的,也不是他首先使用的。据... 斯宾诺莎在其著作《神、人及其幸福简论》、《神学政治论》和《伦理学》中多次使用的“神或自然”,在西方哲学史上是非常著名的。它集中体现了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思想。但是,这个片语既不是只有斯宾诺莎使用过的,也不是他首先使用的。据斯宾诺莎哲学的一些研究家考证,“神或自然”早在中世纪西方的许多哲学著作中就出现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 自然产生 斯宾诺莎哲学 思想影响 中世纪 集中体现 上帝 马克思 自然界 人类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斯宾诺莎的伦理思想
7
作者 耿超 徐目坤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07-108,共2页
别涅狄克特.斯宾诺莎(Benedictus de Spinoza,1632—1677)是十七世纪荷兰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杰出的无神论者,也是当时在认识论上与英国经验派相对立的大陆理性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伦理学》这部著作集中表达了其整个哲学思想体... 别涅狄克特.斯宾诺莎(Benedictus de Spinoza,1632—1677)是十七世纪荷兰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杰出的无神论者,也是当时在认识论上与英国经验派相对立的大陆理性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伦理学》这部著作集中表达了其整个哲学思想体系,在斯宾诺莎哲学中,伦理学占有重要的地位。斯宾诺莎继续着笛卡尔开辟的理性主义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宾诺莎哲学 伦理学 自然必然性 伦理思想 情感 理性主义 有理性 认识论 十七世纪 自我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自然和实体在斯宾诺莎体系里的内在统一 被引量:1
8
作者 洪汉鼎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2期60-68,共9页
一个好的哲学体系,按照斯宾诺莎自己在《知性改进论》里的说法,应当从"那个能够表示自然全体的根源和源泉的观念"开始,"凡是能指示我们如何指导心灵依照一个最完善存在的观念为规范去进行认识的方法,就是最完善的方法&qu... 一个好的哲学体系,按照斯宾诺莎自己在《知性改进论》里的说法,应当从"那个能够表示自然全体的根源和源泉的观念"开始,"凡是能指示我们如何指导心灵依照一个最完善存在的观念为规范去进行认识的方法,就是最完善的方法",因此斯宾诺莎首先是从一个最高的存在范畴出发,发展他的哲学体系的. 斯宾诺莎在表述他的最高的存在范畴时,使用了三个名词,这就是"神","自然"和"实体".如果我们从历史上考察,这三个名词显然都不是斯宾诺莎自己的创造,它们都分别有其历史出处,斯宾诺莎同时使用这三个名词,正是反映其哲学的不同来源.他的"神"的概念,主要来自犹太神学和中古犹太经院哲学.斯宾诺莎在青少年时代曾潜心研究过犹太圣经和圣法经传,对于犹太神学和哲学有很高的造诣,十二世纪犹太哲学家阿本·以斯拉 (1092-1167)、麦蒙尼德 (1125-1204) 和葛雷斯卡 (1340-1410) 都对他发生很大的思想影响,这些人在对圣经的评注里所阐发的以无限圆满的神作为最高存在的观念,使斯宾诺莎最早确立了宇宙应当从一个最高统一的东西进行解释的一元论观点,这种观念在他思想里是这样根深蒂固,以致在他前后的所有著作中,他都用"神"这一名词来表述他的最高存在.他的“自然"概念,主要来自布鲁诺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哲学家,布鲁诺提出的神与自然同一的思想对斯宾诺莎影响很大,从布鲁诺那里他吸取了自然神圣性和宇宙无限性的泛神论思想.这种影响在斯宾诺莎的著作、特别是《神、人及其幸福简论》这部早期著作里是非常明显的.他的"实体"概念,无疑是得自希腊哲学和笛卡尔哲学,笛卡尔哲学对于斯宾诺莎哲学体系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影响.莱布尼兹曾经说过,"在自然主义方面,斯宾诺莎是从笛卡尔结束的地方开始的."我们可以说,斯宾诺莎哲学虽然与笛卡尔哲学有质的不同,但他的哲学出发点却是笛卡尔哲学,他的一元论实体学说是在继承、批判和改造笛卡尔的实体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从这三个名词的同时使用,可以表明斯宾诺莎哲学融会了许多哲学派别,有着多种思想渊源.当然,斯宾诺莎的世界观并不就是这许多影响的机械的合併或总和,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具有质的不同的崭新的哲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宾诺莎哲学 精神实体 笛卡尔哲学 自然哲学 哲学体系 最高存在 经院哲学 名词 泛神论 犹太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宾诺莎美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樊美筠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25-28,共4页
在西方美学史这座百花园中,近代理性主义美学几乎是个被遗忘的角落。“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在这一时期几乎完全没有在任何名目下论述过美学问题。”著名英国美学史家鲍桑葵在《美学史》中的这段话颇具代表性。如果这话是正确的话,那么要写... 在西方美学史这座百花园中,近代理性主义美学几乎是个被遗忘的角落。“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在这一时期几乎完全没有在任何名目下论述过美学问题。”著名英国美学史家鲍桑葵在《美学史》中的这段话颇具代表性。如果这话是正确的话,那么要写出一篇讨论斯宾诺莎美学思想的文章应是不可能的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启蒙主义思想家特别是莱辛、文克尔曼、歌德等人的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斯宾诺莎理性主义美学的影响,这说明斯宾诺莎理性主义美学的存在确是不容抹煞的事实。美学史家之所以常常把斯宾诺莎理性主义美学置于视野之外,大约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思想观念方面的原因,就是把美与真、善割裂开来,以为美可以脱离真、善而单独存在。其实,美与真、善在人类精神世界中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三大追求,从柏拉图开始就把美与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主义美学 美学思想 美与真 西方美学史 美学观 斯宾诺莎哲学 审美境界 鲍桑葵 美学问题 克尔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宾诺莎的“理性主义”伦理学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瑞康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5年第6期51-57,共7页
