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斯大林主义批判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咏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1-104,共4页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传承了以卢卡奇为代表的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传统,从青年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理想出发,在东欧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的基础上,指出斯大林主义的要害是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的实践唯物主义。东欧新马克...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传承了以卢卡奇为代表的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传统,从青年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理想出发,在东欧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的基础上,指出斯大林主义的要害是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的实践唯物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致力于从总体上重建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斯大林主义 以人为本 以物为本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破斯大林经济理论的禁锢 莫斯科一学者分析批判《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被引量:2
2
《探索》 1987年第5期42-42,共1页
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鲍里斯·博洛京在最新一期《莫斯科新闻》撰文分析批判斯大林的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文章说:斯大林主义的特征之一就是言行不一。斯大林所说的比他所做的要正确得多。对斯... 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鲍里斯·博洛京在最新一期《莫斯科新闻》撰文分析批判斯大林的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文章说:斯大林主义的特征之一就是言行不一。斯大林所说的比他所做的要正确得多。对斯大林的理论著作应该加以分析、研究和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大林经济理论 苏联社会主义 斯大林主义 分析批判 经济问题 理论观点 资本主义 莫斯科 国际关系研究 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西方“斯大林学”的若干问题
3
作者 叶卫平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5-59,共5页
1 最早撰写关于斯大林文章的西方作家可能是安娜·路易斯·斯特朗.1921年,这位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弗兰德城的美国女性,怀着一颗充满正义感的心来到了饱受战争创伤的苏俄,帮助美国公谊会服务队把救济品送到了伏尔加河灾区.... 1 最早撰写关于斯大林文章的西方作家可能是安娜·路易斯·斯特朗.1921年,这位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弗兰德城的美国女性,怀着一颗充满正义感的心来到了饱受战争创伤的苏俄,帮助美国公谊会服务队把救济品送到了伏尔加河灾区.完成这项工作后,她没有回美国,留在苏联从事新闻工作.1924年她为美国《赫斯特国际杂志》写了一篇文章,大胆地猜测:虽然斯大林不是政府首脑,但是如果要谁来继承列宁的话,这个人准会是斯大林.当时,斯大林所担任的总书记这个职务既不为联共(布)中央领导人所重视,也不被西方新闻媒介放在眼里,因此,这篇第一次在美国发表的关于斯大林的文章,没有引起任何反响地放进了图书馆的报刊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大林 马克思主义 赫鲁晓夫 苏联 托洛茨基 马克思列宁主义 全盘否定 孟什维克 斯大林主义 历史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卡奇是怎样对待斯大林问题的
4
作者 张翼星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6-32,共7页
斯大林问题,是20世纪举世瞩目的历史现象。如何分析、对待斯大林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关于这个问题的正确导向,就显得更为重要、更为迫切了。匈牙利著名思想家卢卡奇,不但经历了十月革命... 斯大林问题,是20世纪举世瞩目的历史现象。如何分析、对待斯大林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关于这个问题的正确导向,就显得更为重要、更为迫切了。匈牙利著名思想家卢卡奇,不但经历了十月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大林模式 卢卡奇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列宁主义 方法论 两次世界大战 历史现象 斯大林主义 法西斯主义 思想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两种理解和两种模式
5
作者 叶平 《求实》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邓小平 什么是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建设模式 社会主义的本质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对斯大林的“两个凡是” 被引量:3
6
作者 何伟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5-172,共8页
目前我国理论界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大争论,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结",即斯大林。因为改革不到位、改革方向有问题,都以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为依据,所以对斯大林如何评价,极为重要。斯大林是一位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实践的探索... 目前我国理论界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大争论,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结",即斯大林。因为改革不到位、改革方向有问题,都以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为依据,所以对斯大林如何评价,极为重要。斯大林是一位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实践的探索者,又是一位社会主义理论最大的误导者,他在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最后是一个失败者。必须突破对斯大林的"两个凡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大林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三农”问题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大林是暗探局的奸细吗?
