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出于蓝胜于蓝——中苏改革斯大林模式之比较
1
作者 叶书宗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3-6,共4页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地图,对世界政治尤其是落后的东方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它在70多年之后的轰然坍塌同样震惊了世界,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与变迁。这样一个大国的兴起与衰落,充满着种种谜团...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地图,对世界政治尤其是落后的东方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它在70多年之后的轰然坍塌同样震惊了世界,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与变迁。这样一个大国的兴起与衰落,充满着种种谜团,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话题。在苏联解体20周年之际,本刊邀约了在这一领域素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围绕苏联解体原因——从斯大林体制、党政关系、党群关系、政治文化、改革的方式等角度——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现予以刊出,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大林模式 改革 世界政治格局 苏联解体原因 中苏 社会主义国家 斯大林体制 政治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纪念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 被引量:1
2
作者 何伟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0,共4页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确立了中国的市场经济,脱去了过去强加在市场经济上意识形态的外衣,恢复了市场经济客观性的本来面目;确定了中国的改革目标,即以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突破了斯大林所设置的社会主义体制,改变了其公有制、计...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确立了中国的市场经济,脱去了过去强加在市场经济上意识形态的外衣,恢复了市场经济客观性的本来面目;确定了中国的改革目标,即以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突破了斯大林所设置的社会主义体制,改变了其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三大经济特征;同时也对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否搞市场经济近百年的争论画上了句号。可以说,它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南巡讲话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斯大林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在新老体制交替中进行——访苏纪实
3
作者 徐熊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6期9-12,1,共5页
改革在新老体制交替中进行记叙了笔者在苏联实地考察经济改革的所见所闻。同时还刊出了一篇出自苏联著名记者笔下的苏联纪实,为读者从不同角度了解苏联提供了机会,很值得关心苏联改革的读者一读。
关键词 苏联人 斯大林体制 访苏 经济改革 勃列日涅夫 苏共中央 莫斯科新闻 苏联社会 国家订货 苏联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陈独秀晚年的民主思想 被引量:1
4
作者 毛兴贵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60,共6页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一生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在中国实现民主和社会主义。本文将首先讨论陈独秀晚年关于民主的内容、民主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的论述;然后讨论陈独秀基于自己对民主的理解对斯大林...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一生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在中国实现民主和社会主义。本文将首先讨论陈独秀晚年关于民主的内容、民主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的论述;然后讨论陈独秀基于自己对民主的理解对斯大林政权进行的反思和批判;最后,本文将对陈独秀晚年的民主观作出评价,并试图对晚年陈独秀的思想进行重新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民主 资本主义 斯大林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苏联在“冷战”形成中的举措 被引量:9
5
作者 张盛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104-109,共6页
“冷战”是二战结束后不久直至苏联东欧剧变前,美国和苏联及其盟国在国际关系领域中相互对立和对峙的一种结构和现象。“冷战”使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之中,阻滞了国与国之间正常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往来和交流,... “冷战”是二战结束后不久直至苏联东欧剧变前,美国和苏联及其盟国在国际关系领域中相互对立和对峙的一种结构和现象。“冷战”使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之中,阻滞了国与国之间正常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往来和交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有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苏联模式 现代资本主义 马歇尔计划 斯大林演说 莫洛托夫计划 共产党情报局 美国对外政策 斯大林体制 外交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赫鲁晓夫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家福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60-70,共11页
在苏联历史上,赫鲁晓夫(1894—1971)是位新旧两个时代交叉点上的重要人物。本文依次追踪他的生命运行轨迹,截取其中三个主要时期,对其进行全面的论评,以求温故知新。
关键词 赫鲁晓夫 斯大林体制 苏联历史 个人崇拜 领导人 政治家 新经济政策 国家管理 列宁 社会主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月“宫廷政变”和苏共党内的权力斗争
7
作者 赵念渝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5-28,共4页
乔奇·阿尔巴托夫,前苏联素负盛名的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的创始人及所长,前苏共中央委员,前苏联政府有关美国问题的权威发言人,自从60年代以来一直在前苏共领导左右担任顾问工作,在今天的俄罗斯联邦仍担任着重要的工作。最近,他撰文... 乔奇·阿尔巴托夫,前苏联素负盛名的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的创始人及所长,前苏共中央委员,前苏联政府有关美国问题的权威发言人,自从60年代以来一直在前苏共领导左右担任顾问工作,在今天的俄罗斯联邦仍担任着重要的工作。最近,他撰文对发生在1964年10月的将赫鲁晓夫赶下台的“宫廷政变”进行了回忆和分析,并对接替赫鲁晓夫的勃列日涅夫取得和巩固政权的活动作了详细的叙述和分析,并透露了当时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本刊摘编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列日涅夫 顾问工作 安德罗波夫 乔奇 苏联政府 巴托夫 权力斗争 素负盛名 苏共中央 斯大林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若干问题的评论(座谈纪要)
8
作者 蒋一苇 于光远 +6 位作者 严家其 董辅礽 徐葵 庞川 周新成 张康琴 万成才 《改革》 1988年第5期5-21,共17页
最近,本刊编辑部在京召开关于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若干问题的座谈会,出席这次会的有:于光远(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著名经济学家)、严家其(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董辅扔(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徐... 最近,本刊编辑部在京召开关于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若干问题的座谈会,出席这次会的有:于光远(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著名经济学家)、严家其(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董辅扔(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徐葵(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庞川(国家计委研究所研究员)、荣敬本(中共中央马恩著作编译局译审)、周新成(中国人民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所长、教授)、张康琴(北京大学教授)、高铁生(国家物价局研究室副主任)、万成才(新华社国际部主任编辑)等10多位专家学者。会议由本刊主编蒋一苇主持。这里发表的,是这次座谈会上部分同志的发言摘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 戈尔巴乔夫 代表会议 改革问题 苏联共产党 政治体制改革 苏共 斯大林体制 经济改革 社会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