在斯宾诺莎哲学中,伦理学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认为,斯宾诺莎伦理学坚持从理智中引伸出道德的基础、内容、标准和理想来,具有理性主义的显著特征;其思想内容可凝结为“意志和理性是同一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在理智的指... 在斯宾诺莎哲学中,伦理学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认为,斯宾诺莎伦理学坚持从理智中引伸出道德的基础、内容、标准和理想来,具有理性主义的显著特征;其思想内容可凝结为“意志和理性是同一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在理智的指导下控制情感”以及“至善即对神的理智的爱”等相互联系的著名命题。斯宾诺莎把理性主义全面、深刻地贯彻于伦理学中,具有强烈的反宗教神学道德观的历史意义;在理论上也富有令人注目的辩证法因素。此外,面对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掀起,斯宾诺莎伦理思想所蕴涵的现实意义尤应为我们所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宾诺莎 伦理学 理性主义 对神的理智的爱 斯宾诺莎哲学 自我保存 宗教神学 非理性主义思潮 意志 辩证法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宾诺莎与笛卡尔:实体论探究
11
作者 傅有德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10-16,共7页
众所周知,斯宾诺莎的本体论,也就是他的实体学说,是在批判地继承笛卡尔的实体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元论的世界观。但是,斯宾诺莎究竟在哪些方面继承改造了笛卡尔的实体论?他是如何摆脱二元论的束缚,进而实现一元论的?对于这样的问题,... 众所周知,斯宾诺莎的本体论,也就是他的实体学说,是在批判地继承笛卡尔的实体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元论的世界观。但是,斯宾诺莎究竟在哪些方面继承改造了笛卡尔的实体论?他是如何摆脱二元论的束缚,进而实现一元论的?对于这样的问题,目前的回答还不够清楚,至少在一些方面是不细致、不深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观 斯宾诺莎哲学 笛卡尔 心理活动 平行论 物体 心灵实体 实体论 心与物 交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宾诺莎自然范畴新探
12
作者 傅有德 《文史哲》 1985年第6期74-76,共3页
自然是斯宾诺莎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外哲学史研究领域一直流传这样一种见解:斯宾诺莎的自然就是客观的物质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由这样的自然派生的,所以他的世界观是一种唯物主义一元论。这一观点很值得商榷。需要澄清的... 自然是斯宾诺莎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外哲学史研究领域一直流传这样一种见解:斯宾诺莎的自然就是客观的物质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由这样的自然派生的,所以他的世界观是一种唯物主义一元论。这一观点很值得商榷。需要澄清的首要问题在于,斯宾诺莎是否在其著作中把自然和物质世界等同起来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宾诺莎哲学 自然概念 实体 物质世界 唯物主义 自然界 精神现象 哲学 规定性 理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贺麟对斯宾诺莎思想的吸收与改造
13
作者 张学智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4-39,共6页
贺麟以斯宾诺莎哲学融合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轨迹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1.认为斯氏《致知篇》的全部宗旨合于王阳明的致良知,把西方理性主义的认知方法与中国“能近取譬”的伦理方法相结合。2.吸收斯氏之身心平行论,以王阳明的知行合... 贺麟以斯宾诺莎哲学融合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轨迹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1.认为斯氏《致知篇》的全部宗旨合于王阳明的致良知,把西方理性主义的认知方法与中国“能近取譬”的伦理方法相结合。2.吸收斯氏之身心平行论,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命题阐发出一种新知行合一论。3.用朱熹的理观法解释斯氏之“从永恒的范型下观认事物”,即在物中直观到此物的理念、此物的本质以及此物与宇宙大全的关系。4.重视吸收数学方法与逻辑演绎,其最擅长是“绎理”方法即得自于斯氏“据界说以思想”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轨迹 斯宾诺莎哲学 道家 朱熹 逻辑训练 知行合一 伦理学 内在动力 贺麟 王阳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欧大陆理性派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14
作者 谭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46-50,共5页
本文对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哲学界关于西欧大陆理性派哲学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从总体上揭示了理性派哲学研究所面临的问题。阐述了理性派哲学的进路、演变历程以及区别于经验派哲学的形而上学标准。
关键词 理性派哲学 笛卡尔哲学 斯宾诺莎哲学 莱布尼茨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