7
作者 Б.N.卡普捷洛夫 З.N.彼列古道娃 毕克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89年第11期57-61,53,共6页
…………根据我们现在掌握的全部材料,不能证实斯大林同沙皇暗探机关共过事。必须仔细分析现在流传的所谓在档案馆保存有真迹的主要文献。有人部分地发表过这个文献。这是指什么呢?这就是警察厅特别处主任叶廖明写给叶尼塞斯克暗探分局... …………根据我们现在掌握的全部材料,不能证实斯大林同沙皇暗探机关共过事。必须仔细分析现在流传的所谓在档案馆保存有真迹的主要文献。有人部分地发表过这个文献。这是指什么呢?这就是警察厅特别处主任叶廖明写给叶尼塞斯克暗探分局长官热列兹尼亚科夫关于斯大林同沙皇暗探局合作的一封公函。全文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大林主义 警察 档案馆 公函 公文往来 社会民主党 内务部 文献资料 分局 弗里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马克思主义:概念的谱系学及其语境(上) 被引量:14
8
作者 周凡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42,共7页
后马克思主义这一术语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已出现于波兰尼的后批判哲学语境中。到60年代,在麦克弗森的后自由主义的民主展望中,后马克思主义概念获得了后继性使用。70年代初期,贝尔在其后工业社会的理论背景下对后马克思主义概念进行... 后马克思主义这一术语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已出现于波兰尼的后批判哲学语境中。到60年代,在麦克弗森的后自由主义的民主展望中,后马克思主义概念获得了后继性使用。70年代初期,贝尔在其后工业社会的理论背景下对后马克思主义概念进行了初步的描述。70年代后期,东欧国家以科拉柯夫斯基为代表的一批新马克思主义者纷纷转向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80年代初,阿兰·图雷纳从社会运动和行为理论的视域着力构筑一种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式,而琼·柯亨则通过对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的批判性解读提出了后马克思主义分层理论构想。这充分表明,在1985年拉克劳与莫菲宣称自己的理论规划属于后马克思主义之前,后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已在西方学术界的一定范围内使用和流传了。可以说,后马克思主义这一术语在不同的理论论域中自有其复杂的"经验史",而后马克思主义话语也是一个历史性的缓慢沉积过程。尽管后马克思主义概念的各种运用在政治情境性及学术范围上不尽相同,其表义上也有诸多差异,然而,但作为一个共同的指符,后马克思主义这一术语在光怪陆离的运用中,毕竟有着一定的意义关联和某种共同指向;在营造后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氛围及形成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城方面,这些运用和理论阐发自有其独特的话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马克思主义 斯大林主义 后自由主义的民主 后工业社会 社会运动 市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汤普森“文化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文化概念 被引量:9
9
作者 张亮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48,共8页
在反思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模式过程中,汤普森提出应当摒弃斯大林主义的教条主义立场,让文化走出机械决定论和经济还原论的阴影;回到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立场,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来理解文化;超越上层建筑理解定式,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在反思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模式过程中,汤普森提出应当摒弃斯大林主义的教条主义立场,让文化走出机械决定论和经济还原论的阴影;回到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立场,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来理解文化;超越上层建筑理解定式,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互动中来理解文化的本质。通过修正威廉斯"文化是整体的生活方式"定义,汤普森提出了自己的文化概念,认为文化是整体的斗争方式。在后来的社会史研究中,他以实证的方式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确证与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实践 汤普森 文化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斯大林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马克思主义:概念的谱系学及其语境(下)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凡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3-70,共8页
后马克思主义这一术语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已出现于波兰尼的后批判哲学语境中。到60年代,在麦克弗森的后自由主义的民主展望中,后马克思主义概念获得了后继性使用。70年代初期,贝尔在其后工业社会的理论背景下对后马克思主义概念进行... 后马克思主义这一术语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已出现于波兰尼的后批判哲学语境中。到60年代,在麦克弗森的后自由主义的民主展望中,后马克思主义概念获得了后继性使用。70年代初期,贝尔在其后工业社会的理论背景下对后马克思主义概念进行了初步的描述。70年代后期,东欧国家以科拉柯夫斯基为代表的一批新马克思主义者纷纷转向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80年代初,阿兰·图雷纳从社会运动和行为理论的视域着力构筑一种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式,而琼·柯亨则通过对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的批判性解读提出了后马克思主义分层理论构想。这充分表明,在1985年拉克劳与莫菲宣称自己的理论规划属于后马克思主义之前,后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已在西方学术界的一定范围内使用和流传了。可以说,后马克思主义这一术语在不同的理论论域中自有其复杂的“经验史”,而后马克思主义话话也是一个历史性的缓慢沉积过程。尽管后马克思主义概念的各种运用在政治情境性及学术范围上不尽相同,其表义上也有诸多差异,然而,作为一个共同的指符,后马克思主义这一术语在光怪陆离的运用中,毕竟有着一定的意义关联和某种共同指向;在营造后马克恩主义的学术氛围及形成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方面,这些运用和理论阐发自有其独特的话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马克思主义 斯大林主义 后自由主义的民主 后工业社会 社会运动 市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苏联马克思主义到文化马克思主义--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的战后形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亮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共7页
30年代中后期,一些英共知识分子党员不自觉地突破苏联马克思主义的桎梏,形成了一批有创见的理论成果,开创了一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英国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优良风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些英国左派知识分子沿着战前开辟的道路,... 30年代中后期,一些英共知识分子党员不自觉地突破苏联马克思主义的桎梏,形成了一批有创见的理论成果,开创了一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英国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优良风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些英国左派知识分子沿着战前开辟的道路,继续致力于英国本土问题的研究,逐步创造出了一种具有鲜明英国特色的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1956年以后,霍加特、威廉斯、汤普森这三位新左派思想家陆续出版了一批影响巨大的著作,最终将文化马克思主义呈现在世人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马克思主义斯大林主义 英国新左派 “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 文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马克思主义:概念的谱系学及其语境(中)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凡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1-48,共8页
后马克思主义这一术语早在1950年代末就已出现于波兰尼的后批判哲学语境中。到60年代,在麦克弗森的后自由主 义的民主展望中,后马克思主义概念获得了后继性使用。70年代初期,贝尔在其后工业社会的理论背景下对后马克思主义概念 进行了... 后马克思主义这一术语早在1950年代末就已出现于波兰尼的后批判哲学语境中。到60年代,在麦克弗森的后自由主 义的民主展望中,后马克思主义概念获得了后继性使用。70年代初期,贝尔在其后工业社会的理论背景下对后马克思主义概念 进行了初步的描述。70年代后期,东欧国家以科拉柯夫斯基为代表的一批新马克思主义者纷纷转向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 80年代初,阿兰·图雷纳从社会运动和行为理论的视城着力构筑一种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式,而琼·柯亨则通过对马克思的 市民社会概念的批判性解读提出了后马克思主义分层理论构想。这充分表明,在1985年拉克劳与莫菲宣称自已的理论规划属 于后马克思主义之前,后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已在西方学术界的一定范围内使用和流传。可以说,后马克思主义这一术语在 不同的理论论城中自有它复杂的"经验史",而后马克思主义话语也是一个历史性的缓慢沉积过程。尽管后马克思主义概念的 各种运用在政治情境性及学术范围上不尽相同,其表义上也有诸多差异,然而,作为一个共同的指符,后马克思主义这一术语在 光怪陆离的运用中,毕竟有着一定的意义关联和某种共同指向;在营造后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氛围及形成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 方面,这些运用和理论阐发自有它独特的话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马克思主义 斯大林主义 后自由主义的民主 后工业社会 社会运动 市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荣祖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3-49,165,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受到敌视,但在学界一直是不容忽视的学说,论著汗牛充栋,多有关经济、哲学与政治,史学方面的研究虽相对较少,但马克思史学仍是西方,尤其是欧洲史学界的一大宗派,出了不少名家与名著。本文聚焦于西方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受到敌视,但在学界一直是不容忽视的学说,论著汗牛充栋,多有关经济、哲学与政治,史学方面的研究虽相对较少,但马克思史学仍是西方,尤其是欧洲史学界的一大宗派,出了不少名家与名著。本文聚焦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略论其今昔代表性著作,先简略介绍马恩唯物史观,继则论述马恩史学的后继者——以普列汉诺夫与托洛茨基为代表的俄国史家,以及两位东欧马克思学者葛兰西与卢卡奇。西方马派史家在冷战期间受到极大的压力,同时马派史家也有一场有关马克思主义激烈的论辩,辩论没有结果,多少造成裂痕,有些马派学者走向虚无的后现代主义。不过,马克思史学在西方经过风雨与挫折,并未式微,唯物史观仍然是历史研究难以忽略的理论。史学与时俱进,马恩史学自有其未竟之业,展望未来,西方马派势必会顺应时代而踵事增华。马克思自谓其学说背景原是近代西方社会,如何以东方经验完善唯物史观,则有赖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 马克思 恩格斯 俄国马派史家 欧美马派史家 斯大林主义 后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法国共产党的“超越资本主义”理论与初步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广举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超越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道路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法国共产党 罗贝尔 新探索 初步实践 共产主义理论 社会党 斯大林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列宁主义的形成——纪念列宁逝世六十周年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良瑜 《江淮论坛》 1984年第1期25-31,41,共8页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逝世已经六十周年了。六十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列宁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帝国主义时代的伟大发展,是无可置疑的。但是,自五十年...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逝世已经六十周年了。六十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列宁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帝国主义时代的伟大发展,是无可置疑的。但是,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以及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学者,借世界性的“反斯大林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 帝国主义 斯大林主义 资产阶级 俄国革命 世界性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革命导师 普遍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卡奇晚年对马克思主义命运的关注和展望
16
作者 宫敬才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9-13,共5页
卢卡奇(1885——1971)晚年,集中精力进行他的一生中理论创作的总结性工作,即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他的《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的鸿篇巨著。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没有忘记,以一个诚实正直的老共产党员的身份,以一个富有创造性的马克思... 卢卡奇(1885——1971)晚年,集中精力进行他的一生中理论创作的总结性工作,即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他的《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的鸿篇巨著。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没有忘记,以一个诚实正直的老共产党员的身份,以一个富有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敏锐目光,时时关注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在现代世界中的现状、发展及其命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卡奇 新马克思主义 斯大林主义 命运 列宁 苏联 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方法 资产阶级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知识界保守主义倾向抬头
17
作者 于玫 《国际展望》 1985年第20期20-21,共2页
据近来美国一些报刊报道,随着保守派势力在美国社会不断扩大其影响,知识界中的保守主义近年来也有所抬头。
关键词 里根政府 内外政策 尼克松政府 保守势力 福利计划 马萨诸塞州 侵越战争 斯大林主义 欧洲文学 史密斯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学说学习札记
18
作者 何步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49-53,共5页
社会主义学说是一个多层次的理论体系,它的深刻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被揭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原理完整准确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学说发展史上的新里程碑。
关键词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学说 社会基本矛盾 邓小平 本质和特征 毛泽东社会主义模式 发展生产力 解放生产力 共同富裕 学说发展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贡献
19
作者 冯贵贤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5期82-87,共6页
毛泽东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中国和国际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毛泽东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中国和国际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把这一理论具体化、深刻化,使之得到完善和丰富,从而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哲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毛泽东和邓小平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上层建筑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思考──读《东方复兴之路》
20
作者 魏金伦 《学术界》 CSSCI 1997年第5期95-96,11,共3页
关键词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复兴之路 新思考 社会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 历史背景 理论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运动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